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

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

时间:2022-07-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社会主义宏观经济(一)宏观经济的内涵宏观经济是指总量经济活动,即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反映各种总量的变化及其相互联系。这一目标确定的基本依据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一、社会主义宏观经济

(一)宏观经济的内涵

宏观经济是指总量经济活动,即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反映各种总量的变化及其相互联系。主要涵盖四个方面:一是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与结构变动,包括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各地区部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其严重失衡必然导引经济危机;二是货币供给与需求变化,这涉及物价的总水平与通货膨胀率、财政收支变化,其严重失衡必然导引金融危机;三是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这关乎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高低;四是国际收支变化,即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这影响着开放型经济体的国际地位和获取国际贸易利益的能力。“宏观经济”一词源于挪威经济学家拉格纳·费里希(1895~1973年)所建立的“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是指单个经济实体的经济活动以及各种相关经济变量的变动。如单个企业的生产、供销、利润率变化状况,某种商品的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的变动等。此词源于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所建立的“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的运行,以价格和市场信号为诱导,通过竞争而自行调整与平衡;而宏观经济的运行,由于有许多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能达到的领域,从而需要国家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出发,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

(二)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系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两个不同层次,是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的经济范畴。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二者之间的联系性表现在:①宏观经济是由微观经济组成的,微观经济运行正常,可为宏观经济的全面、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为国民经济各种总量的变化最终要取决于微观经济个量的变化,只有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经济实体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生产有较快增长,才能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国民生产总值的较快增长;只有微观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总体目标的要求,才有可能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经营自主权,就不能实现宏观经济运行的市场化。②微观经济的运行正常,离不开宏观调控的指导。宏观经济运行正常,可以为微观经济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只有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均衡,各部门、各企业才能顺利地发展,实现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只有宏观经济运行良好,微观经济主体才能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运行;只有国民经济保持稳定的增长,宏观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各部门、各企业才能长期地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矛盾性表现在:①所追求的目标及其确定依据不同。宏观经济活动追求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的经济增长目标是一个综合目标,即经济增长是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均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人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基础上的经济增长。这一目标确定的基本依据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微观经济主体则追求自身发展,其经营目标就是依据现实的市场需求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种区别性说明,微观经济活动目标不可能完全自觉地同宏观经济活动目标相一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产生矛盾。②利益取向不同。宏观经济活动在于追求国家、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微观经济个体往往只考虑获取个人利益和短期利益。从地区、部门和企业来看,有些经济活动可能一时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从国民经济整体和长期的角度来衡量,则有可能损害宏观经济效益,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治理等发生矛盾。③收入分配趋向不同。宏观经济活动更加注重公平的社会分配,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和相应政策缩小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微观经济主体则追求个人和个体致富,注重资源配置效率。④宏观经济活动和微观经济活动所涉及的领域和范围不同,所以它们所能解决的经济问题是有区别的。例如,实现充分就业不是微观经济主体所要解决和能够解决的社会问题,只能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相应的经济活动来解决。而且,从单个企业的利益角度来看,为了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内在倾向是把多余的劳动力推向市场。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达到协调发展状态,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实现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现实结合和有效运行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宏观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微观经济的基础作用通过市场有机地连接起来。国家是宏观调控的主体,企业是宏观调控的基础。现代市场经济虽然仍以单个微观经济主体为基本单位,但经济活动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体行为,个人财富家庭福利和企业利润的增加,已经不再单纯地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还必然要依赖于整体经济状况,整个经济运行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总量、综合和全局性特征。国家只有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形势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企业只有在发挥自觉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自觉接受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实现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协调发展。

二、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内涵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总产出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绝大部分进入市场并且通过市场实现其价值,由此产生了社会总供给的概念。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给全社会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广义的社会总供给,是包括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服务在内的总供给,在国民经济统计中以“总产出”为代表。它反映一年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总成果,既包括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又包括中间产品的供给,还应加上进口值减去出口值。狭义的社会总供给,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c2+v+m)即“总产出(c1+c2+v+m)”减去“中间投入c1”为代表。它反映一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仅包括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社会总需求是与社会总供给相对应的概念,是指一定的支付能力和价格水平下人们对于全社会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需要,包括整个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以及出口需求。

投资需求(又称投资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投资品的需求。从构成上看,社会总投资既包括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即对建筑物(如厂房、住宅、公共建筑、码头、水坝等)和固定设备(如机器、仪器、器具等)的投资,又包括对流动资产(如增加各种库存品和国家物资储备等)的投资两部分。从资金来源看,社会总投资又可区分为重置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和新增投资两部分。

