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楼宇经济与城市综合体经济

楼宇经济与城市综合体经济

时间:2022-06-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章 楼宇经济与其他新经济相关性分析本章分别阐述了楼宇经济与总部经济、地铁经济、广场经济、会展经济、网络经济、特色街区经济、研发经济、城市综合体经济、休闲经济、文化创意经济等10个经济类型之间相辅相承的关系。从这个层面上讲,城市综合体是楼宇经济发展、壮大的环境基础,楼宇经济则是城市综合体发展的新动力。

第四章 楼宇经济与其他新经济相关性分析

本章分别阐述了楼宇经济与总部经济、地铁经济、广场经济、会展经济、网络经济、特色街区经济、研发经济、城市综合体经济、休闲经济、文化创意经济等10个经济类型之间相辅相承的关系。

新经济的发展往往会诞生一个新的经济时代。楼宇经济并不是单一的产业经济形态,而是一种由多元素、多产业组成的复合经济形态,包括总部经济、广场经济、地铁经济、特色街区经济、会展经济等。近年来,杭州立足城市发展实际,着重培育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特色街区经济、服务外包、现代金融、空港经济、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城市综合体等新型城市经济业态,从而使作为新经济业态的楼宇经济更紧密地融合其他经济,形成千丝万缕、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新经济现象。

第一节 楼宇经济与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涉及21世纪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最前沿的、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凭借特有的战略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经济实体、行政组织总部或分支机构在区域内集聚布局,实现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的空间配置最优化,以产生扩散和极化效应,并由此对该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1]楼宇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为总部企业之间技术、资本、产品、竞争优势、发展战略等方面的互补关系形成提供了现实载体。一般来说,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总部经济集聚区往往先以市中心大型CBD的形式出现,而后伴随着城市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城区功能定位调整及城市人口变动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由单一型的大型CBD区域向多极化、分散化方向发展,演变成若干个城市功能副中心,最终形成一个功能定位和产业能级各不相同的城市总部经济布局体系。随着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企业总部在都市经济资源、行政资源等都市化收益方面,将获得越来越多的增长。“楼宇经济”与“总部经济”是形式与内涵、载体与内容的关系,楼宇为总部发展提供重要空间载体,总部发展为楼宇建设扩张内涵,始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见表4-1-1)。一方面,楼宇经济的发展为总部经济发展集中了决策管理、市场营销、研发创新、投融资管理等功能,汇集了企业主要的高级管理人才和资本;另一方面,总部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贸易、信息、金融、科技、人才、咨询、财会、法律、文化等支撑楼宇经济发展的高智力型要素资源。如上海市卢湾区淮海路段共有商务楼宇23幢,从2002年到2008年底,楼宇没有增加,税收却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涨,上缴的税收占全区税收总额的50%。原因在于进驻这些商务楼的多半是总部设在上海的世界级著名企业。

表4-1-1 楼宇经济集聚公司总部分类

(资料来源:《走进总部经济时代——杭州总部经济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第9页,夏效鸿,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

第二节 楼宇经济与城市综合体经济

所谓“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娱乐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是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建筑综合体的升级与城市空间的延续。一般来说,城市综合体多处于城市核心地段。在城市核心区域为了降低综合商务成本,就形成了在一幢高层建筑内集合办公、餐饮、商业等服务场所的独栋式综合建筑体。这种综合建筑体也属于城市综合体。随着开发商开发规模的不断增大,规划了办公、居住、商业设施等多种独立场所,并通过一个连廊或其他各种形式将它们联结在一起,形成新型的独立式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的功能包括提供高规格空间满足不同企业的商务需求,能够充分满足各类阶层的消费需求,满足城市各阶层人士的居住需求,为流动的“居住”人口和活动的人群提供娱乐设施和服务等。

根据发达国家的“豪布斯卡”(HOPSCA)原则,一个成熟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必须具备宾馆、商务楼、停车场、商场、聚会场所、公寓楼等6大要素,通过形态营造和功能整合,提升区域内的服务业能级,最终形成知识、信息、资本、人才集聚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楼宇经济是企业内部价值基于比较优势原则在不同区域城市综合体进行空间布局的表现形态。与市场中的其他经济形态一样,入驻楼宇的企业资源早已存在,散落于各区域中,但没有得到及时的归纳、整合和统筹。城市综合体的诞生,具备了充当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高地的条件,可通过对这些市场要素进行整合、集聚、细化和提升,从而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从这个层面上讲,城市综合体是楼宇经济发展、壮大的环境基础,楼宇经济则是城市综合体发展的新动力。

