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浙江省医药产业竞争力发展报告

浙江省医药产业竞争力发展报告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浙江省拥有A股医药上市公司24家,占全国的近15%。两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医改新政、老龄化、城镇化等推动下,浙江省医药产业实现了健康发展态势,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2014—2015年,浙江省医药行业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关于加快从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转变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省份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积极实施转型升级,狠抓两化融合建设等,在全行业和各方共同努力下,医药经济运行保持持续发展态势,但是增幅趋缓。

一、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2015年浙江省医药工业销售收入1223.31亿,“十二五”以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9.27%;出口交货值292.58亿,年复合增长率4.98%;利润总额143.26亿,年复合增长率8.95%。

2015年浙江省药品流通行业总销售金额1235亿,“十二五”年复合增长率16.95%;实现利润31亿,年复合增长率22.77%。

浙江省拥有A股医药上市公司24家,占全国的近15%。

两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医改新政、老龄化、城镇化等推动下,浙江省医药产业实现了健康发展态势,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表1 浙江省医药产业2014、2015主要经济指标情况表

2015年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我省有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榜上有名。

2014年全国医药商业百强,我省有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英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医药工业有限公司、浙江瑞海医药有限公司、回音必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震元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珍诚医药在线股份有限公司、海尔施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来益医药有限公司、浙江嘉信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恩泽医药有限公司、杭州凯仑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通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鄞州医药药材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名列其中。

2014年最具创新力十强,我省的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家入选。

根据全省医药工业331家企业统计,201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1111.05亿元,比去年上升4.52%;工业销售产值1034.41亿元,比去年上升7.58%;主营业务收入1010.40亿元,比去年上升2.62%;利润131.01亿元,比去年上升9.28%;实现出口交货值226.16亿元,比去年下降2.46%。

根据省医药行业协会零售分会51家会员单位填报的2015年经营情况数据汇总显示,各项经营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所上升。销售额45.59亿元,比上年上升6.15%;毛利润9.82亿元,比上年上升3.01%;费用总额9.12亿元,比上年上升6.23%,费用率19.99%,比上年下降0.0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07亿元,比上年上升13.45%,利润率为2.34%,比上年上升0.15个百分点;亏损企业13家,与上年相比增加1家。

二、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特点和优势

(一)政府政策引导支持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医药产业这一我省重点支柱产业的发展,近年来,相继制定出台了《浙江省医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从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转变的若干意见》《浙江省现代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方案》等文件,新创建了余杭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绍兴滨海现代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给予了我省医药产业的发展以极大的产业政策支持。

(二)技术创新成就显著

近年来我省医药企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首批8家省级现代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企业研究院取得预期成效:贝达药业“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项目被授予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中国创新药首个一等奖,也是我省工业行业首个获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产品,靶向小分子抗癌新药BPI-9016M等一批1.1类新药成功获得临床批件,用于银屑病治疗的埃克替尼乳膏剂项目获澳大利亚的临床批件;浙江医药1.1类抗感染无氟喹诺酮类创新药物“苹果酸奈诺沙星胶囊”即将取得生产批文;“苹果酸奈诺沙星注射剂”已完成Ⅲ期临床,准备申报生产;浙江医药1.1类抗肿瘤生物技术创新药物——非天然氨基酸定点修饰抗体偶联药物HER2-ADC,于2015年下半年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启动了临床I期试验,2016年1月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国内临床批件;海正药业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于2015年正式获批文号,全面转入产业化生产及销售,重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项目已申请临床;华东医药阿卡波糖咀嚼片于2015年年初获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8家试点企业以外,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与天津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完成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了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累计投入4亿多元资金,开发出人工电子耳蜗,成为全球第四家有能力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产品在大量内销的同时,已远销印度、巴西、波兰等10余个国家。明峰医疗器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6排CT成功获批生产文号,实现进口替代。这些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出,有力推进了我省医药产业整体技术进步。

