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发展基金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推动器

大学发展基金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推动器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发展基金的资金来源于校友和他人捐赠,其本金组成一个母基金,由少数精英管理,将资金委托给全球优秀的管理团队进行投资运作,将投资增值部分用于学校建设和师生发展。这只是我的设想,可以质疑,但是不可否认,大学发展基金对于建设一流大学的作用是巨大的。本书《大学捐赠基金的运作与管理模式研究》是四位人士合作的成果。

大学发展基金的资金来源于校友和他人捐赠,其本金组成一个母基金,由少数精英管理,将资金委托给全球优秀的管理团队进行投资运作,将投资增值部分用于学校建设和师生发展。由于本金不断增加,大学发展基金可以不断扩大规模,从而源源不断地支持学校的发展。这是国际一流大学财务运作的发展惯例。

从专业角度说,母基金(Fund of Funds,FOF)的业务主要分成三块:一级投资(primary investment)、二级投资(secondary investment)和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一级投资是指FOF在子基金募集时对子基金进行的投资;二级投资是指FOF在子基金如PE的二级市场进行收购,主要有两种形式:购买存续的基金份额或后续出资额,购买基金持有的所投组合公司的股权;直接投资是指FOF直接对公司股权进行投资;如果是成熟的母基金,还可以拓展更重要的、对相关投资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开展信息服务业务。

大学发展基金作为一个母基金,可以投资证券基金、PE基金、大宗商品和房地产等,但实际交易不频繁,管理人员在于精明而不在于数量众多,属于以人才为本的高端行业。这是我国目前大学所缺乏的金融机构

目前中国大学所拥有的“基金会”,属于慈善机构而不是投资企业,英文叫“foundation”而不叫“fund”,它的投资功能限于严格的政策规定,只能进行少量的保值性的投资。这与大学发展基金是不同的。

其实,大学发展基金在中国拓展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就拿北京大学来说,校友捐赠能力日臻强大,校友中的投资管理人才众多,且颇有热心。如果由优秀校友组成管理团队和监督团队,向校友们众筹资金,直接到工商局注册有限合伙企业(投资基金),这样市场化、专业化的投资运作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投资增值了,投资者可以自主决定将增值的一定比例(事先约定)捐赠给北大基金会。这样,北大可以吃着碗里(基金会)的,看着锅里(大学FOF)的,想着海里(校友会)的,岂不乐哉!

问题是校友们启动资金少,不易达到FOF的规模,且难以协调组织投资人才,从而难以发挥建设一流大学的作用。为此,我在2013年以来,向媒体和校友们推广一个“五步曲”,以从财务运作上支持北大建设一流大学的设想。

第一步:将北大的校办企业逐步出售变现。

北大的校办企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据教育部2014年发布的高等学校校办企业统计概要显示,2013年度全国普通高校校办企业资产总额中,排在最前面是北京大学,资产总额为1176.56亿元,在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办企业资产总额(3167.07亿元)中占比达37%。据报道,2014年,北京大学校办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800亿元,比2013年增长50%左右,资产超过了10年前所有高校企业的总和,总收入突破880亿元,比2013年增长15%左右(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

北京大学校办企业有四大产业集团:方正集团、青鸟集团、未名生物工程集团和北大科技园。方正集团旗下又有五大集团,分别为方正信息产业集团、北大医疗集团、北大资源集团、方正金融和方正物产集团。

方正集团控制的A股上市公司就有四家,分别为方正科技、中国高科、北大医药和方正证券。另有方正控股和北大资源两家公司在香港上市。方正集团同时还是北京上市公司中关村的第六大股东,其控制的北大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则是云南上市公司博闻科技的第二大股东。在集团居旗舰地位的方正证券目前控制着瑞信方正证券、方正期货、方正和生、方正富邦等公司。可见方正集团俨然朝着一个金融控股集团膨胀不已。这些资产既值钱又容易变现。

众所周知,这几年北大校办企业陆续出事了。北大拥有经济、金融、管理、法律、医疗、科技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力量,能够成为国家智库和大型企业的座上宾,但校办企业对此却是封闭的。王选式的校内优秀人才逐步远离校办企业。

北大不可能同时办成一流大学和“一流”企业,这是显而易见的。国际一流大学,如斯坦福大学,虽然对许多科技企业甚至著名的硅谷地区贡献良多,但是,大学自己不办所谓“国有企业”,而是支持校友们创办私人企业。

如果把北大校办企业逐步出售,特别是优先向校友们出售,将“校办企业”变成“校友企业”,校友们赚钱了反哺北大,可能比现在的校办企业贡献更大。可惜的是,“靓女未嫁已经有所毁容。”然而时机还在,不宜久拖。可以设想,几年后国资委一纸文件下达,可能向军办企业那样收走股权,就没有讨价还价余地了。

第二步:将出售所得的现金组成大学发展基金。

由于有了这些基石投资,校友们可以跟进捐赠资金入股,最终这个FOF的规模可能达百亿甚至上千亿! 其管理运作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的原则和惯例进行,充分发挥北大校友们的金融才干和管理优势,可以预料:其效益是可观的。

第三步:将FOF的增值投入一流大学的建设之中。

特别是花巨资引入世界一流教授,充实到北大的各个院系和专业岗位上。这相当于对顶级人才设立了“看涨期权”,其价值会越来越大。五年以后,引进的顶级人才可能达到成百上千规模,优秀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教学质量大大提升,吸聚更多的优秀生源……北大由此向世界一流大学逐步靠近。

第四步:通过顶级人才“挤出”庸才。

此时北大现有教师可能一分为三:一部分自然退休;一部分自动离开;一部分留下与引进的顶级人才联合。问题是如何让庸才自动离开,目前只能是经济补偿的办法。这相当于对庸才设立“看跌期权”,越晚离开,价值越低。

第五步:与其他世界一流大学不断加深合作。

由于顶级人才的稀缺性,容易发生恶性争抢。不如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和谐式的合作,分享稀缺资源,实现网上共同教学和轮流现场指导,逐步从松散的合作走向紧密的合作,达成共赢的局面。

这只是我的设想,可以质疑,但是不可否认,大学发展基金对于建设一流大学的作用是巨大的。

这也是本研究的初衷。

本书《大学捐赠基金的运作与管理模式研究》是四位人士合作的成果。主要作者杨坦先生是牛津大学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博士后,同时具有丰富的资本运作经验。我作为他的博士后指导老师,多次参与讨论本研究的设计和进展。我们决定将成果出书,作为纤细的“一带”,希望后接的成果蔚然芬芳,成为壮观的“一路”。

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支持!

何小锋

2017年春于北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