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甘肃省的自然资源与人口

甘肃省的自然资源与人口

时间:2022-07-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  (一)关于土地资源  甘肃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土地资源开发极具潜力的地区之一。  甘肃全省的海拔高度高与平均高差大,开发投资的成本高。而甘肃的实际相之甚远,其空间结构不合理显而易见。全省人均水资源量居全国第24位,干旱缺水成为制约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关于土地资源

  甘肃的土地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土地资源开发极具潜力的地区之一。据20095月有关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全省总土地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居全国第七位,人均占有土地量居全国第五位。人均耕地265亩,居全国第六位。据甘肃省国土资源厅20095月的另一统计结果表明:全省总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254166万公顷(3812486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59%,建设用地9767万公顷(14651万亩),占215%。人均占有265亩,居全国第六位。这里要说明的是,按照新勘界面积计算,甘肃省的总土地面积为4258万平方公里,按照原来的面积计算,即为4544万平方公里。在本书中,这两个数字并用。

  根据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全省耕地46247万公顷;园地2054万公顷;林地51825万公顷;牧草地141084万公顷;其他农用地12969万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781万公顷;交通用地651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287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84999万公顷;其他土地是5876万公顷。据1996年调查,全省总耕地面积中,山地226万公顷,占全省总耕地的647%,川地97万公顷,占2767%;塬地(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267万公顷,占76%。

  据1996年调查,全省耕地49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97%,适于种植的农业土壤多达15种,目前的土地利用率为5718%。全省林地469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32%。全省牧草地1440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68%,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甘肃土地资源总量大,有较大面积的荒山、荒沟及戈壁、沙漠、盐碱地、沼泽地、高山寒漠等未利用或目前难利用的土地,土地的深度开发、广度开发都有很大潜力。

  甘肃是全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现有草场1800万公顷(包括宜牧草山草坡和荒漠、干旱草原面积),其中,高寒草甸类草场285万公顷,占全省草场面积的2384%;山地林间草场396万公顷,占221%;灌木草丛类草场535万公顷,占298%;草原草场类5728万公顷,占3195%;荒漠草场627万公顷,占3498%;盐生草甸类草场724万公顷,占403%。全省土地利用率为5714%,尚未利用的土地有194841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4286%。可开发利用的荒地资源充足,达202万公顷。

  甘肃省统计局的省情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表明:我省的土地资源虽然丰富,但是,我省地处西北内陆,是一个山地高原型省份。土地资源数量较多,但地形复杂,土地质量欠佳,制约土地利用开发的因素多,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低。土地资源虽然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优势并不明显。我省的整体土地利用率差,综合生产能力低。

  就甘肃所占土地总面积为454430平方公里,与全国土地资源相比,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73%。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与19倍,全省土地资源比较宽裕。具体而言,由于山地、高原、戈壁、沙漠土地多,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在40%以上,川地少,导致全省土地产出能力低即亩产水平低,土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弱。具体情况见下表。

{(ID2BGHGK`%ST{$GE%{}PN

  甘肃全省的海拔高度高与平均高差大,开发投资的成本高。根据环境应力压力指数计算,平均每升高100米海拔高度,其开发成本增加32%—34%,则由于海拔高度相对高,甘肃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的开发成本将比全国平均水平多出1887%。据有关推算数表明,我省平均海拔高度约2150米,居全国第5位;比全国平均高度1595米高出555米。平均高差4150米,居全国第7位。山地和高原占全省国土地面积的70%,海拔高度高,平均高差大,意味着地球吸引力大,容易引起水土流失、泥石流、塌陷等自然灾害;其基础设施的修建、维护费用成本高。

  我省的空间结构不合理,给经济社会活动带来诸多不便。甘肃省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最窄处仅25公里,形成一狭长地带。如果保持甘肃的国土面积不变,假设甘肃为一圆形,则两点之间最大直线距离为760公里,按照目前全省铁路营业里程2322公里,等级公路25518公里计算,圆形分别可以形成横穿圆心的305条铁路、3356条公路,两点之间最远的运距大大缩短,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经济社会运行成本将大大降低。而甘肃的实际相之甚远,其空间结构不合理显而易见。

  我省的明显区位劣势,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尽管我们甘肃省处于中国的地理几何中心,但是,由于远离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消费中心和出海港口,加之国土面积大、交通密度低,导致我省交通不便,与外界进行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便利程度差,加之运输距离长、运输成本高,外界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对我省辐射带动作用弱,不仅不具有区位比较优势,相反区位劣势非常明显。

