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开放安全管理

开放安全管理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经济运行具有惯性,有些重大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效应会延长很长时间,波及领域很广;有些重大经济活动产生的效应爆发式喷涌,影响范围很大。因此,开放型经济需要维护安全。因此,国家经济安全就成为开放型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和主要任务,包括市场安全、信息安全、产业安全、金融安全。

经济运行具有惯性,有些重大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效应会延长很长时间,波及领域很广;有些重大经济活动产生的效应爆发式喷涌,影响范围很大。因此,开放型经济需要维护安全。

开放是在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开放,开放的目的是引入市场积极力量,促进市场活力,繁荣市场供给与需求,而不是破坏市场秩序。因此,国家经济安全就成为开放型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和主要任务,包括市场安全、信息安全、产业安全、金融安全。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维护安全,维护秩序,维护权益,担当“守护神”或“裁判员”的责任

开放,打开国门,一个是“开”,一个是“放”;一个是“引进来”,一个是“走出去”。开放本身是把“双刃剑”,既有“蜜蜂”,也会有“苍蝇”,在维护正常经济运行的同时,也要防范经济风险、经济危机,防范不利因素冲击和恶势力破坏,开放型经济必须保证国家经济安全。既要保证日常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还要注重防范不法分子的破坏,需要关注国内和国外两个领域的安全,需要保证国内和国际两个领域的安全。开放型经济有多大的开放领域,就有多大的安全管理范围。

国家实施开放,必然有外国资本进入,必然有外国企业进入,必然冲击原有封闭状态下的社会经济体制,这种外生力量的进入是一种激励因素,既具有积极作用,也具有消极作用,是两种力量共同作用。负面作用的消极力量表现多样,有价格冲击、技术冲击、关税冲击、贸易惯例冲击、跨国公司冲击、倾销与反倾销冲击,汇率冲击、利率冲击、外国资本冲击、产业政策冲击、热钱流动、恶意竞争,等等。因此,安全管理领域,涉及了市场安全、产业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安全甚至文化安全、社会安全。

10.3.1 维护市场安全

1.维护国内市场安全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企业合法经营。随着外国企业进入以及外国资本进入,原来封闭的市场(或者准封闭的市场)其原有运行秩序被打破,原来的市场力量均衡被打破,市场利益格局被撕裂。一方面,新企业作为原有市场中的新生力量,会极力打破市场壁垒,极力参与瓜分市场份额,必然运用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的商业模式冲击市场,极力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通过价格手段、市场营销手段等一系列方式方法,对原有市场中的其他同类企业产生冲击;另一方面,原有市场中的一些弱势企业必然受到新进入力量的挤压,一些无招架能力的企业会被市场淘汰,直接威胁或者间接威胁本国弱势产业中的企业安全。应当看到国际化开放的市场中,公平竞争是基本游戏规则,优胜劣汰是竞争必然出现的现象,竞争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同时,由于本国弱势产业需要保护,不能在开放中被外国力量全部击溃,否则不利于本国公民创业和创新,不利于保护本国工商资本。因此,需要维护市场公平,也需要维护本国利益,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保护。当然,保护不是保护落后,而是给成长中的企业机会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给有成长性的后进企业时间加快进步。维护本国市场安全重点在开放初期,随着本国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完全可以与国外企业同台竞技。

2.维护国际市场安全

随着中国本土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外国市场,也将打破外国市场原有的运行秩序,破坏东道国市场力量均衡,撕裂市场利益格局。原有市场中的企业也必将极力制约新力量的进入,通过市场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抗衡外来力量,地方政府也必将采取严苛的政策手段、法律手段、技术手段来规范市场行为,甚至设置种种障碍,采取各种措施极力保护本土企业利益,威胁新进入企业的安全。

一是投资所在国政治局势动荡。世界上有些国家政局不稳,政权更迭、时局突变威胁投资安全、企业安全和公民安全。政权斗争、宗教派系之争、外部势力侵入和政策突变都易造成政局不稳,恐怖事件甚至酿成局部战争,这些因素都是不可控因素,一旦出现将影响整个投资环境,波及外资企业,这些问题都必须在投资前精心研判,在项目运作中要时时监控,发现不良预兆要提前准备预案,防范出现突发性危机。

二是国际标准变化。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行业标准也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修订,对外投资往往伴随技术输出或者产品输出,这些都有相应的技术标准,或者产品标准,任何项目的运作,从项目动议提出到谈判、签约、建设、调试、运行、交付,都有一个时间过程,如果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标准变化,将威胁原来的方案,造成企业危机。例如:汽车的排放标准提高,对汽车生产和汽车进出口会产生影响。

三是国际贸易规则变化。世界贸易组织(WTO)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游戏规则制定的平台,发挥着维系贸易关系的作用,多年来非世贸组织成员国不断申请加入,世贸组织也不断扩大,影响力也最大,自身也在不断修订行动规则,不断完善行动规则,一轮一轮的谈判没有间断,其所制定的国际贸易规则对成员国具有约束力,规则变化就会影响相互贸易关系。

四是新贸易联盟组织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例如:东盟、非盟、阿盟、欧盟、南盟等,这些地区联盟对区内国家贸易行动作出约定,对区外国家形成贸易壁垒,形成新的贸易组织力量,对彼此之间的贸易关系产生影响。

