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经济增长的含义及特征

经济增长的含义及特征

时间:2022-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把握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经济周期的阶段及成因;经济增长的特征、经济增长因素、经济增长模型等内容。在美国,通常将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两个季度的下降作为衰退的开始。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就是一种平均长度为40个月的周期。

第十章 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经济周期的阶段及成因;经济增长的特征、经济增长因素、经济增长模型等内容。

能力目标:掌握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能用所学理论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形势。

导入案例

这个故事发生在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期间。冬天的天气已经很冷了,一个小孩冻得瑟瑟发抖,他问妈妈:“天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烧煤?”妈妈告诉孩子说:“因为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煤。”“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因为煤太多了。”妈妈无奈地回答。孩子更不理解了:“煤太多了?那我们为什么没有煤烧?”妈妈沉默了。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1929年10月以前,美国连续十年经济繁荣,经济规模增加50%以上,年均工业增长近4%。但在这繁荣背后的是农民的大量破产,贫富差距的大幅度拉大,60%的家庭处在温饱线上。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产品卖不出去,导致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于是社会购买力更加下降,产品更加卖不出去,最终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经济由繁荣阶段进入衰退阶段,这种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就是经济周期。

第一节 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及阶段

1.经济周期的含义

经济周期有时也称经济波动,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记录显示:总体经济活动水平处于“扩张—收缩—扩张”的波浪式变动之中,而且这种波动又总是围绕一个逐渐上升的长期趋势进行的。长期趋势表示经济变量的时间数列(即按时间顺序记录的变量所表现的一系列的数量)的长期变动。也就是说,产量或收入先有一个逐渐上升的扩张时期,随后又有一个逐渐下降的收缩时期,接着是又一次扩张的到来,这类波动围绕长期趋势无限循环。图10-1显示了这种短期波动的情况。

图10-1 经济周期

2.经济周期的阶段

经济周期既然是产量、收入、就业等总量和价格水平的波浪式的变动,按照产量或收入的高低变化,一般把经济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衰退和扩张是周期的两个主要阶段。谷底和顶峰是周期中的两个转折点。

衰退是经济周期中国民收入从顶峰下降到谷底的阶段。延续时间很长、下降幅度很大的衰退被叫做萧条,如美国1929~1933年持续45个月的大萧条。在衰退阶段,经济活动全面下降:就业、产量、工资、价格、利率和利润一般都下降。在美国,通常将国民生产总值持续两个季度的下降作为衰退的开始。

谷底是国民收入活动水平的最低点,也是从衰退阶段进入扩张阶段的转折点,一般约为1~2个月。这时就业、产量、工资、价格、利率和利润均跌至最低水平。

扩张是经济周期中国民收入从底谷上升到顶峰的阶段。延续时间较长,上升幅度较大的扩张被叫做繁荣。在扩张阶段,经济活动全面上升:就业、产量、工资、价格、货币供给、利率和利润一般都上升。严重衰退后的扩张幅度通常高于温和衰退后的扩张幅度。扩张的速度一般在开始时较快,以后逐渐减缓。

顶峰是国民收入活动水平的最高点,也是从扩张阶段进入衰退阶段的转折点,一般约为1~2个月。这时就业、产量、工资、价格、利率和利润升至最高水平。

从这一顶峰到下一顶峰,或从这一谷底到下一谷底构成一个经济周期,如图10-1中A→E,其所经历的时间叫做周期的长度。顶峰至长期趋势线的高度和谷底至长期趋势线的高度表示周期的振幅。根据经济活动的特点和统计资料,可以判定经济活动处于周期的哪一阶段,以便采取相应对策。

二、经济周期的分类

(1)短周期。又称短波,也称为短周期或者基钦周期,是美国经济学家基钦在1923年发表的《经济因素中的周期和倾向》论文中指出来的。他根据美国和英国的详细资料,提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两种:大周期和小周期。小周期平均长度约为40个月,大周期则是小周期的总和,一般包括2~3个小周期。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就是一种平均长度为40个月的周期。

(2)中周期。又称中波,是1861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在《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一文中提出的。在对物价、生产和就业统计资料分析中,朱格拉认为危机或恐慌不是一种独立现象,而是经济社会不断面临的三个连续阶段中的一个,这三个阶段是繁荣、危机和清算,危机是由繁荣造成的不平衡状态的结果,这三个阶段反复出现就形成了周期现象,平均每个周期为9~10年。熊彼特称它为“朱格拉周期”。

(3)长周期。又称长波,也称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1926年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季耶夫在《经济生活中的长度》论文中提出来的。根据美国、英国、法国一百多年内的批发物价指数、利息率、工资率、对外贸易、生产和商业活动的统计资料分析,他认为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较长的循环,平均长度是50年左右。18世纪以来,已出现过三个长期繁荣、继之长期萧条的周期,即三个长周期或长波,每个周期50~60年。

