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财政与国民经济总需求

财政与国民经济总需求

时间:2022-06-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财政与国民经济总需求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方国家基本上奉行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倡导的“自由放任”政策。以此为背景,西方国家普遍对凯恩斯主义进行反省,宏观经济管理的指导思想由有效需求管理转为促进供给的增加。乘数理论则具体指出了财政政策影响国民收入决定的机制。

一、财政与国民经济总需求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方国家基本上奉行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倡导的“自由放任”政策。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凯恩斯革命”应运而生,凯恩斯在《通论》中论证说明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即投资需求加上消费需求的不足,主张赤字财政,用政府投资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以消除非自愿失业。虽然凯恩斯以后又涌现出了众多的宏观经济学学派,他们的观点各有不同,有时甚至针锋相对,但政府应对宏观经济进行有效的干预却是普遍公认的准则。“二战”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无一例外地推行始自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政策手段。但是,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负面影响开始显露,西方国家陷入失业居高不下,通胀持续上升的泥潭之中。以此为背景,西方国家普遍对凯恩斯主义进行反省,宏观经济管理的指导思想由有效需求管理转为促进供给的增加。弗里德曼的供应学派开始居主流地位。

尽管如此,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并没有停止,而是对调控的手段、目标作了大幅度的调整。目前,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已从战后初期的减少失业发展到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项。然而其中的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对社会成员经济福利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尤其为决策者和社会公众所关注。根据奥肯定律,就业水平和产出有着稳定的关系,换言之,就业水平决定于社会产出水平,从而总产出和价格水平就成为政策调节的主要目标。

社会总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是由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点决定的。从动态角度讲,社会需求总量与供给能力都不是静止的,只是在一定时期内,需求量的变动要比供给能力的变动更为活跃,更具弹性。因此,财政政策既可以影响总需求,将需求控制在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产出能力相一致,也可以从供给方面着手,运用财政政策措施促进产出能力的增长,使之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以下首先讨论财政的需求管理政策,也就是从社会总需求的角度探讨宏观财政问题。

(一)社会总供给与财政需求管理政策的效果

如前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影响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社会总产出和价格水平是由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点决定的,对于总需求曲线AD,经济学家们一般同意它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一样,也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如图9-1,这表示总需求数量随价格总水平的下降而增加。其原因首先在于家庭的消费支出,价格下降时,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增加,于是实际消费支出亦可能要增加。甚至在低价格水平进一步发生作用从而(通过降低工资等途径)减少了收入以后,由于货币财富(现金、债券、银行账户)的价值并没有像价格水平那样下跌得那么多,因此,较低的价格总水平仍导致较高的实际消费和较高的总需求。

此外,价格的下降还意味着货币实际余额的增加,从而促使利率下降,投资上升,进而导致总需求水平的提高。

但是,对于总供给曲线AS的形状,经济学家之间存在较大分歧,这使得在变动需求对产出(就业)和价格水平的影响,也就是财政政策的效果的问题上也有着不同看法。若社会总供给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即价格水平是固定的,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导致产出的增长,而不会同时促使价格水平上升;若总供给线向右上方延伸,扩张需求在短期内是能够促使产出增加的,只是物价水平也随之上升了;若社会总供给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产出固定在充分就业产出水平YF,这表明现有的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则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只能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而无产出的增长。图9-1中的总供给曲线依次呈现上述三种情况。

图9-1 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倾向于认为短期内价格水平是固定的或调整缓慢的,因而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是有效的,而古典学派认为总供给曲线始终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任何人为的增加总需求的措施只能使价格水平上升,而不能带来产出的增长。

虽然经济学家对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显然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在非常长的时期内,AS曲线是垂直的,对于短期和中期的情况,他们则日益倾向于同意一种折中的意见,认为AS曲线是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只不过对于倾斜的程度看法不同。

为了集中探讨财政需求管理政策的效应,以下的论述假定价格水平不变。价格水平变化时需求管理政策的效应可由图9-1推论得出。

(二)财政政策乘数

政府可以通过变动本身的支出和调整税收,对总需求进行宏观调控。乘数理论则具体指出了财政政策影响国民收入决定的机制。所谓财政政策乘数是指因政府支出的增加(减少)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减少)的倍数。

在没有政府介入的经济中,国民收入Y由消费和投资构成,即

Y=C+I,     ①

其中C=a+cY,     ②

这里a是常数,表示基本消费,c为边际消费倾向,将以上两式合并整理,得

Y=[1/(1-c)]·(a+I)     ③

可见,若I由于某种原因而增长ΔI,则Y的增长不仅限于ΔI的水平。因为第一轮增长ΔY以后,消费C会随之扩大,从而产出将进一步扩大,这个过程持续下去,结果是

ΔY=[1/(1-c)]·ΔI     ④

这就是所谓的乘数效应,[1/(1-c)]即为乘数。

1.政府购买对产出的影响。

在考虑政府购买支出的经济中,

Y=C+I+G,     ⑤

将⑤式与②式合并整理,得

Y=[1/(1-c)]·(a+I+G)     ⑥

从而ΔY=[1/(1-c)]ΔG     ⑦

这表示,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将导致与投资支出的增加相似的效应,使均衡产出多倍扩张,[1/(1-c)]为政府支出乘数。

