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有好东西和大家分享

有好东西和大家分享

时间:2022-08-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典案例案爱吃独食的席慕远10岁的席慕远是个爱吃独食的孩子,凡是他喜欢吃的东西,都不许别人动,连爸爸妈妈也不例外。但是,好东西大家都喜欢,如果有人想和我们一起分享玩具、零食等,我们难道真的要时时刻刻藏着、带着,不和别人分享吗?不妨就规定分享的时间。父母要做的就是培养和引导他们的分享意识,而不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

经典案例

案爱吃独食的席慕远

10岁的席慕远是个爱吃独食的孩子,凡是他喜欢吃的东西,都不许别人动,连爸爸妈妈也不例外。每天吃饭,他都会把自己喜欢的菜放在自己面前。

一天,席妈妈做了6个慕远最爱吃的可乐鸡翅。席妈妈说:“儿子,这里有6个鸡翅,你吃3个我吃3个,行吗?”谁知,慕远很不愿意,飞快地一口气吃了5个。

席妈妈又说:“你都吃了5个了,能不能给我留1个?”慕远看了鸡翅很久,然后不情愿地让妈妈吃了1个。

等妈妈吃完,席慕远就露出难受的样子,把正吃着的馒头放到了一边,生气地说:“我不吃了,你一个大人吃了鸡翅有什么用,还和小孩抢着吃。你真坏!”

我要把心爱的玩具藏起来

一天,小兔、小狗、小猫和小猪4只小动物准备在上午10点半到森林里小湖边野餐,并交换玩具。

10时,小猪提前来到了小湖边。小猪想:“我可不能让其他小动物玩我的玩具。我要把心爱的玩具藏起来。”想到这儿,小猪立刻把东西藏在了野草里。

过了一会儿,小兔和其他小动物们来了,看见小猪在树桩上一坐,什么也没带。大家以为它没有玩具,所以没有办法带来。热心的小兔给了小猪一块面包,小狗给小猪一个机器人玩具,小猫给小猪一个挖土小车。

小猪看了很感动,又很羞愧,就立刻把自己的东西拿了出来,分给大家。大家看到之后,都笑了。就这样,小猪、小狗、小兔、小猫都过了开心的一天。

好习惯的益处/分享令人愉快

家里有同学要来,爸爸妈妈希望我们把好吃的、好玩的都拿出来和同学分享。这时候,我们会怎么做呢?

7岁的方唐赶紧从厨房找来一个塑料袋,把架子上的小汽车——他的最爱,一股脑儿装进袋子里,使出浑身力气往外拖,还向妈妈宣布,他要出去玩,而外面正刮着凛冽的西北风。

8岁的秦语很不高兴,马上把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图书、食品都藏了起来,对着妈妈高喊:“变形金刚是我的宝贝,不许别人玩!虾条是我的,不许给别人吃……要是他敢来抢,我就把他推出门。”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和心爱的东西,和它们在一起我们就会很开心,失去了它们我们就会觉得难过。所以我们希望独自享用。

但是,好东西大家都喜欢,如果有人想和我们一起分享玩具、零食等,我们难道真的要时时刻刻藏着、带着,不和别人分享吗?

不分享的坏处一:谁也得不到

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一只乌鸦嘴里衔了一大块肉,落在一株大树上。而很多其他的乌鸦也追来了,它们也想要那块肉。那只嘴里叼着肉的乌鸦又疲惫又烦恼,它既不可能一下子就把这一大块肉吞下去,也不能把肉放在地上啄碎后再吃。

这时,肉突然掉了,所有的乌鸦都猛扑上去。第二只乌鸦抢到了那块肉,立即展翅飞走,其余的乌鸦紧随其后。结果,第二只乌鸦也像第一只一样,被追得筋疲力尽,最终失落了那块肉。于是,所有的乌鸦又开始追第三只抢到肉的乌鸦……

这些不懂分享的乌鸦,最终谁也没有享受到那块肉。如果大家能平均分一下,那每只乌鸦都能吃到肉。

不分享的坏处二:没有人愿意和我们交朋友

如果我们总是从别人那里得到,却从不分享给别人,那么同学自然不愿意和我们玩了。比如,在雨天时,看到别的同学没有雨伞,淋湿了,我们却不愿意和他分享一把雨伞;或者这件事是我们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但是我们独占了荣誉,一点也不提别人的功劳;或者好朋友想看我们珍爱的故事书,我们藏起来不给看……这都会让同学远离我们。

其实,分享是一件好事情,是善良,是宽容。

分享就是获得。把我们的玩具让别人玩,我们并没有失去心爱的玩具,因为别人玩过会还给我们。同时,我们获得了比玩具还贵重的东西——友谊和朋友。

分享令人快乐。同学忘记带课本了,我们分给他看,帮助了他,他对我们很感谢,这不值得快乐吗?因为爸爸妈妈的错怪,我们很委屈难过,把这心事说给别人听,我们就会感觉这份委屈少了一半,事情也变得不糟糕了。这也是分享的快乐。

