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市场定价权的现状

市场定价权的现状

时间:2022-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我们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缺乏定价权当前,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已是全球加工生产中心,掌握了一定的生产主导权,但贸易主导权却离我们很远,在建设贸易强国方面,中国显然是“刚上路”。下面以铁矿石和原油,这两个中国进口的大宗商品为例来说说定价权的现状。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没有较大的话语权,也就是不具备国际油价定价权。

一、我们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缺乏定价权

当前,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已是全球加工生产中心,掌握了一定的生产主导权,但贸易主导权却离我们很远,在建设贸易强国方面,中国显然是“刚上路”。下面以铁矿石和原油,这两个中国进口的大宗商品为例来说说定价权的现状。

铁矿石

铁矿石谈判从2002年至今,进口铁矿石价格已经由不足30美元涨到150美元,而钢材价格仅由2000元左右涨至如今的4400多元。几乎每一年谈判的主题都是涨价,而中国钢企的表现,几乎都是从反对到烦恼,最后被迫接受。 拖了半年的2010年铁矿石谈判,结果快要出来,还是涨价,宝钢股份总经理马国强2010年表示,铁矿石定价机制的变化是“大势所趋”,如今全球钢厂都在按照临时价格进口铁矿石。该言论被解读为中国钢铁企业将再次败北。

2009年,中国进口铁矿石6.3亿吨,对进口矿的依赖程度达到70%。三大矿业巨头垄断世界铁矿石市场,在今年初提出加价100%甚至更高的要求,还要改长协价为短期议价。

中信建投航运业高级分析师钱宏伟分析,三大铁矿石巨头从2010年初期开始将大量铁矿石运至中国港口,并推动铁矿石运价上涨。其真实目的是为铁矿石价格谈判造势,提前启动了中小钢厂的市场需求,企图瓦解国内铁矿石谈判联盟,在谈判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二十一世纪以来,一些中资企业到国外“买矿”,目前看来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矿产属于战略资源。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公司控股矿山疑虑颇多。另一方面是由于矿山前期建设耗资大,短期内难以改变中国长期以来依赖铁矿石进口的局面。

原油

国际油价近年来大幅度的波动,深刻影响中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在短短的十年时间,国际油价“上蹿下跳”,中国国内油价几乎都是被动地跟着国际市场走,反映到国内市场上,涨价多,降价少,每年还要给石油巨头补贴,以弥补国际油价波动带来的损失。

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没有较大的话语权,也就是不具备国际油价定价权。随着国际油价变动的加剧,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面临的这类困扰就越来越频繁。从国际经验看,很多发达国家的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直接联动,但国际市场上频繁、大幅油价波动,对其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很小,一个关键是他们有一系列避险的手段,包括参与石油期货交易。

石油定价权问题,因为中国在该行业的日益强大,而被业界所关注。2009年6月2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和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于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的公开演讲,引发了业内人士对“石油期货国内上市”的期待。尚福林表示,证监会支持符合国民经济需要、市场条件具备的期货产品上市,做精、做细已经上市的期货产品。屠光绍进一步称,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的精神,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期货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发展方面,要按照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具体安排,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有序推出原油、汽柴油、沥青等能源化工期货品种上市。祝昉认为,中国可以考虑在国内建立自己的期货市场,这对提高中国石油话语权有很大意义。专家称国内搞石油期货,意味着争夺国际油价定价权。

国际油价剧变和高位运行的时代,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只有在国际石油市场争取更多的话语权,除了从提高石油供应方面去努力,更要在生产、销售、运输、冶炼、储存、储备等各环节提高战略应对能力。

目前,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交易的北海Brent原油以及美国的WTI,是全球原油最重要的定价基准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在130多亿吨左右,通过现货市场的交易量只有20亿吨左右,大部分都没有进行实物交割。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巨幅涨落的背后是国际金融资本和投机资本获取的巨大套利空间,有分析称,在国际石油期货交易中,约有70%属于投机行为,每桶油价上涨10美元中,投机炒作因素就占6~8美元。

在原油需求已经上升到世界第二的中国,需求大却不能和人家讨价还价,在影响石油定价的权重上却不到0.1%。由于没有定价权,中国等亚洲国家与欧美国家相比,要付出更多的进口外汇成本,根据测算,近两年“亚洲溢价”对中国GDP的损失达到0.08%~0.20%。

更让人感叹的是,2008年国际油价狂涨直逼200美元/桶大关时,前10个月中国进口原油和成品油导致的贸易逆差达1300多亿美元,针对大面积的炼油亏损,中国直接或间接给炼油企业、粮农和低收入群体的补贴达近千亿元之多。形成新加坡石油期货市场价格的基础是每天不足10万吨的交易量,但新加坡通过石油期货市场,却可以轻松操控亚洲市场几十万吨乃至上百万吨的石油现货交易价格。

中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定价权几乎全面崩溃,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中国卖什么,什么就降价。

中国钢铁工业产能世界第一,铁矿石进口世界第一,其中2009年进口6.3亿吨,对外依存度从2002年的44%提高到69%。今年,国际铁矿石巨头再次更改定价规则,从年度定价改为季度定价,中国钢铁企业要比去年多付700多亿美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09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为4255万吨,比2008年同比增长13.7%。每年消费大豆5000万吨左右,80%大豆需要依赖进口。目前,大豆的价格几乎全部是国际四大粮商说了算,因为成本太高,中国本土大豆种植面积已不断萎缩。

石油产业方面,2009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为40837.5万吨,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其中石油净进口量21888.5万吨,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52.5%,在国际油价面前,中国完全跟着国际市场走,“国际油价一发烧,国内油价就要感冒”。

“定价权之痛”已经影响到中国的贸易发展格局,未来中国对大宗商品应该启动全面的产业链条整合,调动起金融、物流、生产的多个环节,去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参与这些商品的定价、销售。

二、我国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的普遍原因

1.无序竞争

经典的价格理论解释了价格产生的原因:一般来讲,均衡的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的平衡,在无摩擦的市场环境下,价格反映了供给和需求的真实变化。这一般有严格的假设,是基于完全竞争环境做出的判断,但是市场往往处于非完全竞争状态。一旦市场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企业为了获得市场势力就会进行恶性价格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倾销垄断的产业中的价格竞争,将会使价格偏离真实的供给关系,从而导致价格缺失。无论是我国需求较大的矿产和石油市场,还是供给较大的稀土市场,我国企业的行业集中度都较低,这使得企业在同一市场上的竞争加剧,碳交易市场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2.缺乏交易所价格形成机制

大宗商品的价格不仅取决于一级市场的供需状况,更依赖于二级市场的价格产生机制。相对而言,交易所的价格产生机制更能反映大宗商品的价格。例如,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仅有几十个期货品种可供交易,其中不包含铁矿石和稀土。期货市场的发育缓慢使我国钢铁和稀土企业既不能通过价格趋势指标预测和掌握交易商品的未来价格,也不能通过资本市场规避价格和经营风险,更加无法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有效影响。在“京都议定书”的框架下,发达国家具有强制减排义务,在气候交易所的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发展中国家前面,目前已经形成定价中心,尽管目前我们成了北京、上海和天津三个环境交易所,但是在交易规则和成交数量上要远远落后发达国家。

3.缺乏有效政府管制

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宗商品一般是资源型和战略型的商品,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贸易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一个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根据国家的发展程度,对大宗商品的生产和贸易进行不同程度的规制,以保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在市场机制发挥重要作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存在大宗商品的规制,如欧盟每年根据内部市场年消费量制定总生产配额,由此实现以销定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