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上海医疗资源

上海医疗资源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医疗机构配置现状医疗机构总体发展情况。表4.44 1998—2012年上海市医疗机构发展情况资料来源:2013年上海统计年鉴。2004年起,上海卫生机构总数开始企稳,并在2007年重拾升势。表4.48 2002—2011年上海市不同等级医院发展情况资料来源:2003—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1.医疗机构配置现状

(1)医疗机构总体发展情况。

截至2012年底,上海的医疗机构总数达3465家,其中医院为317家,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专科医院和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1002家。上海市医疗机构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54家,其中医院为每平方公里0.0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每平方公里0.29家。换句话说,每1.83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一家卫生机构,每20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一家医院,每6.38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有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表4.44 1998—2012年上海市医疗机构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2013年上海统计年鉴。每万人卫生机构数、每万人医院数是以上海市历年常住人口计算而得。

图4.37 1998—2012年上海市卫生机构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2013年上海统计年鉴。

从图4.37中可以看出,上海卫生机构的数量在1998—2003年期间一直处于下跌状态,从1998年的4637家下降至2003年的2 319家,6年期间总共减少了2 318家。2004年起,上海卫生机构总数开始企稳,并在2007年重拾升势。反观医院数量,可以发现该数据在1998—2006年、2007—2012年这两个时间段内总体保持稳定,但在2007年发生了数据断层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从2007年开始,医院统计范围按照新的《2007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统计,不再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和专科防治院。

(2)医疗机构类别配置情况。

通过整理2007—2012年上海各卫生机构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部的数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同时诊所、卫生所、医务室的数量出现了下降,其他卫生机构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医院中除中医医院保持不变之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医院数量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加。截至2012年,上海拥有184家综合医院、17家中医医院、92家专科医院、100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33家门诊部、21家妇幼保健院,将这些卫生机构按各机构占总体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列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门诊部(15%)、综合医院(5%)、专科医院(3%)、妇幼保健院(0.6%)、中医医院(0.5%)。

表4.45 2007—2012年上海医疗机构配置情况

资料来源:2008—2013年上海统计年鉴。

图4.38 2012年上海卫生机构配置情况

资料来源:2013年上海统计年鉴。

(3)医疗机构产权性质。

根据医院机构产权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医疗机构分成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2011年,上海医院总数为308家,其中非营利性医院为177家,占比为57%,营利性医院为131家,占比为43%,两者的比例比较接近50%的水平。从医院的具体类别来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中非营利性与营利性占比也较为接近50%的水平,但是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仍然主要以非营利性为主,营利性的中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数量均只有1家。将时间长度拉长,可以发现上海在2002—2011年期间,非营利性医院数量出现了小幅下滑,由2002年的190家减少至2011年的177家,总体上保持了稳定的状态。相比之下,营利性医院的数量出现了大幅增加,由最初的16家增加至2011年的131家,10年期间增长了8倍。

表4.46 2011年上海不同性质医院比重情况

资料来源: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图4.39 2002—2011年上海不同性质医院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2003—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此外,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上海的已分级医院中,公立医院占据了绝大多数。在2010年,上海共有已分级的公立医院157家,其中有35家三级医院、111家二级医院以及11家一级医院。但上海仅有1家二级民营医院。在2011年,上海新增加了1家三级公立医院和1家一级民营医院。

表4.47 2010、2011年上海分级医院中不同产权医院状况

资料来源:2011、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图4.40 2010、2011年上海分级医院中不同产权医院状况

资料来源:2011、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4)医院等级情况分析。

医院等级划分标准,是我国依据医院功能、设施、技术力量等对医院资质评定指标,全国统一,不分医院背景、所有制性质等。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医院经过评审,确定为三级,每级再划分为甲、乙、丙三等。2002—2011年期间,上海三级医院的数量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变化,2011年末三级医院数为34家,比2002年增加5家,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的数量则呈现出小幅下降的趋势。2011年,两者的数量分别为91家和7家。2002年对应的数值为117家和16家。相比之下,未定级医院的数量在统计期间内出现了大幅上升,由2002的13家增加到148家。

表4.48 2002—2011年上海市不同等级医院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2003—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图4.41 2002—2011年上海不同等级医院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2003—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医疗机构利用现状

(1)医疗机构床位资源总体发展情况。

医疗机构床位资源是医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上海各类卫生机构的床位数总计为7.02万张,其中医院床位数为6.83万张,占比为97.3%。在随后的15年时间内,上海的卫生机构床位数出现了稳步上升,2012年末,各类卫生机构的床位数已达10.96万张,增幅为56.1%。2007年开始,医院统计范围按照新的《2007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统计,不再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和专科防治院。除去这一因素,医院床位数也一直保持了上升趋势,截至2012年末,医院床位数已达9万张。

图4.42 1998—2012年上海卫生机构床位资源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2013年上海统计年鉴。

