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让草原孩子进课堂

让草原孩子进课堂

时间:2022-08-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7年多只回过一次家看望年迈的父母;倾盆大雨中没能帮妻子用油毡盖住房顶的窟窿;儿子生病时在为争取贫困学生助学金奔忙……但他却帮助草原的孩子们实现了上学的愿望。陈允广还被团中央指定为2009年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形象代言人。陈允广,他以自身的模范行动证明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应担当的责任,体现了当代青年的高尚精神风范。

7年多只回过一次家看望年迈的父母;倾盆大雨中没能帮妻子用油毡盖住房顶的窟窿;儿子生病时在为争取贫困学生助学金奔忙……但他却帮助草原的孩子们实现了上学的愿望。

他,一个考到北京的农村大学生,一名普通的“80后”共产党员

他,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首都工作的机会,成为全国第一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10万名志愿者中的一员,前往内蒙古自治区边境旗县——达茂旗。从最初的场长助理,到达茂旗优秀纪检干部,再到达茂旗优秀组工干部,后又被提拔为团旗委副书记,主持团旗委工作。

他,在内蒙古7年的时间里,自掏路费8000多元,走访了40多个村庄里的400多名贫困学生,累计行程2200多公里,募集捐款43万元,帮助全旗397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孩子们亲切地叫他“大哥哥”,老人们称憨厚的他为“好后生”,人们称他为草原上的“爱心大使”。

他,不是草原的儿子,但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草原人民。自2004年以来,他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称号、首届自治区道德模范提名奖、“内蒙古最具爱心人物”、包头市人民群众满意的共产党员、包头市首届道德模范、“温暖2008鹿城十大爱心人物”、“2008感动包头十大人物”、包头市“五一劳动奖章”等20多项荣誉。2009年4月,他被团中央确定为“西部计划”志愿者扎根基层就业创业的典型,人选由中组部、中宣部、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奉献者风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事迹报告团”。他随团在北京、江苏、湖南等地进行了巡回报告,他的事迹在广大高校毕业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多家媒体对陈允广的事迹进行了深度报道。陈允广还被团中央指定为2009年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形象代言人。

陈允广,他以自身的模范行动证明了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应担当的责任,体现了当代青年的高尚精神风范。

自强不息求学路

陈允广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郊区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母靠种地维持生活,作为家中的独子,他知道,父母节衣缩食地供他读书,就是希望他能考上大学,将来在城里找一份好工作,彻底改变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他觉得“上学是自己唯一的出路,只有知识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陈允广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在2000年考上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为当地两百多名考生中唯一进京读大学的农村娃。

接到录取通知书时的那一刻,陈允广全家喜忧参半,在兴奋、激动的同时,又感到了压力和无奈。对于一个靠着一亩多田讨生活,一年才有2000元收人的家庭来说,一下子要拿出一年6000元的学费,压力很大。为了凑齐学费,陈允广的父母不知向亲戚朋友说了多少好话,跨了多少门槛!可到临近开学,父亲还是没能凑够学费。本想放弃的陈允广在父亲的坚持下,带着仅有的2000元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临行前,父亲的叮嘱至今依然萦绕耳旁:“允广,去北京是多少人的梦,你一定要好好读书!”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陈允广含着泪告诉自己,一定要用功努力,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开学报名的当天,陈允广静静地站在犹如长龙似的队尾,手心渗出一丝丝汗珠,心里也七上八下,他担心学费不够不能上学。他怯怯地从兜里拿出湿乎乎的两千元,说明家庭情况后,老师很快就帮助他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陈允广悬在半空的心一下子落了下来。

以后的日子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陈允广蹬三轮车送水送盒饭,做学校的勤工俭学工,干饭店的洗碗工,做市场调查员……大学的生活忙碌而艰辛,上大学的任何费用他再也没和父母张口要过,竟还不时给父母寄钱补贴家用。谈及大学,提起母校,陈允广很激动:“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绽放激情、坚持理想的关键时期,它能改变一个人,成就一个人。如果没有学校和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就不会有我今天的成绩。”

扎根草原赤子心

2003年,顺利完成学业的陈允广在北京西单的一家台资企业找到了一份收人不错的工作。当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远在老家的父母时,父母总算放了心,乡亲们听说后也夸他有出息。

然而,有一个晚上的演讲,让陈允广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2003年6月12日晚,他听了主题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演讲。那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夜晚。坐在台下的陈允广动心了,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失学孩子的无助勾起了他的回忆:是啊,如果没有国家助学金,自己也许早已与大学无缘。祖国培养了我,现在我应该回报祖国,好男儿志在四方,我要到西部去当志愿者!想到这里,陈允广坚定了到西部去的信念。他很快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接电话的是父亲。当父亲听说儿子要辞去工作到西部去,沉默了许久后回应道:“孩子,你可要想好了,这可是大事啊,在北京找份工作多不容易,西部别说跟北京比,就是跟咱们老家比也艰苦多了,你这一去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北京了!”陈允广去意已决,他安慰父亲说:“爸,我已经准备好了。现在西部大开发,趁年轻去闯一闯,不然会后悔的。”临行前,陈允广打电话告诉家里,他被分配到了内蒙古边境线上的一个国家级贫困旗,过年回不了家了,隔着电话,他听到母亲压抑的抽泣声,而此时的陈允广也强忍住了泪水。

