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的经济特征

的经济特征

时间:2022-06-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ICT的经济特征一、ICT的基本特征(一)互补性单一的信息通信技术无法满足市场中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往往只有当各种信息技术产品相互兼容,必须互相配合形成信息系统后才可以发挥效应,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电话和计算机。

第二节 ICT的经济特征

一、ICT的基本特征

(一)互补性

单一的信息通信技术无法满足市场中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往往只有当各种信息技术产品相互兼容,必须互相配合形成信息系统后才可以发挥效应,例如,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电话和计算机。因此,信息通信技术之间具有明显的互补性(complenmentary)和兼容性(compatability),必须互相配合形成完整的信息系统,才可以发挥效用。一方面,在生产环节中,信息通信产业具有产业间的关联特征,例如,通信业向前关联的有信息服务业、广播电视、互联网内容提供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等应用项目,向后关联的有建筑施工、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力供应、软件工程和系统集成等。另一方面,ICT产品间的互补性不仅体现在产品向前关联以及后续产品与主干产品的兼容性上,还体现在产品使用效用的相互补充性上。卡兹和夏皮罗(Katz & Shapiro,1985)将互补性产品构成的集合体称之为硬软件系统,或者称为虚拟网络的间接网络效应。[28]例如,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就是辅助关系,两者的销售数量也具有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在互联网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将信息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控制利用技术融于一体,并不断融合成新的ICT。但是,融合不是简单的集合和联合,而是基于系统优化的综合,正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已逐步形成各种单一技术所不具有的新特点。

(二)成本特殊性

ICT产品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凝聚了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研发和应用一种新的ICT产品,往往涉及复杂的设计与生产工艺,需要大量的智力、知识的投入,在研究、开发和应用阶段需要大量科研经费,因此,ICT具有较高的固定成本。同时,由于ICT研发的风险很大,固定成本往往是沉没成本(sunk cost),基础研发费用无法回收。但是,一旦产品研发成功之后,在增加产量、拓展市场过程中的可变成本就会相对较低,即复制成本很低,从而使边际成本趋于零。边际成本的递减必然导致产品具有很强的报酬递增倾向,生产厂商愿意源源不断地生产、再生产,使供给曲线出现向右下方倾斜的倾向。从本质上讲,ICT产品的供给决定价格,即使产品售价极低,生产厂商常常也能得到补偿而愿意继续扩大产量。正如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经济学家勃罗·克鲁格曼所言:“在网络经济中,供给曲线下滑而不是上扬。”[4][113]

例如,芯片制造是资本密集程度最高的产业,目前开办一家蚀刻0.35微米晶体管的芯片厂要耗资25亿美元,建造生产0.07微米晶体管超级芯片的硅片厂要花100亿美元,而可变成本很低,芯片生产的基本原料是硅和电力,其成本仅占总成本的1%~2%。在软件业,软件产品的成本构成主要是知识附加值,即开发设计的成本,有形消耗成本很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产量越高,单位成本越低,利润相应增加。这其实是一种规模经济效应。在固定成本较高而可变成本很低的产业中,规模经济效应尤其明显。成本结构的这种特点,使收益递增机制在信息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市场份额的占有比眼前利润更有意义,因为只有扩大市场份额和产量,才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形成有利于快速发展的正反馈机制,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和更长远的利益。

(三)学习效应

古典经济学家虽然重视学习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但技术进步只被看做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阿罗(Arrow,1962)用“干中学”(learn by doing)来说明技术进步的内生理论。[114]“干中学”表现为生产一个单位的产品所需要的直接劳动时间以某一不变速度随着累积的生产量递减。这说明产品的生产技术需要一定的技能来进行操作,随着经验积累和对技能的熟练掌握,生产效率才可能提高。后人将“干中学”称为学习效应(learning effect)。

学习效应在ICT产品的生产和应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技术中,每一个生产操作细节都可以用“显性的”规则固定下来,技能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ICT具有知识密集型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需要使用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才能顺利使用,并且通过应用创新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知识优势代替了物质优势成为ICT普及扩散中最重要的因素。作为技能有偏性技术(skill-biased technology),ICT要发挥积极的经济效应,关键在于使用者的技能水平和花费的学习成本,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地“干中学”。