(三)出口助推转型升级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我省医药出口结构正处于优化起步阶段,已有多个药物成品制剂批量出口国际主流市场,为在5—10年内实现以化学原料药出口为主向制剂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为主、以非专利市场为主向国际主流市场为主转变的既定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华海药业自“十二五”初期实现制剂规模出口国际主流市场以来,连年取得高速发展,2015年制剂出口额突破9亿元,同比增长60%以上。康莱特注射液于当年6月获美国FDA认可,成为我国第一个在美国本土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中药注射剂产品。浙江医药出口的制剂项目为全球首个采用连续生产技术的无菌药品生产线,其产品出口美国,共投资2.8亿元,预计年销售1亿美元。

(四)园区建设初步形成

产业园区化、基地化集聚发展是推进我省医药产业升级的主要举措之一,目前,我省医药产业园区、基地布局已初步形成。临海医化园区通过大力推进“腾笼换鸟”和现代医药制造模式转型试点工作,加快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淘汰落后产能,整体起步向采用封闭式的生产体系、自动化制造方式、智能化系统控制、零排放处理模式、园区化公共服务和污染有效监控的现代医化产业基地目标迈进。2014年,我省确定在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生物医药为主、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以创新药物为主创建省现代医药高新区,加快推进药品审批制度改革和产业集聚发展,已有浙江医药股份昌海生物、赛诺菲健康、民生药业、贝达药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入驻发展,同时吸引了大批科技创新型孵化企业进入高新园区。位于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的浙江医药昌海生物,截至2015年底已累计取得工业用地1280亩,工业投入超54亿元,项目计划总投资78亿元;其中一期高含量VE项目,2015年产量14000吨,2016年年产量预计可达20000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多年发展,区内已聚集了以默沙东、雅培、泰尔茂、艾博生物等110余家生物医药企业,2015年,区内生物医药规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突破130亿元,当年9月,又完成与国际跨国巨头辉瑞公司全球生物技术中心项目投资协议的签定,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研发和生产于一体的本土化生物药综合基地。

(五)兼并重组提升实力

两年来,我省医药企业利用资本优势,通过合作、兼并等形式,实施并购重组,拓宽经营渠道,完善产业链布局,提升企业实力。2014年12月,康恩贝收购了以医药健康电子商务及渠道增值服务为主的珍诚医药30.81%股权;次年,康恩贝又以2.32亿余元整体收编珍诚医药,正式进军医药电商;2014年11月,民生医药控股与韩国多仁国际医疗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亿元人民币组建杭州民生多仁医疗管理技术有限公司,涉足医疗领域;2015年1月,海正药业以1.5亿元的价格收购云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68%股权。浙江药企或通过资本运作,或通过实业经营,努力扩大经营领域,做大做强企业。

三、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医药产业面临的挑战也空前巨大,随着以省为单位的药品集中采购的全面深入推进,唯低价是取的政策,加剧了药企之间的价格竞争,民族医药企业存在的产品同质化、规模偏小等弱势更加显露,部分企业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为缓解日益突出的“看病难、看病贵”民生问题,药品降价将是政策趋向,药品微利时代已经来临并将长期存在。而药品监管标准、环保治理标准的提升和生产要素的趋紧与原辅材料的价格上涨,造成药品生产成本不断抬升,尤其是医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日显凸出,势必对医药企业赢利空间产生巨大影响。

浙江省医药产业在取得较好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

浙江省虽是医药大省,但行业主要品类的结构不尽合理。原料药占比重38.92%,化学制剂占26.00%,中药饮片占2.36%,中成药占9.77%,生物制品占8.26%,虽然近两年来化学原料药比例逐步下降,制剂药占比缓慢上升,但原料药占比仍然过大,制剂产业规模偏小,中药发展滞后,生物技术药物应用少、规模小,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很多品种仍属空白。可见,我省医药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产品结构升级形势严峻。

(二)自主创新能力弱

研发投入整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医药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左右,与国外企业比有很大差距。由于研发投入不足,以及医药研发体系中存在的技术资源分散、研发效率低、产学研脱节、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产品和技术,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慢,行业内一些关键性、共性技术长期难以突破。

