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局部经济危机论的批判

对局部经济危机论的批判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对局部经济危机论的批判一、对生产部门间比例失调问题批判马克思并不反对供求关系对生产的调节作用,但反对仅仅停留在供求层面上去理解生产部门间的比例失调问题。李嘉图将资本主义生产同简单商品生产甚至是直接的物物交换混为一谈,从而否认存在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存在。李嘉图把局部生产过剩同普遍生产过剩对立起来,就是为了逃避承认后者的存在。

第二节 对局部经济危机论的批判

一、对生产部门间比例失调问题批判

马克思并不反对供求关系对生产的调节作用,但反对仅仅停留在供求层面上去理解生产部门间的比例失调问题。李嘉图认为,既然生产本身是由生产成本来调节的,因而它也调节了自身。倘若某一特定生产部门的资本没有实现其自身价值增殖,它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从该部门抽出,转入需要它的其他部门。针对这种观点,马克思提出了两点看法:(1)在一个总体性的危机中,问题并不在于资本在哪一个生产部门更能获利,而在于在所有的部门都不能获利,也就是说,在生产过剩的普遍危机中,矛盾并不是出现在各种生产资本之间,而是出现在产业资本与借贷资本之间,即出现在直接包含在生产过程中的和在生产过程以外独立地作为货币出现的资本之间。(2)资本积累的基本趋向是突破各种障碍,因而打破各种比例关系,而供求关系作用之下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重新分配仅仅是一个次要的趋向而已。实现资本在各生产部门间均衡分布的这种平衡的必然性本身就是以不平衡、不协调为前提的。所谓合乎比例生产,如果只是指资本有按照比例分配自己的趋势,那么,由于资本无限度地追求超额劳动、超额生产率、超额消费,等等,它同样有超越这种比例的必然趋势。资本因无限度地追求自身增殖而必然造成生产比例失调趋势,是由竞争强制驱动的一个客观结果。而竞争的积极意义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趋势作为一种外部力量强加于个别资本家。通过供求关系的压力作用,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只能在生产比例协调的限度之内。但是,竞争又通过驱使资本家竭力发展生产力而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总是超出其生产比例协调的限度。当一个生产部门超出其市场限度时,将促使与它互补的生产部门接着也出现生产过剩,由此便可见,生产失调并不局限于一个生产部门,而必然总是总体性的现象。在竞争驱使下资本主义生产出现比例失调的趋势,与竞争再一次将比例协调强加于资本的趋势,这两种趋势是交替作用的,因而生产比例协调的实际恢复就反而成为一种纯属偶然的事了。马克思区分了特定部门的生产过剩与总体上的生产过剩,而李嘉图看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增长趋向,却忽略了流通上的障碍。

二、对李嘉图否认普遍生产过剩的批判

李嘉图承认市场上存在个别种类商品的生产过剩,否定了普遍商品生产过剩的事实,认为生产过剩只会发生在局部。马克思把这种观点看成是一种可怜的遁辞。危机,只要包括了主要交易品,就会成为普遍性的。假如棉布生产过剩,那么他不仅将影响这个部门的工人,而且将影响纺纱工、棉农、火车司机以及铁和煤和生产者。如果不仅棉布,而且麻布、丝绸和呢绒都发生生产过剩,那么不难理解,这些为数不多但居主导地位的物品生产过剩就会在整个市场引起其他带普遍性的生产过剩。唯一能够防止在一切部门同时发生生产过剩的情况,是商品同商品的交换。就是说,抱这种观点的人求助于假定存在的是物物交换的条件。但是通向这种遁辞的道路恰好被切断了。商品流通不是物物交换,因此一种商品的卖者完全不必同时又是另一种商品的买者。也就是说,商品流通中买和卖的分离造成部分商品价值无法实现,这就使直接产品交换中买和卖的直接同一性分裂为买和卖的对立性了。买和卖的内部统一,是运动于外部对立之中的。当买和卖的对立发展到一定程度,许多商品的价值无法转化为货币,它们的统一就要靠危机来实现。李嘉图将资本主义生产同简单商品生产甚至是直接的物物交换混为一谈,从而否认存在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存在。马克思指出,包含着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的商品变成了单纯的产品,因而商品交换变成了单纯的产品的物物交换,仅仅是使用价值的物物交换。这就不仅退回到资本主义以前,而且甚至退回到简单商品生产以前去了。以前,李嘉图忘记了产品就是商品;现在,他连社会分工也忘记了。在人们为自己而生产的社会条件下,确实没有危机,但是也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正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出现,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因此,商品必须全面转手。一旦商品实现发生困难,普遍生产过剩的危机就不可避免。李嘉图把局部生产过剩同普遍生产过剩对立起来,就是为了逃避承认后者的存在。因此论证不可能有危机的办法就是,忘记或者否定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前提——产品作为商品的存在,商品分为商品和货币这种二重化,由此产生的在商品交换中的分离因素,最后,货币或商品对雇佣劳动的关系。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没有资本家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占有价值,获得资本的增殖。货币在这里不仅仅起到交换媒介的作用,而是作为一种商品独立存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在实行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下,问题并不直接在于使用价值,而在于交换价值,特别在于增加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为了通过论证来否定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就撇开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把这种生产说成是以满足生产者的直接消费为目的的生产,这倒是一种绝妙的见解。因此,李嘉图所说的不是所有种类的商品,而只是个别种类的商品,才能在市场上过剩,因此生产过剩只能是局部的,这种论点是一种可怜的遁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