对于具有学习效应的信息通信技术来说,最新研发和应用该技术的厂商和个人往往比其他厂商和个人具有决定性的先行优势。因为尽管第一个厂商和个人所掌握的一些信息通信技术最终会被其他厂商和个人所学习、理解和掌握,但是,并非一切知识和信息都可以自由自在地传播,在技术的熟练应用过程中往往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投入,也可以通过学习来掌握这些技术和知识。换句话说,要使在某个特定生产过程设计和操作中的知识内在化,常常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因此,信息通信技术可以理解为一种“传递式”的或“无声的”能力,这种能力取决于他们自身积极地参与生产过程,建立这种能力的种种知识是通过边干边学、在消费中学习,以及通过与不同公司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合作学习的。

(四)溢出效应

技术的“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是指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促进扩散领域中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外部性的一种表现。卡维斯(1974)以国际技术扩散为出发点,根据创新扩散对当地厂商的不同影响,将技术扩散带来的外部性统称为“溢出”。帕伦特(Parente,1994)则研究了技术扩散、“干中学”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说明国家间的技术差距以及产业间生产能力和生产绩效上的差距。[115]

ICT溢出效应属于技术外溢的一种,可以理解为ICT在扩散中导致厂商技术进步和整体生产率提高的效应,并促进研究部门对知识存量的积累,进而提高人力资本的生产效率。即一旦技术被使用,可以快速影响到其他行业的用户和消费者,其中所包含的技术和知识、信息也可以迅速复制并得到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产品消费与普通的消费品消费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信息技术产品具有“消费的外溢性”,即信息技术产品的使用会提高信息技术使用者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有利于积累人力资本。同时,作为知识技术,可以不断积累并分享,具有正的外部性作用。从溢出的内容来看,ICT的溢出效应包括:①技术的溢出,即信息技术产品一旦被使用,就会提高ICT使用者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有利于积累人力资本。②知识的溢出,即作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可以不断积累。一旦技术被使用,可以快速影响到其他行业的用户和消费者,其中所溢出的技术、知识和信息也可以迅速复制推广应用。

ICT的溢出效应还表现在不同领域的溢出:首先,知识在内部的溢出效应,是指某些信息和知识能对本企业或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例如,自身的技术信息、市场信息能对该企业或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它是一个企业或产业成长的必要条件。其次,信息在外部的溢出效应,是指信息与知识对外部企业或行业的影响,例如计算机技术对于制造业、流通业的影响。再次,信息在一个国家内部的溢出效应指信息知识可以从先进地区向落后地区扩散。最后,溢出效应也可以在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通过知识产权贸易、技术许可、专利技术公开、公开出版物、媒体传播等多种形式。

二、网络经济的运行规律

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带动了经济学家对网络经济特征的研究,并初步形成了网络经济学的研究体系。Umbhauer(1998)最早提出了网络的经济含义,认为“对于经济学家而言,网络的概念既包括经济行为主体的相互作用的结构,也包括正外部性的经济属性。因此,网络能够被视为既是建立在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一个集,也是经济行为主体对不同经济目的采用的相似行为的一个集”。[116]其中,以经济行为为主体的集合经济链是构成经济网络的基本要素。经济网络不仅是经济行为主体的集合,也是相互间特殊的经济关系。当存在具有相似行为的经济主体时,它们之间存在的特殊经济关系必然导致特殊的经济规律和特征。

(一)网络外部性

1996年,Nicholas Economids将网络抽象定义为由多个结点和链路构成的集合体,认为网络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不同结点和链路之间的互补性。[117]从此,使网络经济学摈弃原有网络产业经济学对通信产业等具有网络化产业的研究,转而对网络产业中广泛存在的网络外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网络产业转向经济网络中广泛存在的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ies)。