(4)库兹涅茨周期。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出版的《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一书中,考察了美、苏、德、法、比利时等国家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60种工农产品的产量和35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价格变动的时间数列资料。他舍弃了其间短、中周期的变动,着重分析有关数列资料的长期消长过程,提出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长度从15年到25年不等,而平均长度为20年的长波论或长期消长论,并提出这些国家的产量增长呈现递减的趋势。为区别于康德拉季耶夫的长周期,称其为库兹涅茨周期。

(5)熊彼特的多周期。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对各种经济周期理论进行了综合,在1939年出版的《经济周期》一书中,详细研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200年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变动情况,指出存在三个层次的经济周期,即短、中、长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是并存和互相联系的,他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六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其中短周期为40个月,中周期为9~10年,长周期为50~60年,并以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与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基本一致。这三个长周期分别是:

第一个长周期:18世纪80年代至1842年,为“纺织机时代”。

第二个长周期:1842~1897年,为“蒸汽机和钢铁时代”。

第三个长周期:1897年以后,为“电气化和汽车时代”。

三、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仅仅描述经济周期现象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说明其形成的原因。19世纪以来,解释经济周期成因的理论层出不穷。这里列举少数几种较著名的理论:

1.货币理论

货币理论是把经济周期归结为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展和收缩货币信用所造成的一种纯货币现象。

美国经济学家霍特里认为,经济周期的上升是由于银行货币和信用的扩张,利息率下降,引起投资增加,产量与就业扩大,走向繁荣。经济周期的下降是由于信用扩张受到限制而紧缩,利息上升,引起投资减少,生产与就业减少,走向衰退。银行货币和信用的扩张与收缩成为形成经济周期的根本原因。

现代货币主义领袖弗里德曼认为: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不平衡,这是由政府推行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的货币政策造成的。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停滞膨胀,现代货币主义特别重视货币所起的作用。根据美国货币供给量增加和减少的周期变化,得出了货币因素的作用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的结论。现代货币主义认为萧条是货币量急剧减少造成的,而高涨在于货币量的增加。他们反对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坚持用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调节经济周期。

2.创新理论

创新理论认为技术革新和发明的不均匀性导致了经济上升和下降的周期性。

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来解释经济周期变化,把经济周期看作是各种发明和创造带来的。按熊彼特的观点,创新不是连续平稳的,是时高时低,时多时少,而往往集中在一个较短时期。同时,各种各样的创新活动不是每一个人都力所能及的,而是全社会少数企业家才能从事的。在某一创新出现时,会有许多企业模仿,形成创新高潮,投资增加,信用扩大,经济扩张走向繁荣。在创新普及以后,盈利机会逐渐减少,投资下降,信用收缩,经济由繁荣走向萧条。熊彼特认为如果不考虑影响经济活动的其他因素,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就是由繁荣和萧条两个阶段构成的周期运动过程,实际上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熊彼特认为由创新的多样性、复杂性,形成了经济活动中的多周期,即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并用创新理论解释三个周期。他认为,三个周期中每一个周期都是与一定创新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短周期在于创新活动影响较小和实现的期限较短,中周期也根据创新作用的扩展过程来解释,长周期的根据在于影响比较深远、实现所需期限较长的创新。在一个动态社会,经济周期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可能形式。

3.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把经济周期看作是厂商乐观预期和悲观预期相互感染的结果。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和巴吉霍特等人用人们心理因素的变化来解释经济周期,认为人们心理上有一种“自生的周期”,造成了人们的情绪总是在乐观和悲观之间反复交替出现,人们很难控制自身的周而复始的情绪的变动,人们情绪的变动影响到社会经济活动。当人们的情绪乐观时,消费者要增加消费,生产者增加投资,使经济扩张走向繁荣;反之,如果人们处于悲观情绪状态时,消费和投资都要减少,从而使经济由繁荣转向萧条。由于人们心理情绪的周期性变化,导致社会经济活动也相应出现周期性变化。

4.消费不足理论

消费不足理论认为衰退的原因在于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过多,而储蓄过度是由于收入分配过分集中于少数人造成的。

消费不足理论把经济周期和危机归结为人们消费的不足。这种理论的早期代表有西斯蒙第、马尔萨斯,近代有霍布森,现代有激进经济学派。他们认为,经济萧条或危机是由于消费的需求赶不上消费品生产的增长,消费不足的根源主要是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所造成的富者储蓄过度。解决的办法是实行收入分配均等的政策。

西斯蒙第是法国的小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认为资本主义大生产破坏了自然经济,使小生产者大量破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广大民众收入不足,从而使国内市场变窄,使生产和收入比例遭到破坏,产品不能实现,最终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尔萨斯认为资本积累过快,生产增长速度快于购买力增长,结果引起“有效需求”相对缺乏而带来商品普遍过剩的危机。