初到内蒙古达茂旗,陈允广第一次见到了草原,第一次接触草原人,第一次在蒙古包饮马奶酒,吃烤羊肉……起初,他被分配到当地一个畜牧业培育基地——红格塔拉种羊场,担任场长助理,主要做一些日常的行政和后勤工作,每月只有国家发的600元生活补贴。刚到达茂草原的第九天,他参加了那场满都拉镇举办的“青贮”大会战,协助当地牧民储存秸秆玉米,为过冬的牲口备粮,在乡下整整住了七天。那次大会战,让他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刚刚踏出校园的学生。在这里,他必须逐渐适应陌生的环境、寒冷干燥的气候、根本听不懂的当地方言、从未见过的焖面和烩菜。白天,他和同事一起深人基层查办案件,帮助农牧民秋收、秋储;夜晚,独自一人的时候,他会仰望草原明朗的夜空,写写诗歌散文,遣散内心的寂寞。

本想在内蒙古从事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结果一呆就呆了7年多。陈允广由当初的毛头小伙成为了如今地道的内蒙古女婿。在达茂草原,陈允广与同是大学生志愿者的一位当地姑娘组建了小家庭,他们给儿子取名为“陈逢原”。夫妇相逢于草原,并希望终生守望着草原。

多年来,陈允广唯一没有改变的是那颗支援西部扎根内蒙古的心,一颗献给草原人民的赤子之心。对他来说,这里就是他的家,志愿服务是他一辈子的事业。

无私助学别样情

为了尽快开展基层志愿服务工作,陈允广几乎走遍了达茂草原大大小小的村镇。在走访农牧民的过程中,陈允广接触到一些品学兼优却因家庭贫困而面临失学的孩子。出身农民家庭的陈允广每每看到孩子们无助而求知若渴的眼神,心里都被揪得生疼。他体味过贫穷带来的切肤之痛,深知失去教育机会的孩子未来的坎坷。他一遍遍地问自己:“陈允广,你来这里是为什么?你能为孩子们做什么?”他的答案是——要让这些孩子有学上,有书读。只有这样,才能不重演父辈的贫穷。

起初,为了让辍学在家的孩子重返课堂,陈允广从每月微薄的收人中拿出四分之一给这些孩子交学费、买学习用品;与此同时,他给这些贫困生做课业辅导,心理安抚,鼓励他们克服眼前的困难,用功学习。后来,陈允广意识到,仅凭他每月600元的“西部计划”生活补贴,想要资助更多的失学孩子,无异于杯水车薪。他不能眼睁睁地望着这些孩子抽泣地放下书本,拿起放羊的鞭子。

2004年8月,陈允广终于成为了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的一名协调员。但要想获得基金会的帮助,还要向基金会提供贫困学生的详细资料和相关的证明材料。为此,他多次深人走访贫困学生。

2004年10月的一天,陈允广背了一包作业本、文具盒等学习用品到乌克中学做家访。恰巧路上遇到达茂草原最大的一次沙尘暴。坐在车里,陈允广只听见大风刮起的沙粒把车玻璃打得噼里啪啦响,路上到处都是被刮断的树枝,眼前灰蒙蒙一片。下了车,好不容易走了约200米,才到达乌克中学,此时的陈允广全身已积了一层厚厚的土。老师和同学们见到陈允广,真是又惊又喜。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样恶劣的天气我还会来送文具,做家访。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也打心眼里开心!”去家访的路上,沙尘暴刮得我们睁不开眼睛。平时只用二十分钟的路程,竟用了一个小时。他把身上仅有的200元钱全塞到一位家境贫困的学生手里。当晚,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住地,满鼻子的土味呛得他直打喷嚏,吐出的漱口水里全都是沙子。他匆匆吃过晚饭,就开始整理家访的资料。当时,室外的气温零下10度,屋外寒风凛冽,屋里只生了一个小火炉,写一会儿,他就得站起来搓搓手、跺跺脚,给火炉添点柴火。直到深夜1点,他才把当天家访的材料整理完,睡在办公室冰冷的床上。

接下来的3个月,陈允广利用节假日蹬着租来的三轮车,家访了乌克镇21名贫困学生。家访途中,渴了就喝凉开水,饿了就啃随身带的硬馒头、方便面。终于,在学期结束前,他把整理好的资料寄到了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2002年9月27日,21名贫困学生的4200元资助款汇来了,那一天,他激动得彻夜未眠。此后,陈允广把其他贫困生的资料传到中国志愿者网、新浪网、腾讯网等网站上,希望通过网络媒体呼吁社会帮助草原上的失学孩子。2009年3月7日,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陈允广爱心助学协会”成立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协会的会员就争取到了11万元的助学款……7年来,陈允广自掏路费8000多元,走访了40多个村庄里的400多名贫困学生,累计行程2200多公里,募集捐款43万元,帮助全旗397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圆了他们的上学梦。

陈允广用无私的爱心资助贫困学生,为草原孩子争取教育机会的事迹感动了达茂草原,感动了鹿城的人民。自2004年以来,他先后获得20多项荣誉。在众多的荣誉面前,陈允广总是谦虚地说:“我只不过是做了一个志愿者应该做的事。”

作为儿子,陈允广7年多里只回过一次家看望年迈的父母;作为丈夫,他没能在倾盆大雨之时帮助妻子用油毡盖住房顶漏雨的窟窿;作为父亲,儿子生病时,他却在为争取贫困学生助学金奔忙……而作为草原孩子的大哥哥,陈允广为他们争取教育基金,帮助他们实现了上学的愿望。在大爱面前,他的家人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与理解。

谈起远在山东农村的父母,陈允广的眼圈红了:“我扎根在内蒙古,常年没时间回家尽孝,可父母从没埋怨过。”说起妻子,陈允广也是满心的感激:“她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一个人默默操持家务,照看孩子,从来不让我为家里的事情操心。”

陈允广深爱着内蒙古美丽的草原,深爱着草原上的孩子们,他的爱心行动令草原人民动容,这颗诚挚的爱心不仅铸就了他支援西部的梦想,也将铸就着无数草原孩子学有所成的梦想,他将要和孩子们一起继续为实现梦想而奋斗。他坚信,随着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白 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