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英雄不问出处,莫以出身定终身

英雄不问出处,莫以出身定终身

时间:2022-07-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出身定终身,是领导者选人用人的大忌。公孙鞅个人价值这种前后根本不同的鲜明对比,缘于魏惠王和秦孝公对他出身的态度的迥然不同。无疑,这是魏惠王未能称霸天下的败因之一。商汤大喜过望,当即解除了伊尹的奴隶身份,任命他为右相。两个人搭档,生意突飞猛进,开辟了多种经营,突破了运输代理范围。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以出身定终身,是领导者选人用人的大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的说法。意思是,相马时看马瘦就把马排斥在千里马之外,识人时只要看其处于贫穷时就往往被错认为不是人才。很多人在这方面吃了大亏,看不起贫困的人,特别是一些身居高位的领导者,以出身门第为标准选人用人,结果错失了大好的人才。其实,出身低微的人里未必就没有大才大德的人。除了一些生长在富贵之家的人外,有真才实学的士人,在他们未被发现或未知名时,一般都是处于底层,处于贫困的,贫困不能说明人有无才能,有无作为,如因人贫困而看低人,往往会看错人。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惠王在诸雄争霸中,很想成就一番作为,因此也有招揽天下贤才之心,但却常持有“以出身选人才”的偏见,故始终物色不到真正有贤能的人。

当时魏相公孙痤病危,魏王要求他推荐后继者。于是公孙痤向魏惠王举荐了自己的家臣公孙鞅,要魏惠王“以国事听之”,重用公孙鞅,而魏惠王因为公孙鞅是家臣的身份而看不起他,认为公孙痤是病重说胡话。公孙痤死后,魏惠王仍然拒绝任用公孙鞅,再加上一些嫉贤能者的陷害,公孙鞅只好投奔秦国。公孙鞅一入秦,就以霸道说于秦孝公,秦孝公正想称霸天下,公孙鞅所说正合其意。秦孝公大为赏识,并委以要职,掌握军政大权,实行变法,使秦国起了翻天覆地的根本性变化,也奠定了秦国富强与后来统一天下的基础。

同是一个公孙鞅,在魏惠王的眼里只是一个出身卑微的小人物,而在秦孝公那里,却让他掌管朝政,成为一个改天换地的“大人物”。公孙鞅个人价值这种前后根本不同的鲜明对比,缘于魏惠王和秦孝公对他出身的态度的迥然不同。在用人上只看重人的门阀、阶层,而不看重才干。无疑,这是魏惠王未能称霸天下的败因之一。相反,秦孝公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用,不看出身,不看地位,只要你有才我就敢用你,终成一代霸业。

夏桀是夏朝有名的暴君,他昏庸残暴、荒淫无度、穷奢极欲,于是天下怨声四起、众叛亲离。

当时,夏朝的属国商国的国君汤王看到夏桀民心已失,决心推翻夏桀的统治,并为此做了大量准备。但要实施这一计划,既需要能征善战的大将,更不可缺少运筹帷幄的谋臣。为此,商汤王使用各种办法搜集人才,结果成效甚微,令他心急如焚。

正当此时,商汤王发觉一个奇怪的现象:近来他吃的饭菜不是淡而无味,就是咸得发苦,于是就此事询问下人。原来,厨师是商汤王妻子的一个陪嫁奴隶伊尹,虽然他平时也算尽职,但近来他做的饭都是忽咸忽淡的。商汤王觉得此事有些蹊跷,便命人将伊尹找来大加训斥。

听了商汤王的训斥,伊尹却镇定自若地说:“我当然知道做饭既不能太淡,也不能太咸,只有咸淡适宜、五味调和,吃起来才爽口宜人。这几天我做的菜时淡时咸,其实是有意借此提醒大王,治国与做菜是一样的道理,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放松懈怠。只有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方能如愿以偿。而要想品尝到人间美味,就需要有充分的物质保障。只有坐拥天下,延及四海,才能得到各种原料。如果仅仅是局限在商这个小国,根本无法满足物质的筹备。所以,作为一代人君,必须要有雄霸天下的气魄,才能审时度势,趁机而为。而要成为天子,也不能单纯依靠武力和强势手段,而要敬业修德,施行仁道,赢得天下士人的拥护。”

商汤听了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做饭的奴隶竟能说出这番道理深刻的话,而且还深谙治国之道。商汤略加思考,愈发觉得此人肯定很有来历,于是派人暗中了解伊尹的身世。他很快便惊喜地发现,伊尹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学士,还曾做过莘国国君女儿的宫廷教师,只是由于莘国灭亡,伊尹才辗转做了商汤妻子的陪嫁奴隶。毫无疑问,这是一位胸怀大志、精通韬略的奇人。要实现推翻夏桀、建立新政权的宏伟蓝图,伊尹正是难得的栋梁之材。商汤大喜过望,当即解除了伊尹的奴隶身份,任命他为右相。

