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参与国际货币体系建设

参与国际货币体系建设

时间:2022-07-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实施开放型经济,实施开放性金融,实施金融业的国际化,第一个方面的行动就是本国货币国际化,人民币成长为国际货币,深度参与国际金融体系建设。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特别是监督和规制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行为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识。

中国实施开放型经济,实施开放性金融,实施金融业的国际化,第一个方面的行动就是本国货币国际化,人民币成长为国际货币,深度参与国际金融体系建设。

7.1.1 进入国际货币体系治理机构

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货币金融一揽子制度安排,包括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机构、国际货币管理体系等秩序的总和。货币是特殊商品,在国际社会经济生活中担负着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储藏手段等项职能,国际货币体系最为重要的功能表现为国际货币基准,构成价值度量的基本体系,制定这个体系就是制定财富度量标准。

1.深刻认识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价值

首先,货币的第一项职能就是价值标准,以什么样的媒介物作为价值判断和度量的标准,既是一个自然历史发展演进过程,也需要由世界各国讨论决定。世界经济发展早期阶段是以金本位制作为国际货币标准,金本位制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黄金具有贵重、保值、储藏方便等特点,国家间可以自由出入,可以自由兑换,可以自由铸造。但是,黄金是自然界的贵金属,受到矿产分布不均衡影响,受到储量不均衡影响,受到产量不均衡影响,跟不上经济发展实际生活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建立起来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又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这个系统因为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城,于1944年7月召开的联合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签署的《布雷顿森林协定》而得名。“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实行黄金美元本位制,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保持固定比价,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比价兑换黄金。这个货币制度实际上将美元等同于黄金,国际货币储备和国际贸易清算主要来源于美元,美元由一国货币变成了国际货币。同一时期,世界上还诞生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两个组织总部都设立在美国,联合国总部也设立在美国,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政治组织和金融组织都在美国,使美国在世界政治、世界经济、世界军事三大重要领域均处于霸主地位,这一体系下形成的世界经济格局及其国际货币体系长时间没有本质变化。

第二,当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时候,对本国而言是本币,对他国而言是外汇。外汇是国际结算的基本计价单位,也是清偿手段,没有外汇就无法进行国际贸易,无法进行国际结算,这一特点无形中形成了对国际货币本币国家的优势,对国际货币外币国家的劣势。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政策,就演变成了国际货币政策,具有绝对宽裕的货币政策手段篮子,一旦发生世界金融动荡,可选择的政策手段很多,出于对本国经济的保护,动用汇率手段,很容易释放本国危机,殃及世界经济。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随后扩散演变成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拖累了世界经济发展,此后7~8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也未能爬出低迷状态,足以证明美元货币体系的影响力及其弊端。如果继续维持这样的国际货币体系,世界经济迟早还会发生类似情况,寻求更安全的办法已成使然,世界各国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欧洲国家在政治上形成欧盟,在经济领域创立自己的货币单位形成欧元,成长为世界上的新生力量,就是打破国际货币美元制的重要行动。