萨缪尔森将外部性(externalities)定义为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给他人带来非自愿的成本或收益。更确切地说,外部性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从货币上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113]网络外部性是一种网络的属性,它对经济行为主体的价值函数产生影响。在一个同质的网络中,所有经济行为主体可能会认同参与者的数量具有正值,因为与网络不存在的情况相比,网络外部性允许它们以更低的成本访问网络的其他成员。但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产品(特别是数字产品)的网络外部性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电脑的操作系统,一旦某个操作系统确立了主流操作系统的地位,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公司为使用该操作系统而不是使用非主流操作系统的用户开发应用程序。例如,在计算机网络中,有一个新的进入者A,他和网络经营者受他们之间签订的契约的约束。合同双方以外的人都是这个特定契约的“外部”。但是,属于“外部”的某个已入网者B却可以与A进行沟通。这就是说,A与网络经营者的契约给“外部”提供了方便,这被称为“网络的外部性。但是,网络外部性具有不同于传统外部性的特点:

第一,传统的经济理论主要研究生产领域的外部性问题(包括溢出效应),而网络外部性主流的观点倾向于从市场主体中消费者需求的角度来研究外部性,即网络外部性是当消费同样产品的其他使用者增加时,某一使用者消费该产品所获得的效用增量,或者称为当采取同样行动的代理人的人数增加时该行动所产生的净价值增量。[118]网络外部性是一种网络的属性,它会对经济行为主体的价值函数产生影响,当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大时就是网络外部性。正消费外部性最早由拉尔夫在1974年对电信服务的研究中发现,后来卡茨和夏皮罗等许多经济学家称之为“网络外部性”,就是当消费同样产品的其他使用者增加时,某一使用者消费该产品所获得的效用增量。梯若尔(Tirole)认为,当某产品对某用户的效用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加时,就出现了正的网络外部性。莱伯维茨和玛格丽丝认为,网络外部性是指当采取同样行动的代理人(agents)的人数增加时该行动产生的净价值增量。综上所述,当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大时就是网络外部性。有些文献也将网络外部性称为网络效应(network effect),即使用者从用户网络中获得的福利变化的水平。由于用户数量的增加,在网络外部性的作用下,原有的用户免费得到了产品中所蕴涵的协同价值,[5]并且无须为这一部分的价值提供相应的补偿。

第二,虽然网络外部性也可能存在负外部性,[6]但通常的研究主要侧重研究网络具有的正外部效应。同时,不仅仅互联网等网络本身具有网络外部性,外部性也可以广泛存在于各种具有网络特征的技术产品、信息产品(特别是数字产品)的消费过程中。

第三,网络外部性具有准公共产品特征。公共产品(public goods)常等同于集体产品(collective goods)、社会产品(Social goods)等,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萨缪尔森(Samuelson,1954)将公共产品定义为使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消费的产品。如果将网络本身看做一种产品,那么它同样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是因为网络的主要特征就在于它的系统性和内部信息流交互性,网络之所以成为网络,就在于组成网络的各个节点无论如何扩展、延伸,始终是与原网络连成一体的,是不可分割的完整的系统。因此,网络的价值就在于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能进行信息流的交互传递,而不是单向传递。因此,不与其他端点相连、相互传递信息的单个节点是没有意义的。同时,两个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流也不会影响另外两个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流。

但是,网络并不是纯公共产品,而是准公共产品,具有部分的排他性和竞争性。一方面,由于网络的使用和接入并不是完全免费的,加入某个经济网络的用户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和成本(例如网络接入费用、拨号上网的费用、购置基本设备的费用),因此,消费网络的边际成本大于零,具有部分的排他性;另一方面,网络外部性意味着网络中每个用户所获得的效用取决于该网络用户的数量,具有部分竞争性。

第四,网络外部性不会导致市场失灵。首先,进入任何网络仍然需要一定的投资和支出,市场的价格机制仍然具有一定的作用,“搭便车”现象难以存在。其次,网络外部性是一种消费者之间的外部性,即消费者对网络的使用有可能不通过价格机制而对其他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产生影响。因此,尽管网络外部性会引起社会边际收益的增加,但是网络消费者也因此提高了对网络效用的主观评价,进而提高对该种网络消费所愿意支付的价格。这样,生产者的私人边际收益也就随之增加,从而仍然保持了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相一致,市场机制对于网络型产品进行资源配置时仍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