5.投资过度理论

投资过度理论认为投资过多使生产资本品和耐用品部门的发展超过了生产消费品部门的发展,从而引起经济结构失调而导致衰退。

投资过度理论强调经济周期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生产过多,即资本品投资的波动。这种理论认为,投资增加首先引起投资品需求的增加以及资本品价格的上涨,这就更加刺激了投资的增加,经济出现了繁荣。在这个过程中,需求和价格的增加都最先反映在资本品上,因此,投资主要是集中在生产资本品的产业上,相反,生产消费品的产业没有受到重视,出现了经济比例失调,即经济资源用于资本品与消费品的比例同人们收入用于储蓄与消费的比例不相适应,结果造成了不是因为消费不足所引起的消费品供过于求,而是由于生产资料生产过多导致的经济周期波动。

投资过度理论可分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和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是以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和米塞斯为代表,用货币因素来解释生产结构的失调及由此所带来的经济波动。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以瑞典学派卡塞尔和维克塞尔为代表,用新发明、新发现、新市场开拓等因素来解释生产比例失调及由此所带来的经济波动。

6.政治周期理论

政治周期理论将扩张和衰退归结为政府领导人为了争取连任而交替使用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的结果。

波兰经济学家卡莱茨基等人认为,政府企图维持经济的稳定,实际上却造成了经济不稳定。为了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结果会带来财政赤字通货膨胀,这样,在政治上要受到人民的责问和反对。于是,政府又不得不转而实行紧缩性政策,人为制造经济衰退与停滞,这样又会引起人民的不满,政府又会重新实行扩张性政策,从而又导致通货膨胀。这就是国家干预经济所造成的新型的经济周期,其根源在于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这两个政策目标之间存在矛盾,而且又很难协调。

7.太阳黑点理论

这是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1875年提出的理论。科学研究发现,每10年左右太阳表面会出现一次黑色斑点,叫做黑子。它严重影响着地球的气候。杰文斯认为,太阳黑子有规律地周期出现,地球气候变得恶劣,影响农业生产,收成减少,进而影响工业、商业、工资、利率、消费、投资等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从而导致整个经济出现周期性衰退。

四、经济周期与乘数—加速理论

1.投资支出在经济周期变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说明,总需求的变动是短期国民收入变动的原因,同样,总需求的变动也是国民收入波动的因素。

在构成总需求的各个因素中,净出口在国民收入所占比例很小,它的变动不足以引起国民收入的波动。政府支出在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但它是一种可以人为控制的因素,往往是在扩张阶段减少,在衰退阶段增加。也就是说,它起着平抑经济周期而不是促成经济周期的作用。消费支出是总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美国,它占总支出的2/3。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比较平稳,耐用消费品的支出虽然是间歇性变动的,但从长期看则是相当稳定的,因而也不是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

投资支出是总需求中的一个重要且易发生变动的组成部分。投资一旦变动会影响总需求,从而引起生产和就业变动。投资可以区分为净投资和重置投资。净投资是指在原有投资数量以外新增加的投资,它受收入增长的制约;重置投资是指用于补偿已耗资本设备的投资,它取决于原有资本数量及其折旧状况,投资的变动主要是净投资的变动。净投资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例不高,在美国,它占总支出的1/5,但它却有剧烈波动的性质。

厂商进行投资,无论是增加存货,修建住宅,还是建筑新厂房和增添机器设备,其最终目的在于获取利润。因此,投资支出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投资收益,即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率;二是投资的成本,这主要是借款利息;三是对未来的预期。厂商对未来具有信心时,才会决定投资。投资支出的大小取决于一国的经济状况,也就是决定于国民收入水平,说明投资决定于产量水平或国民收入变化的理论称为加速原理。

2.加速原理

在国民收入的决定中我们介绍了乘数理论,说明投资、消费等因素的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有乘数作用。这里说的加速原理,则要解释国民收入的变动又是如何影响投资变动的。加速原理是一种投资理论,它说明一国所需投资量主要取决于产量水平,只有在产量增长时才出现净投资;扩张不仅仅是当产量下降时,而且可以是在产量保持在高水平不变时即告结束。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加速原理:

It=Io+D=a(Yt-Yt-1)+D

在上式中,It为总投资,它是净投资(Io)和重置投资(D)之和。由于净投资是在某个时期内的资本增量,故有Io=a(Yt-Yt-1)。此式说明净投资等于产量或收入增量即本期收入(Yt)与上期收入(Yt-1)的差额乘以加速系数(a)的积。加速系数是指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量增加一定量所需要增加的投资量,即净投资量与产量增量之比。例如,增加100万元的产量需要增加200万元投资,加速系数为2。如果产量增加即Yt>Yt-1,净投资为正值;如果产量减少即Yt<Yt-1,则净投资为负值。可见,投资水平是产量或收入变化的函数。总投资最少只能等于零,因为总投资的下限是不投入任何机器设备。由于净投资是从总投资扣除了折旧部分以后的剩余,所以可能为负值。

3.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国民收入周期性波动是由乘数和加速数的互相交织作用而带来的。加速原理又称加速数,因为加速原理表明的就是国民收入变动率与投资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如果说产量的变化通过加速数会导致净投资更大的变化,净投资的变化也会通过乘数引起产量的变化。乘数和加速数的相互作用,将会加深一国的经济波动,增加衰退和扩张的程度。