(2)不同床位数医疗机构发展情况。

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统计标准,以床位数作为分类依据,将医院分成八档:0—49张、50—99张、100—199张、200—299张、300—399张、400—499张、500—799张、800张及以上。2002年,上海对应上述各档床位数的医院数分别为29、23、30、38、26、16、33、11。而在2011年,该组数据变为:110、29、29、35、21、22、34、28。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可以发现,只有床位数为0—49张和800张及以上的医院数量出现了大幅增加,增加幅度依次为279%和155%。其余组别的医院数总体上保持了相对稳定,床位数为100—199张、200—299张、300—399张的医院数出现了小幅下滑。

表4.49 2002—2011年上海不同床位数医院发展情况

(续表)

资料来源:2003—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3)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床位资源。

2007年,床位数最多的前5类医疗机构分别是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科医院、中医医院、老年护理院。其中床位数最少的护理院拥有2 513张床位。2012年,床位数最多的前5类医疗机构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专科医院超越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拥有床位数第二多的医疗机构。在众多医疗机构中,只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床位数在2007—2012年间出现了下降,由2007年的18 857张减少为17286张。对比之下,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院的床位数大幅增长,增幅均超过60%。通过计算各类医疗机构床位数占全部医疗机构床位数可以发现,上海综合医院的床位数与总体床位数是保持同步增长的,这一比例一直维持在50%,专科医院的床位数在2007、2008年的增幅要高于总体的增幅,之后便保持21%的比例不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床位数占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7年的20%下降到2012年的16%。

表4.50 2007—2012年上海医疗机构床位资源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2008—2013年上海统计年鉴。

(4)医疗机构病床资源利用状况。

衡量医疗机构病床利用状况的指标主要包括病床周转次数、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其中,病床周转次数、使用率是正指标,而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是负指标。从图4.43中可以清晰地看出,2003—2012年间,病床周转次数稳步上升,从2003年的12.55次增加到2012年的26.73次,增幅达到113%,同样作为正指标的病床使用率除在2010和2011年出现下降以外,其余年份均保持了上升的态势。在统计的10年期间,出院者平均住院日逐步下降,从2003年的17.9日下降到2012年的12.2日。在分析2012年不同医疗机构病床资源利用状况时可以发现,综合医院和护理院的病床使用率最高,均超过了100%,但由于护理院自身的特点,护理院的病床周转次数仅为1.63次,而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高达112.38日。中(西)医医院的各项指标和总体指标较为接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病床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较低。

图4.43 2007—2012年上海各医疗机构床位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2008—2013年上海统计年鉴。

表4.51 2012年上海各医疗机构病床资源利用状况

资料来源:2013年上海统计年鉴。

图4.44 2003—2012年上海医疗机构病床利用状况

资料来源:2004—2013年上海统计年鉴。

3.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现状

(1)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总体发展情况。

在1998—2012年期间,上海卫生技术人员、医生、护师、护士的人数总体上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1998年卫生技术人员为108 358人,此后,该项数据出现持续小幅下滑,直至2005年,该项数据重拾上升趋势,截至2012年,卫生技术人员为146 148人,比1998年增加37790人,增幅为35%。医生人数在1998—2012年的变化趋势大体与卫生技术人员的变化保持一致,但不论是增加的绝对数,还是相对数的增幅,都比较偏小。截至2012年,医生总人数为54218人,比1998年增加3892人,增幅为8%。护师、护士的人数在此期间逐年增加,从1998年的35 658人增加到2012年的63229人,增幅为77%,这也使得医护比从以前的0.71增加到现在1.17。

表4.52 1998—2012年上海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1999—2013年上海统计年鉴。

图4.45 1998—2012年上海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1999—2013年上海统计年鉴。

(2)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人力资源。

从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来看,医生人数上升较为明显的是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专科医院、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绝对数分别为1261人、205人、415人、904人、41人、1096人,增幅为5.48%、8.86%、59.12%、23.43%、21.58%、10.41%,其中综合医院的医生增加人数增多,但由于基数较大,增幅仅为5.48%,增幅最大的医院为中西医结合医院。此外,妇幼保健院(所)的医生人数在2007—2012年期间保持相对稳定,2012年医生人数为962人,比2007年增加7人。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的医生人数则在此期间出现了下滑,减少的绝对数为53人。

从护师、护士的历年数据来看,各医疗机构的人数均出现了上升。从增加的绝对数来看,前三位的医疗机构为综合医院(7 905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 557人)、专科医院(2 478人),从增幅来看,前三位的医疗机构为护理院(93.75%)、中西医结合医院(88.38%)、专科医院(41.21%)。在这些医疗机构中,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的护师、护士人数增加最少,2007—2012年期间仅增加59人,增幅为22.87%,同时这一增幅也为最小增幅。

表4.53 2007—2012年上海不同医疗机构医生人数

资料来源:2008—2013年上海统计年鉴。

表4.54 2007—2012年上海不同医疗机构护师、护士人数

资料来源:2008—2013年上海统计年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