出现了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联盟(TPP,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至2015年8月已有12个国家参与谈判。有迹象表明该协议组织将突破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 FTA)模式,达成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发展成为涵盖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大多数成员在内的亚太自由贸易区,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这个协约联盟最早始于2002年,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的一组多边关系的自由贸易协定,原名“亚太自由贸易区”,目的是促进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2008年9月,美国决定参与TPP谈判,并邀请澳大利亚、秘鲁等一同加入谈判。2009年11月,美国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美国借助TPP的已有协议,开始推行自己的贸易议题,全方位主导TPP谈判。自此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更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2010年3月15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首轮谈判涉及关税、非关税壁垒、服务领域、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议题,共有8个成员国参加:美国、秘鲁、智利、越南、新加坡、新西兰、文莱和澳大利亚。2011年11月10日,日本加入谈判,2012年10月8日,墨西哥加入谈判,2012年10月9日,加拿大加入谈判,2013年9月10日,韩国加入谈判。“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联盟具有开创并主导21世纪贸易协议新标准的迹象,值得关注的是至2015年8月中国没有被邀请参与谈判。

此外出现了以美国主导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联盟(TTIP,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又称为“经济北约”。美国和欧盟双方通过削减关税、消除双方贸易壁垒来应对金融危机的贸易协定,以促进经济发展。协定谈判在2013年6月启动,如果谈判一旦达成协议,则意味着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繁荣的自由贸易区——欧美自贸区将形成,美国与欧盟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45%,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0%。如果美欧达成全面自贸协议,将诞生世界最大的自贸区,欧美地区也是全球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过去时期世界上就存在所谓“G8”,即:西方八国集团,世界最发达国家组织,又被称之为“富人俱乐部”。如果以美国为中心,再与欧洲形成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联盟体就会出现,这不仅仅对欧美经济贸易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全球贸易格局和贸易规则演变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联盟(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联盟(TTIP)这两个经济贸易联盟组织的出现,可以看出来美国打算主导世界贸易格局,甚至超越“世界贸易组织”(WTO),形成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并没有被邀请参加这两个贸易谈判组织之中(至2015年8月),这是很奇怪的事情,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201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5910亿元人民币),也是世界上成长性最好的国家(连续30年经济增长率超过7%),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市场(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6782万人),2014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46628元人民币,无论是“TTIP”还是“TPP”,忽略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都是极不正常的事情,也是中国要关注的事情。

3.市场有效规制

实施开放过程中,为了确保宏观经济运行平稳可靠,不因为某些新力量进入而发生震荡,不因为外部力量进入而破坏市场秩序,政府需要采取必要手段维护市场公平,维护市场安全。

维护市场公平,就是规定游戏规则,维护市场秩序,规制市场行为,保护市场主体的利益。既要保护企业利益,也要保护消费者利益;既要保护外资企业利益,也要保护本土企业利益;既要保护原来企业利益,也要保护新进入企业利益。只有维护市场公平,才能制约市场矛盾;只有维护市场公平,才能鼓励市场积极力量。运用法律手段、市场手段、行政手段规制市场行为,保证市场秩序。

通过制定和颁布国家法律,规制市场行为。包括企业法、工商法、税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法等相关法律,规制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维护市场正常运行,保证市场信息真实,市场信息通畅,保护正当权益,制约和惩罚违法行为,惩恶扬善,鼓励正当竞争,反对非法垄断,欺行霸市。

通过市场机制,规制市场行为。运用市场价格机制、供需机制、进出机制、竞争机制直接或间接调节市场,规制市场行为,保证交易公平,促进均衡利润率,促进各种商品的交易活跃,促进各种商品的市场活跃,打击市场恶意行为,稳定市场运行状态。

通过制定和颁布临时行政政策,规制市场行为。政策手段是政府运用特权行使的对市场规制的手段,例如:价格临时管制政策、产品临时管制政策、投资临时管制政策、贸易临时管制政策,等等,政策是补充性的、辅助性的、临时性的,是为了弥补法律手段和市场手段落地时的临时空缺问题,因此政策总是阶段性的。

10.3.2 维护信息安全

信息是资源,维护信息安全就是维护资源安全,就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信息安全有两个目的,一是维护信息系统正常有效运转,二是防止信息系统遭到攻击或破坏。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信息源和信息传递方式电子化了,信息扩散范围更广、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信息生产数量更大、信息载体和媒介更多,掠夺信息资源和维护信息安全的双重博弈同时存在,信息安全的形势更加严峻,维护信息安全的手段要求更高。

1.理解信息与情报的关系

信息与情报是共生体,实际社会经济生活中很难将信息与情报截然分开。通常认为情报是有价值的信息。信息是基本形态,具有专业性价值的信息可以称为情报,没有专业价值的信息可以称为是消息。可见,判断信息是“消息”还是“情报”的分水岭就是信息的价值程度。显然这是一个以信息判断主体(人)的主观意识来决定的指标,一条信息,对于有些人群来说是消息,是知晓还是不知晓的区别;对于另一些人群来说可能就是情报,是有用还是没有用的区别,这就是信息、消息、情报三者之间的关系。

既然情报具有价值,情报就成为资源,就是拥有情报的人群产生有效行为的必要条件。因此,获得(或者占有)情报的人群就会比没有获得(或者没有占有)情报的人群具有更多资源,具有更为有利的条件使自己的行为更加有效,行为的有效之争就变成了情报获取之争。

情报具有“通理性”。例如:某一医生给某一病人治好了病,说明这位医生的医道高超,这只是个案,这样的情况只是作为消息存在。如果该医生运用自己的这套办法治好了他所接待的所有同类病人,这就是群案,这种方法就变成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就有了通理性、普遍性,就可以复制,就有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就有了传播和扩展的意义,就变成情报了。这个案例说明,信息与情报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众多的同类信息就演变成了情报。

