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管理的经济环境
一、当代经济环境发展的三大趋势
(一)经济活动国际化
经济活动国际化,或者说全球化是当今经济环境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其具体的表现是:
1.国际贸易迅猛增长。世界商品贸易的增长,到1997年底,已经是连续6年超过世界生产增长率。这一趋势在今后因为地区性的经济危机的此起彼伏可能会有反复,但是从长远来看,肯定会持续下去。目前世界贸易额约11万亿美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35%左右。在世界商品贸易的推动下,跨国投资也在急剧增长。80年代中期,国际直接投资每年约为770亿美元,到1995年就增长到了3150亿美元。
2.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并且正以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实力左右着世界经济。全球跨国公司1986年有12000家,1995年达到39000家,国外分支机构从11万家增至27万家。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统计,目前有63000多家跨国公司,70多万家海外子公司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活动,从事和控制着世界60%的贸易、70%的直接投资、80%的技术专利。跨国公司的集中度在这几年的大企业兼并浪潮之后在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的集中度提高特别快。
3.金融市场全球化。随着各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金融全球化的步伐加快。虽然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市场开放的得与失,但是金融市场的开放仍然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据有关资料,1997年,全世界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140万亿美元,约为世界各国国民生产总值总和的5倍。随着电子商务与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估计还会进一步膨胀,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将会真正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
4.经济信息传递的全球化。当前,在全球电脑网络的推动下,经济活动已经全球化,而且使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信息的全球化更为突出。特别是WWW网的普及,使得世界经济活动越来越显示出“地球村经济”的特点。
(二)经济活动知识化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同时,全世界都在感受到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就是知识化。
知识经济的到来是管理的经济环境变化的又一个重要的方面。知识经济兴起的最重要的背景是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直接导致了全球经济的根本性变化。这一方面表现在知识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例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从良种的选育到化肥、农药、农药机械等的使用,处处渗透着生物、化学、化工等科学技术知识。在这里,知识的作用是通过影响传统的生产要素来体现的,其产品的意义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如粮食、机器等。另一方面表现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产业的崛起,尤其体现在计算机、电子和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服务业中。据统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在过去10年中,高技术产品在制造业产品和出口产品中的份额翻了一番多,达到20%~25%。知识密集服务业,如教育、信息、通信等的发展更是迅速;在美国,信息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10%,知识密集服务业的出口相对于产品出口总额的40%;特别是软件业的发展更是一个典型。1995年,全球软件产业的收入已经超过2000亿元,并且还在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可以说,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作为蕴含在人力资源和技术中的重要成分,其作用日益明显。美国政府宣称,技术进步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技术知识的增长占了美国生产率增长总因素的80%。依靠信息基础的建设,到2007年,美国生产率预计将比目前提高20%~40%。1996年,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2001年构想》的报告,也强调利用科技发展一个创新的知识经济。这些现象显示,一个区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新经济形态正在开始产生,人们将这种经济形态目前称之为知识经济。
按照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一书的解释,知识经济是指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这里的知识人们一般将其分为这样四类: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和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其中知道是什么的知识指关于事实方面的知识,如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等;知道为什么的知识是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这类知识的产生和再产生是由专门的机构如实验室和研究机构来完成的;知道怎样做的知识是指做某些事的技巧、诀窍和能力;知道是谁的知识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它包含了特定社会关系的形成,即有可能接触有关专家并有效地利用他们的知识。与以往的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呢?
1.人力资源,特别是掌握着知识和技术的人力资源在经济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趋重要,人力资源成为无论是宏观管理还是微观管理都必须倍加重视的资源。因为知识和技术主要是由人掌握的,通过人来发挥作用的。因此,对这部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一个组织成功的最主要的前提。
2.诞生了许多新型的组织,如知识型企业、虚拟企业、网络企业、学习型组织等等。这些新型的企业和组织不仅在为社会通过的产品上与传统的企业与组织有很大的差异,就是组织的内部结构、联接方式、与外部的沟通、组织的边界等等都有着与传统的企业和组织不同的特点,它们对管理者的有效管理无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3.学习在知识经济中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知识经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劳动力市场对科技人员和有高度熟练技能工人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学习将成为工人或者是组织发展的有效工具,是挖掘新技术的生产潜力和保持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不过这里的学习并不仅仅限于正规的教育,通过实践的学习变得更为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非正规环境下学习和培训将成为更普遍的形式。企业也日益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为适应新的技术而不断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三)经济发展目标指向可持续发展
与经济的全球化、知识化过程相伴随的还有一个重大的变化是全世界都在追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个思想的提出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特别是生态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其背景是人类赖于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与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已经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与生态系统被破坏的苦果。为了全人类的长远利益、为了子孙后代的利益,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终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口号。因为1980年3月,联合国就向全世界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任主席。1987年,该委员会把经过4年研究、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正式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界定。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里约宣言》又进一步强调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对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阐述:“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得发展的权利。”
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可以说,这是当今一切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社会发展的其他方面管理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约束下发展经济、社会和人自身的要求,当然对一切管理活动都会产生影响,特别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更是要考虑这一点。
二、经济环境变化对管理创新的影响
经济的全球化、知识化和追求可持续发展对管理的影响有哪些呢?可以肯定,这些趋势的影响是广泛、复杂和深远的。相当一些影响,我们目前还无法预期。我们认为,这些变化在目前对管理会产生如下一些影响:
(一)跨文化管理将成为有效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章后面我们将要指出,文化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环境。各国的文化差异很大,不同的文化对管理的方式方法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经济全球化,将组织以及管理者置于多种文化交融的环境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如何在多种文化交融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管理将是管理者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二)组织的灵活、快速反应将是保证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美国的未来学家托夫勒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是“快者生存”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组织面临的环境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和动荡不定,为生存与发展而展开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中,组织就必须保持相当高的灵活性、敏感性,对环境变动的快速反应。
(三)知识资本,或者说智力资本将成为最为重要的管理对象
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有些企业管理学家将这种资本又称之为智力资本。当然,有学者认为智力资本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只不过是在工业化时代企业没有关注到这种资本罢了。智力资本究竟包括什么内容?美国的安妮·布鲁金在《第三资源:智力资本及其管理》一书中指出:智力资本是对公司得以运行的无形资产的总称。具体来看,智力资本包括企业的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人才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构成如图4—1所示:
图4-1 智力资本的构成
(四)平等、对话、交流式的管理将更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
在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仍然是人,但是已经不再是笼统的人的概念,而是掌握了知识的人。所以对人的管理,特别是在尊重、平等的前提下进行的管理对组织的效率就有极大的影响。扁平的组织机构,员工之间更多的平等,创造性等都要求对员工尊重、创造平等的环境,信息共享,虚拟整合,既竞争又合作。
(五)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将多元化
注重社会效益,主动地保护环境将成为人们评价企业的重要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