第三,国际货币发行国与非发行国利益不对称。虽然国际货币发行国对流出本国区域外的货币难以监控,存在一定风险。但是,发行国可以获得铸币税,这也是非发行国无法得到的好处,铸币税是国际货币发行国获得的国际货币发行收入,是国际货币名义价值扣除发行费用和管理费用后的余额。铸币税是在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的一种隐含收入,是一种不缴税收的收入,并不直接表现在商品交易交割过程中,而是看不见、摸不着,“埋在饭碗里的肉”,这一收入的大小受到利率影响、受到汇率影响。国际货币发行国与非发行国使用国际货币的长期利率或短期利率不同,通货膨胀率不同,汇率不同,这些因素之和,再与实际流通中的国际货币数量之积,构成了铸币税的计量关系。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为了维护国际金融安全,保障世界经济平稳运行,创建一种合适的货币金融体系是必要的。一方面,以一国货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做法,具有统一计量标准的好处,也同时存在监控难的问题,存在系统性风险问题;另一方面,没有一定规模的、币值坚挺的、权威认可的货币作为国际货币也是不行的。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特别是监督和规制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行为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识。将国际货币集中在有限的几个币种上的做法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2.进入国际货币体系是大国责任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无论经济总量还是发展速度,还是结构调整,都是最具有活力的经济体,地位举足轻重。但是,中国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实力地位极不相称,这是因为现有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是70年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阵营主导建立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国经济实力和经济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原来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并没有变化,由西方阵营制定国际游戏规则的做法并没有变化,这种局面对发展中国家十分不利,已经制约了世界经济发展,因此,新兴力量要求得到应有的国际地位也是历史必然。中国作为大国,进入国际货币体系治理结构舞台中央是应有的权利,也是应得的地位。实施开放型经济,建设开放性金融体系,是中国走上国际金融舞台的具体行动,是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7.1.2 人民币国际结算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历史,国际货币的形成往往与世界经济大国、经济强国的地位紧密相关,这是因为,经济发展客观上需要国际货币币值相对稳定,但是在全球建立起一种通用货币的条件难以形成,人们能够想到的办法是用贵金属代表货币,可是在货币信用化的时代,以贵金属为货币的体系不足以满足经济需要,这才出现了以美元为代表的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情况。然而这一货币体系的弊端又严重地暴露出来,金融危机的爆发令人深恶痛绝,痛定思痛,人们开始想办法,极力探索构建新的国际货币金融秩序。其中,以有限种类的货币作为国际结算通用货币是比较可行的方式。中国是经济大国,正在变成经济强国,人民币逐步演变成国际货币的条件正在快速积累,人民币走上国际市场的趋势日益强劲。

1.人民币跨境使用持续增长

截至2015年6月,根据中国银行发布的当月跨境人民币指数(CRI)显示[1],2011年10月至2015年6月,跨境人民币指数(CRI)由100点上升到293点,上升了193点,增长了近两倍(见图7-1-1 2011年10月至2015年6月跨境人民币指数CRI曲线图)。

2010年以来,跨境人民币指数(CRI)变化呈现新特点:

图7-1-1 2011年10月至2015年6月跨境人民币指数CRI曲线图
资料来源:中国银行(官网),2015年8月18日

第一,人民币跨境使用活跃度连续攀升,连续创新高。人民币在各类跨境收支中使用水平加快上升,2015年6月全国共办理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8000亿元,同比增长20.6%,环比增长27.5%,同比和环比增幅均较上月扩大,当月CRI指数为293点,较上月上涨21点。

第二,人民币跨境收支继续保持净流入。当月货物出口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提升近4个百分点,是货物出口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比例最高的单月,由此带动本月人民币在经常项下回流金额大幅上升。为平衡人民币资金在经常账户下的净回流,资本账户输出人民币资金的能力亟待提升,以满足人民币境外循环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

第三,人民币跨境使用水平与主要国际货币的差距继续缩小。当月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的跨境使用活跃度指数分别为1470、939、605、424,分别较2014年12月变动-0.4%、-1.1%、-3.2%、0.8%,本月跨境人民币指数较2014年12月上升14.5%,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的使用活跃度与主要国际货币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2.开展边境贸易使用人民币

中国边境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这是人民币走出国门的第一种情况。中国大陆与周边14个国家和地区接壤,陆路口岸很多,边民进出口岸买卖商品为了交易方便,开始使用两国本国货币。例如:在中国与越南边境市场中,边民买卖商品使用人民币和越南盾;在中国与缅甸边境市场中,边民买卖商品使用人民币和缅甸缅元;在中国与老挝边境市场中,边民买卖商品使用人民币和老挝吉普;在中国与俄罗斯边境市场中,边民买卖商品使用人民币和俄罗斯卢布;在朝鲜“罗津—先锋自由经济贸易区”的集市贸易市场上,买卖双方交易无论是销售中国的商品还是朝鲜的地方产品,几乎都习惯于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等等。中国周边国家大多与旅游有关的行业、部门以及商品零售业均受理人民币,并且每日公布人民币与本国货币的比价。人民币逐步发展成为双边结算货币和支付货币,且交易量逐步增多,并能够同这些国家的货币自由兑换,人民币已经成为一种事实上的中国周边国家的区域性货币。人民币的流通随着边境贸易、边民市场交易、边境旅游逐步发展起来。人民币国际区域化使用范围必将进一步扩大,区域性货币地位日益巩固提升,客观上推进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3.出国消费使用人民币