第三节 楼宇经济与特色街区经济

特色街区是指具有特色的商业街。特色街区是城市文化、商业、旅游的黄金结合点,是发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载体。商业街是由若干个大型店铺与众多中小零售商店借以相互依存的能够共生共荣的商业设施,除此之外还包括各种娱乐活动中心、运动休闲等公共设施及由复合型购物、休闲、文化娱乐等要素构成的商业聚集地。特色街区建立在特色楼宇基础之上,按照产业特色,促进相同或相关行业在一栋或几栋楼宇内聚集,在企业间形成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如电子信息特色楼宇、物流特色楼宇、餐饮楼宇、中介服务楼宇等。

城市中的特色街区开发,其实应该是附属于楼宇经济的一种区域楼宇经济形式,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融合,所不同的是特色街区经济关注的是一个街道、一个重点、一个特色,而楼宇经济关注的是总体效应。

以特色商业街为轴心形成的商业圈,以其规模优势、品牌优势、整合优势,不仅极大地发展了城市消费品市场,推动了楼宇经济的增长,更辐射到整个周边地区,成为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主导市场。商业街还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财源经济、就业经济、品牌经济的明显增长。一些商业街在改建后上缴税额大大提高,商业街周边商铺租金与售价也普遍上涨。特色街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楼宇的集聚,促进了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目前,杭州市区已基本形成湖滨、南山路、清河坊、丝绸街、武林路、四季青、信义坊、文三路和梅家坞等9条商业特色街区,成为杭州旅游、商贸的新亮点。

第四节 楼宇经济与地铁经济

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它是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的影响。地铁效率高、无污染,能够实现大量的运送要求,是高密度人口、快速度发展的大城市最具潜力的交通方式。地铁经济是指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布局,在地铁沿线形成产业聚集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地铁上盖物业、地下空间的形成,有利于引进支撑中心城区功能的金融服务、会展商务、信息中介、商贸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在楼宇的集聚。

地铁经济已成为各大城市关注的一种新经济。除了地铁本身带来的内部效应以外,与楼宇经济相关的是其外部性所带来的衍生效应。外部经济是地铁对外部相关部门和区域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在该相关部门和区域产生的经济效益,如地铁周边楼市旺销、房地产升值。地铁除大大缩短两地之间的时间距离以外,也将带动城市格局的改写,促进商业和住宅市场重新洗牌。而地铁沿线,尤其是地铁上盖物业,则成为最具市场价值和前景的标杆。显而易见,地铁早已超出交通的概念范畴,成为城市中引人注目的一条条蓬勃发展的“经济线”。

从经济效应看,地铁经济给城市楼宇带来的推动效应极大。首先,地铁经济带来的潜在消费能力巨大,地铁商业租金相较其他区位高出不少;稳定的人流也缩短了商业培育期,降低了商业持有者和商务楼宇的运营风险。其次,地铁沿线的商务楼宇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会大幅提高。在地铁沿线与周边地区楼宇的企业可以凭借其特有的人流优势,获得比普通楼宇更高的额外竞争优势。即使短期内这些优势不能为企业带来实际的利润,但从长远来看,这恰恰是普通楼宇无法比拟的优势,并最终带来较高的利润。再次,地铁经济的发展,也从一定层面上决定了楼宇经济的发展模式,就像巴黎拉德芳斯的轴线扩展模式,正是地铁的规划与空间扩展推动了楼宇经济的不断发展。

