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简易而不简单

简易而不简单

时间:2022-07-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简易而不简单上世纪80年代末,我刚刚捧上银行饭碗,保险业务还在银行留了一个尾巴,称为“保险科”,曾经寄人篱下,境遇有几分尴尬。简易人身保险之“简”,有其独到性和针对性。不过,简易并不意味着简单,小保单可以蕴涵大千世界,小人物也是可以吟咏大江东去的——其一,“生存还是死亡”。陈老总的一句名言,似乎也简易人身保险的不简单。

简易而不简单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刚刚捧上银行饭碗,保险业务还在银行留了一个尾巴,称为“保险科”,曾经寄人篱下,境遇有几分尴尬。这之前,中国的保险事业,也并非白纸一张。

曾记否,新中国建立才满20天,为迅速发展经济,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1949年10月20日成立了全国统一的保险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建国初期的人身保险业务,分为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两大类,强制保险主要是铁路、轮船、飞机旅客意外伤害保险,自愿保险则由职工团体人身保险和简易人身保险两类构成。1958年有一组数据:全国共实现人身险保费收入1.41亿元,参加职工团体人身保险者达到300万人,参加简易人身保险者发展到180万人,对于稳定群众生活、增强福利保障,作用不可小觑。

简易人身保险

然而好景不长,1958年10月,国务院召开的西安财贸工作会议振振有词:“人民公社化后,保险工作的作用已经消失,国内保险业务应立即停办。”1959年,人身保险业务和其他国内保险业务一道,进入全面停办状态;是年7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划归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直到1979年4月,国务院作出了“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的重大决定,全国保险工作会议随后隆重召开,中断了20年的国内保险业务才正式宣告再度出山。在财产保险业务率先恢复的基础上,1982年开始恢复办理人身保险业务。

简易人身保险,是我踏进银行的青葱岁月里最早听到的保险名词。《上海金融》1985年第5期的一篇文章,这样名词解释:简易人身保险是一种生死都可以得到保障的两全保险,它具有保险和储蓄的双重作用。即参加保险的人在保险期满时健在者,可以向保险公司领取保险金;万一在保险期限内身故或因意外伤害事件造成残废者,也可按规定向保险公司领取保险金。这既可积累一笔用于长期建设的资金,又是社会福利的一种补充形式,使参加保险的人在万一遇到意外事故时,得到必要的经济补偿。同时,参加简身险还有助于培养个人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是一件一举数得、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简易人身保险保费保额表

这话有点啰嗦了,还是老底子的一幅保险海报讲得“刮拉松脆”,简洁明快:简易人身保险又称“两全保险”,其特点为中途发生事故,可按规定取得保险的保障,生存到保险期满,可领取保险金。另有一张简易人身保险保费保额表,四周簇拥着好多“人人头”,依照年龄、保额、期限及每月保费制成表式,客户对号入座,一目了然。只是,表内规定,期满20年的,“50岁以上不保”,可见当时人们的寿命预期,着实有些“畏首畏尾”啊。

保险是一种商品。任何商品,在诠释了它的使用价值后,简捷或便宜,就成了生存之源,营销之本。就好比照相机,原先又是对焦又是测光,麻烦得很,如今一“傻瓜”,外行人也玩得转。金融学原理也是这样,看似高深莫测,但还原到寻常生活里,还是能找到浅近的出处。毛主席他老人家早就说过:“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所以,把保险产品设计得简易一些,“傻瓜”一点,举重若轻,信手拈来,不搞繁琐哲学故弄玄妙艰深,无须广征博引以求红伞庇护,让投保人轻轻松松看个明白,善莫大焉!

