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谋大须忍小

谋大须忍小

时间:2022-02-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谋大须忍小”,这就是要求不计一时一事的得失,忍住急功近利的念头,一切都为实现大目标、成就大事业铺平道路。“忍小谋大”,还要从思想上摆正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不因小失大,不因大而丧失信心,放弃眼前的努力。厉王认为卞和欺骗他,下令砍了卞和的左脚。卞和拄着拐杖来到宫中,将玉璞献给武王,武王仍命玉匠鉴定。

谋大须忍小

“谋大须忍小”,这就是要求不计一时一事的得失,忍住急功近利的念头,一切都为实现大目标、成就大事业铺平道路。

一个人如果太苛求于别人,处处挑剔别人的缺点,那他也就很难有几个朋友。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就应该能够容忍别人,不妨在小事上糊涂一些。正像刘安在《淮南子》中讲的,“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人有大誉,无疵其小过。”孔子亦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就是说个人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忍一时所不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能使自己进退自如。

所谓“忍小谋大”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不为眼前的小是小非缠住手脚,排除各种干扰,创造条件奔向大目标、大事业。“忍小谋大”就是不计一时一事的得失,忍住急功近利的念头,一切都为实现大目标、成就大事业铺平道路。“忍小谋大”,还要从思想上摆正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不因小失大,不因大而丧失信心,放弃眼前的努力。

宋代苏洵曾经说过:“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这是说忍的作用可以抵抗千军万马,同样是“忍小谋大”的策略。苏洵的话明确地道出小忍与大谋的关系,强调了“小忍”的无形威慑力。

img18

南宋时南阳人宗悫,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好武术,且重感情,讲义气,但乡里人并不理解他。其中有个叫庾业的人,家中很富有,常邀请别人吃饭,而且饭菜都很好、很充足。一次,他请人吃饭,宗悫也在客人之列,但庾业专给他准备了粗茶淡饭,还对客人们说:“宗悫是个习武的人,他可以吃这些粗食。”这在一般人看来,可能近乎侮辱,但宗悫并不介意,大饱后就离开了。后来宗悫做了豫州刺史,庾业却只是他手下一个长史。如果宗悫记着当年的羞辱,这该是报复的好机会。但宗悫却对庾业很好,一点不将过去的事放在心上。由于有这样的气度,宗悫以后又被提拔为振武将军。

再举一个我国历史上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常言道“事不过三”,可是诸葛亮对孟获却捉了放,放了捉,耐着性子忍了七次,如果不是孟获服输投降,他还打算再放孟获,绝没有因为孟获的不识抬举而放弃忍耐。诸葛亮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以德服人,攻克孟获的心,让他心悦诚服地归顺蜀国,不再叛乱。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忍受了孟获的傲慢无理,以他的足智多谋,以他的大度,以他的好言规劝,也以他的军事实力,感化孟获这块顽石,进而降服了整个南中地区少数民族头领,稳定了蜀国对大后方的统治,最终达到了长治久安的目的。如果诸葛亮不忍,一刀杀了孟获,充其量也只是消灭了一个叛军头目,很可能按下葫芦起来瓢,其他部落的少数民族头领还是要继续造反。由此可见,忍与不忍的区别在于,不忍只能得一时的痛快,忍了,却能得到长远的利益。

历史上有名的关于“和氏璧”的故事也是讲的这个道理:

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从荆山上得到一块玉璞(含在石头里未经过加工的玉),他恭恭敬敬地把玉璞献给楚厉王。厉王让玉匠鉴定。玉匠看了看,便断定,“这是一块石头,不是玉。”厉王认为卞和欺骗他,下令砍了卞和的左脚。

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拄着拐杖来到宫中,将玉璞献给武王,武王仍命玉匠鉴定。玉匠说:“这不是玉,是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欺骗他,下令砍了卞和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继位,卞和这时已是一个残废人,他绝望地抱着玉璞在荆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得知后,派人将卞和请到宫中,问他:“天下有那么多人被砍了脚,为什么就你一个人哭呢?”卞和说:“我不是痛心自己被砍掉了双脚,而是痛心无人识得真玉,忠贞之士被看成骗子。”

文王再请玉匠来,将玉璞进行加工,去掉表面的石头,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后来,文王便将这块玉取名为:“和氏璧”。

我们看到,要成就大业,就得分清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从而实现理想宏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