(三)产业集中度低

我省医药生产企业呈现多、小、散的现象,有药品生产企业500多家,年销售额不足5000万元的占70%以上。较低的产业集中度不但不利于集约化运营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是影响市场有序竞争的重要因素。

(四)目前我省医药产业绝大多数是仿制药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规定,在2018年底前仿制药必须通过质量、疗效一致性评价,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省在“大限”到来之前需通过评价的药品有572个文号,92家药品生产企业。据估计,一个品种通过评价,一般要耗费400万—500万元,而且,还面临着进行药学评价和临床试验的机构资源严重不足的困境。届时,如不能如期完成评价,制药企业将丧失药品批准文号这一稀缺资源,对我省医药行业规模将带来严重影响。

(五)出口产品附加值低

我省医药产业出口以化学医药中间体和大宗原料药为主,很多品种属于高污染、高能耗产品,制剂出口量小,且主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由于在质量标准、管理体系上的差异,中药国际化进程不快。生物技术药物出口尚处于起步阶段。医疗器械出口主要是中低端的常规医疗器械、卫生材料和医用耗材。整体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步伐不快,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不多。出口产品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提升,出口市场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给浙江省医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趋势及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国务院公布国家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15》、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医药行业“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要求,我省将积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通过医药产业创新和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实施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作为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和重点培育发展产业之一的医药行业,有着市场潜力大、政策关联大、民生影响大的特点,要实现我省医药工业转型升级上水平、总量规模上台阶,建议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优化升级

加快调整医药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产能企业,推动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医药产业走向集聚,形成规模效应,促进我省医药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精心编制《浙江省中药产业“十三五”规划》和《浙江省医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谋划产业发展。根据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二)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建立健全适应国际医药竞争形势和现代企业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进一步发展医药高技术产业。着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医药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对医药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医药行业的技术创新,大力促进新药的研究开发,努力提高医药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推动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与创新。

(三)贯彻法律法规,抓好政策落实

要加快贯彻落实医药行业的管理法律法规,对医药企业的管理行为进行规范,特别是近两年医药行业政策密集落地,医保控费力度趋严、分级诊疗制度推行、医师多点执业铺开、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精准医疗计划等陆续出台,引导行业向更高效、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为医药行业深化改革提供依据。未来几年,要落实促进行业发展的配套政策,着重抓好省政府关于医药强省建设政策文件、省政府《关于“精准对接精准服务”支持医疗器械产业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信委等11部门关于浙江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中药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等贯彻落实工作,细化分工,做大做强医药行业。

(四)运用多种载体,做好试点工作

继续做好医药行业相关示范试点指导工作,以临海市医化行业“腾笼换鸟”和医化园区现代医药制造模式转型示范试点为重点,深入推进医化行业绿色安全制造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大力推进磐安“江南药镇”等特色小镇和医药专业园区建设,发挥浙江省生物医药孵化器的作用,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同时结合中药材发展和保护规划出台,主动谋划“新浙八味”等品牌载体建设工作,通过推动行业绿色化、园区化、高端化发展,促进我省医药工业创新发展。

(五)抓好精准服务,促进企业发展

进一步完善“精准对接、服务企业”活动的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医药行业“五个一批”(即一批行业龙头和创新型示范企业、一批产业升级重点投资项目、一批绿色安全制造基地、一批“四换三名”和工业治水促转型试点、一批科研机构和协会等行业服务组织)联系服务活动,在药品集中采购、医疗保险改革、医疗器械国产化推进、中药配方颗粒创新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努力提升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建立完善行业运行统计分析、生产信息发布和行业预警等机制,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发展,从而推动企业做强做大产业。

(六)出台扶持性政策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出台支持省内企业积极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扶持性政策,设立专项基金,对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项目或产品给予奖励或技术扶持,在科研立项、药品招标采购、医保报销、目录准入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

五、龙头骨干企业简介

(一)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1999年12月公司5000万A股股票(证券代码:000963)在深交所发行。