消费需求(又称消费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支出所形成的对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包括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两部分。个人消费需求是指居民个人日常生活中对各种消费品和生活服务的需求。公共消费需求是为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消费需求,如城乡居民对公共、医疗卫生、文化、健康健身、环保事业、救火防火等公共消费品的需求,这类公共消费品不具有排他性。社会公共消费还包括政府部门和居民工作单位提供的集体消费对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

出口需求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外部需求,即通过本国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自己的产品销路(包括正常的出口和由资本流出带动的出口)。

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由资本形成、最终消费及净出口三部分组成,即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这三部分一般称为最终需求。GDP的增长是由最终需求拉动的,即通常所说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三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也称贡献率)是三者当年的增量分别占GDP总增量的比重。可以分别按当年价格和可比价格计算,由于对外公布的GDP的增长速度一般要求用可比价格计算,因此贡献率常采用可比价格来计算。

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之和,构成对社会最终产品的需求,这是狭义的社会总需求。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必然间接地引起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包括中间需求在内的社会总需求,即广义的社会总需求。由于社会对生产的需求集中表现在对最终产品的需求上,而且在一定时期的最终产品价值中已经包括了生产中所耗用的本期生产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所以在以下分析社会总需求的主要内容以及社会总供求的均衡关系时,主要分析狭义的社会总需求。

由于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内涵不仅包括物质生产部门也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供给和需求,而且只计算最终产品和服务,并不包括重复计算的部分,所以对一定时期的社会供给总量、需求总量、供需差额、差率及其供需态势进行分析,有利于观察、了解、掌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为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实际统计部门和决策部门,都采用了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统计指标,作为总量分析的手段和理论基础。

三、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均衡

(一)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均衡的一般条件

为了分析的方便起见,这里首先考察国内的狭义的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均衡条件。根据前面的分析,国内的社会总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由于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需求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而形成,因此上式又可以改写成:社会总需求=投资支出+消费支出。社会总供给=投资品+消费品,其价值式为:投资品产值+消费品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将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分析结合起来,可以得出封闭条件下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均衡的一般公式:

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投资品产值+消费品产值=国内生产总值

这一均衡公式的实现条件是:①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的唯一资金来源是本期的c2+v+m(即由国内生产总值直接或间接形成的收入,下同);②固定资产折旧c2全部转化为重置投资支出;③v+m通过分配和再分配,全部转化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但是,实际经济生活并不能完全满足上述实现条件。具体地说:①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的资金来源不一定是本期的c2+v+m,还可以有其他资金来源。例如,重置投资支出的资金还可能来自上期积累的固定资产折旧,净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的资金还可能有一部分来自上期的节余资金、财政赤字拨款和信贷的过度扩张等。②当年的固定资产折旧c2不是全部用于重置投资支出或不是都用于净投资支出,而是积累起来,等达到一定数量后再进行投资。③本期的v+m并不全部转化为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v+m通过分配和再分配所形成的国家收入、企业收入和居民个人收入中,都可能有一部分被闲置起来。考虑到这些情况,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均衡公式可改写成:

由c2+v+m转化的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由其他资金来源转化的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这个均衡公式的条件是:c2+v+m未转化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的部分,刚好为其他资金来源转化的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所补充,从而使均衡公式左端两式相加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二)引入财政、信贷因素的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均衡条件

引入财政收支后,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均衡公式是:

(c2+v+m)+净财政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由于c2+v+m与国内生产总值在总量上是相等的,因而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是否均衡,要看财政收支是否均衡,即财政收支相抵是否等于零。如果净财政支出等于零,即财政收支均衡,则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如果净财政支出大于零,即支大于收,有财政赤字,则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如果净财政支出小于零,即收大于支,财政有结余,则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引入信贷收支后,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均衡公式是:

(c2+v+m)+净信贷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由于c2+v+m与国内生产总值在总量上是相等的,因而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否均衡,要看信贷收支是否均衡,即信贷收支相抵是否等于零。

同时引入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后,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公式是:

(c2+v+m)+净财政支出+净信贷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这时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是否均衡,同时取决于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二者之间是否均衡。

(三)引入进出口贸易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后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均衡的条件

引入进出口贸易后,进口引起总供给扩大,出口引起总需求扩大。引入资本流入流出后,资本流入能增加进口从而引起总供给扩大,资本流出引起国内需求的减少。因此,发生进出口贸易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后,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构成变为:

社会总供给=国内生产总值+进口(包括正常的进口和资本流入引起的进口)

