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所谓“寻乌事件”

所谓“寻乌事件”

时间:2022-07-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所谓“寻乌事件”福建反“罗明路线”的2月恶风,3月间又刮到了江西苏区。于是,揪住所谓“寻乌事件”不放,开展了一场批判邓小平的“残酷斗争”!文章把寻乌失守称之为“白军团匪进据寻城的事件”,判断事件的性质为“纯粹防御路线”,是“逃跑退却的机会主义路线”。这个决议公开点了邓小平的名,却是在邓小平没有参加会议、缺席受“审”的情况下作出的。

12.所谓“寻乌事件”

福建反“罗明路线”的2月恶风,3月间又刮到了江西苏区。

“左”倾中央领导人发明了一个时髦的政治术语:开始叫“会寻安的罗明路线”,矛头对准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邓小平;后来又升级为“江西罗明路线”,矛头转向邓小平后面的江西省委。

罗明曾对此感到诧异。他在受审时看到中央局机关刊物《斗争》上曾刊登一篇《罗明路线在江西》的文章,就斗胆询问中央局宣传部长、党报委员会主任张闻天:

“我没有到江西工作过,为什么说‘罗明路线在江西’?”

张闻天回答说:

“江西省委的错误,同你的错误一样,所以也这样批。”

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的起因要从所谓“寻乌事件”说起。

1932年11月下旬,邓小平正在会、寻、安中心县委书记的任上聚精会神地工作。由于会、寻、安三县地处边陲,环境险恶,国民党粤军陈济棠部在会、寻、安苏区的东、南、西方面,都驻有重兵。东边武平、上杭、蕉岭一线,驻有粤军第二纵队独立第一师;南边吉潭、牛斗光、留车、平远一线,驻有粤军第二纵队第七、第八师;西边信丰、南康、大余一线,驻有粤军第一纵队余汉谋部4个师。敌人对会、寻、安苏区形成三面包围的态势,而且虎视眈眈,觊觎着中央苏区的南线地盘,不断出动部队骚扰进犯。

粤军统帅陈济棠虽然与蒋介石有矛盾,但在进攻红军和中央苏区这点上是有共同利益的。陈济棠在蒋的诱逼下,达成默契,正式就任国民党赣粤闽湘边区“剿匪”副总司令。

当时,原活动在会、寻、安一线的红军独立三师、六师已组建为红二十一军开往北线参战。守卫会、寻、安苏区的兵力实际上只有江西军区第三分区游击大队100余人和三县的地方游击队、赤卫队。这些地方游击队、赤卫队,号称数千人员,装备上都是土枪、马刀、梭镖为主的一类武器,战斗力很弱,根本无力抵御国民党正规部队的大举进犯,何况敌人有几师之众的重兵!

是年11月下旬,国民党粤军利用红一方面军主力在北线发动建黎泰战役、南线空虚之机,向会、寻、安苏区发动攻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寻乌地处南端边陲,既无主力,又无援军,粤军第八师占领了寻乌县城。

寻乌失守了!这在当时不足为怪。因为边区一般都是不稳定的,敌进我出,我出敌进,进进出出,来来去去,是很频繁、很正常的事,只要保住了有生力量,无须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况且,寻乌失守后,邓小平及时地在筠门岭召开了会、寻、安三县县委书记、县苏主席、军事部长联席会议,研究和部署了新的军事行动,决定进一步开展游击战争,不断袭击和骚抗敌军,有计划地领导群众实行“坚壁清野”。

可是,“左”倾中央领导人一听说寻乌失守,就大动肝火,认定是邓小平的“逃跑退却的机会主义路线”,是“会、寻、安的罗明路线”,是“白军团匪进据寻城的事件”!于是,揪住所谓“寻乌事件”不放,开展了一场批判邓小平的“残酷斗争”!

首先,“左”倾领导人于1933年2月23日在《斗争》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什么是进攻路线》的署名文章,拉开了斗争的序幕。文章从“左”的观点出发,认为“许多的地方党部对于进攻路线的执行,表示了不可容许的机会主义动摇,甚至完全走到相反的逃跑退却的机会主义路线”。文章首次在中央的党刊上点名批判会、寻、安中心县委犯了所谓“纯粹防御路线”的错误,指责“会寻安长期陷在纯粹防御的泥坑中”,以至“会寻安方面,则产生白军团匪进据寻城的事件,使群众受到敌人的摧残”,并提出要“反对一切机会主义的动摇,反对机会主义逃跑和纯粹防御的路线,反对对于这些路线的调和”。文章把寻乌失守称之为“白军团匪进据寻城的事件”(即后来史称的“寻乌事件”),判断事件的性质为“纯粹防御路线”,是“逃跑退却的机会主义路线”。这预示着中央局即将在会、寻、安地区发动一场反“纯粹防御路线”的斗争。

果然,3月下旬,中央局撇开江西省委,直接在筠门岭倒水湾召开了会、寻、安三县党的积极分子会议。中央局代表主持会议并作了政治报告和结论。会议通过的《会寻安三县党积极分子会议决议》,指责“会寻安三县过去在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心县委的领导之下,执行了纯粹的防御路线。这一路线在敌人大举进攻前面,完全表示悲观失望,对于群众的与党员同志的力量没有丝毫信心,以至将整个寻乌县完全放弃交给广东军阀。这一路线显然同党的进攻路线丝毫没有相同的地方。这是在会寻安的罗明路线。”这个决议公开点了邓小平的名,却是在邓小平没有参加会议、缺席受“审”的情况下作出的。因为在此之前,邓小平已得到江西省委书记李富春等人的暗中保护,从会昌中心县委调到江西省委当省委宣传部长了。

会议最后采取了组织措施:根据中央局的旨意,彻底改组了会昌中心县委及会、寻、安三县县委常委。会昌中心县委书记由县委组织部长罗屏汉担任。

令人吃惊和啼笑皆非的是,这个三县活动分子会议不仅撇开了江西省委,而且还棒打了江西省委!会议《决议》公然宣称,会寻安地区“反纯粹防御路线的斗争不深入,省委也应该负一部分重大的责任”,指责江西省委“没有明确的指出进攻路线与纯粹防御路线的内容在哪里,对于群众力量也没有完全正确的估计,对于中心县委书记邓小平同志严重的错误没有应有的批评”。这“三个没有”的“错误”,显然是中央局对江西省委2月28日给会寻安三县指示信的温和态度的不满而作出的反应和回击。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倘若不是中央局的意见,三县活动分子会议哪有这个胆子批评省委!

事情还没完。

就在这次会议结束后不久,中央局代表将自己在会上的报告整理成文,又在中央局刊物《斗争》第8期上发表了题为《罗明路线在江西》的大作。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信号!

文章尖锐指出:“罗明路线不但在福建的杭永岩,而且也在江西”,“纯粹防御路线的问题,不但在会寻安,而且还在江西其他地区”;指责江西省委“对于这种江西的罗明路线的斗争是十分不够的。省委对于这种严重的问题,同对于会寻安三县的问题一样,或者是根本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马马虎虎地写些一般的指示信,就算了事。对于罗明路线在江西的存在,始终没有公开的指出来”。文章还指令性地要求“江西省委必须最清楚地明确地指出单纯防御路线的内容与实质,指出有些边区所犯的单纯防御路线,即是江西的罗明路线,把这一反对单纯防御路线的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深入到群众中去,彻底改造各县,特别是边区各县党的与群众的工作,来执行党的进攻路线”。

这篇文章第一次使用了“江西的罗明路线”这一政治术语,公开亮出了中共中央局蓄意批判所谓“江西罗明路线”的底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