假定某经济社会正从谷底走出,这时投资需求逐渐恢复,资本品的产量及相应的就业趋于增加,对消费品的需求也随之提高,消费品部门的就业增加,通过乘数的倍增作用使国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国民收入的增长通过加速数的作用导致净投资增加,净投资的增加又将通过乘数的作用引起国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当这一过程持续下去时,经济活动便经过扩张阶段逐渐到达顶峰。

在顶峰阶段,由于某些资源变得稀缺,产生“瓶颈”现象,如现有劳动力充分就业后,劳动力变得短缺。投资需求的增长还将导致资金短缺,利率上升,这些因素将提高成本,降低利润,从而导致国民收入的增长放慢。一旦生产增长放慢,在加速数的作用下,净投资将趋于下降,而净投资的减少会通过乘数作用引起国民收入数倍地下降。国民收入的下降又进一步通过加速数的作用使净投资减少。当这一过程持续下去时,国民收入便经过衰退阶段走向谷底。

在谷底阶段,由于居民还存在必需品的消费支出,政府除保持原有支出水平还可能增加新支出,厂商为生产居民和政府所需物品,仍要进行一定量的重置投资,所以,国民收入的下降不会无限制地持续下去。为了满足现期生产水平的需要,重置投资重新开始增加。资本品生产部门的产量增加,通过乘数的作用导致国民收入增加,国民收入的增加通过加速数的作用又增加了资本品生产部门的投资。于是,一国经济活动走出谷底,开始了又一个新的向上运动。

以上说明,人口增长和技术创新等外部因素带动了经济周期,一旦经济周期开始运转,加速数和乘数这两种内部力量就将推动经济周期循环变动。

五、经济周期的预报和熨平

1.经济周期转折点的预报

为了实施反周期政策措施,需要根据国民收入统计数据和各种时间数列(即按时间顺序记录的变量所表现的一系列的数量)去跟踪和预测经济周期的变动与发展。这种预测主要是使用归纳法,即根据观察,了解事情在过去是怎样发生的,估计它们在将来可能同样发生。

为了跟踪和预测经济周期的变动与发展,准确地把握周期的转折点,经济学家经常注视下面三类时间数列的变动。

第一类是同步指标。这类时间数列大致是与总体经济同时发生增减变化的数列,因而是衡量总体经济现期活动的指标。这类时间数列包括就业和失业率、工业生产指数、国民生产总值、零售额、一般批发物价指数等。其中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指数的最高点或最低点一般作为经济周期到达顶峰和谷底的标志。

这一组指标对于经济周期的预测帮助不大。它们只能宣告转折已经到来,并在转折已经发生两三个月后对转折加以证实。

第二类是滞后指标。这类时间数列是在总体经济活动发生变化之后,才随之发生增减变化的数列。它们通常是在总体经济业已转折之后,才达到经济周期的转折点。这类时间数列包括单位劳动成本、工商企业存货、消费分期付款、借款利率等。

这一组指标无助于预测,因为它们总是落在经济周期转折的后面。

第三类是超前指标。这类时间数列是在总体经济活动发生变化之前就已发生增减变化的数列。它是整体经济活动行将发生转折的一种先兆。属于这类时间数列的有机器设备的新订单、耐用消费品的新订单、企业利润、股票价格、房屋建筑合同的数量、敏感商品的批发物价、制造业的解雇率等。

这一组指标走在经济形势的前头,是获取经济趋向信息的主要来源。如果其中绝大部分指标都改变了走向,或明显地变动,就可以有把握地认为,经济周期的转折点即将到来。在美国,超前指标一般先行4~6个月。

超前指标之所以超前于经济总进程,有以下两个原因:①通过它们可以测量和预计生产活动的变化。例如,解雇率的大量增加,意味着经济总趋势将走向衰退,反之则预示着扩张的开始;建筑合同的增加,意味着几个月后建筑工程开工的增加。②该系列指标可能反映有经验的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当大量的投资者确信衰退即将结束时,他们就会迅速以低价购买证券而得到好处,于是股票价格会率先转而向上。敏感的原材料等批发物价也是同样情形。

但是,超前指标并不能及时、准确和全面地提供预测经济活动走势所需的全部信息。这主要反映在如下方面:①在一些条件下,个别指标可能太早或太晚地转变,使预测者过于敏感或迟钝。②许多指标的变动也常常只预示着经济的一时回潮或一股逆流,人们不能立即说出这是真正的转折点。③超前指标中有些统计资料不易及时得到。凡此种种,致使预测者在发现了超前指标总体重大变化后,距转折点到来已经滞后一段时间。因此,信赖任何一个指标都很可能导致错误。