公司主要从事抗生素、中成药、化学合成药、基因工程药品的生产销售,以及中西成药、中药材、医疗器械、健康产品等的经营,是一家集医药研发、医药制造、批发零售、医药电商、医药物流、健康产业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并承担浙江省与杭州市的应急药械储备任务。现有职工5000余人。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两大板块,工业核心为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中国制药工业50强企业,是国内品种最全、产销量最大的器官移植和糖尿病药物研发和生产企业。

医药商业领域,多年位居全国行业前列,省内第一,公司2015年全国行业排名第八位。业务网络覆盖至浙江全省各区县,业态涵盖招标配送、商业分销、社区基层、OTC、医药物流、医药电商、医院增值服务,以及依托医药产业新拓展的健康服务板块(包括:健康体验馆、医院健康分馆、中药香文化、医学美容等)。拥有华东大药房与华东武林大药房两家不同发展定位的零售连锁,现有80余家门店。运营B2B(华东医药商务网)、B2C(华东武林网上药店)、煎药服务等三大自有电商平台。已建立从种植、炮制到煎药的中药材全产业链,中药饮片在浙江省内销售规模最大。还是浙江省内目前唯一获得剧毒化学试剂经营资质的公司。

(二)康恩贝集团有限公司

康恩贝是一家集药材种植及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医药企业,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医药产业为主业,生物农业产业、健康食品和饮料产业为辅的产业体系。位列全国医药工业四十强、全国中药行业十强,是浙江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浙江最大中药企业和浙江民营企业百强。

拥有多个新药研发技术平台和一支精英技术团队,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和战略联盟,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创新型企业等。

康恩贝重视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培育和保护,如今,它已成为浙江省拥有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最多的企业之一。

在致力于企业发展的同时,康恩贝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先后获得“中华慈善奖”“社会责任优秀企业”“浙江慈善奖”等各类公益奖项,见证了康恩贝的社会责任和大爱。

(三)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新昌制药厂、维生素厂、昌海生物分公司、浙江来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来益医药有限公司等五家主要分公司(子公司)和医药工业研究院、上海来益生物药物研究开发中心两家研发单位。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截至2015年底总资产为82.5亿元。

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脂溶性维生素、类维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抗耐药抗生素等系列产品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公司原料产品:维生素E产量国内最大,为全球第二大生产商;天然维生素E产量为国内最大,为全球第三大生产商;β-胡萝卜素和斑蝥黄素是全国最大、全球第三大供应商;盐酸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已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公司制剂产品: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商品名“来立信”)占全国销售的20%以上,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商品名“来可信”)占全国销售的30%以上,注射用替考拉宁(商品名“加立信”)为国内独家销售产品。

(四)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医药上市公司(证券代码:002020)。目前,公司注册资本3.2亿元,总资产29亿元,净资产22亿元。公司分设新昌总部和杭州总部,拥有五个生产基地并一家研究所,产品分药品和医疗器械两大类,共拥有员工2300余人。

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设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浙江省企业研究院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等,拥有较强的科研技术力量,拥有国家重点新产品8个,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9个。公司秉承“京新药,精心造”质量理念,已全面通过新版GMP认证,固体制剂生产线率先于2006年通过了德国GMP认证。公司连续多年荣登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和中国化学制药企业百强榜,是第一批“中国医药企业制剂国际化先导企业”。

(五)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华海药业创立于1989年,是一家集医药制剂、原料药为一体的现代制药企业,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目前,公司注册资本7.9亿元,总资产58亿元,在美国、上海、浙江、江苏等地设有分(子)公司19家,员工4500多人。2015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67%。

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中国民营500强企业、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设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中国首家荣获“国家环境友好企业”称号的制药企业。

公司产品以心血管类、中枢神经类、抗肿瘤、抗病毒等药物为主导,在国内制药行业拥有三个“第一”:第一家制剂通过美国FDA认证,第一家制剂产品获得美国ANDA文号,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实现制剂产品规模化出口美国市场。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到“十三五”末期,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将华海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极具竞争力、上规模”的制药企业。

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

执笔:陈传莹 刘 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