40年前中国内陆地区才开始建设第一条地铁,目前已建成并运营的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铁,并且正在进行网络化续建。同时已有杭州、武汉、成都等多个城市在修建或计划修建城市轨道项目。2005年6月,杭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通过了国务院审批。地铁的建成将拓展和延伸中央商务区的发展空间。以武林广场地铁枢纽站为核心连接了中央商务区的“三场两圈”(武林广场、西湖文化广场、和平会展广场、武林商圈、和平商圈),南向通过延安路、庆春路等金融商务带,接口湖滨商业区;东向沿文晖路连接建国北路商业街区、和平会展区块等。地铁建设还将加快城市的组团式发展,缩短中央商务区区块内的流动空间距离,吸引临平、下沙、江南三大副城的人流,在整个武林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块、辐射区块的地下建设快速通道网络,构筑商务、商贸、休闲、服务业的立体发展空间。地铁的建成将在站点周围形成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地铁商圈,给周边现有商业地段带来大量的人流,为众多的商务、商贸、休闲等服务业业态的繁荣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有利条件,不断刺激和开发出丰富的商业潜能,大大提升商圈竞争力,赋予中央商务区新的内涵。“线随人走”、“人随线走”的设计理念,将凝聚周边人气,地铁物业也将成为楼宇经济的重要载体。

第五节 楼宇经济与广场经济

美国建筑学家保罗·朱克和人文景观学者L.B.杰克逊研究认为,广场是具有给人提供庇护、重获自由的场所,以唤起民众环境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场所。广场经济是指由楼宇广场空间和城市中心广场所集聚经济的称谓,一个地区通过修建一定主题的非政治性群众聚合场所,并利用这个场所设定的主题功能,引发核心区域及其周边地区实现经济非常规发展的现象。过去,广场的成名多半是基于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但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现代城市广场的功能、意义、作用、内涵与传统意义的广场已不可同日而语,它大致由广场设施、广场文化、广场商业等三部分组成,正沿着多文化、多功能、多主题、多业态的轨道发展,由设施引发文化、由文化引发商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出现广场建设高潮的根本原因一定程度上来源于广场的巨大经济作用,各个城市中心广场的建设都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生动地体现了广场经济。城市广场的建成开放,对楼宇经济所产生的效应主要是楼宇的集聚效应以及人气的集聚效应。城市广场的区位、交通等先天优势,使其成为服务性行业竞相进驻的核心区域。楼宇经济以商业、商务楼宇为主要载体,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高度空间集聚,产生巨大经济效益,而金融、贸易等核心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相关服务产业提供的支持,这就必然会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联动效应,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广场凝聚人气,引来商家,其蕴藏的巨大商业潜力催生着广场经济圈,带动了广场周边商场、餐饮、宾馆、文化娱乐、超市等商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着高档商务活动的集聚,使城市广场“集人气、聚商气、敛财气”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目前,杭州综合型广场主要有武林广场、钱江市民中心、和平广场、西湖文化广场、运河文化广场、庆春广场、吴山广场等。这些广场借助于周边的楼宇空间,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广场经济。

武林广场。武林广场占地60亩(不含建筑占地),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浙江展览馆、浙江科技馆、杭州大厦),是目前杭州影响力最大的广场,也是杭州最大的商业中心。周边集中了全市主要的商业零售企业杭州大厦、百货大楼、银泰百货、连卡佛商场等共同组成的黄金销售圈,牢牢占据了杭州商贸零售业的霸主地位。2005年,这4家商场的营业额超过80亿人民币,占下城区限额以上商贸业零售总额近一半。武林广场也是现阶段杭州人才流、商品流、资金流最集聚的区域,辐射力影响到周边街区的商气,成为集金融、商贸、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中央商务区核心区块。

西湖文化广场。地处杭州的中心区块,紧倚运河,与武林广场隔河相望,是目前正在建设的运河杭州段沿岸规模最大、商气最旺、文化设施最丰富的广场,占地193.5亩,建筑面积34.59万平方米,是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十五”期间省、市共建的重大文化设施项目,集科技、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休闲、商务等于一体,整个广场设计以杭州特有的西湖文化、运河文化和古塔建筑为背景,并结合现代文明的瑰丽意象,体现秀外慧中的吴越文化,具有群众性、综合性、标志性,体现全省一流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和高水平的群众文化。170米高的主楼,既是目前杭州市中心第一高楼,也是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广场集科普、文化、娱乐、演出、展览、休闲、健身、商务等功能于一体,形成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四大区块、一座主楼、两个特色广场和总面积13万平方米的庞大地下可用空间。随着运河文化的不断挖掘和开发,必将成为推动西湖文化广场经济发展的第三维力,为广场汇集巨大的人流,创造巨大的商机,推动广场成为旅游、文化、休闲的佳地。

