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

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这一发展动向,积极参与高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从被动地承接发达国家产业技术,逐步转向主动谋求与发达国家开展技术合作,成为发达国家技术研发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从而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生态环境大国。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的产业体系逐步深入到全球范围内,产生国与国之间的产业融合,这使一国的产业日益突破国内狭隘的市场和资源约束,借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面向国际市场进行战略选择,由此促进了产业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延伸,形成了国际产业体系;此外,产业的分工也从不同产业的全球分工,发展到产业内的全球分工,又发展到企业内的全球分工,当这种产业分工所引起的要素转移效应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了由产业转移全球化趋势而产生的革命性结构变革。任何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都会受到这次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来看,产业结构全球化调整阶段中,其调整方向和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端要素转移全球化

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看到发展中国家拥有价格低廉、数量可观的智力资源,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技术双密集的产业。(例如,向具备良好产业素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技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某个工序,甚至把部分设计研发部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研发活动将分散在各国子公司的研发资源重组,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同时,研发活动的全球化要求人力资源配置全球化。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源。由于高科技人才的全球性短缺,各国都在通过各种手段吸引他国人才,使科技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培养和使用变得更加容易。大型跨国公司通过在他国建立研发机构,实现人力资源的全球化配置。这使中国也能借发达国家的研发力量补充自身研发实力的不足。

产业高端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引发了技术贸易的飞速发展,技术进步周期缩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增长,2001—2010年世界技术贸易年均增长速度达15%,大大超过一般商品贸易年增长率3.3%的发展速度。产业技术创新以技术群的形式出现,扩大了不同国家共同参与技术创新的机会。技术贸易的增加促进了国家之间的产业技术融合,产业更新带来的产业主导技术和创新体系的变化日益明显。

随着技术贸易规模的加快扩张,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越来越大,并最终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驱动力。观察一些经济长期维持高速增长的国家,无不是依赖高新技术不断地渗透到传统产业,从而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传统产业由于发展时间较长,技术老化,导致产业运转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看,传统产业的这种运转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传统产业要保持较高的可持续增长率,就必须积极吸纳高新技术成果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使整个产业素质持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发达国家能长期保持技术上的世界先进水平,单靠高新技术产业是不足以维持庞大的经济规模的,主要还是靠传统产业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改造。传统产业与高技术的结合,使占国民生产总值较大比例的传统产业的技术不断升级换代。这不仅使传统产业获得新的生机,而且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带动了微电子、半导体、激光、超导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加速了生物工程与生命科学、新材料与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促进了光学电子、航空电子等“边缘”产业的诞生,从而带动了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高新技术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以较少的投入、较低的风险获得较高的回报,这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生产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类别。许多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这一发展动向,积极参与高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过程,从被动地承接发达国家产业技术,逐步转向主动谋求与发达国家开展技术合作,成为发达国家技术研发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从而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这一重要机遇使中国有机会在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获得全球相对稀缺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加快形成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替代技术、共生链接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等循环技术体系。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产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使产业结构获得更大的调整空间。我国在本轮产业结构全球调整中,可以借此之机实现供给结构从以要素投入为主转向以生产率增长为主,使经济不断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集约发展模式转变。

(2)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化

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施,一场绿色变革浪潮席卷全球。人们对生存与生活质量的要求,已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绿色需求成为提高生活福利水平的重要内容。产业的生态化发展在发达国家渐成潮流。传统工业中的“黑色”产业和“黄色”产业正在减少,传统三次产业正在向绿色化方向发展。发达国家为取得绿色产业分工的制高点,强调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优先发展符合自然环境要求的绿色生态产业。(如绿色农业、绿色制造业、绿色商业和绿色旅游业等)人们对环保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呈现迅速扩张之势,使环保产业获得迅猛发展,增加了产业结构中的绿色化成分,带来了产业结构的绿化。

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决定了产业发展模式和演进方向。世界范围内的生态革命引发了生态与产业发展关系的深刻变化,而生态与产业也正在形成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产业结构绿色化含量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形成了广泛的生态产业化现象。生态环境和产业领域间的全方位渗透与融合,使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现象日渐明显。生态与产业的互动,最终促使生态产业一体化和复合化。这种复合化就是利用生态技术体系,通过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分级利用或循环利用,把投入生态系统的资源尽可能地转化为生态产品,并实现废物生态转化,从而保证生态产品的生产实现资源消耗最少、环境污染最少,以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互动和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趋势以生态产品的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为基本内容,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经济中新兴的生态产业。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生态环境大国。生态产品和服务具有极大的市场需求,使生态产业发展具备了良好的条件。按照生态产业的发展要求,结构绿色化演进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作用,增加产品生产和使用的循环利用功能。而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又与发展有利于生态产业的技术高度相关。因此,中国的产业技术必须围绕环境保护、生态恢复而发展,以知识与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产业结构的绿化。这就要求中国将生态产业作为最具发展前途的战略产业、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与新的经济增长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