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李渊:小不忍进一步谋!

李渊:小不忍进一步谋!

时间:2022-08-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我们都听说过,它的道理是:生活中,有些东西我们只有去忍一时,才会见到等在后面的成功。如果能忍这一时,能将痛苦忍一忍,能将小事忍一忍,那么就不会有“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样的失败之事了。李密在信中劝说李渊应同意并听从他的领导,并速速表态。“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我们都听说过,它的道理是:生活中,有些东西我们只有去忍一时,才会见到等在后面的成功。

如果能忍这一时,能将痛苦忍一忍,能将小事忍一忍,那么就不会有“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样的失败之事了。

能够忍让的人,事情一般都能够做好。至于别人是否正确,那也是无所谓的事。能够宽容待人,忍一时风浪,迎来广阔天空,这是古人的经验,也是今人欲成大事需养成的习惯之一。

楚汉相争中,刘邦由于势单力薄,经常吃败仗。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刘邦兵败,被项羽围困在荥阳。而他的大将韩信自领一军,北上作战,捷报频传,攻下魏、赵、燕诸王国,最后又占领了齐国全境。

五月,韩信派使者来见刘邦,说:“齐人狡诈反复,齐国又与强楚为邻,如果不设王威慑,不足以镇抚齐地,请大王允许我暂代齐王。”

刘邦一听,当然不依,如今大敌当前,这小子竟敢“趁火打劫”,胁迫我分权与他!刘邦气愤不过,便破口大骂:“我坐困荥阳,日夜盼望你韩信带兵来增援,你不但不来,反要自立为王!我……”

正骂着,刘邦感到自己的脚被人踩了一下。他恶狠狠的目光一扫,张良向他示意了一下。刘邦知道他一定有重要的话要告诉自己,便打住了话题。

张良清楚地知道韩信是当世首屈一指的将才,目前又拥有强大的兵力,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上。刘邦如与韩信翻脸,轻则形成刘邦、韩信、项羽三强鼎立,重则导致项羽、韩信联合攻汉。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于刘邦大为不利。反之,如果能调动韩信的兵马,就能拖住楚军,重创楚军。于是,张良果断地用脚踩刘邦,制止他骂出那些无法收场的话来。

张良靠近刘邦,悄声说:“大王,韩信手握重兵,右投则大王胜,左投则项羽胜。我们对他的要求要慎重考虑。”

刘邦是个个性坚忍的人,他压住怒火,当即下令派张良为使节,带着印绶到齐地去,立韩信为齐王,并征调韩信的军队。结果战争形势很快便发生了重大转折:汉军由劣势向优势转变,逐渐对楚形成了包围之势。

经过几年激战,刘邦终于在垓下全歼楚军,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君子有所忍有所不忍,在利于大局的情况下,忍是一种智慧;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忍是一种涵养;在人际交往中,忍是一种气度。有修养的人,从来不会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发火动怒。只有生活中的智者,才能品味出忍的力量。

隋朝末年,李渊从太原起兵后不久,便选准关中作为长远发展的基地。因此,借“前往长安,拥立代王”为名,他率军西行。

李渊西行入关,面临的困难和危险主要有3个:第一,长安的代王并不相信李渊会真心“尊隋”,于是派精兵予以坚决阻击;第二,当时势力最大的瓦岗军半路杀出,纠缠不清;第三,瓦岗军还用一方面主力部队袭奔晋阳重镇,威胁着李渊的后方根据地

这3大危险中,隋军的阻击虽已成为现实,但军队数量有限,且根据种种迹象判断,隋廷没有继续派遣大量迎击部队的征兆。但后2个危险却是主要的,瓦岗军的人数在李渊的10倍以上,第2种或者第3种危险中,任何一个的进一步演化都将使李渊进军关中的行动夭折,甚至全军覆没。

为了能扭转形势,李渊急忙写信给瓦岗军首领李密,详细通报了自己的起兵情况,并表示了希望与瓦岗军友好相处的强烈愿望。

不久,使臣带着李密的回信又来到了唐营。李密在信中劝说李渊应同意并听从他的领导,并速速表态。

当时,李密拥有洛口要隘,附近的仓中粮帛丰盈,控制着河南大部。向东可以阻击或奔袭在扬州的隋炀帝,向西则可以轻而易举地进取已被李渊视之为发家基地的关中。

李渊深知此时情况于己十分不利,如若此时再与李密树敌,后果将是“灭顶之灾”。眼下之计,只有先假意屈服于李密,日后再与他算账不迟。于是,李渊对次子李世民说:“李密妄自尊大,绝非一纸书信便能招来为我效力的。我现在急于夺取关中,不能立即与他断交,增加一个劲敌。”于是,李渊回信道:“天生庶民,必有司牧,当今为牧,非子而谁?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欣戴大弟,攀鳞附翼,唯弟早膺图篆,以宁兆民。宗盟之长,属籍见容。复封于唐,斯荣足矣。擅商辛于牧野,所不忍言;执子婴于咸阳,未敢闻命。汾晋左右,尚需安缉,盟津之会,未有卜期。谨此致覆!”大意是当今能称皇为帝的只能是你李密,而我则年已50有余,无此愿望,只求到时能再封为唐公便心满意足,希望你能早登大位。因为附近尚需平定,所以暂时无法脱身前来会盟。这封信巧妙地掩藏了李渊争夺天下的野心,使李密放下了心。

李世民看了信说:“此书一去,李密必专意图隋,我可无东顾之忧了。”果然,李密得书之后十分高兴,对将佐们说:“唐公见推,天下不足定矣!”

李渊授李密之好,卑词推奖,不仅消除了李密争夺关中的危险,而且还为李渊西进牵掣住了洛阳城中可能增援长安的隋军,从而达到了“乘虚入关”的目的。李密自以为聪明,实际自己中了李渊之计。他对李渊信任有加,常给李渊通信息,更无攻伐行为,只专力与隋朝主力决斗。之后几年中,李密消灭了隋王朝最精锐的主力部队。而自己也被打得只剩2万人马。而李渊则利用有利时机发展成了最有实力的势力,不费吹灰之力便收降了李密余部。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用以告诫自己的座右铭。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