情报具有“不对称性”。限于信息传递方式不同,一条信息往往在某一局部传递或者扩散,相对于空间和人群都存在时间差,存在空间传递的时间差,也存在人群传递的时间差,时间差就成为壁垒,我知道、你不知道、他也不知道,这种现象称为“信息不对称”,正是信息不对称,信息中所包含的价值就不容易被另一部分人群所享用,情报的价值量就更加凸显出来,情报具有不对称性的基本特点。

信息或者情报的含义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载体表现出来,可以是一组数据、一个消息、一张图表、一个公式、一张照片、一段影像、一段文字、一段声音等,这是情报的载体形式,通过这些载体传递信息或者情报,维护信息安全就是通过管控信息载体来实现。

2.认识信息安全的含义

如果信息变成情报,就具有了信息主体认为的价值性,就需要保护信息或情报。因此,信息安全就成为保护情报的代名词,认识信息安全就可以从信息的时间性、信息的空间性和信息的价值性来认识。

认识信息的价值性安全。信息有价值这是信息变为情报最为基础的方面,也正是因为信息有价值,信息也才能成为“稀罕之物”,因此才需要对信息进行价值性保护。信息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度量:一是信息生产的成本,成本越高信息的价值含量也就越高,反之,成本越低信息的价值含量也就越低;二是信息内容的影响力,或是积极影响力,或是消极影响力,影响力越大信息价值越大,反之影响力越小信息价值越小;三是信息被采用后产生的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短期收益和长期收益,收益越大信息价值越大,反之,收益越小信息价值越小。

认识信息的时间性安全。时过境迁,所有的情报都有时间性,只有新鲜的信息才有价值,或者最新的资讯才有价值,随着时间推移,新闻变成了旧闻,实际情况与信息表达的内容已经不符,就失去了信息的价值,情报就不是情报了,因此才需要对信息进行时间性保护。信息价值与信息产生的时间成正比,信息产生的时间越长,其机会成本越高,信息价值就越高;反之,信息产生的时间越短,其机会成本越低,信息价值就越低。信息价值与信息滞留的时间成反比,信息滞留时间越长,信息价值越小;反之信息滞留时间越短,信息价值越大。

认识信息的范围性安全。信息价值与信息传递的距离成正比,与其扩散的范围成正比,因此才需要对信息进行范围性保护。信息扩散领域的定义为:信息圈。从信息源到信息享用范围的最远距离定义为:信息圈半径。根据信息的限定程度,信息扩散越大,信息圈半径越长,信息价值越大;反之,信息扩散越小,信息圈半径越短,信息价值越小。

3.维护信息安全的领域

信息安全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涉及公共信息安全、商业信息安全、公民信息安全、国防信息安全等。维护信息安全可以从两方面来部署,一方面是信息扩散领域安全,另一方面是信息传递领域安全。

维护信息扩散领域安全。这是指信息运动范围安全,可以享用的允许范围安全,即保证信息边界的安全。保证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分享,保证信息运动不能越界,同时还要保证信息边界坚固,当出现外来力量攻击时不被破坏,信息系统具有自身防御功能,需要人为采用技术方法构筑坚强的物理壁垒,构筑“防火墙”。

维护信息传递领域安全。这指的是信息运动过程安全,信息传递方式和传递过程安全,即保证信息传递手段的安全。无论是传统信息载体,还是现代电子信息载体,信息传递是信息存储方式转变和信息空间移动过程,确保在这个过程中不出现信息丢失、信息变异、信息扭曲问题,需要人为采取技术手段创造性能良好的信息载体,在出现外来力量攻击时不被破坏。

4.维护信息安全的措施

不泄密,能保密,这是维护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

一是法律性保护措施。制定并完善国家信息安全法律,颁布具体的法律条款,建立专业而有效的执法队伍,培养公民自觉的守法习惯,法律禁止的不能做,触犯法律的要惩处,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保护信息所有权,依法保护国家信息,依法保护企业信息,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二是政策性保护措施。适时制定政策,规定细则,明确政策惠及的领域,颁布详细的守则,规定行动具体要求,保护信息安全。

三是组织性保护措施。建立严密的组织体系,形成坚固的信息壁垒,在开展国际贸易、人员交流、文化交流、直接投资的国际商务活动中,保守组织秘密,严守信息制度,密切关注周边事态,窥视异常动向,发现痕迹及时报警。

四是技术性保护措施。创新技术手段,构筑网络防火墙,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通信网络安全,保护语音、图像、数据、文字等信息载体安全。

10.3.3 维护产业安全

1.理解产业安全基本含义

产业就是同类企业的集合。生产产品相同,生产工艺相同,管理模式相同,这类企业的集合称之为产业。实际上,产业就是大类企业的统称,企业是产业微观组织形态,同类企业就是同类生产特点的综合。产业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外国企业进入的情况下能够保证生存能力的状态,称为产业安全。

在封闭经济状态下,一国的产业发展处于内循环状态,行业之间是产业链连接,不存在外力冲击,产业之间的竞争只是市场分工的竞争,是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存在外化效应,不存在威胁国家安全的问题。在开放经济状态下,外资企业进入,国外同类企业进入,企业的运行方式、产品特点、技术特点、价格体系等方面都有不同,不仅仅打破了原有的市场稳定状态,而且冲击原有的市场力量组合,外资企业往往凭借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优势、性能优势、价格优势对市场中原有的同类企业产生冲击,甚至形成市场垄断,控制市场技术、产品、标准,形成市场壁垒,阻止国内其他新生企业的进入,威胁产业运行安全。

