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时间:2022-07-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图8-6 凯恩斯的观点图8-7 凯恩斯观点的修正二、菲利普斯曲线: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解释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短期交替关系的曲线。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是因为通货膨胀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能刺激生产,增加劳动的需求,减少失业。

第一节以AD-AS模型横轴上非充分就业意义下的产出与充分就业意义下的产出变化为基础研究了失业问题,第二节以纵轴上物价的持续上涨与下跌的变化为基础研究了通货膨胀问题,本节将失业与通货膨胀联系在一起,分析它们是否具有相关性。西方学者对此展开了长期的争论。

一、凯恩斯的观点及修正

凯恩斯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在未实现充分就业时,即有资源闲置的情况下,短期总供给曲线处于水平情形,当总需求曲线沿着水平情形的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时只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而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这也就是说,在未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只可能出现失业而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在实现充分就业时,即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之后,短期总供给曲线即为垂直情形,当总需求曲线沿着垂直情形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时无法使国民收入增加,而只会引起价格上升。这也就是说,在发生了通货膨胀时,一定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通货膨胀与失业基本是互不相关的问题(图8-6)。

现代凯恩斯主义者对凯恩斯的观点进行了修正。他们认为,水平的短期总供给曲线与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只是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极端情形,在这两者之间,还存在一段向右上方倾斜的常规的总供给曲线。当总需求曲线推动经济沿着常规总供给曲线运动时,产出与价格同增同减。产出的增长意味着低失业,价格的增长意味着高通胀,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并呈反方向变动(图8-7)。本章主要讨论短期变动情况。短期内通货膨胀与失业存在交替关系。

图8-6 凯恩斯的观点

图8-7 凯恩斯观点的修正

二、菲利普斯曲线: 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解释失业率通货膨胀率之间短期交替关系的曲线。1958年,伦敦经济学院教授A.W.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57年间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在他与后来的学者持续研究的过程中,该曲线相继形成了三种表达方式。

(一)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这是菲利普斯最先提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如图8-8,有的学者将之归纳为“失业-工资”型菲利普斯曲线。

设g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ΔW/W,u表示失业率,u*表示自然失业率,参数ε衡量货币工资增长率对于失业率的反应程度。可以写出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为:

g=-ε(u-u*) (8.3)

该方程描述的是: 当失业率超过了自然失业率,即当u>u*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下降;反之,当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即当u<u*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上升。

(二)修改的菲利普斯曲线

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可以用物价上涨率来替代,物价上涨率可用以表示通货膨胀率。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随后把菲利普斯曲线改造为失业和通胀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货币工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正相关,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如下关系[1]:

通货膨胀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劳动生产增长率

设π表示通货膨胀率,其他参数定义同上,则可将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改写为

π=-ε(u-u*) (8.4)

根据式(8.4),如果劳动生产增长率为零,则通货膨胀率就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一致。因此经此改造的菲利普斯曲线就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即失业率高,则通货膨胀率低; 失业率低,则通货膨胀率高,如图8-9所示。有的学者将之归纳为“失业-物价”型菲利普斯曲线。

图8-8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图8-9 改造后的菲利普斯曲线

这就是说,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 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是因为通货膨胀使实际工资下降,从而能刺激生产,增加劳动的需求,减少失业。

修改后的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这样几个重要的观点:

第一,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联系起来。

第二,承认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的交替关系。这就否认了凯恩斯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的观点。

第三,当失业率为自然率失业时,通货膨胀率为零。因此,也可以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通货膨胀率为零时的失业率。

第四,为政策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这就是可以运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也可以运用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也是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换关系,在短期内表现得特别明显。这是因为通货数量变化对于相关物价变化的传导存在一个时间差。例如: 政府紧缩货币投放量。按说,这就会引起市场物价总水平的下跌。但是,现实经济中不是引起所有的价格立即下跌,有的价格甚至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全到位。例如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由于最低工资法的出台、劳动合同的先前签订、计件工资制度的推行等,工资就在一段时间内具有刚性。而紧缩货币投放量引起的总需求萎缩却引起产品销售下降、企业收益减少,企业又不能立即降低工资等成本,于是只好压缩生产规模与裁减员工,于是,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换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基本符合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实际情况。20世纪70年代末期,由于滞涨(即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出现,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又有了新的解释。

(三)引申的菲利普斯曲线

这种菲利普斯曲线以经济增长率代替了第二种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失业率。这一代替是通过“奥肯定律”实现的。于是,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就呈现出同向正相关关系。有的学者将之归纳为“产出-物价”型菲利普斯曲线。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于1962年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ε(u-u*)。按第一种表达式,有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 g=-ε(u-u*); 按第二种表达式,有失业率与物价变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 π=-ε(u-u*)。这样,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便呈现出同向的对应变动关系:=π。

以上三种形状的菲利普斯曲线,分别表明了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反向对应关系、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同向对应关系。