从此以后,商汤根据伊尹的建议,先是广造舆论,历数夏桀骄奢淫逸、倒行逆施的种种罪行,号召那些被夏朝统治的部族部落反叛夏朝,归顺商国;对不听规劝的葛伯族出兵讨伐,予以消灭;对夏朝的羽翼,如韦、顾、昆吾等等,则各个击破,使夏朝孤掌难鸣。同时,商汤也采纳了伊尹的统战策略,对部族中的某些人网开一面,促使他们改邪归正。这样一来,商汤美名远播,成为众望所归的领袖,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拥戴。于是,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发表宣言,挥师伐夏,终于推翻了夏桀,建立了商王朝。

这个故事体现了用人上重能力,不看出身,不拘一格,唯才是用的思想。这在等级思想严重的封建社会是十分难得的。

历史和现实表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一个国家的繁荣与富强,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培养和造就适于这个国家发展的、强有力的人才。同样的道理,一个组织或企业想要发展壮大,也必须选择适合相应的人才。所以,领导者要转变观念,取消身份限制,彻底破除不正确的用人思想和意识,以贡献和能力评价人才,广纳群贤。

美国著名的西华公司的创始人理查德·萨耶是做小本生意起家的,他的事业之所以能寻觅发展,与他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有莫大的关系。

萨耶最初的时候在明尼苏达州一条铁路做货物运输代理业务。做这种业务,有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那就是有时收货人嫌货物不好而拒收,收不到货款不说,还倒赔运费。萨耶是一个善于动脑筋的人,他想到了邮寄。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方式竟然非常成功,同行也纷纷仿效,大有超越他这个创始人的势头。

为了扩大规模,他挑选了将近5年,饱尝了“伙计难找”的苦衷,终于找到了一个名叫卢贝克的人做伙伴,两人一拍即合。

两个人搭档,生意突飞猛进,开辟了多种经营,突破了运输代理范围。

合作的第一年,营业额达到40万美元,为萨耶单干时的10倍。他们当时还是一家小店,这样的营业额,在同行中已经是遥遥领先了。

合作的第二年,生意更加红火,两个人开始感觉到力不从心了。

“也许,我们两个都不是天才。”有一天,萨耶苦笑着说。

“这句话我早就想说了,但怕你泄气才没有说,”卢贝克说,“我们去请一个有能力的人一起干,如何?”

萨耶当即表示同意,可是,去哪找这么一个人呢?他们要找的,是一个能够经营上百万美元业务的总经理,而不是一个小伙计。这样的人,在这个行业中本来就很少,即使有,也早被更大更有实力的公司请走了,哪轮得到他们这样的小公司啊。

经过好长一段时间,他们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我们是不是换个思路呢,到平凡的小商人中去寻找吧?”有一天,萨耶说。

这一提议马上得到了卢贝克的赞同,他们一致认为这个思路很好,因为知名的人才,是不屑于到他们这种小店来工作的,即使不惜代价请来,也未必能够长久干下去,而从平凡的小商人中物色的人,如果委以重任,他一定会尽全力报效。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萨耶发现了一个名叫路华德的小布贩子,推销手段十分高明。“虽然不知道他长得什么样,也不知他是老是少,但我几乎可以肯定,这个人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萨耶和卢贝克都感到了这一点。见面后,大出意外,原来路华德就是常到他们店里贩布的小贩子。从他的目光中,发现了一种说不出的飞扬神采,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萨耶和卢贝克开门见山:“我们想请你去做我们公司的总经理。”路华德考虑再三后,接受了邀请,出任公司业务总经理一职。他对萨耶和卢贝克深怀感恩之情,工作十分投入,很快做出卓越的成绩。在其后的10年间,他和萨耶、卢贝克三个奋力拼搏,公司业务蒸蒸日上,营业额增长600多倍。

选人用人,出身不是标准,只有能力才是唯一的标准。所以,在选人上,领导者要取消身份限制,降低门槛,唯才是用。在用人上,以贡献和能力为标准。对在工作中成绩突出,为组织或企业做出贡献的,无论固定员工还是合同制员工,还是聘用员工,也无论任何单位还是任何部门,还是任何岗位,经考察、考核,除身份外符合其他条件,具有能力的,就直接选拔到相应的岗位。只有打破身份限制,不拘一格,广选人才,唯才是用,才能推进组织或企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