社会总需求=(国内资本-资本流出+资本流入)转化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出口(包括正常的出口和由资本流出带动的出口)

这样,同时引入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后,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均衡公式即为:

(国内资本-资本流出+资本流入)转化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出口

=国内生产总值+进口

经过移项整理后为:

(国内资本-资本流出+资本流入)转化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国内生产总值+净进口

上述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均衡公式的实现条件也有两个:①国内资本全部来自国内生产总值,并且在扣除资本流出后全部转化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②资本净流入=净进口,或资本净流出=净出口。实际上要求国际收支均衡。

上述两个条件不具备时,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才能均衡:①当国内资本还有其他来源时,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总额就可能大于国内生产总值,从而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要通过净进口大于资本流入的部分来抵消,即用国际收支逆差来弥补。如果长期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又要通过压缩国内总需求来消除。②当国内资本未能全部转化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时就会出现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就要通过净出口大于资本流出的部分来补充,即用国际收支顺差来均衡。如果长期出现国际收支顺差,又要通过扩大国内总需求来冲销。

从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内涵与均衡条件的分析,可推导出其与GDP或GNP、货币供求、物价总水平及国际收支平衡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社会总供给代表“总产出”,在货币形式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为代表;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均衡包括了货币供求和国际收支平衡状态。一旦均衡被打破,必将引起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影响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以及国际收支的平衡。因此,在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总量变化及其相互联系时,要着重考察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均衡与失衡。

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失衡

(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的可能性

上述分析说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均衡,是有条件制约的。国内总供求的均衡有两个前提:①现实中货币流通量恰好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②社会中各个商品经营主体都会自觉地保持其行为与国民经济运行目标相适应。在开放条件下,还要求国际收支均衡,即前面所指一国的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本流出流入的平衡,二是进口与出口的均衡。

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几个条件很难自行达到:①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是分散的,按各自的利益和意图决策行事,难以与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目标相适应。②在纸币流通情况下,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人们处理信息能力的局限,货币发行量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难以完全相适应。③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的因素很多,如经济增长和由经济增长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化、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外汇的变动都会引起国际收支的不均衡。

由此就产生了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的可能,其形式是:一种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另一种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二)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是指社会总需求绝对或相对不足而社会总供给绝对或相对过剩的情况。其主要表现或后果,首先是造成企业的产品滞销,实际存货水平上升,资金周转不灵,甚至不得不停产或减产;产品降价销售,减少盈利甚至发生亏损,严重者可以导致破产。同时,流通中的货币量不足,物价总水平持续地下降,即发生通货紧缩。其次,居民就业机会和收入明显减少,一部分劳动者陷入失业。即使仍处于就业状态的劳动者,也会由于企业的不景气而使工资水平下降,从而导致生活水平下降。最后,整个国民经济将陷入停滞状态,即经济零增长、负增长或只有少量增长。

导致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可能性存在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之中。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导致买卖的分离、供给和需求的分离、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分离,供给大于需求也就具备了一般的可能性。但如果是简单商品生产而不是社会化大生产,这种供给大于需求的问题只表现在局部的狭小的范围内,尚不会表现为全社会的供给和需求失衡。一旦商品生产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随着生产规模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也会随之扩大。当生产和市场的扩大不能同步进行而又缺乏宏观调控时,就会逐渐演变为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严重失衡。所以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原因不仅在于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和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离,而且还在于社会能否有效地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我国从1997年开始出现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也称总有效需求不足)。1992—1996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平均GDP增长率是12.44%,1997年下降到9.3%,1999年为7.6%,2003年基本恢复到1996年的水平,为10.0%。这一时期,600多种主要商品供大于求,价格低迷,由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1995年通货膨胀率高达17.1%,1997年降到2.8%,1998年为-0.8%,1999年-1.4%,2002年-0.8%,2003年回升到1.2%;劳动者失业人数增多,1998-2003年,国有企业累计失业2818万人,过剩劳动力多,城镇登记的失业率由1996年的3%增加到2004年的4.7%;居民存款剧增,2002年超过10万亿元。

