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浅析黔南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黔南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陆道恩摘要:乡村旅游是21世纪人们摆脱喧嚣的城市生活,到农村享受一份独有的干净和悠闲的一种主流旅游趋势。本文分析了黔南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能为管理者提供一些思路,有助于黔南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

陆道恩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贵州 都匀 558000)

摘要:乡村旅游是21世纪人们摆脱喧嚣的城市生活,到农村享受一份独有的干净和悠闲的一种主流旅游趋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作为一个偏远的民族自治地区,由于其“落后”反而使得自然山水及人文得到了保护,随着高铁的到来,我们也迎来了乡村旅游的最佳时期。本文分析了黔南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能为管理者提供一些思路,有助于黔南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关键词:乡村旅游;黔南地区;问题;对策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Qiannan

Lu Daoe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Duyun 558000,Guizhou)

Abstract:In the 21st century,Rural Tourism is becoming a mainstream for city people to escape from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the city life enjoy to enjoy a unique clean and a leisure time in the countryside.Situated at the remote edge of South,Qiannan autonomous region obtains well preserved natural landscape and the humanities,so with the advent of high-speed rail,we have ushered in the best period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Based on the problem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Qiannan,this essay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hoping to provide tourism managers with some ideas of better development in Qiannan.

Keywords:rural tourism,Qiannan areas,problems,solutions

一、黔南地区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中部偏南,全州辖都匀、福泉等十县。有汉族、布依族、苗族等 37 个民族。根据 2010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黔南常住人口约 323 万,少数民族占 54%。境内奇山秀水,民族文化浓厚,民俗风情独特,具有极其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近几年,随着政府着力打造山水型、生态型、田园型、盆景型黔南特色城镇的契机,黔南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逐步完善,旅游收入逐年提高。但由于历史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观念等诸多原因,乡村旅游的开发还不尽如人意。民风民俗及优越的自然风光还未形成与之匹配的品牌效应

1.人们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够

我国的乡村旅游是于20世纪后期在乡村地区出现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替代性产业,其性质是以游历休闲度假为目的,以乡村田间为范围,以体验自然及人文风景为特色的旅游形式。它强调的是游客在旅游中对当地人文及自然的一个享受过程。因此,景点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都受到了管理者及地方民众的意识的直接干预。由于黔南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教育等发展程度不高,人们在经营理念和规范意识等方面相对粗放,简单地认为游客就应当入乡随俗、随遇而安,忽视了游客对享受旅行过程所需要的较高的甚至是个性化的服务这一重要因素。作为管理者,很多职能部门也忽视或者不知道如何来更好的保护和体现黔南乡村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盲目性的开发,破坏性生产,只顾追求眼前片面的经济效益等问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

2.人才缺乏、服务质量较低

目前,黔南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匮乏、专业素养不高、管理效率低下、市场混乱。没有高水平的旅游人才,独特的自然资源及少数民族民族建筑风格、传统的服饰制作、民族歌舞、古老的习俗和地方饮食等文化就没法得到很好的诠释,这也是黔南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瓶颈。政府在人才培养发展方面的投入和规划不够合理,能自主提供这方面专业教育及培训的高等院校几乎没有,而外面的人才又不愿扎根本地。于是导致大部分的乡村游从业人员就由当地的村民来担当,而他们既没有专业和可持续的经营意识,也没有标准化的管理意识,导致经营和管理不到位,服务水平上不去。

3.旅游产品单一、形式雷同、缺乏特色

黔南地区乡村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设计粗糙,旅游活动基本停留在简单的观光阶段,旅游产品多为初级产品,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得天独厚的民族服饰,银饰,民族风俗和节日包装,风味小吃等品种少、多雷同、特色不强,水平不高,档次低。特别是农村特有的优秀的民俗传统文化没能表现出来,最终这类低层次的乡村旅游产品,难以形成品牌而失去竞争力,逐步被市场所淘汰。

4.基础设施较差

随着高铁运输的到来,黔南的陆空交通主干道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境内支线交通及配套设施的舒适度及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景区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甚至是垃圾桶等公共设施相对缺乏和简陋。餐厅、茶楼、旅馆等各种设备不足,等级较低,卫生条件等还不足以吸引回头客。特别是节假日偶遇游客井喷的现象,各种问题随之也会凸显,交通瘫痪、酒店餐厅不足、垃圾遍地、厕所排队等问题会极大挫伤游客的兴致。

5.缺乏整体规划,民族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在旅游开发的问题上,各县市基本上是各搞各的,缺乏引导、管理和规划,整体布局不够科学,缺乏创新,重复建设等问题尤为突出。有的地方一方面被列为旅游民族乡镇,而另一方面又鼓励下海回乡人员大开如水晶球制作等高污染类型的工厂,这不能不说是政府管理之过。其次,部分地区的古迹、艺术品、传统的建筑、服饰和民族文化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如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在很多地方已经被牛仔裤和t恤所取代;民族吊脚楼、鼓楼和花桥等建筑已被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装或是被钢筋水泥房所取代,失去了民族特色,也失去了内涵。语言及民俗文化方面,由于对外交流的需要,民族语言及风俗受到了极大渗透和冲击,汉化现象已非常普遍。

