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农业机械科技支撑扶贫工作调研

农业机械科技支撑扶贫工作调研

时间:2022-07-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农机分团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以及山东省政府交给的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结合农业机械扶贫的工作实际,根据扶贫的背景和实际调研的情况,农机分团有效落实扶贫计划,全面推进扶贫工作进度,充分发挥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农机分团的作用。

农机分团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以及山东省政府交给的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结合农业机械扶贫的工作实际,根据扶贫的背景和实际调研的情况,农机分团有效落实扶贫计划,全面推进扶贫工作进度,充分发挥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农机分团的作用。

一、总体思路

按照“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实施”的思路,全面掌握适宜农机化扶贫的区域以及数量、分布、贫困程度、致贫原因、脱贫门路、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等,创新农机农艺融合的扶贫机制,认真履行职责,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以“送技术、送机具、送方法、送策略”为切入点,制定能有效落实的方案,切实做到“扶志”“扶智”“扶技”,充分发挥围绕农业机械技术与装备开展扶贫的作用。

二、适宜农业机械扶贫的区域情况

1.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区域。根据对菏泽、枣庄、济宁等地的实地调研,针对适宜农业全程机械化的地区,着重调研了东明、曹县、单县、山亭、巨野嘉祥6个县,这些县作业机具已较为集中在农机专业合作社中,农机总动力大幅提升。对31个合作社和22个村级单位经过实际考察和问谈,发现问题突出表现在能够熟练操作农机的作业机手较为匮乏,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由于鲜有机会参与或进行实践,难以进入合作社,只能依赖熟练的农机手进行工作。因此,围绕农机开展精准扶贫,面对缺少基本操作知识和技能的农民,应当对其开展技术实践扶贫。

2.典型经济作物缺乏机具作业的区域。2016年5~7月,在走访调研以上6个县的过程中,发现主要经济作物的种植是改变贫困面貌的有效手段。以东明县西瓜为例,全县西瓜种植面积40万亩,老百姓没有可用的机具使用,导致生产效益严重下降,成本每亩增加200元以上。以冠县为例,其种植的芦笋面积逐年增加,但在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基本上全靠人工,导致用工成本大幅上涨。经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机具配套不健全,有些新的机具未在该地区推广应用,农机主要关注点在大田作物,导致新的机具信息与现实不对称。因此,围绕该地区的重点扶贫任务,建议重点推广新的技术和机具,进行科普和技术推广。

3.农机信息数据及服务与信息接收及服务不对称的区域。在菏泽、枣庄、济宁等地的偏远地区,通过入户调研,发现贫困户诸多常规的技术和机具信息难以有效接收到。例如:花生种植区,花生出现病虫害后,靠人工植保,效率较低,收获不及时,导致花生品质严重下降,新的技术信息和服务信息较为缺乏,使之错过了最佳的机具作业时间,导致收入严重下降。因此,要针对贫困区域继续建立精准的农机作业信息扶贫数据库和远程指导系统,辅助农民尽快稳产稳收,破除贫困难题。

另外,诸多农户在购买农机后,操作不当,导致购买的机具难以收回成本,本来生活上基本脱贫的农户,一下成了贫困户。维修、操作等技术培训,仅靠企业一己之力难以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和培训,急需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农机远程售后、多点多面的现场教学系统。

三、对策与措施

1.构建适宜农机精准扶贫的数据库,完善有效信息服务计划。为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及时对顾问团对接的精准扶贫对象摸清情况,建立档案,制订扶贫方案,组织顾问团专家以及工作人员深入村组,落实困难家庭的基本情况、贫困原因,为精准扶贫提供基础信息。

2.开展适宜不同区域的专家扶贫、扶志、扶智三帮扶行动。针对调研情况,确定帮扶对象,制定技术普及计划、集中培训贫困农机手计划,协助构建专家扶贫大院,开展专项、定期培训和帮扶,培育和培训一批新型农机服务人员,与贫困户商定脱贫路径,及时送惠农政策。

3.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农机专家顾问团长效服务体制。通过扶贫专家大院,强化致富信心,帮助贫困对象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增强其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开展新型农机职业农民培训,以贫困家庭和剩余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围绕每年组织培训40人次的目标,提高贫困劳动力的农机操作技能水平和新生劳动力的素质,为扶贫攻坚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紧紧围绕特色产业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培训,重点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及维护保养,经济作物种植、大棚特色种植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