和平广场。和平广场占地120亩,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和平会展中心、和平家私城、和平大厦),周边有2万平方米的绿化景观带,是目前浙江省会展业的重要基地,也是下城区经营比较成功的会展广场。2005年,和平会展中心先后成功举办了首届国际动漫产业博览会、全国旅交会、浙江省农博会、浙江省旅交会、人居展和西湖博览会等80余个会展项目,吸引了中外客商及参观群众210万人次,交易总额突破80亿元人民币。它带来了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使广场初步形成了会展、办公、餐饮、健身、娱乐、购物、金融、物流等功能布局。随着占地160亩、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浙江旅游展示中心和占地180亩、总投资20亿元、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的浙江国际商贸中心两大项目的实施,一个集三大会展中心于一体的和平广场将成为办公环境优美、商务接待便捷、交通秩序良好的高档商务广场和全国会展业的重要基地。

庆春广场。不仅拥有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而且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优越的环境基础设施。紧邻庆春广场的11栋楼宇充分利用庆春广场所带来的人气优势,吸引巨大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为形成典型的庆春广场“楼宇经济带”奠定基础,从而为庆春广场商务圈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据统计,18栋商务楼总用地面积为537.5亩,总建筑面积为111.07万平方米,总投资额为41.05亿元。楼宇最高层数达38层,平均层数为20.24层,平均容积率为3.15。

西城广场。位于文二西路,面积1.8万平方米,作为杭州城西唯一的一站式休闲购物中心,为城西居民提供了优雅舒适的购物环境,风味独特的美食享受,热力四射的娱乐体验。西城广场的商业空间以“欢乐生活”为核心,以“生活化、品质与品牌、活力与个性”为主导理念,广场娱乐活动以现代感与时尚感著称,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特色广场”之一。

第六节 楼宇经济与会展经济

会展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被誉为“城市的面包”、“旅游皇冠上的宝石”、“触摸世界的窗口”、“城市经济的发动机和催化剂”,不但自身影响大、利润回报厚,而且对其他产业也有很强的拉动作用(通常在1∶8左右)。会展经济产业链是与会议、展览运营体系相关的多种产业的集合。从广义上讲,会展经济产业链是带动所有产业的经济链。如果将会议或展览的客体及参展商、参观商、会议代表无差异化,不区分它们所从事的行业领域,统称为客流,会展经济产业链即成为围绕会展活动的运营服务体系的总和,是现代服务业的典型形态。会展经济与楼宇经济的发展,完全是相辅相成的。会展业的载体是楼宇,而楼宇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推进动力就是会展行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本节分别从这两个角度阐述会展经济与楼宇经济的关系。

首先,作为会展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楼宇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会展业的发展及品质的提高。会展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展业在城市中的地位与功能是随着城市的规模扩张与职能演变而发展的。由于城市中各种要素的高度密集,现代城市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社会组织、文化活动的中心,城市的职能与产业结构已经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以楼宇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行业的崛起,为会展业在城市的兴起提供了支撑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企业、政府与国际组织寻求信息并加强经济合作、交流的愿望日益加强,迫切需要一个提供商品信息、交流行业发展趋势、获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信息平台。在此背景下,集信息交流、成果展示、先进技术传播、创新集成、交易推动等功能于一体的会展业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可以说,各种商务楼宇现代服务功能的提升直接或间接催生了会展经济。发展会展经济要求楼宇具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条件、便捷的信息流通、高效的管理水平等。也只有具备了上述条件,才有可能建立完善的会展市场发展体系,推动会展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会展经济的发展状况充分证明,会展经济发达的地区也是楼宇经济高度发达的地方,如德国的汉诺威、英国的伦敦、中国的上海和香港等。

