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一、经济条件分析(一)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廊坊市地区生产总值在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经济实力大幅度跃升,GDP总量由1978年的8.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 611亿元,33年间增长194倍。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区县(市)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加大。霸州市、廊坊市辖区人口密度较高,每平方公里分别为788人和802人。

第三节 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一、经济条件分析

(一)总体经济发展水平

廊坊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在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如图4-4所示),经济实力大幅度跃升,GDP总量由1978年的8.3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 611亿元,33年间增长194倍。GDP总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1992年至1997年,GDP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均超过15%。自2000年后,廊坊市GDP增长速度再次持续攀升,2008年有所回落。

img31

图4-4 廊坊市GDP及GDP增长率趋势图

资料来源:2012年廊坊经济统计年鉴

将1998—2011年廊坊市人均GDP与北京、天津等大北京都市区中心城市以及河北省和全国同期水平相比较,廊坊市人均GDP高于河北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但远低于北京市和天津市水平,如图4-5所示。2011年,廊坊市人均GDP为36 79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4倍,河北省平均水平的1.08倍,但却仅占天津市人均GDP的43%,北京市人均GDP的45%,与京津相比,水平明显偏低。廊坊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相对靠前,分别位列大北京都市区的第4、第5和第5位;其综合经济实力在大北京都市区相对落后,位居大北京都市区10个城市中的第8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大北京都市区第7位;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位居大北京都市区第6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如图4-6所示。

img32

图4-5 廊坊市人均GDP水平与北京、天津、河北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

资料来源:1999—2012年廊坊经济统计年鉴;2012年中国、河北、北京、天津统计年鉴

img33

图4-6 2011年廊坊市各项经济指标在大北京都市区中所处位次

资料来源:2012年廊坊经济统计年鉴;2012年河北、北京、天津统计年鉴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廊坊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1995年的27.5∶43.0∶29.5调整为2011年的10.8∶54.6∶34.6,如图4-7所示。其中第一产业变化最多,下降了1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了1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也有所提升。1992年以来,第二产业的年均增速均超过10%,最高年份曾达23.9%,如图4-8所示。第三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近两年增速超过第二产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img34

图4-7 廊坊市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图

资料来源:1996、2001、2006、2012年廊坊经济统计年鉴

img35

图4-8 1990—2011年廊坊市三次产业年均增速

资料来源:1991—2012年廊坊经济统计年鉴

(二)廊坊市内部经济发展差异

廊坊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但其内部发展并不均衡,差距不断扩大。从1996年、2000年、2005年、2008年、2011年各区县(市)人均GDP指标看,三河市一直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经济发展位居全市之首;霸州市、大厂县、香河县紧随其后,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如图4-9所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区县(市)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加大。1996年,大城县人均GDP最低,为4 539元;大厂县人均GDP最高,为10 774元,是大城县的2.4倍。2011年,大城县人均GDP最低,为17 496元,三河市人均GDP为68 407元,是大城县的3.9倍。

img36

图4-9 廊坊市各区县(市)人均GDP比较

资料来源:1997、2001、2006、2009、2012年廊坊市经济统计年鉴

从经济密度空间分布看,廊坊市各区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北强南弱现象,北三县(市)的平均经济密度高于南部区县(市);市域范围内,各区县(市)经济密度空间差异明显,且随着时间发展不断扩大,如图4-10所示。1996年,经济密度最高的是三河市,为668万元/km2;最低的是大城县,经济密度为三河市的32%。2011年,经济密度最低的是大城县,为930万元/km2,是经济密度最高的三河市的15.8%。从增长速度看,1996年至2011年,三河市、市辖区经济密度的年均增速分别达15.56%和15.06%,而同期固安县、永清县的增速仅为9.55%和9.57%,因此,廊坊市各区县(市)经济密度差异将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img37

图4-10 廊坊市经济密度分布趋势图(4)

资料来源:廊坊经济统计年鉴(1997、2001、2006、2012)

从各区县(市)产业结构看,二产比重普遍较高,工业化特征明显,如图4-11所示。固安县和永清县一产比重过高,分别为34%和39%,影响了两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和速度,两市的人均GDP在10个区县(市)中居后两位。广阳区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达56%,这与广阳区是新设区,区内聚集了廊坊开发区、商务街、科研基地、产业聚集区等,第三产业发达有关;同时广阳区也是市级领导机关驻地,是全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公共服务功能突出。三河市等其他几个区县(市)的产业结构为“二、三、一”,产业结构相对合理;永清县的第一产业比重最高,呈现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基本持平的状况。

img38

图4-11 2011年廊坊市下辖各区县(市)产业结构现状

资料来源:2012年廊坊经济统计年鉴

二、人口与城市化水平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廊坊市人口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1990年,廊坊市总人口为338.8万人;到2011年,廊坊市人口增至421.9万人,共增长83.1万人。从人口分布看,三河市人口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县(市),每平方公里855人,是人口密度最低的永清县的1.7倍,如图4-12所示。霸州市、廊坊市辖区人口密度较高,每平方公里分别为788人和802人。