  (二)关于水资源

  甘肃省水资源缺乏,加之水低地高、土地分散等因素,利用难度大,大部分地区面临不同程度的缺水局面。全省人均水资源量居全国第24位,干旱缺水成为制约甘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据测算,到2010年,全省缺水86913亿立方米。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内陆河三大流域,9个水系。黄河流域有洮河、湟河、黄河干流、渭河、泾河等5个水系;长江流域有嘉陵江水系;内陆河流域有石羊河、黑河、疏勒河3个水系。据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4158亿立方米,其中,1亿立方米以下的河流有78条。黄河流域除黄河干流纵贯省境中部外,支流共有36条;长江水系包括省境东南部嘉陵江上源支流的白龙江和西汉水,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内陆河流域包括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3个水系,有15条,年总地表径流量1745亿立方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据1996年调查的数据表明,甘肃省水资源总量5848亿立方米,目前仅利用1219亿立方米,占总量的208%。水力理论蕴藏量1724万千瓦,水力发电量居中国第4位。甘肃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另据有关资料表明: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603亿立方米,其中1亿以上的河流有78条。全省已建成水电站29座,黄河上游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水电站和白龙江的碧口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125千瓦,全省总装机容量已经超过300万千瓦,年发电量23565亿度

  据20095月有关资料表明:全省多年平均自产地表水水资源量为2821亿立方米,纯地下水资源量73亿立方米,自产水资源总量为2894立方米。人均自产水资源量1152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2200立方米的12,耕地亩均水资源量378立方米,大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85%。

  甘肃省统计局的省情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表明:我省的水资源状况堪忧。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大约为2806毫米,降雨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46%,是一个典型的干旱少雨的内陆省份。

  我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81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但是,自从1980年代以后,我省水资源总量存在一个下降趋势,19901997年的8年中,我省年均可重复水资源已下降到244亿立方米,占全国的090%。2007年水资源总量进一步下降到2287亿。立方米,仍占全国的09%。

  我省的人均水资源量少,与土地资源一样,也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1997年全省人均水资源993立方米,已低于每人每年可重复利用水资源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不及全国人均水平的12,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8,人均水资源压力已经突显。2007年人均水资源进一步下降到8759立方米,只有全国的45%。嘉峪关、兰州、白银的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00立方米,嘉峪关只有十几立方米,远低于华北地区人均300立方米的水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之一。

  我省单位面积的水资源极其匮乏,各行各业用水趋紧。2007年每平方公里的水资源量只有537万立方米,远远低于1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100立方米/亩)的临界值,只有临界值的358%。单位面积水资源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9%;河西内陆河流域单位面积水资源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6%。

  我省的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流域、区域之间水土资源匹配错位。

  例如,我省降雨的季节性不均:降雨量大多集中在789三个月,降雨时间与农作物所需匹配错位,往往容易造成春季的干旱;水土资源匹配错位,长江流域雨水多,占全省的347%,但是土地少,仅占全省的84%,河西地区雨水少,只有212%,但是土地多,占594%,中部地区水低,为441%,但是土地高,为321%;与此同时,流域之间、地区之间的分配不均匀,大大增加了水资源利用的难度,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矛盾,例如,黄河、长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率低下;河西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利用过度;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都是全国水资源最短缺的流域,石羊河流域绿州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时早已超过300人,导致石羊河流域人口对水资源压力居全国之冠。

  我省的水资源的净流出,加剧了我省水资源的短缺,严重影响全省人民的生产与生活等各个方面。我省水资源净流出约为195亿立方米,其中黄河流域流出102亿立方米,长江流域约97亿立方米,水资源的净流出状态,尽管为全国特别是给北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毫无疑问地进一步加剧了我省水资源短缺程度。

  我省的用水结构不合理,水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全省的农业用水量占到了用水总量的份额高达7880%,高出全国l0个百分点。万元GDP用水量是全国的2倍以上;单位用水量创造的GDP不足全国的一半。

  要说明的是,现有水资源统计、计量方法固有的缺陷,掩盖、缩小了我省的水资源短缺程度,实际上我省的水资源实际短缺程度,比上述数据所描述应该还要更加严重。

  我省公布使用的多年平均水资源量高于全国的多年平均水资源量;水资源计量不完善;评价指标单一,不科学;现有水资源统计方法中土壤水份不计算,大大隐瞒了降雨量多省份的水资源量,无形中夸大了降雨量少省份的水资源量。

  我国与我省的用水配额制度的不公平,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我国地形决定了大多数河流的流向从水资源穷省向水资源相对富省。但问题是用水配额制往往造成新的制度性不公。

  同时,我国的区域间用水配额分配不公。例如,我省作为水资源极其短缺的省份,黄河水的用水配额只有204亿立方米,而宁夏黄河用水配额却高达40亿立方米。宁夏全区的面积只有66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610万人;而甘肃黄河流域的面积为146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825万人。相互比照,真是相形见绌!

  甘肃省统计局省情研究小组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劫贫济富式”的用水配额制度,进一步加大了我省水资源的紧张程度。内蒙、山东、河南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只有392%、494%、615%。这些地区在枯水期存在水资源短缺,但黄河水调入这些地区总体上是一种的水资源浪费。在调入成本为零的情况下,有人为夸大水资源短缺的利益冲动,现有的配额制度维护了黄河下游省份既得利益,诸如黄河水冲刷形成黄河绿洲等,在科技发达条件下,增加了甘肃建设水利大型工程的难度,加重了我省的干旱和水资源程度。