2.经济周期的熨平

无论经济周期的成因如何,它都不会无限扩张或无限收缩。经济本身自发力量的牵制与调节使经济周期具有上限和下限。经济周期的上限是产量扩张时不能超越的界限,这一界限取决于社会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资源可利用的程度。当资源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得到了充分利用,投资就会停止,产量也不能再增加,经济活动就达到了上限,转而开始走向衰退。经济活动的下限是产量收缩时不能跌破的最低界限,这一界限是由总投资的特征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决定的。经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不会是零,于是,经济衰退到一定程度,便自然不再继续收缩。一旦产量不再下降,重置投资的乘数作用与加速数的相互推动,会使经济走出谷底。

经济周期的波动虽然有上下限,但其上下波动,尤其是萧条的出现,对正常的经济生活仍有极其不良的影响。这样,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就有必要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使经济不致过热,也不致过冷,促成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这就是所谓经济周期的熨平。

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在熨平经济周期时,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调节投资。可以通过调整政府支出的时机和数量,影响私人投资的增减,以此抑制投资过度或刺激投资增长。

(2)影响加速系数。政府可以采取鼓励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政策,推动投资效益的提高。

(3)引导消费。以适当的财税手段刺激消费,影响消费在新增收入中的比例,提高消费倾向,由此带动投资与下期产量的增长。

案例研究

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灾难称为大萧条,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经济下降。从1929~1933年,实际GDP减少了27%,失业从3%增加到25%。同时,在这四年中。物价水平下降了22%。在这一时期,许多其他国家也经历了类似的产量与物价下降。经济史学家一直在争论大萧条的原因,但大多数解释集中在总需求的大幅度减少上。

许多经济学家主要抱怨货币供给的减少:从1929~1933年,货币供给减少了28%。另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总需求崩溃的其他理由。例如,在这一时期股票价格下降了90%左右,减少了家庭财富,从而也减少了消费者支出。此外,银行的问题也阻止了一些企业获得它们想为投资项目进行筹资,而且,这就压抑了投资支出。当然,在大萧条时期,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紧缩了总需求。

第二个重大时期(20世纪40年代初的经济繁荣)是容易解释的。这次事件显而易见的原因是“二战”。随着美国在海外进行战争,联邦政府不得不把更多资源用于军事。从1939年到1944年,政府的物品与劳务购买几乎增加了5倍。总需求这种巨大扩张几乎使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生产翻了一番,并使物价水平上升了20%。失业从1939年的17%下降到1944年的1%——美国历史上最低的失业水平。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及特征

1.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发达国家长期经济发展的理论,一般把经济增长看作是某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商品与提供劳务潜在能力的扩大,或者商品与劳务实际产量的增加,用国民生产总值(GNP)衡量。

西方经济学界对什么是经济增长说法不一。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给经济增长下的定义被人们普遍接受,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与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库兹涅茨的定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经济增长是一国产出能力的持续扩大,集中表现为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这种产出的增加是由于增加和改进决定产出能力诸要素的结果,在图像上表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中的扩张阶段有着根本的区别。扩张阶段中的产出增加通常是利用过剩生产能力的结果。当过剩的生产能力完全利用后,产量也就无法再增加。可见,扩张阶段的产量增加是现有生产能力的发挥,是短期性的增长;而经济增长则是长期的经济活动,是实际生产能力的提高。如果考虑到物价水平和人口的变动因素,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有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

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潜在的和必要的条件。只有依靠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才是可能的。如果产出不是依靠采用先进技术,而是依赖天赋的自然资源,就算不上真正的经济增长。

第三,技术和意识形态的相应调整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一个社会只有具备了经济增长所要求的基本制度和意识形态之后,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才有可能高效率地发挥作用。

2.现代经济增长的六个基本特征

第一,人均产量和人口的高增长率,但其速度远慢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和资本数量的增长。

第二,劳动和各生产要素生产率增长迅速。

第三,经济结构的变革速度很快。经济结构的变化,从部门结构来看,是从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活动,由工业活动转向服务活动;从生产规模来看,是从家庭企业转向全国性甚至跨国性的大企业。就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也有明显现代化的趋势。

第四,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快速改变,如城市化,教育与宗教的分离。经济增长使僵化的社会结构变得较为灵活,开放的、多样性的观念取代了传统的思想观念。这种变化极其重要,并与上述各种变化密切相关。

第五,经济增长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由于知识经济浪潮的兴起,科学技术力量大为增强,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运输、通信、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等现代产业突飞猛进,经济增长与发展正在走向全球一体化。

第六,世界各国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目前,全世界有3/4的人口仍生活在远落后于现代技术潜力所能提供的水平之下,处于发展中或不发达状态。

二、经济增长模型

1.哈罗德—多马模型

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把凯恩斯理论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扩展为长期动态分析,在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增长模型,由于基本内容大致相同,通称哈罗德—多马模型。