6.宣传力度滞后

黔南乡村旅游在对外开放上基本上是封闭的,推广力度不足,市场营销策略简单,对外推介宣传力度不够,有的只能小打小闹,缺乏有力的形象和口号,尚未引起社会关注,很难吸引游客。并且,政府在宣传促销的财力、物力的投入上较低,当地有实力的旅游企业较少,难以形成较为系统、较大规模和长久的促销。在创新方面,缺乏有经验的宣传专业人才,在包装宣传策划时,没有很好地融入本地的特色,资源共享低。

二、黔南乡村旅游开发的思路

1.提高认识和转变观念,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

要多走出去,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先进理念,后发赶超。政府要真正的重视乡村旅游,对具有典型和特色的地方旅游景点,要示范性的保护和管理好,使之成为典范。要借助培训、宣讲等各种手段积极开导和帮助村民转变传统观念,让他们有主人翁意识,知道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农民改善生活条件的一条有效的捷径。加大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多方面多层次的援助和支持,通过和省内外高校的合作,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认识水平、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要提高村民的服务质量,对乡村旅游的培训应包括乡村旅社农家乐贯标培训、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导游能力提升、接待礼仪和厨艺、英语和普通话。其次,全州客运车辆司机的培训、乡村旅游法律法规等培训必须常态化。

2.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紧跟州政府制定的“坚持城镇亮州,建设山水田园特色城镇”的方针,打造具有黔南地方特色的村野游品牌,并借鉴和开发依托奇山秀水型的参与式、体验型和休闲式的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统筹规划,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要互相依托,互相促进,统一标准。把“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等各种体验在保留其原始精华的基础上,要顺应时代,提高到适应各阶层游客不同需求的层面,让民族文化和现代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如龙里花灯展示,水族、布依族、苗族原生态歌舞表演,贵定的“鼓龙鼓舞长衫龙”、平塘毛南族乡的“打猴鼓舞”及各种民歌对唱等,如能做到让游客体验式地参与进来,这一特色将在黔南这方水土上大放异彩。另外,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该突出自我特色,走“一村一格”、“一村一特色”的开发道路。水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旅游不可缺失的“特色产品”,可把三都水书融入到居民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工艺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和饮食文化之中,做成香袋、小挂件、首饰等向游客出售。用独一无二的、高品质的民族产品来吸引和留住境内外的游客,不断拓展乡村旅游市场。

3.不断加大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乡村旅游景区道路设施、基础公共设施和食宿设施等各种设施的建设,就要加大投入,资金和技术是必需的。因此,政府应该重视把资金和技术用在交通道路、停车场、厕所、通信、景区和食宿等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目前黔南通往其他省区的主干道已四通八达,但境内通往各景区线路服务质量还很低,路宽、路面平整度、坡度,公路周边配套设施、应急处理等方面的问题也制约了优秀旅游城市的建设;而餐具、厨房、厕所甚至垃圾桶等方面的卫生状况由于人们的意识不到位还急需得到改善。

4.科学合理规划,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发展,规划不合理,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应的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开发所造成的资源破坏和资金浪费。要科学规划,必须立足于保护第一,保护旅游现有的资源,高起点,高标准,合理规划,统筹全局,全方位的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和实现黔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力度,也要注重文化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重视对村民进行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保护意识和传承文化的动力。建立完善的民族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政策法规。要减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的消亡,更好的传承与保护民族精神,就应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条例,如《民族村寨保护条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来加大保护的力度。

5.加大宣传力度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步伐要加快。我们要认真搞好包装、策划,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不同形式的宣传旅游的推介和文化交流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在国内外主客源地开展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全方位宣传推介通过市内外电视、电台、CD、VCD 光盘、报纸、电子网络、宣传画册、旅游指南等形式加强对黔南州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介,并增加外语宣传语种,达到多侧面、全方位地展示黔南乡村旅游文化精粹的目的,扩大黔南的知名度。如可以在火车站、汽车站、客车上等不断轮流的播放优质旅游推荐片,在饭店、旅社、旅游景点以及接待单位挂上风光画等。在政府投入方面,加大对乡村旅游开发在各种资金、人才、管理技术、互联网等的投入,加强宣传促销人才的培养,以便更好更快的开发黔南地区的乡村旅游,把乡村旅游做大、做活、做强。

三、结束语

总之,得益于地处边、贫、老、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这一特点,黔南的自然及人文资源反而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发展乡村旅游有广阔的空间。我们应紧跟高铁的步伐,整合自身优势,利用好我们最干净的空气和泉水,最原始的民族文化、节日文化来打造黔南地区乡村旅游的特色,让乡村旅游成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民族地区的人们早日实现小康生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黔南州统计局.贵州省黔南州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DB/OL].互联网数据库,2011(5).

[2]吴运坤.黔东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A].凯里学院学报,2008,26(1):66-68.

[3]范钟声.关于对黔东南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思考[J].理论与当代,2009,(2).

[4]盛正发.我国乡村旅游的科学开发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39-42.

[5]蓝壮青.广西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旅游:学术版,2011,(7):72-75.

[6]蒋焕洲.黔东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开发研究[A].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