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活字印刷术的故事

活字印刷术的故事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活字印刷术的故事在我国的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不仅为我国拓宽了文化经济的道路,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也为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毕升死后,他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存下来,但是活字印刷的这项技术却在民间传承了下来,一直到今天。

活字印刷术的故事

在我国的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不仅为我国拓宽了文化经济的道路,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也为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img196

毕 升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叫做毕升,“升”字原作“昇”(约970-1051),中国北宋发明家。毕升宋初时就是一个书肆刻工,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一发明彻底改变了过去手抄书和雕版印刷的繁重工作。1990年秋天,在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睡狮山麓发掘了一个坟墓,经过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印刷博物馆筹委会、湖北省文管会等单位委托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28名专家学者共同鉴定,确认这就是毕升的墓。

img197

毕升墓

文字出现以后,人们使用过很多东西作为文字的载体在上面书写和绘画,龟甲兽骨、竹简木牍、青铜器皿还有兽皮绢帛都曾经被使用过,但每一种材料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要么太贵,要么太重,总不能够长时间大范围推广。直到东汉时期的蔡伦利用树皮、废麻、破布、旧渔网等为原料制作出了最早的植物纤维纸。这种纸要比以前的书写材料便宜而且方便,不仅重量大大减轻,而且还非常轻便。纸张和书籍的发展必然带动文化向前发展,可是用手工抄写仍然是很庞大的一个工程。我们假设一下,如果一个人抄一本书可能还好,可是如果一个人抄100本书呢?那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了。于是,到了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出现了从石碑上拓印的方法,后来人们又从印章中得到启示,发明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雕版印刷术。

img198

蔡伦造纸工艺图

img199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顾名思义就是雕刻出完整的一版,然后来印刷。通常人们会选择一块平滑的木板,将要印刷的文章手稿的正面贴在木板上,这样看起来,字就都是反的,雕刻工人按照这个字模,把没有字的地方都去除掉,剩下的部分就好像凸出的印章一样,印出来的也就是正的文字。在印刷的时候,首先在印板上刷上墨汁,然后把纸覆盖在上面,用布等轻抚纸的背面,字迹就会清清楚楚地留在纸上面了。雕版印刷虽然在图书的传播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比如雕刻一块大的印版费时费力还费木料;雕刻好的木板因为体积大容易损坏,不易保存;一旦雕刻完成后发现有错字不能改正,只能重新雕刻。所以雕版印刷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img200

活字印刷版

img201

活字印刷刻本

发现了这些问题,毕升便思考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他首先考虑的是怎样能简便地改正刻板上的错字,他觉得把雕版拆成一个一个小的独立体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发现有错字随时都可更换掉。毕升尝试了多种材料来制作这种单个的小活字,最早是用木头来试,他发现木头虽然很轻,但是如果长时间浸泡在墨汁中就会吸水变形,不利于长时间使用。于是他又尝试用胶泥烧制成陶活字,发现这种陶活字不仅不会吸水而且还结实,易于制作。找好了材料,毕升就在每个胶泥活字的毛坯上雕刻反过来的汉字,雕刻好后再烧制成陶字。为了避免同一篇文章中出现多个一样的字而不够使用,常用的汉字都制作了很多个。有了活字的材料,那怎么才能把一大片活字组合在一起来进行印刷呢?排字的时候,用一个带有限制边框的铁板作为底板框架,在框内敷上一层松脂、蜡脂和纸灰的混合物,用火加热,等混合物完全融化后,把活字按顺序排列在方框里,用平整的木板压平,等到混合物冷却凝固时,就可以印刷了。这种印刷方式如果只是印同一个版本的内容就和雕版印刷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如果印几百本不同内容的书,就会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

img202

活字印刷印版

后来的印刷术虽然已经比毕升当年的印刷器械先进得多,陶字也已经变成铅字了,但是基本的印刷原理还是相同的。毕升的活字印刷术刚刚发明的时候,并不被当时的统治者和社会所重视,今天可以看到的宋代活版印刷物简直凤毛麟角。毕升死后,他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存下来,但是活字印刷的这项技术却在民间传承了下来,一直到今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