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目前中国能源安全存在的风险点

目前中国能源安全存在的风险点

时间:2022-07-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能源消耗总量的大幅提升《2013—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形势报告》提到,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增速将维持在7%,那么测算煤炭系数将保持在3%左右。(三)中国能源运输安全和可靠性存在较大风险对于能源净进口国来说,能源安全的另外一大关注点是运输通道。

(一)能源消耗总量的大幅提升

《2013—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发展形势报告》提到,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增速将维持在7%,那么测算煤炭系数将保持在3%左右。到2020年,全国煤炭需求总量将会在48亿吨左右,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当中仍将达到60%。《2014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预计,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为5.34亿吨,成品油需求首次突破3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突破60%。《2013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天然气消费超过伊朗,成为全球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近些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影响导致天然气需求量增长过快,进口依存度持续增高。再加上各地“煤改气”工程的实施,共同导致我国天然气需求缺口持续扩大。图9-14是中国石油技术研究院对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天然气需求的预测。

图9-14 到2030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预测

资料来源:张利娟:《我国天然气需求缺口如何修补?》,《中国报道》2014年第3期,第66-67页。

(二)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

余敬等(2014)在APEC能源安全概念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2AST”的能源安全框架,在此基础上对2001—2010年我国石油、天然气、煤炭安全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煤炭安全主要体现在进口及环境保护上,石油安全水平的影响主要在资源禀赋及进口两个方面,天然气安全水平主要体现在资源禀赋及新技术开发上。因此,可以看出,作为能源净进口国,在我国煤炭等能源的探明储量和生产能力没有大幅度变化的条件下,上述能源消费量的增长将使得我国能源进口依存度出现明显上升。

1.煤炭

从能源种类上看,目前我国煤炭依然具有较强的自给能力,由于我国政府对资源出口的相关保护,同时作为我国进口来源国的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煤炭资源的价格优势,导致我国自2009年起变为煤炭净进口国。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煤炭净进口量快速增长,进而在2013年我国煤炭进口依存度增至8.1%,但2014年又稍微有所降低,达到7.5%。我国煤炭目前依然处于产能释放的阶段,供求总量较为宽松,同时从安全警戒线的划分看也是低于一般标准的,因此,我国煤炭的生产和使用依然具有一定的生产和保障能力,对外依存度也相较于其他化石能源处于较低的水平。

2.石油

1993年开始,我国就已经变为石油净进口国,直到目前,我国石油的进口依存度一直居高不下,并呈现快速上升的局面,2014年已接近60%。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预测,203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超过75%,英国石油公司(BP,2012)预测将超过80%(注:杨宇、刘毅:《世界能源地理研究进展及学科发展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第5期,第818830页。)。另外,陈璐(2014)的模型结果显示,煤炭需求的价格弹性高于原油需求的价格弹性:煤炭价格上升1%,煤炭需求将下降0.31%;原油价格上升1%,原油需求将下降0.061%。

结合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在没有国际石油定价权的情况下,我国的石油进口需求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国际市场,石油缺口过大将给我国能源安全造成极大风险。此外,目前的风险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即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高度集中。历年的我国石油进口排名中前五的国家里有3~4个国家在中东地区,进口量至少占到我国石油总进口的50%以上,这种高度集中的情况不利于分散风险,如果中东地区陷入战争,我国石油进口量将大幅度受到影响。例如叙利亚关闭伊拉克过境的输油管道导致其石油输出降低30%(注:哈奔:《我国重要能源资源进口风险评价与渠道选择研究》,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另外,前十位的进口来源国家中除了中东地区的国家外,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本身正处于发展阶段,自身对能源的需求也比较强烈,因此,将石油进口来源国集中于这些国家存在较大风险。

3.天然气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长快速。但是,从我国自身的生产来看,当前我国天然气管网比较分散,天然气生产、运输和配送系统都不够完善,尽管我国现已建成的天然气管线总长已达到6万多公里,但这和其他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即我国天然气开采技术等方面较为欠缺。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消费的天然气很大程度上仍要依靠进口。

我国天然气进口依存度在化石能源进口中的增速最快,虽然低于石油进口依存度,但是2013年开始已超过30%。另外,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过高还隐藏着其他的风险,受区域分布的影响,我国大部分管道天然气进口局限在周边几个国家,液化天然气的90%左右来源于卡塔尔、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而管道天然气的90%来源于土库曼斯坦,这类靠管道进口的货物又出现来源地高度集中的情况,使我国天然气进口面临的风险更大(注:张利娟:《我国天然气需求缺口如何修补?》,《中国报道》2014年第3期,第6667页。)。

综上所述,从能源类别来看,煤炭的能源进口依存度安全风险较低,而石油和天然气面临的风险较高,而且石油尤为突出。我国所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目前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周边国家,如俄罗斯、土库曼斯坦、伊朗、伊拉克、缅甸和印尼等,因此,中东、非洲及周边局势的变动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能源安全。

(三)中国能源运输安全和可靠性存在较大风险

对于能源净进口国来说,能源安全的另外一大关注点是运输通道。整体上看,我国能源进口来源地主要在中东、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另外,从运输方式上看,90%的进口能源是通过海上运输通道进行运输的。表9-5和表9-6分别是我国能源运输的海上和陆上航线。