其次,会展业的长足发展能培育新兴产业,带动楼宇经济的发展。会展场馆的建设涉及规划、房地产和建筑等多个领域,会展活动能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从而刺激商品和劳务的消费需求,推动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会展参加者往往为外来人口,这为当地的旅馆业、餐饮业、零售业、公共交通业等带来发展机遇。会展活动,尤其是大型的会展活动还会对商务楼宇周边地区的产业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据专家的测算,会展业带来的相关经济效益,直接投入产出比为1∶6,间接的可达到1∶9。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的推进,会展旅客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年均增幅将在30%左右。2005年我国展览业直接收入超过65亿元,为其他行业带来500亿元左右的收益。2006年,我国会展业直接收入达140亿元左右,由此带动交通、餐饮、通信等10多个相关产业,其收入达1260亿元。对于楼宇经济来说,会展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其实就是商务楼宇所带来的间接效应。

目前,杭州拥有世贸中心、和平会展中心、杭州国际会展中心、浙江展览馆等4个专业性展览场馆,可使用展览面积近16万平方米,可同时提供8000个国际标准展位,还有黄龙体育中心、浙江省人民大会堂等会展场所近10家,拥有专业从事会展业务的公司50余家,会展配套服务企业200余家。

第七节 楼宇经济与网络经济

网络经济可概括为一种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基础之上,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形态。它不仅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增长,也包括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和迅猛发展,更包括由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所引起的传统产业、传统经济部门的深刻性变化和飞跃性发展。

网络的发展对企业、对楼宇经济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它正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使市场需求发生转型,为电子信息、网络游戏、文化创意等新型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它正改变着企业的组织形式,使其日益趋向小型化、专业化、虚拟化与网络化。这一特征在电子信息领域表现得最彻底,并已向传统产业延伸。与互联网的发展相联系,全球化正改变着企业的竞争与发展模式。与传统企业不同,新生企业往往从它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必须参与全球竞争,从全球市场获取原材料,向全球市场销售产品。这在增加企业激烈竞争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为企业超常规发展提供了可能。

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给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具有极高的渗透性功能,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地向第一、第二产业扩张。从这个角度看,楼宇经济的发展与网络经济的关联度越来越高,网络经济的发展对楼宇经济的发展起着一种扶持与保护作用,其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网络经济发展是楼宇经济安全、高效、便捷的主要保障;其次,网络经济发展推动了商务楼宇硬件与软件设施的不断更新;再次,网络经济的主体企业一般都集聚在同类商务楼宇中开展业务,形成了一种相互包容的关系。因此,楼宇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承,相互促进。

第八节 楼宇经济与研发经济

研发经济是指科技企业、机构的研发、孵化、转让等产业化过程中的经济集聚及信息技术研发、转让等产品化和市场化收益产能业态。既包括楼宇内基地性研发、孵化、转让等,也包括产品市场化及其专业市场交易方式。

楼宇经济与研发经济是相互联系的,从“产业链”层面分析,“研发经济”属于楼宇经济,且处在楼宇经济“产业链”的高端。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国际科技资源配置及技术研发也日益全球化,研发活动更加活跃,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寻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其研发资源,力求在最大范围内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优秀科技人才,以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获得最大化的竞争优势。目前,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转战”中国方兴未艾,国内众多城市都在顺势而上,挖掘优势,加快研发机构的建设和引进,并将其视为新一轮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战略之举。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已连续两年以净增200多亿元的态势快速增长,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第一拉动力,经济发展步伐越走越“轻”,对“重”工业的依赖减少。以2008年为例,其对全市工业销售收入增长贡献率超过30%。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南京引进的研发机构也多半“扎堆”在电子信息产业,如摩托罗拉、爱立信、朗讯、西门子、菲尼科斯、三星、LG、夏普、明基电通,以及国内的中兴通讯、华为、东软等。研发机构的涌入,带来的是产业的升级,形成了一条条颇具活力的特色产业链。LG、夏普、A.O.史密斯、西门子等国际一流的家电企业研发中心的引入,将南京家电产业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的领头羊。杭州市共建有市级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339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57家,省级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35家。2007~2009年,全市有170家企业研发中心获得“市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认定,有77家企业研发中心获得“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认定。先后引进了诺基亚、三星半导体、大和热磁、摩托罗拉等17家海外研发机构。外企在杭州进行的研发性投资呈逐年上升趋势。至2008年底,全市批准外商投资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企业126家,合同外资累计5.74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额的1.64%。新批外商投资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企业30家,合同外资2.61亿美元,同比上升167.17%,占全市合同外资总额的4.18%,实际到资0.77亿美元,同比上升475.07%,占全市实际到资总额的2.33%。