我国这一时期出现的这种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有其具体原因:一是宏观调控和经济改革措施所导致的。①从1993年以后实施宏观紧缩措施所带来的滞后效应。为治理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政府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采取了高强度的紧缩措施,如控制投资规模,直接干预价格(降低物价),1997年大体实现了低通胀,这些平抑物价措施出现滞后效应,引起通货惯性紧缩。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企实行增效减员,推行股份制,改革劳动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等,使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下降,提高了储蓄倾向,减少了即期消费。二是产业结构失衡。一方面,无效供给过多,大量质量低劣、低技术含量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消费品、投资品过剩。这种无效供给和闲置的生产要素市场不但挤占了社会资金,而且使投资需求不旺。同时缺乏有效的投资信息,投资的预期收益不明和高风险也限制了人们的投资行为。从消费需求看,居民收入水平低,消费结构升级慢。三是国际环境影响。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蔓延,使各国经济都出现了通货膨胀到经济衰退的转折,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骤变,外需大幅度滑坡,使得社会总需求不足问题更加突出。为此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包括:①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②推进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优化;③调整收入分配,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④发展消费信贷,培育新的消费热点;⑤积极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投资和提振出口贸易等,使我国经济逐步摆脱了困境,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 2006年和2007年最终核实的GDP增长率分别为11.6%和11.9%。但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实体经济,使我国经济再次陷入经济增长、就业水平和利率下降以及通货紧缩难以摆脱的状况,2009年和2012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9.2%和7.8%,通货膨胀率分别为-0.7%和2.65%,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的特征又较明显。

(三)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持续地超过社会总供给,称为需求膨胀。需求膨胀有如下一些表现:①经济增长过快,超过资源的供给能力和国民经济承受的程度,由此引起结构失调,效益下降,短线制约突出。②投资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呈现“双膨胀”的态势。③信贷支出额大于存款额,出现信贷膨胀。④商品供不应求,发生了通货膨胀。一种是显性或公开的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导致物价的持续上涨;一种是隐性或抑制的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不直接表现为物价上涨,而首先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商品脱销或供给紧张,货币净投放量增长过多,但如果流通中的货币量继续增大,最终导致价格呈持续上涨趋势。所以公开性通货膨胀同隐藏性通货膨胀就其实质而言是一致的。

需求膨胀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其一,使经济陷入过热状态,导致资源的过度利用,损害经济持续增长机制并导致结构扭曲,劳动浪费。其二,导致经济超常波动。其三,价格上涨导致价格扭曲,既不能反映价值,也不能反映供求关系,使资源配置非合理化。其四,通货膨胀还会使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造成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原因,除了前面分析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所导致的买卖分离、供求分离、生产流通分离和宏观调控不力等一般原因外,对于不同体制下的具体原因还要进行具体分析。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存在需求膨胀、供给短缺现象。一方面的原因来自需求过旺。由于政府和企业都存在追求高增长率的倾向,而财政约束软化,出现持续的投资饥渴,在货币发行不能受到严格控制时由投资饥渴导致投资膨胀和信贷膨胀。另一方面的原因来自供给不足,供给效率过低,包括资源配置效率过低、组织效率过低和由技术创新不足引起的动态技术效率过低;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特定的决策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收入与资源分配机制等与经济体制有关的一系列机制不合理,尤其是动力机制或激励机制不合理,导致社会总产出水平低。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及时性,以及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也难以实现完全平衡。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就曾经出现严重的以高增长率、高通胀率为典型特征的需求膨胀,如1994年通货膨胀率达24.1%。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成熟阶段,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失衡也是经常可能发生的,只是发生的程度不同而已。政府宏观调控的任务就是要将这种失衡控制在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幅度内,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大体均衡。

五、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的关系

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不仅要求社会总供求在总量上保持均衡,而且还要求二者在结构上保持均衡。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均衡主要是价值均衡,其中包括财政收支、信贷收支、货币供求、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均衡。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均衡,则主要是从实物方面来考察的均衡,包括供给结构(如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产品结构等)与需求结构(如投资结构、消费结构)的相互均衡。实现实物均衡,则要求保持投资品供求的均衡、消费品供求的均衡、中间产品供求的均衡以及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之间的供求均衡。

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均衡是结构均衡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而结构均衡是总量均衡的保证。在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总量均衡一直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总量失衡的两种形式都曾发生,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但强调总量均衡并不意味着忽视结构均衡。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总量均衡与结构均衡相互影响并可发生转化。如果社会生产结构与社会消费结构不相适应,首先直接影响到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均衡,进而还会影响到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均衡。例如,有的产品生产出来后,形成了货币购买力,但由于产品不符合社会需求,转为库存积压或降价处理,这就会造成一部分货币购买力没有实物与之相对应,使这类产品的需求超过供给。如果这种结构失衡继续发展,以至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结构失衡就会转化为总量失衡。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在结构合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总量均衡。

总量均衡侧重于对国民经济运行的短期调节,而结构均衡主要涉及国民经济的中长期发展问题。因为总量均衡一般可以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在较短的时期内得到实现,而结构均衡则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才能实现。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