  (三)关于矿产资源

  甘肃据有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关资料表明:截至1997年底,甘肃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含亚矿种),矿产地415处(不含伴共生矿产)。从全省探明储量来看,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12个油田,含面积达478平方公里,探明可采储量为272亿吨,集中分布在玉门和长庆两个油区。煤炭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华亭、中部的靖远和窑街、西部的西大窑,已探明矿区162个,保有储量达9265亿吨。全省水能资源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172415万千瓦,居全国第十位,可开发容量106889万千瓦,年发电量49298亿千瓦时。有色金属矿产储量高度集中,矿石品位高,选冶性能好,共伴生有益组份多,综合利用价值高。其中镍、钴、铂族金属、硒矿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位,锌矿居全国第3位,铜、铅矿居全国第4位,锑矿居全国第5位。此外,还探明了一定储量的镁、钨、锡、饿、钼、汞矿。黑色金属矿产主要有铁、锰、铬、钒矿。非金属矿产储量丰富,铸型粘土、饰面蛇纹岩储量居全国第1位,水泥用红(黄)土、伴生硫、重晶石冶金硅石及菱镁矿等位居全国前5位。

  总之,目前已发现的各类矿点,近3000多处,共148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94种,储量居全国前五位的有31种,其中镍、铂等10个矿种居中国首位,铜、锌、锑、钴、铑、铱等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具有现实和潜在的开发优势。

  甘肃是“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矿藏是本省的一大优势,拥有一批超大型、大型矿床。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18种,多为伴生、共生矿。铜矿:探明储量5315万吨;镍矿:探明储量5531万吨、镍产量居全国第一;铅、锌矿:探明储量产地23处,已开采和在建矿区11处,储量分别为1437万吨、4387万吨,分别占总保有储量的8536%和9014%。钴矿:探明储量16万吨,均系伴生硫化钴。金矿:探明储量1107吨。银矿:探明储量40435吨。铂族矿:探明储量1992吨。还有国家未正式开采的钨矿、汞矿、锑矿等。

  黑色金属矿藏探明储量的矿种有铁、锰、铬、钒等4种。铁矿:产地68处,已利用矿区12处,储量284亿吨。锰矿:产地6处,储量456万吨,已开采利用5处,均属小型矿。还有国家尚未开采的铬矿、钒矿。

  能源矿藏全省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煤、油页岩、泥炭和石油4种。煤炭资源比较丰富,探明储量100多亿吨,保有储量928亿吨,居全国第14位。已探明并开采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华亭、靖远、窑街三个矿区,合计储量5053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一半以上。这三个矿区均有含煤密度高、地质构造简单、煤质优良的特点,适合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据最新统计资料又一次显示,截止2007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包括能源10种,金属矿产56种,非金属矿产105种,水气矿产2种。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91种、矿区829处、矿产地1084处(含伴共生矿产),其中具有大型矿床规模97个、中型203个、小型784个。甘肃省有10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即为镍、钴、铂族(铂、钯、锇、铱、钌、铑)、硒矿、铸型用粘土等,有34种矿产居全国前五位,居前十位的有60种。

  (四)关于生物资源

  全省有脊椎动物864种、植物4041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脊椎动物108种,植物34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脊椎动物82种,植物62种。在种类繁多的植物资源中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有野生药材1270种,特别是甘草当归、大黄、红(黄)芪等20多种大宗药材,是甘肃省药材行业了出口创汇的主要来源。森林资源,现有活立木总蓄积量达192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天水、陇南、甘南三地。草地植物共计154科、691属、2054种,丰富的牧草类为发展畜牧业奠定了基础。截至1998年底,全省共建自然保护区30个,总面积5043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11%;建立保护野生动物基地3处。

  据2008年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甘肃境内共有野生动物650多种。其中:两栖动物24种,爬行动物57种,鸟类441种,哺乳动物137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天水、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麝进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24种,二类保护的24种,三类保护的4011种。

  甘肃省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据第六次全省森林资源清查,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812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342%。

  森林主要树种有冷杉、云杉、栎类、杨类以及华山松、桦类等。在全省活立木蓄积资源中,冷杉占529%,云杉占117%,栎类占269%,杨类、华山松、桦类只占85%。

  甘肃主要林区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小陇山、祁连山、子午岭、康南、关山、大夏河、西秦岭、马山等处。

  全省活立木蓄积量17429万立方米,其中林地蓄积量占948%,疏林与散生木的蓄积量仅占52%,这表明林地蓄积资源占有重要地位。

  草场主要分布在甘南草原、祁连山地、西秦岭、马山、崛山、哈思山、关山等地,这些地方海拔一般在2400--4200米之间,气候高寒阴湿,特别是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牧草生长季节短,枯草期长;这类草场可利用面积为4275万公顷,占全省利用草场总面积的2384%,年平均鲜草产量4100公斤/公顷,总贮草量约175亿公斤,平均牧草利用以50%计,约可载畜600万羊单位。

  粮食作物品种有冬小麦、春小麦、大麦、玉米、青稞、乔麦、糜谷、高粱、水稻、洋芋和豆类等20余种,其中小麦是主体作物,分布遍及全省,约占全省粮食作物的一半以上。

  经济作物主要品种有棉花、油料、蓖麻、芝麻、甜菜、苏子、向日葵、大蒜、茶叶、烟草、啤酒花等十几种。果树资源有1000多个品种,其中桃、梨、杏、李、柿、枣、柑桔的品种有480个。