(1)哈罗德模型。

哈罗德在1939年发表了《论动态理论》一文,提出经济增长理论的初步构想,在1948年出版的《动态经济学》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他的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认为,凯恩斯的理论分析是短期静态分析,有一定局限性,需要长期化、动态化。长期化是指把人口、资本和技术等因素看作是变量,而不再假定为不变量,动态化是指把经济活动看作是时间上有连续性的活动,重点研究经济增长的条件和长期增长的变化趋势。按照哈罗德的观点,投资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能扩大对投资品和消费品的需求,缓解销售困难;另一方面,能使生产扩大和产品供给增加,但会带来销售困难。同时,投资和产量是相互作用的。投资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也受产量影响。但是凯恩斯只看到了投资对产量(或收入)的刺激作用,却忽视了产量(或收入)的增长对投资的刺激作用,这就是加速原理,产量(或收入)的变化对投资水平及其变化具有加速的影响。哈罗德指出了凯恩斯收入均衡论的局限性,认为要保证经济长期均衡地增长,必须要求投资保持一定的增长率。

为分析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均衡条件,哈罗德建立了经济增长模型,做出的假设条件有:

第一,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不用于消费部分都用于投资。

第二,储蓄倾向不变。即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储蓄由收入水平决定。

第三,社会生产中只使用劳动、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两种要素的比例不变,而且每单位产品消耗的生产要素也不变。

第四,技术水平不变,边际资本系数等于平均资本系数,即资本—产量比率。

第五,资本和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包括三个变量:

第一,资本—产量比率也叫资本系数,用C表示,是指在既定技术和其他条件下,资本对产量的比例。若生产1元产品平均需要4元资本,则:C=4。

第二,储蓄—收入比率也叫储蓄率,用s表示,是指收入中不用于消费部分占全部收入的比重。若收入100元,消费80元,则:s=(100-80)/100=0.2。

第三,有保证的增长率或经济增长用Gw表示,是指资本家的预期投资需求,正好等于本期储蓄供给。如果C=4,s=0.2,为了使现有的本期储蓄供给正好等于投资需求,那么,有保证的增长率应该是5%,即Gw==

哈罗德的经济增长模型:

模型的含义是:为保证资本主义经济均衡理想的增长,就要使经济发展速度保持在的水平上,上例中就是5%。实际上,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使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因为S=S Y(这里Y、ΔY表示国民收入及国民收入增长量,I、S表示投资、储蓄),所以,GwC=s,即

(2)多马模型。

多马在《资本扩充、增长率和就业》(1946年)和《扩充和就业》(1947 年)两篇论文中,从投资的两重性出发建立了自己的模型。投资两重性是指:一方面,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和国民收入,即扩大了需求;另一方面,投资还增加了资本存量和生产能力,即扩大了供给。多马认为:通过增加投资解决失业问题,就必须在下一时期增加更多的支出(即需求),才能保证新增加的资本存量及其他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这就是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的含义。

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I、ΔI表示投资及投资增量表示投资增长率,s表示储蓄率(同哈罗德模型一样),σ表示资本生产率或投资效率,这就是产出—资本率。如果4元投资的产出是1元,则与哈罗德模型中C是倒数关系,即因为,得出ΔI=ΔS。

把哈罗德模型和多马模型合在一起,即或写成Gw=

(3)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理论观点。

现在我们把哈罗德模型和多马模型合在一起,从哈罗德—多马模型出发,可得出以下的理论观点:

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哈罗德在分析经济稳定增长条件时,所用公式是: Gw=Sd/Cd。式中,Gw是表示有保证的增长率,就是使资本家满意并准备继续保持下去的产量增长率;Sd表示合意的储蓄率;Cd表示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

这个公式的含义说明,当一定的合意储蓄率与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决定的经济增长率是有保证的增长率时,社会经济就能够实现稳定增长。原因在于,在这种有保证的增长率之下,资本家预期的投资需求正好等于本期的储蓄供给,即资本家预期在下一期需要增加的资本,正好等于他们现在手中增加的设备与存货。这样,就在长期里达到了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条件,即全部储蓄都能转化为投资,从而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短期经济波动的原因。为分析短期经济波动,哈罗德使用了实际增长率的概念。实际增长率(G)是实际发生的增长率,即本期产量(或收入)的增加量与上期产量(或收入)之比。实际增长率是由发生的储蓄率(s),也就是实际的投资率(I)和实际资本—产量比率(C)决定的,即要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必须使实际增长率等于有保证的增长率,即G=Gw。但使二者相等是不能轻易做到的,所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途径好似刀刃一样狭窄,称之为刃锋式的增长途径。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如果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不相等,就要引起经济波动,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假如实际增长率低于有保证的增长率(G<Gw),这就表明了实际储蓄率,即实际投资率低于合意的储蓄率,s<sd,或I<sd,这就会形成累积性的投资缩减,必然导致经济收缩,失业增加,经济处于萧条状态。

第二,假如实际增长率高于有保证的增长率(G>Gw),这就表明了实际投资率大于合意的储蓄率(s>sd,或I>sd),这就会形成累积性的经济扩张的投资增加,引起收入和就业增加,经济处于繁荣状态。