中国公民海外消费使用人民币,这是人民币走出国门的第二种情况。随着中国公民个人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出国旅游观光休闲购物逐步活跃起来,大批游客涌出海外,客观上刺激了国内外旅游观光业和商品零售业发展。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士等国家,每年都有大批中国旅游者到这些国家观光旅游,为了方便中国游客,在这些国家可以用人民币购买商品的购物店也越来越多,可以用人民币兑换本国货币的兑换店和银行也开始出现。人民币同本地货币和美元一样,可以用于支付和结算。在韩国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都办理人民币与韩元、人民币与美元的兑换业务,也可以随时用人民币兑换欧元、日元、英镑等所有的硬通货。中国银联从2005年1月10日起正式开通“银联卡”在韩国、泰国、新加坡的受理业务。使持卡人在韩国、泰国和新加坡可以使用“银联卡”进行购物消费。从2005年12月开始又在德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和卢森堡五国率先开通了中国银联卡ATM受理业务。在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人民币兑换和使用普遍,多家银行开办人民币兑换业务,日常消费可以使用人民币,很多宾馆、购物商场、购物点都报出人民币与港币的汇率并直接受理人民币,人民币随时可以通过港币兑换成美元。人民币海外使用和流通伴随中国游客海外游而得到发展。

4.对外投资使用人民币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使用人民币,这是人民币走出国门的第三种情况。自2005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大幅增长,海外投资的领地遍布世界各地,投资领域更加宽泛,投资动量更加强劲,海外投资带动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市场。

根据中国国家商务部于2015年9月18日发布的《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指标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2014年度,总量达到1231.2亿美元,连续12年实现增长,2014年流量是2002年的45.6倍,2002~2014年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7.5%。对外投资的存量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已经进入对外投资全球前10位行列,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达到8826.4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存量的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至2014年的3.4%。投资遍布全球近八成的国家和地区,中国1.85万家境内投资者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近3万家,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地区存量占总量的近90%。投资门类齐全,涵盖了18个行业,第一产业投资占比1.3%,第二产业投资占比25.3%,第三产业投资占比73.4%,三次产业存量占比分别为1%、24%和75%。投资存量规模超过1000亿美元的行业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4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达6867.5亿美元,占存量投资总额的77.8%。国际并购项目亮点突出,中国企业并购项目595起,实际交易总额569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324.8亿美元,占并购交易总额的57.1%。股权和收益再投资占80%,股权和收益再投资共计1001.3亿美元,占到流量总额的81.3%,企业通过境外融资再进行对外投资的活动日益增多。地方企业投资占比超过50%,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547.26亿美元,占全国的51.1%。境外企业对东道国提供税收和就业,对外投资双赢效果显著,缴纳各种税金总额达191.5亿美元,雇用外方员工83.3万人,来自发达国家的雇员13.5万人,较2013年年末增加3.3万人。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兴业,也必然带出去中国的产品、中国的设备、中国的技术、中国的品牌、中国的标准,以及日后保养维修中国设备所使用的中国制造的零部件,这一系列活动都需要国际货币结算,使用人民币结算的国际机会大大增多,有力推进了人民币走向国际市场。此外,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工程项目投资、参与国际并购业务也增加了使用人民币的机会。(表7-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量统计表)。

表7-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量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中国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03~2014年度)资料绘制。