  野生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主要资源有7大类:油料植物有100多种,如文冠果(木瓜)、苍耳、沙蒿、水柏、野核桃、油桐等;纤维和造纸原料植物约近百种,如罗布麻、浪麻、龙须草、马莲、芨芨草等;淀粉及酿造类植物有20多种,如橡子、沙枣、蕨根、魔芋、沙米、土茯苓等;野生化工原料及栓皮类有20多种,如栓皮栎、五倍子、槐等;野生果类100多种,如中华猕猴桃、樱桃、山葡萄、枇杷、板栗、沙棘等;野生药材951种,有大黄、当归、甘草、红黄芪、锁阳肉苁蓉天麻等;特种食用植物10多种,其中比较名贵的野生植物有发菜、蕨菜木耳、蕨麻、黄花菜、地软、羊肚、蘑菇、鹿角菜等。

  中药材资源丰富,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有1270种(包括野生),居全国第二位。目前经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红花、贝母、天麻、杜仲、灵芝、羌活、冬虫夏草等,特别是“岷归”、“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并先后引入生地、潞党、人参、黄连、木香、山芋肉、元胡、伊贝等外地药材多种,有计划地扩大了药材栽培面积。丰富的药材资源,为发展医药工业提供了良好条件。

  富有特色的甘肃省野生动物资源。

  甘肃境内共有野生动物723多种,占全国野生动物种类的30%。其中:两栖动物24种;爬行动物57种;鸟类441种;哺乳动物137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天水、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雪豹等世界珍贵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麝进行人工饲养。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禽20多种,其中属于一类保护的有32种,二类保护的有36种,三类保护的有近50种。主要分布在陇南山区、河西走廊、祁连山区以及甘南高原的森林地带。陇南山区的野生动物,以大熊猫、金丝猴最为珍贵。

  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有24种,二类保护的24种,三类保护的40多种。

  (五)关于文化与旅游资源

  国内外的绝大多数人,只知道甘肃省贫穷的一面,但是,他们殊不知甘肃省特殊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情况。

  甘肃省的人文景观价值连城,甘肃省的自然景观美不胜收。

  反映古代文明的石窟、古建筑、古迹和古寺院与独特的自然地理,形成了甘肃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目前已列为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30处,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单位12处。

  “丝绸之路”横贯甘肃1600多公里,沿路有许多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如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的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城楼、张掖大佛寺、武威文庙、嘉峪关魏晋壁画墓、天水伏羲庙和夏河拉卜楞寺等;沿路民族风情各异,地方特色多姿多彩,现已成为全国三条黄金旅游路之一。

  甘肃省共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0000多处,入选《中国文物地图集》的有13284处。至目前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1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146处。国保单位的数量居全国第七位,省保单位的数量居全国第五位,不可移动文物点的数量居全国第4位。敦煌莫高窟为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与其他长城遗迹共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武威、张掖、天水4座城市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酒泉市、临夏市、夏河县、会宁县、庆城县、灵台县、陇西县等七县市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哈达铺镇、青城镇等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截至目前,甘肃全省已初步建立了以省博物馆为龙头,市(州)级博物馆为骨干,县级博物馆为支撑,行业和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具有甘肃特色的丝绸之路博物馆体系。全省现有各级各类文物收藏单位113家,包括博物馆81座,纪念馆9座,共保存藏品42万多件,其来源主要是出土文物,全省共有珍贵文物11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3240件(含国保30件),二级文物11386件,三级文物96299件。从全国范围看,我省博物馆、纪念馆的数量居全国第七位,馆藏文物数量和珍贵文物数量均居全国第五位,一级文物数量居全国第四位。

  甘肃省不可移动文物的特色和优势:石窟寺群居多,名列全国前茅。全省现存各类石窟寺337座,数量居全国之首。其中具有观光和学术研究价值的大中型石窟群40多座,素有“石窟艺术之乡”的美名。他们大多开凿与十六国到南北朝时期,历代均有增补,完整的表现了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位列全国四大石窟第一和第三位,武威天梯山石窟被称为“中国石窟之祖”。古文化遗址在全国也非常罕见,甘肃境内的史前文化遗址多达7000余处,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古文化类型命名地超过十个,位居全国第一。其年代由距今82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3000多年前,具有完整的发展序列,为国内独有。我省还有分布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的古墓葬群30多处,从两汉、魏晋,延续至隋唐,规模之大、时间跨越之长、分布范围之广、保存之完好、形制之复杂,为国内所罕见。长城与古城遗址在全国排名—甘肃境内保存的长城长度占到全国长城总长度的14,超过5000公里,在15个省份中排名第二。甘肃境内长城涵盖秦、汉明三代长城的西部起点均在甘肃境内。沿长城分布有大量的关隘城堡,其中敦煌的玉门关和阳关扼丝绸古道之咽喉,享有极高的知名度。高台骆驼城和瓜州锁阳城,分别为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汉唐和隋唐古城,嘉峪关更是气势雄伟,堪称“天下第一雄关”。

  甘肃馆藏文物的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五种质地的文物:

  陶瓷类文物。甘肃是国内是国内保存彩陶类器物数量最多、品类最全、品位最高的省份,被冠以“彩陶之乡”的美称。距今82007400年的大地湾一期文化彩陶与两河流域的耶莫有陶一期文化的彩陶,同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大地湾文化的发掘与发现,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由5000年上推到了8000年。距今52004000年的马家窑彩陶器,种类繁多、图案绚丽,既是我国史前艺术的最高峰,也代表了世界古代彩陶文化的最高水平。

  木器类文物。甘肃是我国出土汉简最多的省份,占全国出土汉简总数的82%,目前保存在省内的有50000多枚。其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术价值弥足珍贵。甘肃简牍以两汉简牍为主,也有战国秦简和魏晋简,还有还有唐代吐蕃文、西夏文木牍。居延汉简的出土被誉为与敦煌石室藏经、殷墟王陵并称的20世纪东方文明最伟大的发现。此外,秦代木板地图、汉代鸠杖、木軺车、流博俑、西夏木缘塔等众多木质文物均为历史。艺术价值极高的珍品。

  铜器类文物。甘肃是发现青铜文化类型最多的省份,青铜器类型多样,分格特异。史前、商周、秦汉魏晋青铜器多有发现,其中被确认为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即出土与甘肃东乡林家遗址的青铜刀。武威雷台出土的铜奔马还被认为中国旅游标志。上世纪末李县秦西垂陵区的发现,使一大批春秋时期的秦国青铜器重见天日,成为甘肃青铜器的又一特色。

  纸质类文物。由于甘肃气候干燥,多次发现汉纸残片。西汉时期汉滩坡纸,肩水金关纸、马圈湾纸、居延纸敦煌纸,都是“蔡侯纸”之前的遗物,以确凿的证据推翻了蔡伦造纸说。特别是天水放马滩纸制造时代为西汉初期,将中国造纸术的发明时间提前了近300年。五是丝织类文物。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在南方难以留存的各类古代纺织品在甘肃境内大量出土,反映了中国古代丝织工艺的精湛技艺和辉煌成就。目前国内最早的毛织物即出土于甘肃省永昌鸳鸯池29号公墓,距今43004000年;丝绸质地的张掖都尉棨信是已知研究古代传信制度的唯一实物。

  甘肃不仅拥有灿烂的古代文物,同时也有非常丰富的近现代文物和革命文物。目前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文物有300多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23处,有8处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各级博物馆、纪念馆收藏的革命文物有近万件。甘肃是红军长征的主要途经地、战场和目的地之一,红军在甘肃境内建立过政权,进行过多次大的战役,召开过许多重要会议。保存下来的革命遗址、哈达铺整篇旧址、俄界会议旧址、会宁会师旧址、山城堡战役遗址以及西路军林泽倪佳营战斗遗址、高台战役旧址等。抗日战争时期,甘肃留下了许多革命史迹和重要遗址,如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旧址、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旧址等。解放战争时期,甘肃是中国人民争取解放、开展革命斗争最为激烈的地区之一,也是西北主战场之一,留下了许多革命史迹,兰州周围就有沈家岭、营盘陵岭、狗娃山等战役旧址。

  所有这些遗址和遗物都是我们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是甘肃文物不可或缺的组成不分。

  甘肃省统计局、发改委撰文总结了4大旅游文化与4大旅游线路:

  伏羲文化。伏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初祖,伏羲文化是距今七八千年的史前文明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甘肃天水是传说中的伏羲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是以伏羲为代表的华夏先民长期生活的主要地域。天水境内至今保存的伏羲庙、卦台山以及风沟、风谷、风台等与伏羲“风姓”有关的地名,大地湾附近的女娲祠、羲皇故里的砖刻、牌坊、白蛇匾等等遗迹,都与伏羲文化密不可分。

  丝路文化。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在甘肃东西绵延长达1600公里,占其全程总长度的五分之一。甘肃是丝路古道的黄金路段和枢纽地带,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的地区。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融汇聚,西传东渐,陇原各地得以长时期地汲取

  这条道路上荟萃的各种文明成果来滋养自己,促进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丝绸之路及其丰富的文化遗存无疑是甘肃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中最有优势、最具光彩和魅力的亮点。

  民族民间文化。甘肃节庆习俗丰富多彩。回族的古尔邦节、开斋节;藏族的正月十五晒佛节、五月采花节;哈萨克族的叼羊、“姑娘追”;土族的“纳顿”节、“二月二”跳神会等。甘肃饮食文化异彩纷呈。兰州牛肉面是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声名远扬;以手抓羊肉为代表的清真风味食品,独特可口;糌粑、酸奶、奶茶、蕨麻米饭等藏族风味的食物,值得品尝;还有各种地方小吃,更是独具特色。甘肃民族歌舞多姿多彩。社火歌舞是广泛流传于甘肃民间的一种艺术,尤以兰州的太平鼓舞、武威的“滚鼓子”、张掖的顶腕舞、陇东的秧歌、天水一带的扇鼓舞、腊花等著称,还有莲花山花儿、二郎山花儿、河湟花儿、裕固族民歌等。此外,兰州微雕葫芦,平凉纸织画,庆阳牛皮影、香包、剪纸、刺绣,保安腰刀,天水雕漆漆器,酒泉夜光杯,卓尼洮砚,武威“铜奔马”等民间工艺品也久负盛名。