综上所述可知,实际增长率和有保证的增长率相一致是很少见到的、偶然的。所以,社会经济要出现波动,在收缩和扩张的交替中发展。

(4)经济长期波动的原因。

哈罗德在模型中引进了劳动力增长和技术进步两个因素,进一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在分析这个问题时,哈罗德提出了自然增长率(Gn)的概念。自然增长率是在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允许达到的长期的最大增长率,其公式是Gn=S0/Cd,Cd是预期的资本—产量比率,S0是一定制度安排下,最适宜的储蓄率。

2.新古典模型

新古典模型是索洛等人提出来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托宾、萨缪尔森,英国经济学家斯旺、米德等。该模型认为,哈罗德—多马模型所指出的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途径是很难实现的,必须通过改变资本—产量比率来解决这一问题,并且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1)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假设。

第一,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用于消费或投资都可以;

第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中资本与劳动比例是可以变化的;

第三,规模收益不变,边际生产力递减。

(2)新古典模型的基本公式。

式中,G为国民收入增长率,ΔK/K为资本增长率,ΔL/L为劳动增长率,a为资本收益占国民收入的比率,b为劳动收益占国民收入的比率, ΔA/A为技术进步率。

新古典模型表明:

第一,国民收入增长率取决于资本增长率、劳动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的加权之和。在a、b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如果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以相同的比率增加,则国民收入也以该比率增加。

第二,生产中资本和劳动的配合比例会由于技术进步而改变。技术进步不是改变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就是改变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如果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也就提高了工资率,反之就将提高利润率。企业家往往采用能节约劳动的机器设备来代替劳动,以阻止劳动边际生产力的上升所导致的工资率上升。索洛认为,资本和劳动的相互替代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通过价格的调节,资本和劳动都能得到充分利用,经济得以增长。这与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相似,该模型故称为新古典模型。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索洛认为,经济中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均衡增长途径,这个途径就是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等于资本的增长率,即ΔY/Y=ΔK/K。如果ΔY/Y>ΔK/K,意味资本生产率提高,这会促使厂商用资本替代劳动。资本使用量的增加一方面使资本边际生产力下降,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价格提高,结果会使厂商减少资本使用量,最终达到ΔY/Y=ΔK/K。无论最初的经济增长率与资本增长率如何,市场机制会使经济趋向于ΔY/Y=ΔK/K,从而实现稳定的均衡增长。

3.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英国剑桥大学琼·罗宾逊、戈尔多、帕西内蒂提出和建立的模型,称为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主要特点是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强调通过调整储蓄率来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假定社会上存在两个阶级:利润收入者和工资收入者,二者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比例分别为:二者的储蓄率分别为SP、 SW,则全社会储蓄率S为:

由于代入(1)整理可得:

再由公式其中可得经济增长率为:

上式中,是资本利润率用π表示,则:

式(3)就是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其含义是: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率,由利润率高低和利润收入者、工资收入者的储蓄率大小决定。SP、SW既定条件下,能够通过变动利润和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进而变动整个社会的储蓄率和利润率,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

按照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要提高经济增长率,必然使利润收入者的收入比例提高,而工资收入者的收入比例降低,因此,新剑桥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在于收入分配失调,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问题的途径不是追求经济增长,而是国家采取政策措施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琼·罗宾逊说:“不仅主观上的贫困绝没有因经济增长而被克服,而且绝对贫困还因经济增长而增大。”为此,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认为资本主义可以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错误地把利润说成是资本的贡献,颠倒了生产与分配的关系,抛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三、经济增长的制度因素

制度、意识形态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制约的作用非常重大。上述经济增长与增长模型的分析,是以假定制度和意识形态已经符合经济增长要求为前提的。然而,完全符合经济增长要求的现存制度是极其少见的,要想促进经济健康、快速的增长,改革、变迁现存制度是必然的选择。

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出版了《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创立了著名的“制度变迁理论”,并因此而荣膺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诺斯认为,制度是一系列用以约束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社会规则,包括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部分内容。正式制度有如法律、政府法令、公司章程、商业合同等;非正式制度有如习俗、传统、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由于社会体系由许多人组成,在人与人之间就得相互往来、竞争或者合作,因而就有无穷尽的调节或协商,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交易”。制度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就是可以用来代替协商,节约交易成本。从总体上说,制度是相对稳定的,不可能一成不变,渐进式的调整时有发生,常常更会被一种新制度所取代,这就是所谓的制度变迁。

诺斯认为,较理性的制度变迁之所以发生,归根结底是因为推动变迁有利可图。具体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资源状况变动的需要。如人多地少时地租很高,地广人稀地租必然低。在历史上因为战争大规模地减少人口以后常会出现“休养生息”的政策,可谓资源(人均土地)变动促使制度变迁的典范。二是技术创新的需要。比如指南针的发明推动了航海贸易的发展,为了筹集航海贸易所需的巨额资金,在17世纪的荷兰就出现了一种叫做“康门达”的贸易组织,创造人类工业文明史的股份公司制度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三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由于旧的制度束缚生产率的提高,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降低生产要素收益,造成资源严重浪费,而必须用新的制度所取代。最典型的例子是安徽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冒着巨大风险所签订的合同,创造了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还有许多具体原因,都可促成制度变迁,推动经济增长。