第五,网络的外部经济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自身的系统性、网络内部信息流的交互性和网络基础设施的长期垄断性。首先,不论网络如何向外延伸,也不论新增多少个网络端点,都将成为网络的一部分,同原网络结成一体。因此,整个网络都将因网络的扩大而受益。其次,在网络系统中,信息流并不是单向的,网络内任何两个端点之间都能相互交流,信息交流的机会从理论上说等于2n(其中,n为上网人数)。随着上网人数的线性增长,信息交流的可能性将呈指数态势上升,并且在整个网络中没有所谓的权力控制“中心”的存在,即使网络的一部分端点消失了,也不影响其他端点间的正常联络,这就保证了外部经济性的普遍意义。最后,网络基础设施,比如通信设施等,一般都具有投资额巨大、投资周期长、垄断性强和使用期限长等特点。这就决定了网络外部经济性的长期存在。[118]

第六,网络外部性并不是互联网所独有的特征,只要是具有相互经济关系的主体之间都存在网络特征的外部性。但是,正是互联网的经济运行方式使得经济网络内的信息流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都与数字化网络紧密相连,网络外部性表现得越发明显了。网络的外部经济性的大小既与网络的规模直接相关,又与网络内部物质流动的速度有关。网络规模越大,外部经济性就越明显,并且在网络规模超过一定数值时,外部经济性就会急速增大,这就意味着网络的外部经济性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另外,网络的外部经济性与网络内信息流的速度同样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流速越大,外部越经济。

(二)报酬递增

长期以来,报酬递减是统治经济学多年的基本规律,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经济系统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些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呈下降趋势。20世纪初,经济学家阿林·杨(Allyn Young,1928)首先把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7]与产业的增长联系起来。[119]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流经济学家开始将报酬递增作为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等经济学核心理论的重要假设,认为知识、专业化分工、人力资本和扩大出口都有可能带来报酬递增效应,甚至有学者认为,报酬递增就是当前网络经济特有的经济规律。[120]

古典经济学家对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前提就是技术水平不变,但是在ICT普及应用并带来技术—经济范式革命时,技术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技术进步带来了专业化分工,积累了知识和人力资本,成为产生报酬递增规律的基础。所谓报酬递增,即指某一产品或行业的净收益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生产规模扩大速度的现象或状态。传统产品的生产由于物质、能量资源的有限性或稀缺性,技术进步的局限性,使得当产品的生产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后,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收益呈现递减趋势。尽管在传统的工业经济中,当物质产品生产尚未达到一定的经济规模时,边际收益也是递增的,但是在网络经济形态中:一方面,信息与知识资源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并且具有可再生性和重复使用的特点,对于生产者无竞争性而对使用者无排他性,由于主要的要素投入是具有可再生性和共享性的知识,对于稀缺的物质资源要素的需求很少,也就是知识要素投入的增加不容易导致边际收益递减现象,成本因此不会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的增加;另一方面,网络经济中的需求往往是由供给创造的,产品受到市场容量饱和的影响小,同时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也使报酬递增的作用加强,知识和技术的获取和改进会渗透到资本、劳动等其他辅助性要素的投入和使用中,使得原有生产要素的效率得以提高,以表现为边际收益递增的产生,最终可能导致正反馈,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结果。当然,报酬递增规律并不是网络经济唯一存在的特征,在ICT产品的生产中,也会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现象。网络经济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范围,使它在经济活动中不再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规律。

(三)正反馈

正反馈(positive feedback)是对经济过程的动态描述。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报酬递增的假设前提下,经济系统能够产生一种局部正反馈的自增强机制。布莱恩·阿瑟(Brain Authur,1985)认为,正反馈是具有自增强或自催化特征的动态系统,其结果是倾向于产生多重渐进状态或可能的“显式结构”。[121]这种正反馈机制会使经济系统产生如下特征:

1.多态均衡

多态均衡即一个经济系统中可能存在两个以上的均衡系统,选择哪一个均衡系统是不确定的、不唯一的和不可预测的。

2.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是从其他学科融入到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混沌理论非线性动态模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initial conditions sensitive dependence),其运行的结果是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决定甚至有可能被锁定(lock-in)。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经济学家通常用路径依赖来表示即使在一个自愿抉择和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系统中,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技术产品或是标准、一个次要的或暂时的优势,或是一个看似不相干的事件都可能对最终的市场资源配置产生重要而不可逆转的影响。[122]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主要隐含两个重要特征:历史的重要性和不可逆转的选择。其中,历史的重要性的含义是指我们目前的经济环境可能在很重要的程度上有赖于历史上的一些突然转折和偶发事件。更进一步地说,对这些事件的依赖性很可能是以一种非常任意的形式进行的。我们从历史所继承下来的现在或是我们所建设的将来都可能不是来自于那些重要的已知事物,或是经济历史的不可避免的推动力量,而是来自于那些如果我们意识到它们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就可能轻易改变的小事物。也就是说,当历史上的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并控制了历史发展的结果时,就发生了路径依赖。不可逆转的选择含义是指路径的选择是不可以很轻易地发生改变的,因此,在经济学的路径依赖讨论中都或明示或暗示地与选择的不可逆转相互联系。同样的潜在技术、同样的消费者偏好,却可能由于整个事件开始的方式不同而引致不同的后果即不同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换言之,目前的经济环境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历史上的一些偶发事件和推动力量,这些推动力量有可能影响并控制了经济发展的结果,难以逆转。

3.锁定

当路径一旦选择就不可逆转时,正反馈将导致锁定(lock in)现象的产生。所谓锁定是指一个系统转换到另一个系统的转移成本(switching cost)大到转移不经济,从而使得经济系统达到某个状态之后就很难退出,系统逐渐适应和强化这种状态,从而形成一种“选择优势”,把系统锁定在这个均衡状态。[118]因此,对非理性路径的依赖将使旧技术的使用者锁定在过时的技术—经济范式中。转移成本不仅仅是购置相关设备的成本,还包括学习技能的成本。经济行为主体的有限理性使传统技术的所有者无法预见未来的无效率,从而限制经济行为主体转向新的最优技术。

4.可能无效率

由于路径依赖受随机事件的影响,系统达到的均衡状态可能并不是最有效率的均衡。一旦建立了某种均衡状态,学习效应、合作效应和适应性预期使得系统逐渐适应和强化这种状态。因此,经济系统可能会因为对传统路径的依赖而产生一个无效率的均衡状态。这种均衡状态一旦被选择就会不断地重复下去,从而将系统锁定在无效的均衡状态。如果要改变这种无效率的均衡,就需要系统花费巨大的转移成本来克服原锁定状态积累的选择优势。

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改变了传统理论的理论假设和必要条件,人们很难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去阐述网络外部性、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机制等问题。这些网络经济的运行规律也成为网络经济下影响市场竞争策略和个人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它们否定了竞争性市场中实现的单一均衡和市场效率观点,相反却可能导致多态均衡和市场无效率。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弱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而自我强化,出现滚动的累积效应,从而形成累积因果循环的过程,并最终产生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马太效应”。正反馈可以迅速转化为企业的快速成功,产生报酬递增。但是,正反馈机制是把“双刃剑”,如果一种经济系统被认为正在走向衰败,那么这种衰败将会增强,并可能导致灭亡。也就是说,成长的良性循环可以很容易变为衰败的恶性循环,这也就是网络经济规律的经济本质。

综上所述,ICT是新技术—经济范式革命中的关键要素,从微观角度对企业经济信息的获取、提高生产率和交易效率产生作用和影响,对国民经济具有优化、倍增和渗透等作用。结合信息经济学和网络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ICT所具有的互补性、低边际成本、溢出效应、学习效应等基本特征决定了信息通信技术具有不同于传统产品的经济特点。同时,以信息和知识为基本要素、以互联网为基本工具的网络经济形态还具有网络外部性、报酬递增、正反馈机制、锁定、路径依赖等特殊的运行规律。这些经济特征与规律,成为研究国际数字鸿沟经济效应的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