第九节 楼宇经济与休闲经济

所谓休闲经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假日经济和旅游经济,它指的是建立在大众化休闲的基础之上,为满足人们的休闲消费需求而提供休闲物品和休闲服务的经济活动,如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体育产业、文化产业等经济形态和产业活动。主要包括旅游、体育与健康、娱乐、文化创意、出版、休闲教育、公益事业,以及为这些产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交通、酒店、餐饮、商业、通信、金融、保险等形成的产业群。研究表明,发展休闲经济能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活环境。休闲造就了一个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文化产业为龙头的庞大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造就了惊人的市场需求,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由于茶楼、养生馆、会所、咖啡厅等进驻楼宇,高品位的休闲服务使楼宇内企业员工之间在正式、非正式的交流中分享信息、理念、文化和知识,在创业中休闲,在休闲中创业。张弛有度的休闲模式与新兴的经济业态高度互补、亲密无间,形成了品位休闲与知识经济的互动。

休闲产业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主体休闲产业,是指那些直接提供休闲环境和娱乐、健身、文化交流等场所的企业群体,如度假区、野营地、主题公园、体育健身中心、购物中心、博物馆、休闲吧等;辅助休闲产业,是指为主体休闲产业提供各类休闲物品、器械和组织旅游休闲活动的企业群体,如旅行社、音响制品公司、各类健身娱乐器械和服装制造公司、休闲食品公司等;休闲相关产业,是指为上述两类产业提供食宿、交通、资金和各类支持的企业,如宾馆、饭店、金融机构、各类租赁机构、广告策划公司等。

楼宇是主体休闲产业体验的直接场所,是提供体验所需的物质载体。城市休闲发展对解决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反过来,城市楼宇的发展对城市休闲发展也有很多的依赖性。吸引投资,仅有好的政策、完备的配套设施、可观的市场收益已远远不够了。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是否对某一地区进行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所依赖的员工群体是否满意那里的服务水平、生活质量,而公园绿地、体育健身设施、娱乐场所、自然环境状况、艺术场馆等设施的状况,大多与城市休闲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城市休闲经济的发展既是区域楼宇经济协调发展的产物,也是区域楼宇经济协调发展的动因。城市休闲经济发展在各个区域城市间发展结果各有差异,这种差异以不同的楼宇经济结构为基础和表现形式,并最终适应着楼宇经济的结构。

第十节 楼宇经济与文化创意经济

文化创意经济是除影视、广告、出版、教育、娱乐、设计等较传统的产业外,延伸到动漫、游戏、创意等产业所形成的一种产业经济形态,是楼宇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产业形态。楼宇经济为文化创意经济提供了空间与载体,文化创意经济丰富了楼宇经济的内涵,延伸了楼宇经济的产业链。

杭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雄厚的文化基础和大量的创意产业人才,非常适合创意产业的发展。在众多的创意产业园中,除部分园区属纯艺术创作车间外,大多仍属于商业地产性质,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楼宇经济的结合体和创意类企业总部的集聚地。文化创意的产业化和商业化,从不同角度推动了楼宇经济的发展。对于老城区,文化创意产业赋予老居民楼、旧厂房等新的内涵,直接带动了城区与楼宇的有机更新和有效利用;对于新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推动了周边楼宇的大力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带动了影视、文化、游戏、动漫等产业的发展和整个文化产业链的建设,从而推动了楼宇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较好发展。2008年,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总量跃居服务业八大产业之首,实现增加值579.86亿元,增长17.6%,占全市GDP的12.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2%。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门类齐全,信息软件、数字电视、动漫游戏、艺术交易、会议会展、女装设计等行业优势突出,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业态,建成或正在建设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数字娱乐产业园、LOFT49、唐尚433、A8艺术公社、西湖创意谷、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区、创意良渚基地、乐富·智汇园、西溪文化艺术村等集聚区等。据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机构编撰的《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综合排名位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后,列全国第五。到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杭州的新兴主导产业,产业增加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依托杭州的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优势,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等八大行业优势进一步凸显,从而初步建成25个以上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基地,建筑面积总量超过100万平方米,集聚文化创意企业超过1000家。

【注释】

[1]夏效鸿.走进总部经济时代——杭州总部经济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