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新链协同模型构建和应用

创新链协同模型构建和应用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明确了上述两个并行三螺旋创新链协同的结构和行为之后,本章对其协同绩效的评价方式进行探讨。因此本章引入协同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区域三螺旋创新链协同系统的特点,构建区域三螺旋创新链协同能力评价模型,从而对基于区域产业互动的三螺旋创新链协同能力进行量化评价。

在明确了上述两个并行三螺旋创新链协同的结构和行为之后,本章对其协同绩效(也即三螺旋创新链协同能力)的评价方式进行探讨。

(1)模型描述

创新链协同系统协同度是指各创新主体在合作过程中相互作用的一致性程度,是系统主体行为协调的程度。由孟庆松、韩文秀(2000)提出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可知,区域创新协同度越大,则区域创新链协同能力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因此本章引入协同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区域三螺旋创新链协同系统的特点,构建区域三螺旋创新链协同能力评价模型,从而对基于区域产业互动的三螺旋创新链协同能力进行量化评价。

图2-3 基于区域产业互动的三螺旋创新链协同主体行为

将基于区域产业互动的三螺旋创新链协同系统视为一个复合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为Sj,j∈[1,m],m≥2;设其演进过程中的序参量变量为ej=(ej1,ej2,…,ein),βji≤eji≤αji,i∈[1,n],n≥2。不失一般性,假定ej1,ej2,…,ejl的取值越大,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其取值越小,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假定ejl+1,…,ejn取值越大,系统的有序程度越低,其取值越小,系统的有序程度越高。则各子系统的序参量分量eji的有序度为:U j(eji)=,其中eji(i=1,2,…,n)为第j个序参量变量的第i个指标值,αji,βji为第j个序参量变量在第i个指标值上的上限值和下限值。U j(eji)∈[0,1],其值越大,则eji对系统有序的作用就越大,对系统有序的功效也越大。

子系统Sj的协调度U j(Sj)=,式中U j(Sj)代表子系统Sj的协调度,U j(Sj)∈[0,1],U j(Sj)越大,说明子系统Sj的协调程度越高,对整个系统的协同程度的贡献也就越大;反之则贡献就越低。

(2)序参量的确定

在区域三螺旋创新链协同能力评价模型中,序参量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度。梳理三螺旋创新链协同能力评价的主要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对此领域的研究主要还是针对“大学—政府—企业”三螺旋展开的,从“大学—政府—生产性服务业”和“大学—政府—制造业”两个并行三螺旋上分别设计评价指标的研究尚显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本章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在充分借鉴之前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计完成了区域三螺旋创新链协同能力评价模型的序参量,也即基于区域产业互动的三螺旋创新链协同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图2-4所示。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评价指标包括三个部分:共性指标(基于传统三螺旋创新模型中企业与大学和政府之间的协同效应)、个性指标(基于二者的不同创新特征)和互动指标(基于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图2-4 基于区域产业互动的三螺旋创新链协同能力评价模型序参量

(3)模型应用

结合上述区域三螺旋创新链协同能力评价模型及序参量类别可以看出,在区域产业互动情境下,三螺旋创新链协同能力的评价将存在两种方法(下述三类复合系统的协同度越大,则其对应的创新链协同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其一是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归并为企业维度,计算“大学—政府—企业”三螺旋系统协同度,即cPS+M =c{U,G,PS+M},这也是目前大多数成果所采取的三螺旋创新链协同能力评价方法。其二是分别计算“大学—政府—生产性服务业”和“大学—政府—制造业”三螺旋系统协同度,即c PS=c{U,G,PS}和c M=c{U,G,M},这种方式即是本章所提出评价理念的具体应用。为体现“区域产业互动”这一视角对三螺旋创新链协同能力评价的意义,下面给出一个具体实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