首页 百科知识 发明活字印刷术

发明活字印刷术

时间:2022-08-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宋代伟大的平民发明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以后,这种情况就大为改观了。毕昇下决心要对这种雕版技术进行彻底改革。毕昇对第一次印刷出来的文稿感到很高兴。同时,毕昇经过不断努力研究,活字粘连在铁板上的难题也顺利地解决了。尽管今天人类又进一步发明了计算机排版和激光照排等更加先进和现代化的印刷技术,但都是在活字印刷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世界都把伟大的平民发明家毕昇视为印刷技术的始祖。

活字印刷术与造纸、火药、指南针并列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它对全人类的物质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文明史上也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虽然在两汉时期,我国已经由蔡伦发明了造纸技术,但在9世纪以前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阅读的所有书籍都是靠抄写流传下来的。不仅抄写非常辛苦,而且能保存和流传下来的贵重书籍不多,有的甚至失传,同时还需要一大批专门人员负责抄写公事、文件、书籍等,这些人都需要字体写得规范、流利。如果要抄写一部大部头的书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抄写完成。读者要得到一本书非常困难,只能是朝廷和有钱人家才会读得起这些书,穷苦的老百姓是很难读得起书的。我国宋代伟大的平民发明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以后,这种情况就大为改观了。

北宋时期,毕昇出生在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由于家里穷,根本上不起学,从小捡破烂糊口,后来又经人介绍到一个简陋的印书厂当了雕版印刷学徒工。毕昇是个非常聪明好学、勤奋有心计的孩子,他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请教,很快就熟悉了雕版技术。在长期的雕版实践中,毕昇深深地体会到这个工作太辛苦了,雕刻一块版要花费十几天时间,要雕刻一本书的版子就得花上几年,有的甚至是十几年。而且雕版中一旦出现错字错句,要改过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用这种传统古老的雕版方法印刷出来的书籍既费时又费料,成本又高,这对印刷事业的发展很不利。每雕刻一块版都要集中精力,工作一天经常累得腰酸胳膊疼,眼睛也很疲劳。毕昇下决心要对这种雕版技术进行彻底改革。

毕昇在雕版印书过程中,经常注意摸索那些有规律性的东西。例如,他发现哪一篇文章或哪一本书,总是经常反复使用那几个字,尤其是“之”“乎”“者”“也”“矣”“焉”“哉”“吾”“汝”“人”等。这些字用得最频繁。毕昇从此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他想,能不能提前把这些经常使用的字一个一个地预先刻好,待使用时把它们再拼在一起,用完了再拆散,下次再用?这样不就省事多了吗。毕昇把自己的这个大胆想法告诉了妻子和周围的工友们,大家都非常赞成,都说这个办法有道理,支持他试一试。毕昇回家便专心致志地试验起来。

毕昇先锯了许多坚硬的小木块,磨光后就坐在油灯下一个一个地刻了起来,手都刻酸了也不停歇,第一天晚上就刻了30多个。就这样,毕昇白天在石坊里雕版,晚上回到家里就进行实验,花了一年多的工夫,才把3000多个常用字刻好。然后,毕昇就动手进行拼牌试验。他先把刻有字的小木块拼排在一起,在字面上刷一遍印墨,想先印一张看看如何。没想到刚一使劲推,那些字块儿就都散开了,第一次没有印成。怎样才能使这些字块儿固定不动呢?毕昇一边想一边进行试验,书坊里的工友们也都纷纷前来帮忙。他找来一些松香、蜡烛和纸灰,把它们均匀地调和在一起,又做了一个排字用的铁框,铁框当中是一块铁板。毕昇把调好的松香、蜡烛和纸灰均匀地撒在铁板上,然后根据文稿,把那些刻好的字一个一个地排在铁板上。排好后,就把铁板放到炉火上加热,使铁板上的松香、蜡和纸灰慢慢地融化在一起。这时再用一块很平整的木板把字压平,退火,让铁板慢慢地冷却。这样,那些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就一个一个牢固地粘在一起了,字面既牢固又平滑,刷上墨就可以印字了。

活字印刷的第一步成功了。毕昇对第一次印刷出来的文稿感到很高兴。但是随着印刷出张数的增加,一开始印刷的那些字迹还非常清楚,可是渐渐地字迹变得越来越模糊。更为糟糕的是,当印完排版时,有些字竟和铁板粘在一块,怎么也取不下来了。这些木块字只能用一次,还是不方便。毕昇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又开始学习砖瓦匠烧砖瓦的方法,用胶泥坯子刻好了一个个字块,放进砖窑里去烧,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烧制出一套不吸水、笔画清晰、坚硬如石的泥活字。同时,毕昇经过不断努力研究,活字粘连在铁板上的难题也顺利地解决了。从此开始,活字印刷术就迅速地推广传播开来,大大地加快了科学文化的传播,这对于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尽管今天人类又进一步发明了计算机排版和激光照排等更加先进和现代化的印刷技术,但都是在活字印刷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世界都把伟大的平民发明家毕昇视为印刷技术的始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