简易人身保险之“简”,有其独到性和针对性。据说解放前的人寿保险产品,牵丝攀藤,相当繁复,什么身体检查啦,健康告知啦,业务员报告书啦,分红声明书啦,像景德镇的瓷器一套一套的,让投保人望而生畏。不过,简易并不意味着简单,小保单可以蕴涵大千世界,小人物也是可以吟咏大江东去的——

其一,“生存还是死亡”。这个令哈姆莱特苦恼和彷徨的问题,在简易人身保险责任里头,如小葱拌豆腐有一清二白:倘若被保险人驾鹤西去,则予以保险赔付,被保险人寿比南山,则满期给付。保障功能和储蓄功能“两手抓、两手都硬”。在那个全民保险意识捉襟见肘的年代,买一份简易人身保险,应该称得上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

其二,“须弥纳于芥子”。作为交费固定的生死两全险,涉及生命表、纯生保险、均衡净保费、责任准备金、修正责任准备金,以及许多布衣百姓看不懂的名堂。早在1693年,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哈雷,以西里西亚的布雷斯劳市的市民死亡统计为基础,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张生命表——哈雷生命表,精确表示了每个年龄段的死亡率,提供了寿险计算的依据。后人根据哈雷生命表,完成了伴随死亡率增加而递增的费率表,并提出了“均衡保险费”的理论,从而促进了人身保险的发展。简易人身保险,几乎涵盖了所有与保险有关的数学理论,坐着想想也是蛮吃力的喔。

团体人身保险海报

其三,“五毛凑成一块”。保险产品定价,学问尤深。读保费保额表,发现简易人身保险每月最低保费为旧币5 000元,折合新币五毛钱。当年的精算人员将五毛钱定为保费的最低基数,简直是个传奇。千万不可小看最低基数,这似同一道轻松的门槛,一下子让孤傲而生涩的保险产品放下身段,变得简单又便宜,飞入寻常百姓家,叫人真心肃然起敬。五毛和五毛是最幸福的,因为凑成了一块。

团体人身保险说明

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陈老总的一句名言,似乎也简易人身保险的不简单。对于复杂原理的删繁就简,必然是桩耗费心智的活儿,没有一点朴素的人生态度,以及丰富广博的学识,总归弄不像样的。简易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相形于“高端大气上档次”,它更倾向“低调平和接地气”,让我们在浮躁世界里保持一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平常心。

如果说,幸福的五毛钱,掏的是个人的腰包,那么一度风行的团体人身保险,则全由公家埋单。团体人身保险传递了“利益集合”的概念,用一份总的保险合同,向一个团体中的众多成员提供人身保险保障。上个世纪初,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海勒教授明确提出了团体保险的思想:雇主应当对自己雇佣的雇员因为意外事故、疾病、年老所致的伤残、工作能力丧失、死亡等带来的社会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其最好的方式就是由雇主支付保险费为雇员购买保险。

团体保险在形式上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奴隶买卖盛行,为确保美国国内运输的黑奴,以及中国到巴拿马运送苦力的安全,出现了专门承保黑奴和苦力的团体保险单。但是,由于当时黑奴和苦力在法律上仅仅是一种财产,因此,这些保险单并不属于人身保险,也就不能归入团体保险的范畴。直至1911年6月,美国公平人寿保险社联手班达梭皮革公司,签订了世界上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团体人寿保险保单,标志着团体人寿保险的横空出世。

简易人身保险

作为国家实施劳动保险的辅助或补充,我国的团体人身保险,跌宕起伏,时断时续,差不多经历了与简易人身保险相同的命运。这份1950年代编印的团体人身保险宣传画,将保险品种的优点娓娓道来:“死残赔款——死亡或残废,可得赔款;伤害津贴——意外受伤,可领医疗津贴;疾病津贴——加保疾病津贴后,患重病急病可得医药津贴;贷金优待——本人生病生育,配偶生育,或家属丧葬,都可申请贷金。”而且,团体保险期限为1年,对参加保险的员工采取统一和低廉的保险费率,免于体检。这款宣传画,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绘制,下方告知的联系地址:“南京东路九十九号”、“中山东一路十七号”,如今按图索骥,依然可以探询到它们的金融痕迹。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任何社会形态中,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总会与人们不期而遇。中华民族在原始氏族社会就出现了图腾崇拜,历朝历代为稳定社会秩序,相继建立了“积蓄备荒”的仓储制度,形成了社会保障的雏形。在一定的医疗服务条件下,社会的平均寿命可以计算出来,却不能卜测哪位仁兄先去跟马克思报到。在偶然与必然交错的生存环境里,你拿什么作为人生旅途的信心护照?现在,保险代理人无时无刻不来敲你的门,说得天花乱坠,花好稻好,仿若宣传画里父亲递给孩子的那只诱人的红苹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