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承载力遭遇瓶颈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承载力遭遇瓶颈

时间:2022-06-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城市综合承载力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促使上海拓展其交通通勤范围。

上海城市综合承载力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新型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促使上海拓展其交通通勤范围。经济全球化、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的推进,使得上海的交通需求迅速增长。此外,受城市空间地域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等的制约,上海交通亟待转型发展。

1.既有城市交通设施承载量接近饱和

城市交通方面,目前上海的快速路日常高峰期间车速低于20公里每小时的拥堵里程比例已增至10%,轨道交通早高峰期间全网拥挤度超过100%的拥堵里程比例已达9%,公共交通客运量接近2 000万乘次承载规模,高峰服务能力均已接近饱和状态。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以及机动车辆的增加,上海的交通拥堵现象将日趋严重。交通枢纽方面,上海机场(包括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预计设计能力为1.2亿人次每年)的年客运吞吐量从2004年的3591万人次,增至2014年的8 962万人次,预计2020年的年旅客吞吐量将达1.1亿到1.2亿人次。上海港(包括洋山深水港和外高桥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多年排名全球第一,2015年预计年吞吐量达3500万标箱,但由于缺乏大船直接停靠的深水航道,港口吞吐能力已经趋于饱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深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上海机场与港口航运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给城市机场、港口等交通枢纽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庞大的客流与货运需求的压力

2.郊区新城交通体系建设亟待完善

至2008年,上海外环以外的郊区常住人口、人流日均出行量和机动车辆分别占全市总量的50%、36%和50%,由此可以看出,上海郊区新城居民的交通出行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的便捷性、舒适性以及模式的多样性逐渐成为郊区新城居民对交通出行的重要需求。但从目前来看,郊区新城内部公共交通等配套设施尚不完善,主要依赖低速、低容量的地面交通的现状,难以支撑新城居民的出行要求;市郊大量重要交通走廊被包入新城内部,不仅阻碍了新城内部的正常交通秩序,也降低了过境通道的运行效率。随着大浦东战略的推进、虹桥商务区的开发以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落地等,上海的城市空间结构正发生重大调整,中心城区用地的饱和也将促进人口逐步向郊区转移,这对郊区综合交通体系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受城市空间地域资源的制约

按照生态环保原则及可持续发展的规律,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宜超过总面积的50%。2013年,上海建设用地总规模已突破3000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陆地面积(包括市域面积以及滩涂等新生面积,共计6 800平方公里)的45%,可开发的土地规模逼近极限。而未来上海建设用地的零增长,意味着城市建设用于交通基础设施的土地也基本为零增长。目前,中心城区道路基础设施供给和交通枢纽承载量已接近饱和状态,而郊区新城的路网密度仍然较低,未来需要在优化老城区空间结构的同时,注重新城区交通体系的建设,从结构和密度上提高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承载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