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立健全商品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商品质量管理体系

时间:2022-06-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质量管理是以质量检验为主要手段,即检验最终商品质量。第一方的质量监督是指商品生产企业内部的质量检验与产品合格证制度。《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企业产品或其包装上应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7.1.3 建立健全商品质量管理体系

1)加强和改善商品质量工作的措施

(1)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质量问题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问题,质量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2)更新质量观念,增强质量意识 大力宣传和贯彻新的《产品质量法》《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切实加强对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教育,积极开展职工劳动技能培训。

(3)调动群众,主动参与质量工作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介、行业组织、群众团体的舆论宣传和监督作用。继续通过“质量月”、“质量万里行”、“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动员广大群众投身质量事业,形成全社会重视质量的环境和风气。要积极开展质量投诉和质量仲裁工作,维护用户、消费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4)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作用 要让商品质量优的企业尝到甜头,以强化企业积极主动抓质量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5)进一步增加质量投入,通过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要积极组织对产品质量薄弱环节的科技攻关。利用引进技术或进行技术改造生产的产品质量,要达到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新开发的产品质量要达到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6)进一步强化政府对质量的宏观管理 如组织研究、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战略,建立完善法规体系,加强监督检查,规范企业行为,开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各级干部的质量管理水平。

2)完善我国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为实施质量管理,由组织机构、职能、程序、过程和资源构成的有机整体”。我国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一些重点产品,继续实施生产许可制度 即企业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不得生产实施许可证的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也不得销售其产品。我国从1999年起,实行药品生产许可证与合格证的合并发放。

(2)建立了全国的质量认证制度 我国对质量认证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并组织制定了有关质量认证的法规,建立了认可认证机构与实验室、注册管理审核与评审人员队伍;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体系认证,并对认证工作实行监督管理;积极推进质量认证的国际双边互认和多边互认,包括实施ISO 9000认证、安全认证、合格认证等。

(3)标准化工作 判断商品质量是否合格的依据是商品的标准,因此,标准是质量管理的主要依据和基础。传统的质量管理是以质量检验为主要手段,即检验最终商品质量。全面商品质量管理却是始于标准,终于标准,把标准贯穿于生产全过程中。当前,我国仍有相当多的商品,特别是农贸加工产品、食品还缺少标准,食品安全的形势还相当严峻。

(4)计量与检测工作 计量与检测工作是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实现优质低耗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生产的基础。为此,要认真实施有关计量检验法律、法规,正确合理使用计量和检验仪器。

(5)质量监督体系 包括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的质量监督。第一方的质量监督是指商品生产企业内部的质量检验与产品合格证制度。《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企业产品或其包装上应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第二方监督是指用户的质量监督。第三方监督是指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的监督。

(6)建立和完善产品标识制度 包括安全标志、生产许可证标志、警告标志、特性标志、认证标志、防伪标志和保险标志等,有关部门也在依法对标识实施监督管理。

(7)国家制定并实施名牌产品战略 鼓励企业生产优质产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立名牌产品。鼓励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联合,争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名牌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