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国内学者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变化的研究

国内学者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变化的研究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后,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发展经济和解决就业问题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我国学者关于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变化的研究重点不在于原理性创新研究方面,而主要在于实证研究或对策性研究方面,以探讨我国的实际状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主。

改革开放后,国内学者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发展经济和解决就业问题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关于就业问题的研究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就业问题也是近些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这一切都与西方国家不太一样,因此我国学者关于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变化的研究也有着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点。我国学者关于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变化的研究重点不在于原理性创新研究方面,而主要在于实证研究或对策性研究方面,以探讨我国的实际状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主。

(一)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

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我国理论界主要有两种研究思路:一种是根据GDP就业弹性的概念,从正面直接研究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通过验证奥肯定律所揭示的经验规律的有效性,从失业率变动的角度来考察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李红松在2003年发表的《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一文中运用差分公式法和经济增长模型法分别测算了我国不同阶段的就业弹性值。其测算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弹性水平出现了显著性下滑,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弱。[22]蔡窻、都阳、高文书(2004)在运用新的计算方法分别对城镇就业弹性和城乡整体就业弹性进行测算后也认为,与城乡整体就业弹性呈下降趋势不同,城镇就业弹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以往的研究所得出的经济增长没有带来就业的结论并不准确,实际上,经济增长只是没有带来显性就业的增加。[23]邹薇(2003)通过构建GNP、GDP与城镇登记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模型发现,中国总量经济增长与城镇登记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明显偏离奥肯定律,出现这种偏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失业率统计指标的不完善性。[24]安平、李勋来(2004)在对相关理论与变量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特别是通过对有效劳动就业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实际上带来了就业的相应增长,这里的就业更主要地是指有效就业的增长而不仅仅是名义就业的增长。[25]常云昆、肖六亿(2004)在对我国失业率变化量和产出增长率进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也发现,在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失业率变化与产出变化之间并不存在奥肯定律。[26]姜巍、刘石成(2005)用就业量替代失业率构建的扩大的奥肯模型,分析中国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结果显示,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与产出增长呈正相关关系,而农业的就业增长与产出存在负相关。[27]

(二)关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

喻桂华、张春煜在《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一文中,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国际数据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于劳动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由此产生了结构性偏差,并且偏差的收敛速度慢于国际经验。若分别从三次产业看,偏差产生的原因在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缓慢,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了劳动节约型技术,发生了资本替代劳动,以及第三产业增长缓慢和结构失调。[28]宋晓丽(2004)在对各次产业就业增长潜力进行计量分析后也认为,中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力正在不断减弱,实证分析表明,第三产业所面临的“与城镇化不相关”问题,是阻碍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的主要原因。[29]蒲艳萍在《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增长影响及国际比较》中,通过对不同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后指出:(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就业已经达到饱和并开始排斥劳动力,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有所下降,第三产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2)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在变化上具有不对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3)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着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的结构性问题,此外,就业结构变动中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较缓慢,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偏低[30]。基于以上研究,国内学者进一步对各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变动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给予了深入的探讨。李勇(2007)在实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及其内部各个行业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影响,以及第三产业及其各行业的就业弹性随时间和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化而发生变动的趋势之后指出,第三产业在我国是促进就业的主要产业,其中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业等六个行业对促进就业具有显著的作用。不过,第三产业及其内部主要行业的就业拉动能力随着产业规模的增长和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出下降趋势。[31]另外一些学者如刘殿臣、闫彩红(2007)等,将这种研究思路运用于对地方就业问题的考察,并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发现。[32]这种尝试不仅为今后的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拓展了原有思路,丰富了分析方法,而且还从扩大就业的角度为今后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新方向,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注释】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69.

[2]张平,王树华.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7~8.

[3]景跃军.战后美国产业结构演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美]H.钱纳里,S.鲁宾逊,M.赛尔奎.工业化与经济增长比较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张平,王树华.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7.

[6]李善明等.外国经济学家词典.深圳: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

[7]李善明等.外国经济学家词典.深圳: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

[8]苏东水.产业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5.

[9]李善明等.外国经济学家词典.深圳:深圳海天出版社,1993.

[10]刘家强.缓解西部地区城乡就业矛盾对策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91.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38.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4.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92.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92.

[16]马克思恩格期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86.

[17]马克思恩格期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90.

[18]宋小川.无就业增长与非均衡劳工市场动态学.经济研究,2004 (7).

[19][英]威廉·配第.政治算术.陈东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32.

[20][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76.

[21][美]钱纳里,塞尔奎因.发展的型式:1950—1970.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29-33.

[22]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财经研究,2003(4).

[23]蔡窻,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经济研究,2004(9).

[24]邹薇.中国经济对奥肯定律的偏离与失业问题研究.世界经济,2003 (6).

[25]陈安平,李勋来.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2004 (1).

[26]常云昆,肖六亿.有效就业理论与宏观经济增长悖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2).

[27]姜巍,刘石成.奥肯模型与中国实证(1978—2004).统计与决策,2005(12).

[28]喻桂华,张春煜.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当代经济科学,2004 (5).

[29]宋晓丽.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的可能性与局限性分析.理论与改革,2004(4).

[30]蒲艳萍.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增长影响及国际比较.现代财经,2005 (2).

[31]李勇.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弹性的关联.改革,2007(3).

[32]刘殿臣,闫彩红.协调云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07(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