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被人踹了一脚,未必是坏事

被人踹了一脚,未必是坏事

时间:2022-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受到挫折之后,我们经常要面对屈辱和绝望。这段遭遇也激发了俞敏洪的好胜心。而且,处分通告和照片还贴在了北大三角地的玻璃橱窗里,为时1个多月。

受到挫折之后,我们经常要面对屈辱和绝望。如果屈辱和绝望成为我们心灵的包袱而无法甩脱,我们就无法在奋斗中演绎精彩的人生。要知道,在屈辱和绝望的背后,往往就是新的机遇。因为挫折会带来改变,而改变是机遇的摇篮。

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俞敏洪,在创办新东方之前,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普普通通、毫不起眼,既没有耀眼的荣誉,也没有特别的才能。但一次意外带来的挫折和屈辱彻底改变了俞敏洪,他断然地走进了一片崭新的天地,爆发出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潜能,成就了出国外语培训领域的龙头老大——新东方。

1.学生时代被边缘化,靠背单词留在北大当老师

俞敏洪经历了3次高考才最终考进北京大学。1977年年底,高考恢复,这也给刚刚进入高中学习的俞敏洪带来了改变个人命运的机遇。但1978年第一次高考,他英语仅考了33分。经过8个月的复习后,俞敏洪参加了1979年的高考,但再次落榜,因为英语只考了55分。1980年,他第三次参加高考,英语考了95分,成功地考入北京大学外语系。

在北大的5年(上学期间,他因为得了肺结核,不得不留级到下一届),俞敏洪属于被边缘化的学生。相貌平平,普通话不好,英语的口语、听力也是一塌糊涂,又不擅长交际,也没有什么特长,在老师们和同学们眼里,他是最没出息的人。

有位老师曾这样评价俞敏洪的听力水平,“除了俞敏洪3个字能听懂外,恐怕你再也听不懂什么了!”这样的评价对学英语专业的俞敏洪打击相当大。在分班的时候,50个同学被分成3个班,因为俞敏洪的英语笔试成绩不错,就被分到了A班,但1个月后,他就被调到了C班——“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这就是日后被称为中国“留学教父”、出国外语培训“一代宗师”的俞敏洪不堪回首的一段遭遇。

这段遭遇也激发了俞敏洪的好胜心。为了学好英语,俞敏洪决定背熟《新概念英语》。一开始,他感到无比痛苦,两三天才能背一课,还经常背了就忘。但后来,他渐渐对背诵着了迷,乐此不疲,不仅平均每天能坚持背10个小时以上,而且越背越有成就感。靠着这样的苦练,俞敏洪背下了惊人的8万个单词,这也是他能留在北京大学任英语老师的资本。

2.默默无闻当老师,结果被北大“踹了一脚”

但即便留校当了教师,由于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俞敏洪依然默默无闻,每月拿着120元的工资,压根儿没有出头的可能。留校4年后,北大才给俞敏洪分了一间10平方米的宿舍,也能看出当时他在北大的地位。于是,日后中国最富有的老师在这间10平米的宿舍里蜗居了两年。

但俞敏洪对这样的生活很知足,“我本来在北大悠闲自在地当老师,就像一只乌龟躺在舒适的沙滩上享受阳光一样,突然发现周围的人都像鲨鱼一样游到了大洋彼岸,于是在羡慕之余我也产生了横渡太平洋的冲动”。

1988年前后,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到美国留学的热潮。看着自己的同学们纷纷出国,俞敏洪也把出国当成了自己的目标。于是,俞敏洪一边在北大教书,一边向美国各大学申请奖学金。但连续3年,没有任何一所美国大学愿意给他提供奖学金。最终,美国的一所二流大学答应为他提供3/4的奖学金。大部分的学费是有着落了,但剩余的1/4的学费(相当于4万元人民币)却让俞敏洪伤透了脑筋,靠他120元的月薪来支付这笔学费是不可能的。要知道,那时候的4万元相当于现在的40万元,一般家庭根本拿不出来。

为了能赚取这4万元学费,俞敏洪只好在校外的民办外语培训机构教课。1989年夏天,他以承包的方式办了个外语补习班。当时,北大教师在外授课是触犯纪律的事情,而俞敏洪的名字就写在培训广告最显眼的地方。

1990年的一个秋夜,俞敏洪正和朋友在家里喝酒,窗外下着大雨。这时,他在北大的校园晚间广播里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因为在校外办培训班授课,北大给了他一个行政记过处分。而且,处分通告和照片还贴在了北大三角地的玻璃橱窗里,为时1个多月。在北大一直默默无闻的俞敏洪就这样“出名”了,而“出名”的代价是他总觉得同事、学生看自己的眼神很怪,这个曾经让他无限自豪的校园现在让他感到“窒息”。