好习惯的养成/把心爱的东西分给他人

站在其他伙伴的立场想一想

你有一辆好玩的遥控汽车,同学们都十分羡慕,都想玩玩。可是你却害怕被别的同学弄坏,不愿借给同学们玩。

不妨这么想一想:如果这辆汽车现在是同学的,你想玩,该怎么办?自然是要向他借。但是,要是他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死活也不借给你,那你会怎么想?当然会有点难过,会生气。

所以说,如果我们不愿意分享玩具、书籍、零食等,那其他伙伴自然不开心了。而我们大方地和大家一起玩玩具、看故事书,那下次伙伴们也会让我们分享他们的“宝贝”。

为玩具准备两个箱子

给自己的玩具准备两个箱子,一个用来放自己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的玩具,一个用来放我们愿意和别人分享的玩具,具体每个玩具放在哪个箱子里,由自己决定。当小伙伴来家玩的时候,我们就拿出愿意和别人分享的玩具,将不愿意分享的东西收好。

这样,我们不仅学会了与他人分享,更重要的是还知道不必与人分享所有东西。慢慢地,我们就会更愿意与人分享某些东西。

限制分享时间

如果担心把玩具、书籍分享出去我们就会失去它们。不妨就规定分享的时间。比如,告诉伙伴,他可以先玩10分钟,然后我要继续玩,之后再按时间轮流。或者我们可以和对方交换玩具,过一段时间再交换回来。

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与别人分享玩具不等于永远失去玩具。

好吃的东西要见面分一半

在有些国家,撕开面包与别人分享,就意味着友谊。也就是说,分享是吃东西时很重要的一条礼仪。

所以,当和同学、爸爸妈妈或者客人吃东西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自己觉得好吃的东西分给别人一部分,而不是吃独食。就连平时吃水果,若是好吃,我们也要乐意给爸爸妈妈留一些。

父母引导/让孩子发自内心地自愿分享

不应纵容孩子独享

孩子不肯分享心爱的东西,有些家长觉得无关紧要,还解释道:“我这孩子就是小气,拿他没办法。”还有的家长一味站在孩子这边,怕别的孩子来争玩具,就帮孩子藏起来;还有一些家长只空洞说教,什么“不自私的孩子讨人喜爱,拒绝把玩具给别人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以上的做法很难起到正面的效果。父母要做的就是培养和引导他们的分享意识,而不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所以,不要为一个玩具、一块饼干就给孩子贴上“小气”、“自私”这样的标签,也不要让他觉得独享是应该的。

以孩子之道还治孩子之身

如果孩子经常对分享说“不”,那么父母也要学着对他说“不“。

儿子苏墨喜欢吃独食。为了改变孩子,苏爸爸就买了一些苏墨最爱吃的食物,当着他的面,独自有滋有味吃起来。苏墨自然抗议,于是苏爸爸便用孩子平时拒绝的话,对待他。后来,趁苏墨难受的时候,苏爸爸就对孩子进行了分享教育。

孩子们在短时间内体验到了羡慕时的迫不及待、被人拒绝时的失望、与人分享时的满足感等多种内在的情感,就摆脱了“自我”这一中心,有了分享意识。

分享是真吃苹果,而不是虚晃一枪

有个小故事讲到,大人为教育孩子尊老爱幼,让孩子效仿孔融让梨给家人让苹果。孩子拿苹果给奶奶,奶奶说:“你真乖,真孝顺,不过奶奶的牙不好,你吃吧。”几番之后,孩子“只好”独享大苹果。于是孩子就觉得所谓分享不过是走过场,大人是不会吃的,苹果最后还是我的。

一天,有位客人来,孩子给客人拿了个大苹果。客人出于礼貌和尊重,就吃了。谁知,他刚吃了一口,孩子就用手指着客人说:“你为什么吃这最大的苹果?你嘴太馋了!你太不要脸了!”客人尴尬不已。

分享是真的吃,真的玩,而不是大人嘴里的一顿说。孩子把糖果分给父母之后,要吃掉,然后告诉他很好吃,谢谢他。这样孩子就懂得什么是分享、分享能带来什么了。

不可强迫孩子分享

孩子有他自己特别珍爱的东西,不可从孩子手里把东西抢过来,强迫他与人分享,这是会伤害孩子的。父母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真正发自内心的自愿分享。这样,他才能从分享中得到愉快,再次去分享。

大人可以通过及时鼓励、赞许、奖励等外部激励的方法来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使孩子逐渐把分享内化为自己的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