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两个视角来认识传统产业

从两个视角来认识传统产业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抓手。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兴产业不是对传统产业的简单替代,而是需要依赖传统产业发展所积累的雄厚基础。关键是要在以下七个“抓好”方面下足功夫。其一,抓好产业整合。其四,抓好模式创新。其五,抓好布局优化。其六,抓好体制嫁接。

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抓手。在如此态势下,昔日的传统产业还要不要发展?如果传统产业仍然需要发展,又应该如何发展?

第一个视角:传统产业仍然不可或缺。

顾名思义,传统产业主要是指兴起时间较早、传统技术所占比重较高、以传统产品为主的产业。那么,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时期,传统产业是不是全部“过时”了?传统产品是不是要全部“扬弃”了?实际上,传统产业仍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即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产业仍将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更不可能全部消亡。

其一,传统产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传统产业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2010年上海传统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0%,其利税就业贡献分别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53.3%和58.5%。在城市商业发展中,还是以传统的零售批发业为主,而其他传统产业领域中也比比皆是。因此,在经济转型发展中,传统产业仍然具有很强的功能与作用,更是不可或缺的。

其二,传统产业仍然具有重要的市场影响。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传统企业和品牌确实已经销声匿迹了,但也有很多传统企业和品牌并没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倒下”,而是“老枝发新芽”,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例如,老凤祥、恒源祥、光明食品、杏花楼、五芳斋等许多传统品牌,不仅市场影响力没有减弱,而且对于传统产业提升发展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应该看到,传统品牌只要传承得好,完全可以获得新发展。

其三,传统产业仍然具有转型发展的优势。实际上,传统产业并非“一无是处”,通过改造升级,完全可以形成转型发展的新优势。例如,一些传统的制造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经营,以及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等方式,开创了传统制造业发展的新空间;一些传统的服务业,通过引入新理念、新内涵、新模式、新载体等方式,使得昔日的服务业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特征和产业发展趋势。这说明,一些传统产业通过转型提升,可以获得新的发展优势。

其四,传统产业仍然具有转型提升的潜力。新兴产业从哪里来?更多的是由传统产业孕育、转化而来。例如,时尚产业从何而来?实际上还是从传统的服装产业演变而来;网上购物从何而来?实际上也是从传统的零售业、批发业,再加上信息技术而来。从这个角度来看,新兴产业不是对传统产业的简单替代,而是需要依赖传统产业发展所积累的雄厚基础。因此,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仅应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有助于新兴产业的孕育和发展。

第二个视角: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发展。

传统产业不可或缺,不是讲传统产业可以躺在昔日的功劳簿上,也有一部分产业能级相对较低的传统产业可能会遭到淘汰,但是,更多的传统产业还是需要通过改造提升,重新焕发新的青春和活力。那么,如何加大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提升传统产业的能级?关键是要在以下七个“抓好”方面下足功夫。

其一,抓好产业整合。一般来讲,传统产业往往处在产业链的底端,从而影响到产业的利润率和影响力。因此,传统产业应该通过产业整合的方式,努力提升产业能级,形成新的生产力。为此,传统产业要利用自身具备的资源禀赋,积极参与产业的资源重组、资产重组、企业重组,以及产业链的重组,争取在产业分工中能够取得比较有利的位置,进而获取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提升传统产业的盈利水平和竞争能力。

其二,抓好产业融合。注重产业融合发展,也是传统产业能级提升的重要抓手,而产业融合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传统的零售批发业与信息产业一结合就出现了电子商务,旅游业与农业一对接就产生了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等。这说明,只要具备了产业融合的意识,选准了产业融合的路径,加上一些创意的元素,再辅之以必要的政策支持,传统产业就有可能孕育转化出一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模式。

其三,抓好技术创新。说到底,传统产业能级提升的核心,就是技术创新。一方面,传统产业只有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才能够加快生产装备、工艺流程,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和帮助传统产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尤其要加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支持。在财税、信贷、土地、担保和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

其四,抓好模式创新。传统产业的能级提升、运营模式创新也相当重要。例如,一些传统企业通过运用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模式,拓展了新的销售渠道和盈利方式。因此,不仅要鼓励传统企业向新兴行业和新兴业态延伸,而且现有的政府管理体制、管理规章、管理方式、管理内涵,以及行业分类、统计标准、企业认定、市场规范、税种税率、外资准入、投融资机制等都应该适应这些新兴业态的发展,并形成必要的政策保障体系。

其五,抓好布局优化。一般来讲,产业布局是否优化,直接关系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目前,由于传统产业的布局相对比较分散,资源配置也就不可能达到优化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产业必须加快产业布局的整合调整,可以将分散在各个区域的生产企业进一步向大型一体化生产基地集聚,可以有效促进产业从零星分散生产向集聚提升转变;也可以加大向市域以外的拓展力度,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和规模扩展。

其六,抓好体制嫁接。就传统产业来讲,还更多的受到传统体制机制的长期束缚,因而实行体制嫁接尤为重要。除了可以借鉴外资企业的体制机制之外,还应该嫁接民营经济的体制机制。为此,一方面是要深化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积极引进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重组改造,以引进增量资源来带动存量资源提升。另一方面要放宽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切实向民营资本开放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领域。

其七,抓好人才培养。传统产业的能级提升,还有一个重要瓶颈,就是专业人才和技术蓝领的缺乏。为此,要通过正确评价传统产业专业人才的劳动价值,大力培育最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土壤和气候,并建立有利于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作用的机制和平台。同时,还应该加大产业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企业技术蓝领的整体素质,并制定相关激励措施来调整传统产业领域人才和蓝领的收入水平,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原文刊于《上海企业》,2011年第1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