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法规,依法管理
在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要根据“依法治国”的方针,充分发挥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和促进建筑市场正常运行的重要作用。在工程建设管理活动中,确保将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程项目报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程建设项目承发包、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和竣工验收等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增强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法制观念,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全部活动依据法律和合同办事。
《建筑法》是我国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的基本法。制定和颁布《建筑法》,从而建立健全我国工程建设法规体系,完善工程建设各项合同管理法规,是培育和发展我国建筑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法律保障。
在建立健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法律规范的过程中,各级建设行政主管机关应当在组织学习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础上,做好制定各地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规章等配套工作,严格遵照“统一性、严肃性和法定程序的原则”行事。
(二)建立和发展有形建筑市场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我国建设工程发包承包活动,必须建立和发展有形的建筑市场。有形建筑市场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功能,及时收集、存储和公开发布各类工程信息,为工程交易活动(包括工程招标、投标、评标、定标和签订合同)提供服务,以便政府有关部门行使调控、监督的职能。国务院相关部门对合同管理的职责如下: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组织管理经济合同,组织规范管理各类市场的经营秩序,组织实施经济合同行政监督,组织查处合同欺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和规范全国建设市场,拟定规范建设市场各方主体的市场行为以及工程招标投标、建设监理、建筑安全生产、建筑工程质量、合同管理和工程风险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三)建立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评估制度
合同管理制度是合同管理活动及其运行过程的行为规范,合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合同管理的关键所在。因此,建立一套对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制度有效性的评估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评估制度具有以下特性:①合法性,指工程合同管理制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②规范性,指工程合同管理制度具有规范合同行为的作用,对合同管理行为进行评价、指导、预测,对合法行为进行保护奖励,对违法行为进行预防、警示或制裁等;③实用性,指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制度能适应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要求,以便操作和实施;④系统性,指各类工程合同的管理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体,互相制约、互相协调,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能够发挥其整体效应的作用;⑤科学性,指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制度能够正确反映合同管理的客观经济规律,保证人们运用客观规律进行有效的合同管理。
(四)推行合同管理目标制
合同管理目标制,是各项合同管理活动应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最终目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目的是项目法人通过自身在工程项目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等工作,促使项目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互相衔接、密切配合,验收合格的工程项目;也是保证项目经营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高质量、高效益满足社会需要,更好地发展和繁荣建筑业市场经济的要求。
合同目标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是指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为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运用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对工程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行为实施管理活动的过程。其全过程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合同订立前的管理
合同签订意味着合同生效和全面履行,所以必须采取谨慎、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好签订前的准备工作,具体内容包括市场预测、资信调查和决策以及订立合同前行为的管理。
2.合同订立时的管理
合同订立阶段,意味着当事人双方经过工程招标投标活动,充分酝酿、协商一致,从而建立起建设工程合同法律关系。订立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双方应当认真、严肃地拟订合同条款,做到合同合法、公平、有效。
3.合同履行中的管理
合同依法订立后,当事人应认真做好履行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合同条款,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4.合同发生纠纷时的管理
合同资料是重要的、有效的法定证据,合同履行中,当事人之间可能会发生纠纷,当争议纠纷出现时,有关双方首先应从整体、全局利益的目标出发,做好有关的合同管理工作,以利于纠纷的解决。
(五)合同管理机关严肃执法
建设工程合同法律、行政法规,规范建筑市场主体的行为准则。在培育和发展我国建筑市场的初级阶段,具有法制观念的建筑市场参与者能够学法、守法,依据法律、法规进入建筑市场,签订和履行工程建设合同,维护其合法权益。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完善阶段,特别是建筑市场,因其具有领域宽、规模大、周期长、流动广、资源配置复杂等特点,依法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活动中,合同管理机关运用动态管理的科学手段,实行必要的“跟踪”监督,可以大大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建设工程合同主管机关,应当依据《合同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建筑市场管理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严肃执法,整顿建筑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工程承发包活动中的违法犯罪活动。
当前,建筑市场中利用签订建设工程合同进行欺诈的违法活动时有发生,其主要表现形式如下:无合法承包资格的一方当事人与另一方当事人签订工程承发包合同,骗取预付款或材料费;虚构建筑工程项目预付款;本无履约能力,弄虚作假,蒙骗他人签订合同,或是约定难以完成的条款,当对方违约之后,向其追偿违约金等。对因上述违法行为引发的严重工程质量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经济损失的,应依法追究责任者的经济责任、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六)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
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一方面有助于当事人了解、掌握有关法律、法规,使具体实施项目的建设工程合同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避免缺款少项,防止出现显失公平的条款,也有助于当事人熟悉合同的运行;另一方面,有利于行政管理机关对合同的监督,有助于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及时裁判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使用标准化的范本签订合同,对完善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制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