1991年夏天,俞敏洪痛下决心,放弃了成为北大教授的梦想,把全部行李装上一辆三轮车,在月光之下推出了北大南门。离开北大的俞敏洪一头扎进了外语培训领域,他找到了一家叫做“东方学校”的民办学校,为他们创办了外语培训部,以承包的方式大张旗鼓地干了起来。

“北大踹了我一脚。当时我充满了怨恨,现在却充满了感激。如果一直混下去,现在可能是北大英语系的一个副教授。”“我当时憋着一股气,一心想要做出点成绩来洗刷自己在北大遭受的耻辱,又想尽快存够钱出国读书,所以特别发奋。”俞敏洪这样解释自己创业的初衷。

3.激情燃烧的岁月

俞敏洪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张桌子,放一把椅子,“东方学校英语培训部”就正式开张了。最初只有两个人,俞敏洪和他老婆,他讲课,老婆当出纳、会计。上午,俞敏洪拎着糨糊桶,骑着单车出去贴广告。数九寒天,糨糊经常都结成了冰。有时实在冷得受不了,他就掏出揣在怀里的二锅头抿上一口,然后继续贴广告。下午,他就待在教室里守株待兔。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报名,俞敏洪还不得不在报名册上先填了30个假名字,以瞒天过海。

为了扩大影响,俞敏洪想到了搞免费讲座。场面最壮观的一次,一个1200人的场子,来了3000多人,根本就控制不住局面。俞敏洪把场子里的1000多名学生扔给了另外一个老师,自己则跑到场外,站在一个大垃圾箱上就给学生讲课。随着一场接一场的免费讲座,“东方学校外语培训部”的名气不胫而走,俞敏洪也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认识。

创业之初的艰辛让俞敏洪总结出了他的“揉面定律”:“人刚开始没有任何社会经验,也没有任何痛苦,就像一堆面粉,手一拍,它就散了。可是你给面加点水,不断揉搓,它就有可能成为你需要的形状——虽然它还是面,却不会轻而易举地折断。不断被社会各种各样的苦难所搓揉,揉到最后,结果是你变得越来越有韧性。”

新东方成立于1993年11月16日。新东方的第一批员工实际上是一批下岗工人,10来个四五十岁的妇女,她们帮新东方管理教室、打扫卫生、印刷资料、服务学生。新东方的第二批员工是十几个老师。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每天大家走进教室拼命上课,走出教室大碗喝酒,到一期班结束后大家就一起分享胜利的果实,根据每个人的贡献论功行赏。

4.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1995年,凭着逐渐积累的口碑,新东方开始快速发展,除了托福、GRE培训之外,还开辟了出国咨询、口语培训、大学英语培训等业务,并逐渐完成了从手工作坊向现代公司转变的过

程。1995年年底,新东方在校学生人数已经达到千人的规模。

1996年之后,俞敏洪又陆续创立了翻译公司、教学软件公司、出国留学咨询处、出版中心、英语写作中心、基础英语学院、小语种部、高自考部、中小学英语部。他的大学同学徐小平、王强、包凡一等海归人物的加盟,则让俞敏洪如虎添翼。

2000年,俞敏洪及其团队成立了东方人投资有限公司,开始教育产业化运作。同年,新东方与联想合作,由联想注资5000万元,新东方出品牌资源,各占50%股份,成立了联东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远程教学。2003年,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成立。2006年9月7日,新东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俞敏洪身价暴涨,成为中国最富有的教师。

如今,在美国、加拿大的任何一所著名高校里,来自中国的留学生,70%是从新东方走出去的。身为新东方校长的俞敏洪,经常到北美考察访问,每次当他到附近的中餐馆就餐时,刚一落座,就会有几十个人站起来,同时称呼他“俞校长”。

俞敏洪认为,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上去;而另外一种动物也能到达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能爬上去,这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而且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

命运强加给人的重挫,往往能引爆人不为人知的潜能,让人升华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创造出连自己都无法想象的辉煌。如果当初北大不踹俞敏洪一脚,他是不会自己下海的,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东方。正是当初遭受的挫折和屈辱给了他出去打拼的决心和勇气,让他在蒙受了沉重的打击之后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没有跌宕的峰谷,就没有壮美的河山;没有起伏的经历,就没有精彩的人生。终其一生,顺风顺水、四平八稳的人,不可能留下值得回味的耀眼瞬间。而出于种种原因,经历了大起伏、大悲喜的人,如果有东山再起的决心和愈挫愈勇的精神,往往可以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出精彩绝伦的一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