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

时间:2022-08-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马丹阳度脱刘行首》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分杂剧与散曲两大类。《马丹阳度脱刘行首》一剧,由元末明初剧作家杨景贤撰写。杨景贤以马丹阳个人为基本素材,添加了一些戏剧化的情节和内容,创作出《马丹阳度脱刘行首》这一杂剧。《马丹阳度脱刘行首》以描写马丹阳点化刘行首、度脱她离开尘世成为神仙作为主题,是非常典型的神仙道化剧作品。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

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分杂剧与散曲两大类。在留存至今的这两类作品中,与道姑活动有关、较有名的杂剧就有《马丹阳度脱刘行首》和《秦修然竹坞听琴》两种。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一剧,由元末明初剧作家杨景贤撰写。杨景贤,亦作杨景言,初名暹,后更名讷,号汝斋,以字行。他本为蒙古人,后因一直追随姐夫杨镇抚谋事,人们便以杨姓称之。此人善弹琵琶,生性诙谐,所作乐府也相当出色。明永乐(1403——1424年)初,与当时另一剧作家汤式(字舜民)一起受到皇帝的厚待。所著杂剧有《风月海棠亭》、《生死夫妻》、《马丹阳度脱刘行首》、《西游记》四种。其中前两种已佚,后两种尚存。另有散曲《咏虼蚤》、《嘲汤舜民戏妓》等流传。

马丹阳是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开门弟子。他自金大定七年(1167年)追随王重阳起,为弘传全真道的学说殚精竭虑,成为这一教派兴旺发达的得力骨干之一。他一生曾度脱过不少男女入道。杨景贤以马丹阳个人为基本素材,添加了一些戏剧化的情节和内容,创作出《马丹阳度脱刘行首》这一杂剧。

刘行首是一个虚构的戏剧人物,名叫刘倩娇,是汴梁城里刘虔婆妓院的红人。“这孩儿吹弹歌舞,吟诗对句,拆白道字,顶真续麻,件件通晓。官人每无俺孩儿,不吃这酒……”。而据马丹阳所言,她“20年前是一个阴鬼,后来师父着他托化做女子身,还了宿债,教他20岁之后”,遇到马丹阳时即皈依道门,做一个六根清净的道人。然而,刘行首并不这么想。她在马丹阳面前反复表示:“我杨柳腰肢,海棠颜色,穿金带银,偎红倚翠。我跟你出家,有甚好处?”“你不知道闲官清,丑妇贞,穷吃素,老看经。我如今青春之际,我怎生出的家?”不管马丹阳如何凭藉三寸不烂之舌劝导,刘行首就是不动心。幸亏有东岳案神托梦给刘行首,告诉她“20年前你是一阴鬼”,要不是他“奉祖师法旨……着我送你下方做女子身”,“你20年死生冤业”,不可避免要落入“轮回之内”,才令她醒悟(臧晋叔编:《元曲选·马丹阳度脱刘行首》)。

刘行首醒悟以后,被马丹阳带到一个“容隐幽微”的小庵。尽管客观环境与她原来的生活条件产生了天上地下的变化,可刘行首却诚恳地说:“师父,此处索是幽静。弟子不恋高堂大厦”,开始了“灵台拂去是和非,丹田养就元阳气”的道姑生活,迈上了通向蓬瀛的“正道”(臧晋叔编:《元曲选·马丹阳度脱刘行首》)。

元代杂剧有多种分类。明人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将前代杂剧分为神仙道化、隐居乐道、披袍秉笏、忠臣烈士、孝义廉节、叱奸骂谗、逐臣孤子、䥽刀赶棒、风花雪月、悲欢离合、烟花粉黛、神头鬼面共12科;清代学者姚燮在《今乐考证》中也把杂剧分为12类,其中21种三国故事、20种杂传故事、16种神仙故事位列12类按题材、内容及所属时代划分的杂剧的前三名;另据现代日本汉学家盐谷温《元曲概说》的论述,元杂剧可分为史剧、风俗剧、风情剧、道释神怪剧四种题材。不管如何区分,神仙道化剧在各家的分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可见其在元杂剧中所占比例之重。

《马丹阳度脱刘行首》以描写马丹阳点化刘行首、度脱她离开尘世成为神仙作为主题,是非常典型的神仙道化剧作品。它与岳伯川的《吕洞宾度铁拐李》、马致远的《马丹阳三度任风子》、贾仲名的《铁拐李度金童玉女》、谷子敬的《吕洞宾三度城南柳》等一道,反映出当时社会上很多男女都希望远离尘世的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