通过对公元900~1700年西方经济史的考察,诺斯还总结出制度变迁的经济含义:有些变迁推动了经济的增长,有些则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如中国曾经实行的人民公社制度),但不论是推动还是阻碍,其影响都是非常重大的。这是制度变迁理论和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区别。在传统的增长理论中,找不到制度因素的内容。这些理论虽对投资、技术、劳动几个因素都有详尽的论述,却都未能说明促进增长的最终原因。例如两个国家,或者一个国家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如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前后,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效益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别?这只能用制度变迁来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说,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对于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有革命性的。我们研究经济增长,不能不把制度因素放到重要位置,通过制度变迁,转变旧有观念,把经济的增长理论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案例研究

当你在世界各国旅行时,你会看到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在美国、日本或德国这样的富国,平均每人的收入是印度、印度尼西亚这样的穷国平均每人收入的十几倍。这种巨大的收入差异反映在生活质量的巨大差异上。富国有更多的汽车,更多的电话、电视机,更好的营养,更安全的住房,更好的医疗以及更长的预期寿命。

即使在一个国家内,生活水平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美国过去一个世纪以来,按人均实际GDP衡量的平均收入每年增长2%左右。虽然2%看来并不大,但这种增长率意味着平均收入每35年翻一番。由于这种增长,今天的平均收入是一个世纪以前的8倍左右。因此,普通美国人享有比他们的父母、祖父母高得多的经济繁荣。

用什么来解释这些呢?富国如何能确保自己的高生活水平呢?穷国应该采取什么政策加快经济增长,以便加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呢?这些问题是宏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分三步进行研究:第一,我们要考察人均实际GDP的国际数据。使我们对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程度与增长的差别大小有一个大体了解。第二,我们考察生产率的作用,生产率是一个工人每小时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特别是,我们要说明一国的生活水平是由其工人的生产率决定的,而且,我们要考虑决定一国生产率的因素。第三,我们要考虑生产率和一国采取的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

本章小结

1.经济周期也称经济波动,是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

2.经济周期分四个阶段,即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衰退和扩张是周期的两个主要阶段。谷底和顶峰是周期中的两个转折点。

3.几种较著名的经济周期成因理论:货币理论、创新理论、心理理论、消费不足理论、投资过度理论、政治周期理论、太阳黑点理论。

4.经济增长:一般把经济增长看作是某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商品与提供劳务潜在能力的扩大,或者商品与劳务实际产量的增加,用国民生产总值(GNP)衡量。

5.经济增长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

基本概念

经济周期 加速原理 经济增长 哈罗德—多马模型

思考与练习

1.经济周期分为哪些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如何造成经济周期性波动?

3.现代经济增长的六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4.哈罗德—多马模型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案例分析

根据1978~2002年GDP增长趋势图,我国经济周期有逐次加长的趋势。1978年GDP增长率高峰值达到11.7%、1984年的15.2%、1992年的14.2% 和2003年的9.0%以上,是4个高峰值;1981年GDP增长率低谷值达到5.2%、1990年的3.8%、1999年的7.1%是三个低谷。从1978年形成的第一个峰点11.7%到1984年形成的第二个峰点15.2%——峰值周期是6年;从1984年形成的第二个峰点15.2%到1992年形成的第三个峰点14.2%——峰值周期是8年;从1992年形成的第三个峰点14.2%到2003年的预计9.0%以上第四个峰点——峰值周期是11年;第一个峰点—峰谷周期为6年;第二个峰点—峰谷周期为8年;第三个峰点—峰谷周期为11年。如果这样的规律存在的话,可以初步推断,我国的经济周期将逐次加长。

经济周期逐次加长的大致规律,是以6年为基期,其后逐年以2的自然数倍率增加,形成6年、8年和大约10年左右的周期序列。

经济周期逐次加长的主要原因:市场经济机制日臻完善,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条件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多种经济所有制形成,充分调动了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增强了经济增长自发能力;民间投资、港澳台投资、外资投资高比例较快增长,以及经济体制改革、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市场规模扩大到以企业主体、构造区域经济和建立现代发展观念等综合因素构成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条件。

对外开放及融入世界贸易体制,使我国经济环境改善。从加入WTO前几年开始,到加入WTO后,我国向世界市场进军的步伐加快,不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逐步放宽政府管制,改善投融资环境,健全法律环境,逐步退出计划经济形态下政府主导的经济方式,发挥市场要素的作用,使经济流转更加快速,增强市场活力。到现在,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产业已经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电子信息产业、房地产业和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可以说,国内自身经济素质的提高和国内国际市场的形成,是我国经济长期高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时自然加长了经济周期。

你是否认同本案例所得出的结论“我国经济周期有逐次加长的趋势”?

单元实训

通过信息搜索工具,查阅有关世界各国和中国有关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