2.认识产业安全威胁领域

一是制约本国幼稚产业。现代企业是由庞大的资本体量、强劲的科技创新实力、有效的商业运作模式混合构成的。在世界500强企业中都表现出了这种特征,企业数量云集最多的行业第一个行业是银行产业,第二个行业是石油产业,第三个行业是通信产业,第四个行业是电力产业,等等。现代企业的规模经济,已经演变成为了现代产业的规模经济;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为现代产业之间的竞争,演变成为现代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无论是本土产业,还是本土企业,均处于幼稚时期,尚不具备开展大规模国际竞争的能力,国家一旦实施开放,强大的外国产品、强大的外国资本、强大的外国企业、强大的外国技术必然涌入,占据优势市场地位,分割市场份额,侵蚀市场地盘,将本土产品挤出市场,逐步瓦解本土企业,形成外国品牌优势、外国技术优势、外国企业优势,以及外国资本优势,制约本国幼稚产业成长,威胁本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安全。

二是威胁中小企业安全。现代化大生产工艺特点,催生了大规模生产线,也催生了大企业,催生了集团公司,甚至国际公司。广大中小型企业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特别是制造业中的中小型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产业技术水平低,与具有专业化流水线生产的大企业对比,无成本优势也无效率优势。例如:汽车行业,其规模经济理论值为年产45万辆产能,才具有单位产品成本生产优势,这样的产能绝不是一般小企业所具备的。建设具有现代化流水线的大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高技术系统支持,需要成套装备引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操控,这些都不是一般小企业所能具有的。

因此,当国家实施开放时,具有庞大综合实力的国际公司进入,凭借庞大资本体量、成套高技术装备、大量高素质人才、有效的全球市场网络资源,将极大地挤压本土中小型同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威胁中小企业安全。

三是威胁产业结构安全。产业结构是产业之间比例关系以及相互联系。按照产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功能地位,可以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第一次产业是广义的农业,第二次产业是广义的工业,第三次产业是广义的服务业。按照产业的要素密集程度可以分为劳动密集产业、资本密集产业、技术密集产业。按照产业的技术水平来分可以分为初级技术产业、中等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按照产品加工的深度来分,可以分为农业、重工业、轻工业,也可以分为基础产业、加工工业、贸易服务业,等等。产业结构往往是以技术结构形态表现出来,以产品结构形态变现出来。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长时间形成的,在没有外力进入的情况下,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发展惯性,但是,一旦具有外力进入,这个外力足够强大的时候,就会破坏原来的产业均衡状态,甚至改变国家优势产业的性质,如果不能有效规制这种行为,就会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四是冲击传统民族产业安全。威胁本国具有传统特色的产业传承与延续安全。每一个国家几乎都有自己长期积累的具有民族特点或者生态环境特点的产业,这种产业往往经过千百年的积累,不断延续下来,无论是工艺还是技术,都具有历史遗迹、秉承传统的特点,一旦这些产业受到更加先进的技术冲击,则很难再保留或遗留下来。例如纺织业,古代的纺织业以简陋的技术手段、手工作业为主要方式,随着西方国家机器化大工厂纺织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纺织业的生产方式,尤其是现代化自动控制大规模生产线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方式和操作工艺,极大冲击了传统纺织产业的生存和发展。

五是侵蚀产业空间布局安全。破坏原有的产业区域分布,由于外资企业的趋利性,企业市场战略指向必然选择商机集中分布地带,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则恰恰需要产业注入,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基础条件,国际企业往往不会进入,客观上形成“马太效应”,市场化导向布局与行政导向布局往往是方向相反的。外资企业的力量的进入,加剧了产业发展力量的非均衡,从而破坏了原有的市场产业分布格局,对落后地区是不利的。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可以明确产业安全维护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维护本国主导产业的优势地位;保护本国幼稚产业;支持本土新兴产业。

3.增强产业安全保护措施

一是建立产业安全保护体制。规制国际投资行为准则,规范国际跨国并购行为,防止跨国公司在中国垄断。密切监督跨国公司兼并动向,阻止国际企业在中国的垄断行为。规定产业进入标准,明确产业进入负面清单,规定国际资本可以进入的领域。规定国际资本有限领域的国民待遇原则,防范国际资本侵蚀敏感产业。限制本国敏感技术和敏感产品输出(例如:无人机、特种材料、军工技术和产品等)。

二是提高中国整体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拥有自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均是维护产业安全的根基,开放型经济就是开展国际竞争。“打铁还得自身硬”,只要自己的竞争力强,安全系数就高,自己的竞争力弱,安全系数就低。中国是大国,需要有自己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不能寄希望于他人恩赐高新技术和关键产品,历史事实已经证明有钱也买不来高技术,必须依赖自身的创新能力,创造属于自己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为了提高产业竞争力,发达国家纷纷提出本国产业结构升级规划和技术创新规划,德国提出了“工业4.0”规划;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规划;日本提出了“新型工业化”规划等,都在将产业结构升级、产业技术水平升级、产品品种和产品质量升级。作为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其目的就是抢占21世纪世界产业分工中的高端站位,以引领全球产业链分工,获得更大的国际竞争优势和比较利益。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全面升级产业结构,全面升级技术结构,全面升级产品结构,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平台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引领其他产业成长。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由中国工厂向中国公司转变,由中国产品向中国技术转变,创立中国标准、塑造中国品牌、创造中国模式。