2.政府税收对产出的影响。

1)总额税。在考虑总额税的体制中,

Y=a+c(Y-T)+I+G     ⑧

从而Y=[1/(1-c)]·(a+I+G-cT)     ⑨

可推导得出,ΔY=[-c/(1-c)]ΔT,

这说明政府税收减少亦将导致产出的扩张,乘数为-c/(1-c)。

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性支出可视为负税收,其增加对总产出的影响与减税相同。

2)所得税。在考虑所得税的体制中,

Y=a+c(1-t)Y+I+G     ⑩

将上式对t求导,则

dY/dt=c[(1-t)·dY/dt+Y·d(1-t)dt]

从而

dY/dt[1-c(1-t)]=-cY

所以

dY=-cY/[1-c(1-t)]·dt     img110

其中所得税的乘数为-c/[1-c(1-t)]。

若政府的转移支付按收入的一定比例发放,则转移支付乘数与所得税乘数的符号恰好相反,为c/[1-c(1-t)],t为转移支付额占收入额的比率。

3.考虑所得税、变动政府支出的影响。

由⑩式,得

ΔY=1/[1-c(1-t)]ΔG     img111

即所得税率不变时的支出乘数为1/[1-c(1-t)]。

4.平衡预算乘数。

若等量变动政府支出与税收,即保持预算收支平衡变化,则

ΔY=[1/(1-c)]ΔG+[-c/(1-c)]ΔT

=[1/(1-c)]ΔG+[-c/(1-c)]ΔG

=[(1-c)/(1-c)]ΔG=ΔG=ΔT     img112

这表示在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平衡预算的乘数为1,即预算规模平衡扩大对产出仍具有扩张效应,ΔY=ΔG=ΔT。这其中的原因可解释为:当税收增加时,若非政府部门可支配收入减少1元,消费支出的减少必然小于1元,其余的部分表现为储蓄的减少,但此时政府的支出却实实在在地增加了1元,两者相抵,仍使总需求产生了净增加额。

5.两种财政变量的对比分析。

上述分析说明财政支出的变动与税收的变动对产出可产生类似的影响,但两者亦存在着差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两种财政政策措施对于新的均衡产出的组合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增加政府支出会使总产出中归于政府的部分上升,而减税的结果是使产出中归于消费者的部分增加。因此,如何在两种财政政策措施之间进行选择,取决于某种关于社会福利的价值判断,即希望资源更多地被用于个人消费支出,还是更多地被用于公共产品的提供?其次,政府支出的改变对总产出的影响是肯定而直接的,而税收的变动却需要通过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才能影响到产出和就业。减税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但有一部分会用于储蓄。从而,与政府支出的增加相比,减税对产出的扩张影响要小。

(三) IS LM曲线分析

以上分析假定投资是一个固定的量,不受财政变量变动的影响。若将投资作为一个变量考虑,则对财政变量的乘数效应的分析需要修正。人们一般运用静态的IS-LM模型来说明财政变量对投资进而对产出的影响。

由投资是利率r的减函数,即

I=I-br     img113

Y=C+I+G=a+c(1-t)Y+I-br+G     img114

这就是IS曲线。

货币市场均衡时

M/P=L(r)+K(Y),     img115

这就是LM曲线,式中M/P表示实际货币余额,L(r)表示投机性的货币需求,它是利率r的减函数,K(Y)表示交易性的货币需求,它是产出的增函数,故LM线亦可表示为

M/P=kY-hr     img116

IS曲线反映了商品市场达到均衡(即投资等于储蓄)时的产出和利率水平。LM曲线反映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的产出和利率水平。

如图9-2,IS曲线向下倾斜,表明利率提高,投资下降,从而产出下降;另一方面,较高的产出产生较高的储蓄愿望,从而导致能使商品市场供求平衡的利率下降。以上讨论的财政扩张政策的乘数作用,在IS框架下仍可得到反映。政府购买支出变化是促使IS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在产出既定的情况下,国民储蓄S=Y-C-G,增加政府支出G,C不变,直接导致S减少,商品市场利率上升,从而IS曲线外移,而乘数决定移动的幅度。

img117

图9-2 IS-LM曲线

LM曲线向右上方延伸,因为产出的增加将增加对货币的需求量(交易需求上升),如果货币供给不变,则利率必然上升,因为需要有较高的利率使货币市场出清。另一方面,产出既定的情况下,任何相对于货币需求而言的货币供给的减少,都将使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上升,LM曲线上移;反之,曲线向下移动。中央银行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是促使LM曲线移动的重要因素。若货币供给增加,价格不变,LM线将外移。

可见,IS与LM线概括了使商品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IS与LM曲线的交点E决定能同时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平衡的产出和利率水平r0、Y0