从廊坊市的人口分布看,廊坊市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存在密切关系,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县(市)集聚的趋势明显。从时间角度看,三河市的人口密度增长最快。1996年,三河市、霸州市以及廊坊市区的人口密度相近;2005年,三河市的人口密度已经远超霸州和市区,成为密度最高的地区。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三河市地区生产总值是廊坊市最高的,其次为霸州市和廊坊市区,这与廊坊市人口密度的高低完全一致。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经济发达地区因极化效应的存在不断吸引周边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流入,从而导致人口在发达地区的聚集。人口的聚集不仅是各地经济发展情况的间接反映,同时对未来廊坊市旅游业的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也有一定的启示。

图4-12 廊坊市人口密度分布趋势图

资料来源:廊坊经济统计年鉴(1997、2001、2006、2012)

随着廊坊市城市建设的展开,人口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各区县(市)的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图4-13)。2011年,廊坊市辖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57.72%,而同期永清县、文安县、大城县、固安县四地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10.90%、11.05%、12.51%、19.48%。

img40

图4-13 廊坊市城市化水平分布趋势图

资料来源:廊坊市年鉴(1997、2001、2006、2012)

三、社会人文环境分析

(一)历史上与京津渊源深厚

廊坊市隶属河北省,但由于其地理区位的独特性,在廊坊的发展史上其归属几经变迁,与京津两地经历了多次分分合合。

在中国古代史上,廊坊隶属于京畿之地,是北京的下辖区域。据《廊坊市志》记载:“现境域夏商处冀州之地,战国秦汉于蓟燕之野,晋唐属幽州之域,元明清为京畿要冲。”元明清三代均建都北京,因此,从元代开始,廊坊成为京畿辅地。京畿之地,古有多种称呼,如畿辅、京师、直隶等,一般指国都附近的地方,是中央直辖之地。元明清时代的京畿远远超出今天北京市的范畴。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京师附近的山东、山西、河北隶属于中书省;明代以直隶为京畿之地,将北京、河北、天津等地称为北直隶,以区别于以南京为中心的南直隶;清代时称为直隶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以及周边部分地区,省会为保定,后改为天津。元明清三代,京畿之地所辖区域有所出入,但今北京、天津、河北之地始终为京畿重地,从现代意义看,京畿之地也就是大北京都市区的构成部分。

在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廊坊市的归属在京津冀三地之间变换。民国时期,廊坊市属京兆特别区,后归热河省。1949年,今廊坊所辖区域分属保定专区(含固安县)、通县专区(含香河县、三河县)、天津专区(含安次县、永清县、霸县、文安县、大城县);1955年,分属河北省通县专区(香河县、三河县、固安县、大厂县)和天津专区(文安县、大城县、安次县、永清县、霸县);1963年,廊坊市下辖区域全部归属天津专区;1973年,天津地区改名为廊坊地区;1981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廊坊市;1989年廊坊地区与廊坊市合并,撤销县级廊坊市,改设县级安次区,地市合并后设地级廊坊市;2000年从安次区分出一部分,设县级广阳区。

从廊坊历史上的行政归属看,其与北京市、天津市关系密切,渊源深厚。空间上的紧密相连与时间上的曾经一体,使得廊坊市与京津两地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为其充分利用与京津两地的地利之便发展旅游创造了条件。

(二)民族文化内涵丰富

廊坊市共有32个少数民族,共9.6万人,以回族、满族为主,分别有人口6.6万和2.2万,分别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8.7%和22.9%,民族文化较为浓郁。廊坊市有1个民族自治县(大厂回族自治县)、2个民族乡(文安县大围河回族满族乡和永清县管家务回族乡)和84个民族村。

回族文化与满族文化是廊坊市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它们异于汉人的饮食、习俗、建筑、生活场景等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对旅游者有很强的吸引力。廊坊市有回族特色的清真寺、回族符号的建筑、回族特色食品、回族风情表演以及满族、回族工艺品等,有利于开发民族旅游线路,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