三是参与世界贸易规则制定。全面融入国际贸易体制,深度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和次区域经济合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贸易关系,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形成“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中的“四大”独特优势,即:充分发挥中国大市场优势,中国有13亿多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充分发挥中国大生产优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生产国,具有庞大的工业生产和制造能力;充分发挥中国大资源优势,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品种最丰富的国家,有些稀缺资源世界产量第一;充分发挥中国大创新优势,中国具有庞大的年轻人群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量庞大,要充分发挥中国的影响力。

四是建设好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建设分为两个范畴,一个是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一个是中国国内的自由贸易园区建设。开展自由贸易是当今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彼此经贸融合就越深;反之,国家之间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越低,彼此经贸融合就越浅。关于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是国家之间外交关系与经济关系高度契合的产物,外交与经贸是正相关关系,彼此互进,也彼此互斥,如果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不好,很难实现经济关系深入。当多个国家之间实现了贸易自由化,则“自由贸易联盟”组织就会出现,在“自由贸易联盟”组织内国家之间承担共同责任,分享共同利益,而非联盟国家就无法分享这一利益。当今世界各个大洲区域内,各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与贸易联盟组织活跃,成长趋势十分明显,中国要积极参与其中,确立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应有的地位。关于中国国内自由贸易园区建设,国家已经确立了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个省市建立自由贸易实验园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是第一个,至2015年8月已经运行3年,为中国实施开放型经济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发展时期。“自由贸易园区”建设要与“自由贸易区”建设有机协调起来,相互促进,彼此互动,扩大影响,“园区”是“自由贸易窗口”,是“示范基地”,是“实验田”,集中在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国际航运、国际结算、国际金融等领域,各领域相互融合,平台化运行,电子化操作,系统化兼容,突出方便、通畅、快捷、高效,极大降低系统化的运营成本,极大增强系统化的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

五是积极主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随着国际贸易量的增长和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这是必须直面的事情。中国已经是世界贸易第一大国,201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64335亿元人民币(约43032亿美元),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043.4亿美元,每年大量的国际贸易量,出现贸易摩擦事件在所难免,关键在于积极主动应对。中国过去已经发生过的贸易摩擦形式多样,主要表现为:倾销与反倾销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货物贸易标准问题、购并与反并购问题、投资与产业壁垒问题、技术垄断与国际技术转移问题、国际企业劳资纠纷问题、服务贸易问题、政权更迭与合同执行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出现多半是发达国家发起,中国应对,这种局面是被动的,甚至是被迫的。欧盟、美国、日本是中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是对外出口集中地,也是技术壁垒发源地,也是贸易摩擦集中发生的地区,近些年来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摩擦事件也有增多的迹象。例如:2014年11月,中国参与墨西哥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招标毁约事件,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正常的国际投标行为。因此,针对国际贸易摩擦事件要持积极应对态度,不仅仅是应对,而且还要主动出击,甄别外方的不当行为,提出维护自己权益的行动措施,由被动变主动,由处理问题转为提出问题,转守势为攻势,运用各种贸易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

六是破解敌对势力,制约“软战争”爆发。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某些国家之间外交关系的恶化,动辄经济制裁,强权施加贸易禁运,由贸易摩擦演变成了经济打击,甚至升级成为经济战争,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均衡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其他国家的正常贸易往来。要特别注意这种“软战争”形态的动向,采取多种措施,分化矛盾,制约“软战争”破坏力量的集聚,要以战应战,否则任人宰割,后果严重。随着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的相互渗透,使用真枪实弹打击对方的“硬战争”形式和机会在逐渐弱化,而使用经济手段制约对方发展,打击对方经济基础、打击对方重要经济部门的“软战争”形式和机会在逐步增加。例如:使用外汇比率调整手段,打击对方的金融系统,使其财富缩水;使用贸易禁运手段,打击对方的主导产业,使其无法正常运转;使用改变技术标准手段,打击对方优势出口产品,使其无法增加出口数量;使用国际投资和国际结算手段,打击对方货币影响力,使其无法成为国际货币,等等。开放型经济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软战争”形态也主要集中在这两个领域,形成“贸易战”和“货币战”,也是最容易遭受“软战争”打击的领域,如果实施开放型经济,就存在发生“软战争”的可能,就必须准备打赢“软战争”的能力。首先,要分清敌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一切战争的首要问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最大资源,对敌产生压力;其次,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第三,经济结构多元化,创造更多制约与反制约的发力点。

10.3.4 维护金融安全

1.认识金融安全的概念

金融安全指货币资金融通的正常进行和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稳定。主要表现为汇率稳定、股市稳定、利率稳定以及资金总量进出稳定。

在开放经济状态下,只要存在银行业的资金交易活动、只要存在证券市场的融资和资产价格的变动、只要存在保险业务,或者只要有金融活动,就必然存在金融风险。投资业务与投机业务共生并存,每一笔交易都存在时间差或利益差,交易双方就必然存在损益关系,存在交易成功还是交易失败的可能,这些都称为金融风险。有风险就有安全问题,规避风险就是维护安全,规避风险的过程就是保证权益安全的过程。