7.1.3 人民币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

196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了一种账面资产,称为特别提款权,英文名称Special Drawing Rights,简称SDR。特别提款权是一种货币定值单位,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的国际储备资产,又称为“纸黄金”,特别提款权充当了基金组织内部的“信用货币”。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为应对金融危机而诞生

在20世纪60年代初爆发的美元第一次危机,严重暴露出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以一国货币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不可能保持长期稳定的。1964年4月,多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各类议案,要求改变布雷顿森林体系,比利时提出的议案是:增加各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自动提款权,来解决可能出现的国际流通手段不足的问题,基金组织在1967年9月年会上通过这一提案。特别提款权由此诞生。

2.特别提款权充当国际信用货币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内,成员国之间可以用特别提款权来履行原先必须用黄金才能履行的义务,可以用特别提款权充当国际储备资产,还可以取代美元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创始初期成员国可以自愿参加特别提款权的分配,成为账户参与国,分配到特别提款权就相当于不付出任何代价就可以获得国际购买力,因此各国都希望获得较多的特别提款权。其游戏规则是特别提款权的分配量,与成员国在基金组织内所分摊的资金份额成正比,即贡献与收益成正比。结果发达国家分的多,发展中国家分的少;钱多的人分的多,钱少的人分的少;出钱的人分的多,用钱的人分的少;早期加入的成员国分的多,新加入的成员国分的少。再一次造成国际货币金融秩序不公。

截至2014年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历史上分配过三次特别提款权,一次是1970~1972年,分配了93亿个单位;另一次是1979~1982年,分配了124亿个单位;第三次是2009年,分配了1827亿个单位(按普遍原则分配了1612亿,按平衡原则分配了215亿)。三次共分配了2040.7亿特别提款权,按2010年的汇率计算,约合3143亿美元。

对于特别提款权(SDR),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了国际储备货币篮子中的币种有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瑞士法郎五种货币币种。以2010年的指标为例,美元占61.82%,欧元占25.89%,英镑占3.96%,日元占3.76%,瑞士法郎占0.11%。后经调整将权重小于1的币种转化为其他币种,经计算特别提款权权重数,美元占比41.9%,欧元占比37.4%,英镑占比11.3%,日元占比9.4%。

3.中国特别提款权份额比重较小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中国在前两次特别提款权分配中仅仅获得了2.37亿(SDR),总占比为1.11%,美国分得了48.99亿(SDR),总占比为22.86%,占第一位。在2009年第二次分配中获得了67.53亿(SDR),占比3.70%,美国分得了304.16亿(SDR),占比16.70%,占第一位。中国获得分配总额度69.9亿(SDR),占比3.43%,美国获得分配总额度353.15亿(SDR),占比17.31%。因此,中国的额度看起来太小,不足以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见表7-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中国和美国额度分配情况表)。

从中可以看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控制,国际货币金融游戏规则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在现行的世界货币金融体系中,美国和欧洲是绝对控制方;在现行的世界货币币种体系中,美元与欧元是绝对强势货币;在现有世界货币金融制度下,改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几乎不可能。

表7-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中国和美国额度分配情况表
(单位:亿SDR)

4.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篮子是国际货币的重要标志

根据新华网华盛顿2015年7月23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新闻发言人格里·赖斯在7月23日说,关于人民币是否会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评估进展顺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预计在2015年年底进行正式讨论。可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注到中国经济的实际国际地位,也关注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成长态势,认识到缺少世界经济大国货币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体系SDR篮子中的对应储备货币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完整的。在不彻底改变世界货币体系游戏规则的前提下,人民币进入特别提款权篮子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无论如何评价,无论如何审视,都有利有弊,无论遇到阻力还是施加动力,都将成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因此,顺其自然,顺水推舟,是符合潮流的做法。中国是经济大国,还将发展成为经济强国,有理由证明,中国货币走上国际市场是中国自身力量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美国华盛顿时间2015年11月30日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决议将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人民币所占比重为10.92%,美元41.73%,欧元30.93%,日元8.33%,英镑8.09%,自此人民币成为SDR篮子中的重要一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