  现代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甘肃历史文化,不断催生着时代精神,培育了《读者》、《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一系列著名文化品牌,使甘肃的现代文化日益显露生机和光芒。《读者》杂志创下月发行量1003万册的记录,位居综合类期刊亚洲第一、世界第四,在海内外亿万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诞生于1979年的华人经典舞剧《丝路花雨》,成为中华民族舞剧的里程碑,被海内外誉为“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看几回”。透过敦煌艺术,使世界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国、了解了甘肃。由甘肃首创的“农家书屋”工程,是新时期眼务新农村建设的知名文化品牌,是千百万农民群众的精神天地。甘肃已建成“农家书屋”4600多家,并在全国广泛推广,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甘肃省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和邮政标志驿使图就出土于甘肃。众多的历史遗存、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形成了以特色旅游资源为基础的独具魅力的四条黄金旅游线路。

  丝绸之路旅游线。丝绸之路全长7000多公里,在甘肃境内有1600多公里。甘肃被誉为“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这个黄金路段也被国家旅游局称为“永不衰落的旅游产品”,并被列为中国对外推出的九大经典旅游线路之一。丝绸之路甘肃段从东住西连接了甘肃的天水、平凉、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八个优秀旅游城市,可以看到“东方雕塑馆”麦积山石窟,纪念华夏民族人文始祖的伏羲庙,气势恢弘的武威雷台汉墓、“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举世无双的西夏碑和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见证地百塔寺,世界最大的室内卧佛寺——张掖大佛寺,“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以及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和雅丹地质公园等一批世界级的旅游景点,还有森林、草原、大漠、雪峰等独特的风光。

  民俗风情和草原风光线路。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奇丽多姿的民俗风情,形成了甘肃旅游的又一特色。从兰州南行,经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陇南市,可以欣赏到有“小麦加”之称的临夏浓郁的回族风情,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亚洲最美的玛曲草原风光,被誉为“东方小瑞士”的郎木寺,甘南浓郁的藏族民俗风情,世界最大的藏传佛教学府拉卜楞寺和唐蕃古道遗迹,还可以领略到武都万象洞、文县天池、礼县祁山武侯祠、成县鸡峰山的独特风貌。

  黄河风景线路。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纵贯甘肃南北930多公里。沿着黄河,可以观赏玛曲天下黄河第一湾、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永靖黄河三峡、炳灵寺石窟、景泰黄河石林等名胜古迹和众多黄河文化遗存。特别是黄河穿越甘肃省会兰州市110多公里,使兰州成为全国黄河惟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形成了独特的百里黄河风情线。“天下黄河第一桥”的中山铁桥、黄河母亲雕塑、羊皮筏子、水车博览园,以及南北滨河路的绿色长廊、亭台楼阁,形成了“黄河之都”的独特风景。

  红色旅游线路。甘肃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也是三大主力红军都经过的唯一省份,是全国红色旅游资源大省。这里有打开红军通往陕甘革命根据地胜利之门的迭部天险腊子口;有决定红军长征最终去向和目的地的宕昌哈达铺会议遗址;有纪念三大主力红军长征胜利大会师的会宁纪念馆和会师楼,有抗日战争期间为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巨大贡献的“八路军兰州办事处”;有陕甘宁边区最早的红色革命政权——华池南梁苏维埃政权遗址。目前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的革命文物有300多处,各级博物馆收藏的珍贵革命文物近万件。依托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已建成各级各类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达1000多家。

  甘肃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化,自然风光独特。旅游观光,会享受到特殊的地理地域带给旅客异样的精神上的快乐和享受。

  甘肃位于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结合带,地文景观上反差很大,东南部陇南山地为秦岭余脉,山谷高深,溪流瀑布密布其间;东中部为黄土高原丘陵,黄土堆积深厚,塬、梁并存;乌鞘岭以西的河西走廊,处在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是西北荒漠的起点;南侧的祁连山地势高耸,气候寒冷,雪山、冰川广为分布;北侧的干旱区沙漠连片,植被稀疏。气候上处于东部湿润区域向西北干旱区域过渡地带,具有亚热带,暖温带和温带多种气候类型。甘肃地跨西北部的内陆河流域,东南部的长江流域、中部和东部的黄河流域,有9个水系,被地质学家称为最丰富的地质和地表特征博物馆,极具观赏性和开发价值。

  甘肃省的主要自然风光有:大漠戈壁,包括河西走廊戈壁风光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风光;森林草原,有1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国家森林公园,61个省级森林公园和夏河桑科草原、玛曲草原、合作当周草原和山丹马场等成片的草场;冰川雪峰,“七一”冰川和肃北“透明梦柯”等冰川风光独特,交通相对便利,是开展冰雪观光、探险旅游的绝佳去处;砂林丹霞。有丹霞地貌53处,列全国之冠。张掖丹霞彩色丘陵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丹霞之一;峡谷溶洞。为省南部的原始森林区有上百条峡谷,生物多样性特点十分明显,生长着亚热带,温带、寒带千余种植物,生存有大熊猫、金丝猴、红腹锦鸡等多种珍稀动物。其间分布着文县天池等数十个堰塞湖泊,上百条瀑布悬泉和万象洞等大型溶洞。