表9-5 我国主要的能源运输海上航线承载进口能源种类和比重

资料来源:由哈奔(2014)整理得到。

表9-6 我国主要的能源运输陆上航线承载进口能源种类和比重

资料来源:由哈奔(2014)整理得到。

以上信息显示,我国面临着潜在的能源运输风险。

首先,从总体上看,我国能源海上进口运输过于依赖中东和非洲航线,由于这些地区政治和安全环境不理想,存在着安全隐患,同时很多咽喉要道又是众多政治必争之地。因此,这些通道的不安全性及一些国家对其的威慑都增加了中国能源供应的安全隐患。能源进口的陆上运输方式主要有管道运输、铁路运输,还有少量的公路运输。我国从陆上进口能源资源的地区主要是与我国相邻的中亚和北亚,具体包括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等国。相较来看,目前我国能源运输安全主要风险来自于海上运输。

其次,具体来看,我国能源进口的重要要道过于集中,包括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和好望角。其中,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通道,连接了世界上人口众多的三个大国:中国、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是全球著名的海上咽喉要道,我国能源进口的近90%都要经过此地,马六甲海峡在我国能源进口安全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曼和伊朗之间,是出入波斯湾的唯一水道,素有“海湾的咽喉”之称,历来成为西方各国争夺和控制的重要战略目标。而霍尔木兹海峡是我国获取中东石油的必经之路,其在我国能源进口安全中的战略位置尤显重要。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连接亚洲和非洲的重要通道,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其以石油和金属货运为主。好望角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必由之路,尽管苏伊士运河开通后为欧洲到亚洲节省了50%左右的航程,但若是25万吨以上的巨轮仍然需要绕道好望角,而我国能源中也有近30%来自西非和南美地区。

再次,我国面临着海上能源运输的恐怖活动。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等通道的海盗“恐怖活动”突发事件等都有可能造成海上能源运输的中断(注:赵旭等:《我国海上能源运输通道安全保障机制构建》,《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2期,第8-15页。)。由表9-5可见,“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是我国海外石油重要运输线,在这条运输线上的亚丁湾与东南亚水域经常出没大量的海盗。亚丁湾这一带海盗活动更趋频繁,曾多次发生劫持、暴力伤害船员事件。其中,索马里海盗活动异常猖獗,每年从索马里附近海域经过的各国船只近5万艘,除了无法下手的各国军舰外,多数都是大大小小的货轮。2012年以来,索马里沿海累计已经发生80多起海盗袭击事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总之,从能源运输的路线来看,我国石油运输路线缺少选择性,严重威胁我国石油运输安全。

最后,潜在的运输风险是来自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出于对世界能源供给的控制而采取的政治和军事行动。例如,中东地区素来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控制着世界石油储量的70%。为了控制中东地区,美国积极制定中东战略布局,使得控制石油资源成为美国在中东的基本战略利益和目标。而且,1986年2月,美国海军制定了控制全球16个海上咽喉航道的计划,这16条重要的战略通道包括了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等重要海上战略通道,其中至少有3~4条通道关系到我国能源运输的安危

除此之外,我国海上石油运输能力不足。根据国外经验,需要大量进口石油的国家一般都控制着一支比较强大的油轮船队。我国海上运输能力较弱,油轮船队平均船龄为13.3年,与国际船龄相比处于中下水平。同时,与国际油轮联合体相比,我国在高标准、高质量的船舶经营管理服务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航运企业如中海集团、大连远洋、长航油运等,仍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注:刘沁源:《造船业削减多少产能合适?》,《珠江水运》2014年第6期,第37页。)。可见,运输航线和能力问题都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

(四)能源储备总体不足

我国能源战略储备起步较晚,能源储备体系尚未完善也是造成我国能源安全受到威胁的原因之一,主要是石油储备情况。前文所述可以发现,我国三大化石能源中,国内煤炭产能较强,仍有较大可采空间,天然气的耗用在我国能源使用中所占的比例不到5%,而且其能源储备设施的建立须耗费巨大时间和财力,而作为第二大能源消耗来源的石油,国内的消费量越来越大,并且其储备体系正在完善中,早已因其重要地位而引起重视。因此,石油储备是目前的主要风险点。

2014年1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国家石油储备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包括舟山、镇海,大连和青岛四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储备原油1243万吨。据估算,即使目前筹划的战略储备建设全部建设投用,石油储备也只够使用28.5~30.5天(注:陈躲:《略油储进展有点慢——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中心主任黄晓勇》,《观察》2015年第1期,第38-40页。),远低于国际能源署规定的90天安全标准,更远远低于一些国家的能源储备能力。美国的石油储备量可供使用240天,日本可供使用165天,韩国可供使用198天,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的平均使用天数为147天,石油净进口国成员平均水平是172天。但我国石油储备可供使用的天数,尚未公布准确的官方数据(注:刘佳:《构建世界能源格局下的中国新安全版图》,《经济》2013年第Z1期,第41-43页。),据估算为20~30天。

而且,我国的石油消费规模仍在逐年扩大,我国自身的石油生产规模已达到峰值,为了维持这一水平的使用,意味着我国未来仍需大量进口石油,进口依存度会继续上升,这是双向因果关系。另外,如果按照国际能源署的规定其成员国至少要储备90天,约8500万吨的石油进口量,以每桶100美元来计算,那么我国购进储备的资金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同时,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建设与日常管理的维护费用也会大大增加,这些资金投入对政府的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从储备库来看,我国已经建成的储备库均在地面,暴露目标大,从安全角度上看,地上储备库的安全性弱,从防御军事打击角度就给能源安全带来巨大风险。

综上所述,我国能源安全度总体上处于不安全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