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方法与框架

方法与框架

时间:2022-07-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研究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国民生活均呈现多样化。制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数理化评价标准。设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机构。使用定性分析方法对各种各样公共经济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主要是以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

一、研究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国民生活均呈现多样化。这种形式决定了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对于成本绩效法,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对于社会福利的理性预期、风险及不确定因素的博弈、折现率的选择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尤其是在评价财政支出的非物质性外部效应时,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对因公共设施的使用所节约的时间、减少的交通事故,增加的娱乐闲暇等的货币价格进行衡量。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来看,以上的这些因素无法按市场中的价格计量。然而一旦将这些无市场价格的因素折合成价格,就可以通过货币这一统一标准对其进行分析比较,这种量化且标准化的方法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客观化、理性化、数据化,都可以加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这比凭某个领导的主观评定更有客观依据,从而保证了财政支出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总而言之,笔者进行此研究旨在达到以下的现实目标:

(1)确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类型划分依据。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行分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笔者依据财政支出的功能,将单位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划分为公共行政方面、公共安全方面、公共建设方面、公共事业方面、公共服务方面五大类。在这里,笔者所提的公共行政即政府部门及其相关工作人员的行政活动,公共安全是指维持国家稳定和社会秩序的相关活动,公共建设是指大型公路、桥梁等主要由政府组织实施的基建工程等,公共事业主要是指科教文卫事业,公共服务是指国家控股的在国民经济命脉中起支配作用的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的行业(例如水电、石油、邮政、煤气等)。

(2)制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数理化评价标准。首先在对财政支出分成五大类的基础上,对各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行总体规划,分别建立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从指标的适用性角度研究指标与标准的对应关系,研究不同评价对象从通用指标、专用指标、补充指标和评议指标4种类型中选择合适的标准,广泛收集整理通过各种渠道得到的数据,建立研究绩效评价标准的数据库。企业绩效评价结果之所以能够为企业员工广为接受,是因为企业定期会适时发布绩效评价标准,公开度和透明度较高,财政部门也可以仿效这种做法,这将使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可程度大大提高。

(3)设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机构。笔者认为在财政部门设立专职专责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构,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一定级别的政府部门对应一定职责范围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机构,各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机构独立于政府之外,统一对中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机构负责,可以视为财政行为的监督审查组织,组织形式可以参考检察院。该类机构及其相关人员有与其责任相当的职权,例如资料获取、信息查询、独立取证以及行政处罚建议等。

(4)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信息系统。当今社会政府与企业信息化进程都在加快,要想扩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面信息的收集范围,就必须有完备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向全社会征集开发设计出数据处理软件,与各个财政部门和资金使用部门之间架起信息高速公路,提高信息采集和处理的效率,促使有关部门对绩效评价结果做出及时的反馈。

二、研究方法

如同任何社会事物和现象一样,公共经济政策也有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的特性,因此,要准确地把握公共经济政策的有关特性,恰当地评价其经济效应,也必须对公共经济政策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突出定量分析。定性评价分析侧重于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归纳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对有关现象的解释。使用定性分析方法对各种各样公共经济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主要是以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定性分析方法的特点是理论性强,要求有相当的政策研究背景,得出结论过程直观性强。

定量分析方法是指对财政支出项目的经济效应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使用定量方法评价,可以得出财政支出究竟对经济行为有多大效果,不同因素对支出效果的发挥究竟起多大作用的结论,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问题,可以使论证更为严格,论述更为精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使用的计量方法主要包括Johansen协整(Co.integration)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技术、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并运用GLS估计面板协整方程等。协整所隐含的是经济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稳定关系,因果关系检验可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方向,解释财政支出系统的本质特征。方差分解则是将系统的预测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可以考察任意一个变量冲击的相对重要性,即可以估计变量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例(Miller,1996;Gonzalo,1989)。这些时间序列分析为本书的实证分析提供坚实的方法论基础。

在传统上,分析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通常较多使用联立方程模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联立方程模型应用最广泛的时期。但是,由于一些大型宏观经济联立方程模型的预测效果不是很理想,巨大的联立方程模型均未预测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由于石油危机而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和随之而来的滞胀,也未能就治理滞胀开出有效的“药方”。随着计量经济学方法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这种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也开始反思,其中最具影响的便是著名的“卢卡斯批判(Lucas critique)”卢卡斯认为,使用计量经济模型预测未来经济政策的变化所产生的效用是不可信的,因为公共经济政策反应函数的参数可能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也将改变模型的参数,于是联立模型的简约形式也将随之变化。此外,在联立方程模型设定过程中,必须人为地假定一些外生变量,并且假定外生变量事先给定,不受模型中内生变量的影响;为达到识别的目的,常常假定某些前定变量仅仅出现在某些方程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如何用非平稳经济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了大量研究,并以协整理论的提出为标志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博士论文一般都是问题导向性的,从问题出发,提出理论假说;然后在一系列假设条件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进行推导,得出结论,论证假说;最后对假说进行经验验证。本书的研究基本遵循这一模式。本书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方法结合起来,并借助相关经济理论,由浅入深地揭示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依据、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程序等内容,试图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当今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没有形成体系化格局之时,笔者想用这本书在公共支出绩效评价领域进行有益探索,与此同时想引起读者的思考。

三、研究框架

全书共分八章内容。

第一章是绪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本书研究内容的理由与意义;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状况;第三部分是本书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整个文章的框架结构;第四部分是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的概述。

第二章是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内涵的综述,首先从定义和构成上陈述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初步认识,然后从其对象、范围和内容上进一步认识,最后得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本质特征,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奠定基础。

第三章是在认识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之后,分析了研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第四章中笔者选取典型对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综述,包括对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发展过程的概述、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总结及其原因的分析以及以若干个实例对中国以及湖北省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做出简单的实证分析。

第五章是对国外典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综述,分别阐述了若干个较为成功的绩效评价国际经验,进而分析出这些先进经验中存在的中国可以拿来采用的精华部分,以期对中国财政支出方面的公共决策贡献一丝绵薄之力。

第六章和第七章是笔者对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议性的设计研究。第六章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具体内容和具体项目进行评价时的程序进行的设计研究,第七章是笔者进行该项设计研究的思路,或者说是实现途径。第八章为结论和展望。

图1-1 研究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