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窃取未来的资产

窃取未来的资产

时间:2022-07-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信贷和费用不可逆地上扬,对企业的贷款—特别是小型企业—却随着时间流逝在不断下降。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经济金融化开始蔓延时,美国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贷款与对房地产和消费者的贷款持平,这个比例稳定在80%。在为短期提振股价的管理方式游说时,经济的金融化也要为美国企业大量削减研发经费负主要责任。对研发的投资才是未来的资产。

信贷和费用不可逆地上扬,对企业的贷款—特别是小型企业—却随着时间流逝在不断下降。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经济金融化开始蔓延时,美国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贷款与对房地产和消费者的贷款持平,这个比例稳定在80%。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这个比例降至52%。到了2005年,就只有28%了。[25]对小型企业的贷款降低的幅度尤其大,[26] 初创公司的数量也降低了。在20世纪80年代初,新公司占美国企业总数的一半。到了2011年,它们只占1/3了。[27]许多学者,甚至许多投资人和商界人士都将这个趋势同金融业的注意力从放贷转移到投机联系在一起。[28] 鉴于新企业为国家创造就业和GDP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创业的衰落就意味着经济活力降低。巴菲特曾经用他平易近人的口气对我总结过,在这种资本体系下,“这群人更乐意去赌场,而不是餐馆”。

在为短期提振股价的管理方式游说时,经济的金融化也要为美国企业大量削减研发经费负主要责任。对研发的投资才是未来的资产。实际上,如果你把用于股份回购资金的增加和用于研发等生产性投资的资金削减一起绘图,两条线会形成一个完美的 X 形。[29] 前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走高,现在标普500公司每年花费在回购和红利上的资金为1万亿美元—相当于他们净收益的95%—而他们并没有将这笔钱重新投入到研究、产品开发或任何对于公司长期发展有所贡献的事情上。

实际上,长期投资骤减的端倪出现在半个世纪之前。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企业一般将5%-6%的利润用于研发。今天,依然这样做的公司屈指可数。例如,罗斯福研究所资助的一项分析指出,资金流和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破裂,当时正是金融市场真正腾飞的时候。[30] 没有任何行业能免俗,甚至包括最具创新性的行业。例如,许多科技公司用于提振股价的资金远高于用于研发的。如果它们不这样做,市场就会惩罚它们。一个例子是,在2006年3月,微软发布了一项主要用于新技术的投资,它的股价持续2个月走低。但是同年7月,微软着手准备价值20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公司股价迅速上涨了7个百分点。[31] 最近,这个模式在许多公司身上都反复出现,包括雅虎公司。雅虎的首席执行官玛丽莎·梅耶尔得到对冲基金大亨丹尼尔·勒布的支持,几年前开始通过向不相信雅虎具有潜在增长能力的投资人发红利,以提升公司股价。(梅耶尔不久后发现自己面临着其他压力,更多的“维权股东”劝她不要将抛售雅虎的核心搜索部门计划获得的储备资金用于收购,而是用于回购。[32])她当然不是孤军奋战。2015年创下了回购和派彩的记录,同时创纪录的还有勒布、伊坎、艾因霍恩和其他许多激进的投资股东对更高回报的要求。[33]

更有甚者,虽然许多人都不知情,但他们自己也是支持了这类短视思维导致的恶性生态系统中的一员。那些管理着我们退休金的人—在富达和黑石集团等公司工作的基金经理—往往能为1年期左右的利润获得报酬。[34] 这意味着他们运用自己的金融影响力(这实际上应该是我们的影响力)推动公司迅速出成果,而不是执行长期战略。有时候,我们的养老金甚至会给“激进股东”投资。这些人收购的也许正是我们工作的公司—然后再炒了我们。这些都会对经济增长造成损害,更别提我们自己的生活了。但是即便如此,现在还是有许多美国人依赖金融市场获取退休后的安全保障,让我们不禁担心起所有可能会引发市场“寒蝉效应”(指人们害怕言论会产生不良后果而不敢发言,噤若寒蝉)的事情。金融业利用起这种恐惧来得心应手。毕竟,谁想戳破那些为我们的退休买单的泡沫呢?我们需要做出一场浮士德式的交易,我们依赖市场获得财富,然后对香肠到底是如何做出来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了这样一种对短期结果的压力,经济增长的根本—企业活力变得糟糕也就不算意外了。新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数量大约是20年前的1/3。其中部分原因是不可持续的、华尔街驱动的20世纪90年代科技股热潮迎来了尾声。但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公司只是不想上市了。这是因为今日的一次首次公开募股,标志的不仅仅是新公司初创的荣耀,还有荣耀的结束。根据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科技公司上市后创新数量缩水了40%。这往往是因为华尔街施压要求他们不断提振股价,即便这意味着以抑制让公司腾飞起来的创业活力为代价。[35] 滞涨的股价就是末日。它能让首席执行官被扫地出门,让公司惨遭收购。这不仅损害公众热情,还往往会让曾经活力四射的公司瘫痪,然后被肢解抛售。难怪实体经济的乐观性和创造性都比30年前要低。

苹果和辉瑞这样不差钱的大公司在“不需要任何金融支持”的时候参与金融市场最为频繁,这大概极具讽刺意味。与苹果公司一样,美国顶级企业从未拥有如此多的资本来源,它们在资产负债表上拥有创纪录的4.5万亿美元—这笔钱足以让它们成为世界第4大经济体。然而在我们的金融系统这个奇怪的领域中,它们同时还负担着创纪录的债务来回购自己的股票,在我们这个脆弱、金融化的经济中创造出下一个可能会破裂的债务泡沫。[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