在开放经济状态下,金融风险的大小与国家经济对外依存度呈正相关关系,对外依存度越低,则该国面临的风险就越小;反之,对外依存度越高,则该国面临的风险就越大。这是因为开放型经济中,国家经济运行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很难控制,只要有外部因素变化,就会直接或者间接冲击本国经济。金融风险的大小、金融安全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国家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越强,面临的风险就越小、金融安全程度就高;反之,防范和控制风险的能力越弱,则该国面临的风险就越大、金融安全程度就低。当一国的对外依存度提高,从开放中获得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防范金融风险、抵御外部冲击、维护金融安全的压力也增大。

2.防控金融危机

金融安全局势最为严峻的表现是出现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是发生在货币与信用领域的危机,是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出现混乱和动荡。主要表现为:强制清理旧债;商业信用剧减;银行资金呆滞,存款者大量提取现钞,部分金融机构倒闭;有价证券行市低落,发行量锐减;货币饥荒严重,借贷资金缺乏,市场利率猛烈提高,金融市场动荡不宁;本币币值下跌。

出现金融危机往往是不良因素长期积累造成的,是金融系统中机制性问题积累,在某一个特殊诱因下激发所形成的,会造成国家金融系统严重混乱和动荡,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灾难性影响,直接冲击银行体系、货币金融市场、对外贸易、国际收支,往往连带全国性的债务危机、货币危机和金融机构危机等,说明金融危机是金融不安全状况积累的爆发结果,是金融风险的结果。

图10-3-1 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曲线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虽然出现过几次局部战争,世界总体潮流是“和平与发展”,世界经济快速稳步增长,经济总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新兴经济体不断涌现。但是。经济危机并没有远离,经济波动的起落仍然困惑人们。经济学家们把经济活动的波动规律概括为“经济周期”,一个经济周期表现为四个阶段:繁荣阶段、衰退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分为:长波、中波、短波三种情况。一个长波大约包括6个中波。一个中波大约包括3个短波。

长周期理论认为:世界经济50年左右一个周期。由俄国经济学家尼古拉·D·康德拉捷夫(Nikolai D Kondratieff )1926年提出,亦称为“康德拉捷夫周期”(Kondratieff Cycle)。第一个周期,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2年,为产业革命时期;第二个周期,从1842年到1897年,为蒸汽和钢铁时代;第三个周期,从1897年到20世纪20年代末,为电器、化学和汽车时代。

中周期理论认为:10年左右一个周期。由法国经济学家克莱门·尤格拉(Clement Juglar )1860年提出,亦称为“尤格拉周期”(Juglar Cycle)。

短周期理论认为:4年左右一个周期。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基钦(Joseph Kitchin )1923年提出,亦称为“基钦周期”(Kitchin Cycle)。

近代世界发生金融危机的情况大致如下:

1637年郁金香狂热。1637年早些时候,当郁金香还在地里生长时,价格就已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一棵郁金香可能是20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令人难以置信。这种情况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经济”事件。

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刺激了私人资本集聚,社会储蓄开始膨胀,但是,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当时,个人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新股,股票一时供不应求,价格狂飙到1000英镑以上。后来《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通过,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发生股灾。

1837年美国经济大恐慌。1837年,美国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这场恐慌造成美国经济萧条,其后滞影响一直持续了6年,到1843年才结束。

1907年美国银行危机。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大约50%的银行贷款被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1922—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当时美国经济繁荣,不少美国人卷入到华尔街狂热的投机活动中,股票市场急剧升温,最终导致股灾,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

1970 后经济滞涨。1973年,由石油危机造成的供给冲击导致美国出现经济停滞,出现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年,经济预期不断恶化,中东局势不断紧张,标准普尔指数下跌20%,造就了华尔街大崩溃。

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年至1995年,墨西哥发生了一场金融危机,比索汇率狂跌,股票价格暴泻,直接冲击世界金融市场,造成拉美股市暴跌,欧洲股市指数暴跌,远东指数及世界股市指数都出现下跌。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当天泰铢兑换美元汇率下跌17%,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整个金融系统受到严重冲击,整个社会经济损失惨重。

2007年爆发美国“次贷危机”,后演变成近代最为严重的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源起美国“零首付”的买房政策,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波及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道琼斯指数自高点回落40%,全球市值缩水27万亿美元;华尔街5大独立投资银行破产,数十家金融机构倒闭。美国政府被迫接管房贷企业“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并直接出资数千亿美元收购多家银行股份,美国次贷风暴掀起的浪潮一波高过一波,美国金融体系摇摇欲坠,世界经济面临巨大压力,至今仍是国际关注热点。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全球金融风暴。

美国自30年代以来,共发生七次经济危机,其中第七次金融危机最为严重。

第一次(1929—1933年)。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崩盘,至1932年最低点,股市下跌约90%,约9000家金融机构倒闭,1933年的GDP仅约为1929年的1/3,失业率上升至25%,历史上称作“大萧条时期”。

第二次(1948—1949年)。二战后,战争形成的高速生产惯性同战后重建时国际国内市场暂时缩小的矛盾造成了经济危机,道琼斯指数下跌15%,失业率达到7.9%。

第三次(1957—1958年)。西方国家短期经济增长过快,固定投资过猛,导致生产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1957年3月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接着主要发达国家相继卷入危机,道琼斯指数近20%。

第四次(1973—1975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扬,美元大幅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触发经济危机,道琼斯指数下跌45%,美国工业生产下降14%,失业率1975年达到9.2%。

第五次(1980—1982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经济陷入滞胀,美国1980年CPI达13.4%,失业率上升到10.8%,道琼斯指数下跌24%。