政府扩大购买支出时,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IS移至IS',如果此时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保持不变,即LM曲线维持原状,则新的均衡点为E'。因此,尽管扩张性财政政策促使产出从Y0增至Y1,但利率也从r0上升为r1,由于投资I是利率r的减函数,因此利率上升排挤了部分对利率敏感的非政府部门的投资,产生了所谓的挤出效应,致使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受到影响,比前述由简单乘数效应决定的产出的扩张要少。

关于其中利率上升的原因可进一步解释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使产出Y增加,从而扩大了交易需求的货币量,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就意味着可用于投机的货币量相对于投机需求而言减少了,从而导致利率上升,以出清货币市场。

因此,在考虑投资变动因素的情况下,可以发现仅仅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产出或就业,会因挤出效应而使原有的财政乘数缩小。新的财政乘数取决于LM曲线的斜率,若LM是垂直的,则全部挤出,若LM是水平的,则与投资固定时的结果一样。

(四)财政政策工具

据上述论述可知,政府的财政收支及其变动,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有着直接间接的重大作用,“二战”以后,发达国家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存在,但同战前比较,特别是同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相比,波动幅度大为减小,衰退持续时间大为缩短,这主要是两种力量作用的结果:一是财政制度本身有着自动地缓和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即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lizer)作用;二是政府有意识地实行所谓反周期的相机抉择(Discretionary)的积极的财政政策。

所谓自动稳定器主要指以下三个含义:

第一,税收的自动变化。在经济扩张阶段,随着生产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增加,政府税收相应增加,特别是在实行累进税的情况下,税收的增长快于国民收入增长,税收增加意味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因而具有抑制总需求扩张和经济过热的作用。当经济处于萧条阶段时,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普遍下降,税收相应减少,因此,由于税率给定不变条件下,税收随经济周期自动同方向变化,因而税收在经济扩张阶段有抑制经济过热的作用,在萧条阶段发挥缓解经济紧缩的作用。

第二,政府的转移支付。同税收的作用一样,政府转移支付有助于稳定可支配收入,从而有助于稳定在总支出中占很大比重的消费需求。在萧条阶段,随着失业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增加;反之,在经济扩张阶段转移支付减少。

第三,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意指政府密切注视经济的变动趋势,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在税收和政府开支方面采取有效的对策,以实现一定的宏观调控的目标。例如,为了阻止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政府采取在其年度预算中增加政府开支或(和)减税的措施,反之,为了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政府开支或(和)增税的政策。

(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1.概述。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各国普遍重视。这两种政策的共同点在于通过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总产出。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调节货币需求,进而影响总需求,财政政策是政府对其收入和支出进行控制进而影响总需求。但两者也有明显的区别。在实现扩张的目标时,财政政策更为直接。比如降低税率可鼓励消费和投资,扩大支出则直接导致有效需求的增加,而且时滞较短。至于货币政策,要在萧条的环境下通过调低利率来实现扩张的目标比较困难,因为投资的积极性在这种条件下往往并非低的利率所能调动起来。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摆脱长期萧条的困难,也主要靠的是财政政策。在实行紧缩的目标时,两者的作用效果恰好相反。对于抑制过热的需求,货币政策有很多工具可以利用,实施起来比较及时,也比较灵活。而财政政策则不然,要改变税收和支出政策,对许多国家来说,均需立法机构的讨论,而且增税和减少福利支出这类措施是尤其难以获准通过的。此外,财政政策对供给的作用也比较直接、有力,而货币政策则没有这样的功能。

由于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各国往往寄希望于两种政策的协调配合。为了扭转严重的经济过热或衰退,两种政策可采取同方向的方针,同时紧缩或扩张,在并非极端的情况下,两种政策也可以采取不同方向的方针,比如若总的方向是紧缩,可以紧缩的货币政策为主,而财政政策适当扩张,以中和货币政策紧缩过强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2.挤出效应与政策配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配合之必要性的又一重要理论依据是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存在。

图9-3 政府支出增长的效应

如图9-3,当政府执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时,与每一利率水平相对应的总需求都增长了,于是IS曲线右移至IS',在E″点出现了对商品的超额需求。于是产出上升,而由于收入增加导致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也会同时上升。新的均衡点在E'点。最终收入的增长额(Y0'-Y0)小于由简单的支出乘数决定的增长额(Y0″-Y0),因为利率上升挤出了部分私人投资支出。

挤出效应作用的程度取决于LM和IS曲线的斜率。下面以两种极端情况为例对此加以说明:

第一,流动性陷阱。如果经济处于流动性陷阱状态,LM曲线是水平的。则财政支出的增长可以取得其对均衡收入的完全的乘数效果。因为此时利率不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提高,所以不会有私人投资被挤出。当然,如此极端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但由此可以发现,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是敏感,从而LM曲线越是接近于水平,则财政政策的效果越是显著。

第二,古典的情况。如果LM曲线是垂直的,则财政政策对均衡产出不会产生任何效果而只会带来利率的上扬,也就是说这时将发生财政政策效果的全部挤出。同样可以推出,货币需求对利率越不敏感,从而LM曲线越是接近于垂直,则财政政策的效果越不显著。

当挤出效应发生时,为了达到预期的政策的目标,则需要货币政策给予配合,也就是需要货币当局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执行的同时执行适应性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的发行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