  甘肃省民族文物藏量丰富,民族民俗风情浓郁。

  甘肃境内常住少数民族为45个,其中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为甘肃独有民族。各民族长期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交流融合、和平共处,共同缔造了风情浓郁、独树一帜的民族文化,留存有大量的民族文物。肃南县吐蕃贵族墓葬、漳县汪氏家族墓地、天水后街清真寺、永登鲁土司衙门旧址、西和仇池国遗址、夏河拉卜楞寺是我省民族文物的典型代表。敦煌古藏文写经、西夏木版画、西夏文木活字、元代八思巴文虎头银牌、元代玻璃托盏等都是海内孤品,更显珍贵。少数民族集中聚居区已成为甘肃著名的旅游境地。

  甘肃省特色产业基础深厚,工业旅游潜力巨大。

  甘肃省特色工业旅游资源历史悠久,技术含量高,在我国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石油第一井—老君庙、石油工业摇篮玉门油田、石油英模王进喜故居等旅游资源,赋存并见证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起步、发展和发展和壮大;刘家峡水电站是中国人自己勘测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己施工安装的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利发电站;中国第一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具有我国航天史的10个第一,见证者我国“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七号”进入世界航天大国的航天工业发展史和强国梦想的实现。其他如中国的镍都金昌、铜都白银、戈壁戈壁钢城酒泉钢铁公司和正在建设中的河西“路上三峡”千万千瓦级风电走廊均浓缩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以上几个方面,是我省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072-2003)国家标准,甘肃省的旅游资源,有8大主类、29个亚类,139个基本类型;大部分基本类型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较多,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占概查单体总量的2979%,旅游资源呈现多元化特征。国家旅游局近期对外推介的12条重点旅游路线,甘肃就占有丝绸之路、万里长城、红军长征、黄河文明、青藏铁路5条,具备发展大旅游、建设旅游大省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大区域、开发跨区域旅游市场的区位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六)关于风力资源

  甘肃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无污染、成本小的风力发电产业已开始启动。玉门市建设装机总容量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场。酒泉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玉门昌马风电场20万千瓦风电场,也已通过国家特许权招标……这些风电项目,真正拉开了甘肃“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帷幕,也表明甘肃省有望在10年内成为全国最大的风能产业带。

  甘肃风能资源丰富。省气象局最新一次风能评估结果表明,甘肃风能资源总储量为237亿千瓦,占全国总储量的73%,技术可开发量2700万千瓦,占全国的106%。可利用区面积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06%。

  更为重要的是,甘肃的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在这一绵延1000多公里的狭长走廊内,不但有“世界风库”瓜州、“风口”玉门,其他地区也分布有丰富的风能资源,许多地方都有建设大中型风力发电站的良好条件。并且,这里也没有台风,全年最低温度不低于零下29摄氏度,适于风电机组的建设和全年运行。还有大面积的荒漠可利用,广布风电场,可以减少同一地区季风变化带来的限制,形成“此起彼伏”的优势,降低运行成本。

  为了让风力资源优势转化为清洁能源优势,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目标。甘肃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气象局等部门组织完成了《甘肃省风能资源评价工作大纲》、《甘肃省风场选址大纲》等一系列基础工作,为甘肃省的风能资源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风电场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甘肃省发改委,结合国家风电发展规划的调整,编制完成了酒泉1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报告。国电龙源、大唐电力等国内电力巨头,也已在河西走廊地区积极开展风能资源的地域分配工作。

  目前,甘肃风电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截至2007年底,甘肃省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50万千瓦。在酒泉市,年风力发电量已达8亿千瓦时,风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的15,成为全国五大风力发电场之一。

  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建设,为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在酒泉工业园西园区已规划酒泉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面积6平方公里,主要布局建设风力发电机制造、风力发电机叶片制造、风力发展机塔架塔筒制造、锻铸造件及法兰生产、电器及控制设备制造、研发及高科技服务等6大类20个项目,现已有4个项目入驻。力争到2015年,形成年产150万千瓦的风机成套设备生产能力。瓜州、玉门两地,现已建成风机塔筒厂3个,设计年产能力950套。

  风电及风机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优化我酒泉市产业结构,大幅度提升综合经济实力。预计到2010年,酒泉风力发电及风机设备制造产业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40亿元,实现税收8亿元。到2015年,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成后,预计风力发电及风机设备制造产业年销售收入达220亿元,年增税收约19亿元。

  我国是世界上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测算,在10米高度全国风能理论资源储量为3226亿千瓦,其中经济可开发量为253亿千瓦,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目前,全国累计装机已超过600万千瓦,共建成风电场158个,风电机组6582台,分布在内蒙、新疆、甘肃、辽宁、河北、山东等20个省(市、区)。

  酒泉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紧紧依托气候条件好、风电场面积大、交通便利、电网接入系统快捷的优势,权利打造世界最大的风电基地。