第六次(1987年)。进入80年代,美国赤字不断上升,金融投机旺盛,在1987年引发股市动荡,连带全球金融危机,1987年10月19日,道琼斯指数下跌22.6 %,历史称为“黑色星期一”。

第七次(2007年8月以后)。这次危机百年不遇,席卷全球,全球股市遭遇大萧条,2008年10月6—10日一周时间内,股市蒸发市值7万亿美元,金融市场爆发信心危机,外汇市场剧烈波动,银行间市场遭受严重打击,流通性趋于干涸。以油价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全线下挫,危机造成的后滞效应至今还在延续(至2015年8月)。

表10-3-1 2007年以来美国第七次金融危机爆发重大事件序列表

续表

注释:此表根据有关历史资料绘制。

2008年以来出现的这场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十分广泛,教训十分深刻,所产生的后滞效应到2015年还仍然存在,造成企业大面积破产,一些国家破产(西班牙、意大利、希腊),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失业率增高,经济持续低迷,社会动荡,甚至诱发局部战争,后果影响十分严重,经典经济学理论“失灵”,人们对这些“理论”产生了怀疑,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所谓“优越性”产生了怀疑,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经济管理模式”产生了怀疑,对以美元为代表的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了怀疑,由此引发的世界新经济变革开始。

中国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中,如何适应人民币国际化,如何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如何驾驭人民币国际化以后的国家经济,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对于世界都是巨大的挑战。

3.防范金融不安全

金融体系不安全的表现:汇率大幅度非正常波动,利率大幅度非正常波动,股市大幅度非正常波动,经济运行货币资金吃紧,缺钱或者钱荒。

造成金融不安全情况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有的是经济运行中市场自身力量涌动推进,逐步积累的;有的是外生力量有意推动所为的。无论什么样的原因,无论什么动议,只要造成金融体系震荡,影响经济正常运行,就可以认为是不良信号,其影响集中表现在货币资本量与实物资本量脱节,威胁国家经济运行安全,需要防范和规制。

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是主权资金收购。大笔主权资金参与重大并购项目,具有政治目的或者重大战略性商业目的,通过项目并购,直接冲击敏感行业,直接产生链条反应,冲击相关产业和相关部门,造成市场恐慌,诱发动荡或危机,造成威胁。

二是热钱大股涌动。外部货币资本大举涌入或者抽出,兑换本币,或者卖出本币,投机资本,热钱流动,释放不良市场信号,诱发金融市场恐慌,诱发动荡或危机,造成威胁。

三是重大项目并购。大笔商业资本涌动,或忽而聚,或忽而散,或在此地,或在彼地,集中性收购或者卖出同类项目,释放不良市场信号,诱发金融市场恐慌,诱发动荡或危机,造成威胁。

四是国际汇率操控。汇率是可以人为调控的,一国货币对另一国货币的比率称为汇率,汇率可以是市场化调控,也可以通过政府行为操控,汇率信号直接影响经济总量的度量,影响财富总量的多少,或者引起本国货币增值,或者引起本国货币贬值,释放不良市场信号,诱发金融市场恐慌,诱发动荡或危机,造成威胁。

五是银行利率波动。银行利率是直接的市场力量信号,提高利率具有收紧银根的作用,因为货币价格上涨了;降低利率具有扩张作用,因为货币价格降低了。通过银行利率的调整可以释放不同的信号,如果释放的是一个负面信号,将诱发金融市场恐慌,诱发动荡或危机,造成威胁。

六是股市总量冲击。股票市场也是重要的金融行业,股市的总量的多少、股市的股价的高低,都是反映经济状态的信号,如果具有足够大的资本在股市上涌动,无论是进入(买入)还是退出(卖出),都会产生股市波动,直接冲击股票市场,冲击股东信心。如果释放的是一个负面信号,将诱发金融市场恐慌,诱发动荡或危机,造成威胁。

七是行业价格调控。敏感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大幅度变动,会直接冲击市场秩序,连带冲击相关产业,引起链条反应,如果价格机制释放不良市场信号,将诱发金融市场恐慌,诱发动荡或危机,造成威胁。

八是价值链条崩盘。在市场中各个行业之间都是供需关系,一个行业可以是另一个行业的供应商,也可以是消费者,形成彼此供需关系的产业链,产业链背后就是以货币形态表现出来的价值链,如果在某一个环节脱节,就破坏了整个价值链的运转,造成断链甚至崩盘。因此,如果在产业链中释放的是一个负面信号,将诱发金融市场恐慌,诱发动荡或危机,造成威胁。美国次贷危机中,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的负面信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最终导致房地产崩盘,诱发金融危机。

九是货币供给超发。社会经济活动中,实物量的财富与货币量的财富需要有相应的数量对等,如果货币量过多,则货币对等表现的实物量就会减少,货币贬值,将诱发金融市场恐慌,诱发动荡或危机,造成威胁。

十是生产企业停滞。某些产品供给不足,甚至严重短缺,并引起相关产业连锁反应,诱发市场恐慌,激发盲目抢购,甚至囤积,导致物价飞涨,诱发动荡或危机,造成威胁。

4.建设金融安全系统性措施

第一,建立并不断完善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多层级安全保障网络,包括银行系统安全保障体系、证券系统安全保障体系(股票、债券、期货)、保险系统安全保障体系、信用系统安全保障体系、政府办公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形成多层次安全网络,建立报警机制,形成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安全保护机制,层层屏蔽局部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其破坏力被逐级瓦解,保证大系统稳定,不影响整体经济运行。

