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打破惯性思维

打破惯性思维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惯性思维,又叫思维定式,是由先前的活动形成的知识、经验和习惯,从而影响后来的分析、判断的思维的固定模式——即思维总是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创新思维最大的敌人就是惯性思维。有一天他儿子突然问他笔芯什么时候开始“漏油”?

惯性思维,又叫思维定式,是由先前的活动形成的知识、经验和习惯,从而影响后来的分析、判断的思维的固定模式——即思维总是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这种思维方式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可以使人快速解决问题;而当环境发生变化以后,反而会成为束缚创新思维的枷锁。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现在有两个男人迎面向你走来,其中一个小平头、戴金丝边眼镜、衣着笔挺、西装革履,手里拿了一个文件包;另一个人梳着小辫、留着胡须、穿着牛仔裤、衣着休闲,裤子上还有几个洞洞,如果让你选出其中有一个是画家,一个是机关干部,想必你一般会认为前者是机关干部,后者是画家。这就是思维的定式。

诚然,思维定式对问题的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但也有消极的一面,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思维定式的这种妨碍会演变成主要障碍,甚至会造成重大的负面效应。创新思维最大的敌人就是惯性思维。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管理者如何摒弃用惯性思维去解决问题,避免穿新鞋走老路,不钻牛角尖,就要“不破不立”,打破固有的、惯性的思维,采取多向思维方法,学会创造性、建设性的思考,这样才能够创新,创新思维才有希望,否则,如何能挑起提高管理效益的重任呢?

案 例

公安局长

一位公安局长站在路边与同事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个小孩,急促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同事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这个案例对100名测试者进行了测试,结果只有2个人答对!印象最深的测试是在一个三口之家,父母没答对,可孩子很快答出来了:“公安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小孩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小孩的外公。”

现在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那么多成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呢?这就是思维定式造成的结果:按照成人的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而从这个思路去推论,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没有这方面的定势,思维就会不受约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可见,生活中的很多经验,会形成思维定式,时刻影响着人们的判断。

案 例

让圆珠笔芯不“漏油”的奇想

匈牙利一对兄弟发明了圆珠笔芯,可在书写的时候经常“漏油”,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决定把笔杆做得耐磨一些,但加大了成本,影响了销路。有个日本人得知后,对此很感兴趣,就在家潜心研究。有一天他儿子突然问他笔芯什么时候开始“漏油”?他说大概写到2万字左右。他儿子说:那还不简单,把笔芯里的油少装点,不让它写到两万字,不就不“漏油”吗?这个日本人恍然大悟。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解决一个问题的办法往往有很多,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思维轨迹会做惯性运动,人们往往习惯于某一种方法,这种情况就形成了思维枷锁,只有冲破才能发现。圆珠笔芯的案例就是要求人们在拓展思维时,要勇于跳出“唯一标准答案”的束缚,拓展思维,扩大思维,多方面、多角度地寻找思维创新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