  根据国家要求和甘肃风电场建设条件,计划到2010年和2020年,甘肃省风力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00万千瓦和300万千瓦。甘肃省“十一五”风电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开局良好。

  目前,甘肃安西风电场装机10万千瓦 特许权招标和王门风电场三期工程装机4万千瓦、低窝铺风电场装机49万千瓦,已完成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安西大梁风电场装机495万千瓦、安西向阳风电场装机495万千瓦,和玉门三十里井子风电场四期工程装机495万千瓦 ,均已完成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酒泉风电基地安西大梁风电场、安西向阳风电场和玉门三十里井子风电场四期工程风电特许权招标试点工作已经组织开展。

  甘肃省风能资源储量居全国第5位,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总量为2000万千瓦。

  (七)甘肃省的人口与人力资源及其发展历史

  仇池侯等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甘肃省统计年鉴》的统计结果及其历史事实表明:甘肃历史悠久,很早就有人类生活繁衍。自西汉元始2年(公元2年)到1949的近2000历史中,伴随着经济的兴衰、边防的安危、战乱的起落、自然的福祸和民族交融,甘肃的人口数量时消时涨,起伏曲折。迄今共有人口261878万人,是西北第二人口大省。

  1.甘肃人口发展的历史变迁的回顾

  (1)徘徊与暴增,停滞与恢复的人口历史变迁

  自西汉元始2年即公元2年到1949的近两千年中,甘肃历史人口发展总的状况可说是一个“1600年徘徊,50年暴增,80年停滞,80年恢复”的过程。从西汉元始2年即公元2年到雍正2即(公元1724年的1600余年间,甘肃人口始终在100万人上下徘徊,从未突破过200万人。从雍正2年即公元1724年到乾隆41年即公元1770年的50余年中,甘肃人口从30万暴增至1200余万人。从乾隆42年即公元1777年至同治元年即公元1862年的80余年中,当甘肃人口达到1200万以后,就基本上停滞下来,始终不能超过1250万人。从“同治之乱”甘肃人口大幅下降后,直到1911年,前后80余年,甘肃人口就再也没有达到1862年的1200余万人的水平,始终处于恢复性发展状态。起伏曲折,大起大落,是甘肃历史人口数量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

  (2)甘肃人口的分布情况

  甘肃人口的分布,从古代开始到近代结束,其基本布局是由东向西逐渐稀疏,东部人口密度较高,中部居中,西部较少。只是在西晋南北朝和随唐时期,河西曾出现过人口密度较高的时期。与此同时,也存在南部人口较多,北部人口较少的情况。

  (3)甘肃人口发展进程中受到商业发展的影响

  甘肃历史人口受甘肃商业状况的影响较明显,尤其是河西地区,东西交通和商业状况对人口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西汉、两晋南北朝、隋唐、清代等历史时期,河西的东西交通畅达,商业繁荣,造就了河西人口的繁庶。

  (4)西北边防状对甘肃人口发展的影响

  历朝历代西北的边防状况是否坚固、安定,既影响甘肃人口的数量发展,又影响甘肃人口的地理分布状况。同时也影响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其社会事业。一般而言,西北边防牢固、安定,甘肃人口的数量发展较快,总量水平较高,河西及北部人口密度相对增高。反之,甘肃人口的数量发展就较慢,总量水平也较低,河西及北部人口密度就相对降低。西汉元始2年甘肃人口达129万,是在平定匈奴入侵、开发河西之后;两晋南北朝前期甘肃人口的猛跌,是正当各少数民族大量进入甘肃并进行角逐之时;隋大业年间甘肃人口达历史上的新高峰,则是出现在各民族融合为新的大家庭而新的外族入,侵尚未形成之时;金代甘肃人口的回升,与金的军事力量比北宋强大,边防较为巩固有关;明代中叶后甘肃人口的减少与明代西北边防日渐废弛有着密切的关系;清代雍乾时期甘肃人口的暴增,发生在雍乾二帝平定新疆和青海叛乱的军事胜利之时。

  2.目前我省的人口情况

  截至2008年底,甘肃省的常住人口26281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4494万人,城镇化率为3215%。流动人口达到19676万人。65岁及上人口19921万人,总人口的758%。全年出生347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22‰,自然增长率为668‰.

  3.目前我省的人力资源状况

  截止2008年底,我省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总数达到了48358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9303人;农业技术人员24216人;科学研究人员2013人;教学人员290260人。据2007年的相关资料表明:机构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23658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6212人;卫生技术人员85471人;其中医生35158人,护师与护士23999人;据相关资料表明,2006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123412万人;全省共有从事农业的人员达到了9975万人;农村从业人员1079万人;农业技术个人员68万人。

  另据相关资料表明:2007年全省干部总数792万人,其中女干部261万人,比重为3295%;全省公务员总数为14万人,其中女公务员人数为32万人,比重为2286%。

  从整体上讲,我省的高级人才少,特别是大师级的人才、高素质的领军人才缺乏,由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创造新人才缺乏,由于企业家人才缺乏,由于缺乏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省经济与科技等事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