第二,监控本国虚拟经济运行安全。保证自己的金融系统不出问题,有效监控货币市场变化情况,中央银行要采取科学手段研判经济走势,合理安排货币发行量,监控流动性,合理安排银行信贷规模,在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基础上,运用经济杠杆适时出台货币政策,有效监控本币对外币比价,防止外来因素冲击本国金融市场,防止出现利率和汇率的大幅波动。有效监控证券市场变化情况,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市场稳定,证券监督和管理机构采取科学手段研判证券市场动向,有效监控国内股票市场运行情况,股市市值变化情况,进出股市的资金流量,股票指数波动情况;有效监控债券市场变化情况,债券发行量,债券市价变化;有效监控信用市场变化情况,把握房贷、车贷、企业贷款,居民消费贷款等领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果断处置,防止因资金链断裂而造成系统性连锁反应;有效监控国内证券市场和国外证券市场的联动影响,监控国际游资进出国内市场的动向,防止“热钱”作祟,防止大幅度“热钱”涌动冲击国内金融市场。监控本国虚拟经济平稳运行,已经成为保障现代开放型经济运行安全的最重要手段。

第三,监控本国实体经济运行安全。生产型企业是实体经济主要构成,生产型企业的数量、质量、技术水平、市场成长性等指标,标志着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如果大批实体型企业发展得好,开工活跃,则表明市场供给旺盛,相对应也说明需求旺盛,经济活跃;反之,如果大批实体型企业发展得不好,则表明市场供给消沉,相对应也说明需求萎缩,经济低迷。当企业扩张时,大笔资金进入,投资增长,相应的银行贷款增加,股市中上市公司增加,股票价值上涨,股票交易活跃,企业发行债券增加,债券市场活跃,拉动虚拟经济增长;反之,当企业萎缩时,大笔资金撤出,投资减少,相应的银行出贷减少,还贷比重增加,股市上市公司数量减少,股票下跌,企业债券发行减少,债券市场清淡,拉动虚拟经济下挫。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紧密相关,维护实体经济安全关键在于消费拉动和投资推动,一方面,消费力拉动企业成长,消费刺激生产;另一方面,投资力推动,有效的资金供给可以保证企业在经营困难时资金链不断裂,维系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就不会出现系统性破坏。因此,不断创造商机,不断提供资金供给,是保障实体经济良好运行的有效措施。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在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供给与需求基本均衡,产销关系基本稳定,有些领域开始出现产能相对过剩,传统产业增速减缓,商机减少,转变发展方式要求迫切,形成新领域发展商机。一方面,结构性调整带来的商机开始增长,新兴领域开始发力,创新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融合,新产品、新技术、新行业、新商业模式不断出现,结构性转变成为发展新动力;另一方面,走出去发展,产品输出、技术输出、资本输出、管理输出,扩展国际市场成为发展新动力。实体经济体系开始从国内市场走上国际市场,监控实体经济安全也从国内延伸到国外,注重跨国公司动向,注重国际购并业务,注重海外市场开拓,注重国际产学研联盟,注重外生变量对中国企业成长的影响。

第四,监控货币电子化的潜在危险。货币的功能是商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以及国际货币,它是一种特殊商品,也是财富的标度物。古代时期,财富形态的标度物是实物,以土地、房屋、牛羊等实物为财富形态,看得见、摸得着、存得住。到了近代,财富的标度物是黄金,是以贵金属为一般等价物代表,便于携带,显得贵重,市场稀缺。到了现代,财富的标度物是纸币,是在一种特殊的纸张上打印出人们可以识别的符号,更便于携带,方便计算,难以复制。到了今天,财富的标度物是计算机可以识别的特殊数据,以电磁芯片的形式存储,以电子信息的形式传递,更加便于携带,传输更加方便,瞬间的传输通量更大。货币已经被电子化了,财富标度物的存储方式也被电子化了,市场交易方式和支付方式也被电子化了,彻底改变了货币金融体系的性质和运行方式。财富标度物的电子化,极大方便了国际贸易结算,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问题也跟着出现了,例如:电子网络的安全问题、企业商业行动的安全问题、个人隐私的安全问题、交易行为的安全问题,等等。这些领域中的大量信息处理,需要绝对稳固的信息系统,事实上建立绝对稳固的信息系统非常困难,各种因素都可以破坏网络安全,存在潜在的危险,电子货币系统一旦遭受到电子炸弹攻击,可以造成整个金融体系崩溃,整个交易系统瘫痪,引发信用系统极大恐慌,甚至整个社会经济系统失灵。因此,必须防范货币电子化的潜在危机,使用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保障电子货币系统的运行安全,一是硬件系统安全,二是软件系统安全,三是管理系统安全。

第五,监控国际经济发展动向。及时跟踪世界上主要结算货币国家和地区发展动向,特别是美元区和欧元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直接影响货币币值的稳定,这些国家的经济体制是完全国际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对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中国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上来的,采用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一党执政,无论是经济管理体制还是经济运行机制,都有从中央到地方的严格的管理程序,政府这只手还是很硬的,至今,世界上有些国家还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而西方发达国家实行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开始就是开放型经济,对国际市场情况非常熟悉,联系紧密,无论是美元区还是欧元区,对市场动向的反应都很灵敏,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很深,通过国际货币机制,参与国际投资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它们的积极行为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市场情况,所以要跟踪国际货币动向,要跟踪跨国公司购并企业的动向,适时做出国际反应,保护本国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