三、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由于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简单菲利普斯曲线并不能解释长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否存在替代关系。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英国经济相关的数据并不符合简单菲利普斯曲线以往的描述,菲利普斯曲线遭遇空前的理论危机。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埃德蒙·费尔普斯指出了菲利普斯曲线分析的一个严重缺陷,即它忽视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弗里德曼指出,企业和工人关注的不是名义工资,而是实际工资。当劳资双方谈判新工资协议时,他们都会对新协议期的通货膨胀进行预期,并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相应地调整名义工资水平。根据这种说法,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工资增加越快。因此,米尔顿·弗里德曼等人建立了不完全信息模型,强调了预期对总供给的重要性,提出了附加预期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概念。这里的“预期”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对经济变量在未来的变动趋势的一种事前估计,“短期”是指从预期到需要根据通货膨胀作出调整的时间间隔。如果公众对通货膨胀形成预期,其劳动合同就会加上根据通货膨胀率调整工资的条款,名义工资就会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增长。附加预期的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图8-10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根据上述说明,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方程为

π=πe-ε(u-u*)+v (8.5)

曲线如图8-10所示。其中π表示通货膨胀率; πe表示预期通货膨胀率; u表示失业率; u*表示自然失业率; 参数ε衡量价格对于失业率的反应程度。v为供给冲击,代表改变物价水平并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外生事件(例如世界石油价格的变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有一个重要性质,这就是当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时,失业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

四、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一)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

为了有助于解释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与长期的关系,货币主义者在解释菲利普斯曲线时引入了预期的因素。他们所用的预期概念是适应性预期,即人们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形成并调整对未来的预期。他们根据适应性预期,把菲利普斯曲线分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如图8-11所示)。

图8-11 菲利普斯曲线的两种情况

在短期中,人们来不及调整通货膨胀预期,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可能低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人们实际得到的工资可能小于先前预期的实际工资,从而使企业的实际利润增加,刺激了投资,增加就业,失业率下降。在此前提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正是表明在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的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的曲线。所以,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内是可以成立的。这也说明,在短期中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可以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的,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有效性。

在长期中,人们将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预期。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迟早会一致。这时人们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使实际工资不变,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线,从而通货膨胀就不会起到减少失业的作用,图8-10中u*的位置就不会发生改变。这时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垂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而且,在长期中,经济中能实现充分就业,即失业率是自然失业率。因此,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表明,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失业率总是固定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以引起通货膨胀为代价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并不能减少失业。这就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长期无效性。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

理性预期学派所采用的预期概念不是适应性预期,而是理性预期。理性预期是合乎理性的预期,其特征是预期值与以后发生的实际值一致的。在这种预期假设下,短期中也不可能有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低于以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的情况,即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总是一致的,从而也就无法以通货膨胀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所以,在短期或长期中,菲利普斯曲线都是一条从自然失业率出发的垂线,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由此得出的推论就是: 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

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理论的发展,是对西方国家经济现实的反映。凯恩斯的论述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的情况,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情况,而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论述,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情况。

五、通货紧缩与经济滞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种现象。简单地说,是指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一段时间内经济社会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低于经济的实际需要,物价总水平持续而显著地下跌的现象。通货紧缩期间,由于需求不振,会给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以及进出口贸易带来不利影响,从而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经济滞胀是指经济社会中出现了生产停滞、失业增加与物价总水平高居中不下同时并存的现象,简称“滞胀”。西方学者对“滞胀”现象提出了多种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导致菲利普斯曲线出现移动。由于技术进步,产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中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程度不断提高,在引发经济增长缓慢的同时,失业不断增加,导致菲利普斯曲线出现右向水平移动。在通货膨胀率不变时,失业率相应提高。如图8-12所示。PC1为初始菲利普斯曲线。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社会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型程度不断提高,在经济增长缓慢的同时,用工不断减少,工人失业率也不断增加。而通货膨胀率未改变,菲利普斯曲线由PC1移动至PC2,失业率由u1点移动至u3点,经济由A点移动至B点,从而出现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并存情况。二是由于供给的冲击,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如图8-13所示。由于石油、煤炭等上游产品产出减少、价格上涨,引发总供给曲线由ASS1移至ASS2,经济均衡点由E1移动至E2,从而导致价格水平由P1升至P2,总产出水平由y1退至y2。三是由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果。如第五章的分析所示,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使用——如社会福利与社会经济的提高会导致社会总福利增加,诱发工人自愿失业意向的增加;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使用——如增加名义货币投放却导致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通货紧缩对社会经济也会产生影响。通货膨胀伤害债权人,通货紧缩则伤害债务人。因为当价格下降时,债务人须偿还的货币比借入的货币所值更多。

图8-12 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图8-13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六、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所隐含的假定条件是实际产出小于潜在的产出,因此,政府实行扩大需求的政策,在供给冲击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虽然会引起通货膨胀,但却可以增加产出,降低失业率。也就是说,要想减少失业,就要采取通货膨胀的政策; 反之,要想降低通货膨胀率,就应使失业率增加。

(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在长期中,政府连续实行扩大需求的政策,会使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差距越来越小,最终等于零,这时增加货币投放刺激需求,并不能提高总产出和降低失业率,而只是刺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 要想使刺激需求的政策产生积极效应,就必须提高供给和潜在产出能力。

七、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

第六章讨论了总供给曲线,本章讨论了菲利普斯曲线,由总供给曲线方程可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由第六章推导出的总供给曲线方程:

y=yf+α(P-Pe)

变形,加上供给冲击v,可得:

P=Pe+(y-yf)+v

等式两边同减上一年价格水平P-1,再除以P-1,有

等于通胀率π,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πe,于是有

根据奥肯定律的代数表达式,令

就得到菲利普斯曲线方程。

[1] 参阅高鸿业主编: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版,第51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