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问题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问题

时间:2022-06-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4.2.3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问题洞庭湖南纳四水,吞吐长江,与广泛地域进行着复杂而又强烈的物质迁移、能量传递和信息交流,生态环境演变剧烈;这里的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影响强烈。但洞庭湖水质污染与富营养化程度区域差异较大。洞庭湖湿地垸内流行区属于水网型。洞庭湖湿地洪涝灾害的发展可分为4个时期。

4.2.3 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问题

洞庭湖南纳四水,吞吐长江,与广泛地域进行着复杂而又强烈的物质迁移、能量传递和信息交流,生态环境演变剧烈;这里的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影响强烈。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复合叠加作用,使得这里既有着湿地生态环境建设的丰富经验,又有湿地生态环境破坏的惨痛教训。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方面主要存在如下严重问题(5):

一、水质污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

根据对湖南省洞庭湖环境保护监测站、湖南省环境保护局1999~2001年对洞庭湖的最新监测和调查资料进行诊断分析与评价,不难发现洞庭湖水环境污染具有如下特征。

(1)以氮磷污染为主,生活污染比较突出

利用1999~2000年洞庭湖的水质监测数据,选取悬浮物(SS)、高锰酸盐指数(CODMn)、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非离子氨、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总氮(TN)、总磷(TP)、总铜(Cu)、总铅(Pb)、总锌(Zn)、总砷(As)、总大肠菌群等项目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有关标准和指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可知,全湖50%的指标存在超标现象,超标率最高达63.3%。多年平均值超标的有总磷和总氮两项,平均指数分别为1.66和1.18。而在污染负荷分担率中超过10%的污染项目中,除了总磷、总氮外,还有悬浮物、总大肠菌群。这说明洞庭湖水质污染以氮、磷污染为主,生活污染比较突出。

(2)整体水质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程度地域差异大

洞庭湖水域综合指数为0.4962,说明整体水质较好,有7个指标未出现超标现象,像总铜、总锌、总砷等项目年平均分指数的百分率均未超过1%,说明重金属污染比较轻。2001年监测数据分析评价表明,全湖55个观测点中,有31个点的水质符合II类水标准,占观测点总数的56.4%;有13个观测点的水质符合次II类水标准,占总测点总数的23.6%;有6个测点的水质符合III类水标准,占观测点总数的10.9%。全湖整体水质符合III类标准,因此,污染程度较轻。根据洞庭湖的水情特性和实测数据,选取叶绿素a(Chla)、TN(总氮)、TP(总磷)、CODMn(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SD)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我国湖泊通用的营养状态指数评价标准(先求出各观测点的分营养度,再求各分营养度的平均值得综合营养度,然后评定各测点富营养类型),结果表明:洞庭湖55个观测点中,处在中营养级状态的占58.2%,中富营养级占21.8%,贫中营养级占10.9%,富营养级占5.5%,贫营养级占3.6%,而缺失重营养级和极营养级。这充分说明,洞庭湖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轻。

但洞庭湖水质污染与富营养化程度区域差异较大。以水域而论,水质污染程度由重至轻为:长江三口水系—西洞庭湖—南洞庭湖—东洞庭湖。在各水域中各断面的污染程度又有差异,污染程度较严重的断面依次为陆家渡、大鲸港、茅草街、南咀断面。营养状况的分布是:东洞庭湖和西洞庭湖均为贫中营养与中营养混合型;南洞庭湖为中营养与中富营养混合型;鹿角至岳阳市河道为中营养型,鹿湖为贫营养型,荷叶湖为中富营养型,茅草街水域及万子湖个别点水域为富营养型。

(3)水质和营养状况年内变化不大

洞庭湖为吞吐性湖泊,水质状况受入湖径流量大小及水质影响,根据1月、5月、9月观测资料分析,呈现出丰水期(9月)稍好,平水期(5月)次之,枯水期(1月)稍差的特点,但年内变化不大。营养状况,9月份主要为中营养级型,占观测点总数的91.7%;1月份主要为中富营养型,占80%;5月份主要为中富营养型,占91.7%。但从各观测点综合评分结果看,营养状况年内变化不显著。

(4)整体水质污染逐渐加重,富营养化趋势明显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后期,水质变化趋势表明,电导率、SS(悬浮物)、CODMn(高锰酸盐指数)、BOD5(生化需氧量)、NO3-N(氨氮)、NO2-N(亚硝酸盐氮)、TN、Pb等都呈上升趋势,而呈下降趋势的仅DO、Zn两个指标。预计三峡工程运行后,由于入湖水量减少,将使洞庭湖的平均换水周期延长,稀释自净功能降低,水质恶化趋势将日益明显,恶化速度加快。

将1990年与1999年洞庭湖富营养化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富营养化程度从贫、中营养型变为中、富营养型,综合评分增幅较大,表明恶化趋势明显。三峡工程运行后将对洞庭湖富营养化带来综合影响:一方面,洞庭湖来水量减少导致稀释自净能力降低,从而致使TN、TP、CODMn等上升;另一方面,来沙量减少导致SS减少,进而导致SD(透明度)提高和Chla(叶绿素)增加,SS减少致使TP降低,CODMn减少。总体而言,呈恶化趋势。

二、血吸虫病疫区扩展,危害反弹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严重威胁着湖区人民“六生”(生命、生产、生活、生长、生育、生趣),也严重影响着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洞庭湖湿地血吸虫病流行区的地形地貌和流行特点,可以分为水网型和湖沼型两种类型。洞庭湖湿地垸内流行区属于水网型。这里地势平坦,河沟纵横,人口稠密,交通方便,居民接触疫水机会频繁,血吸虫病流行广泛。湖沼型又可分为湖衩、垸内、洲垸、洲滩四种亚型。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都十分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到20世纪80年代,血吸虫病得到有效控制。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疫区面积开始扩展,危害反弹。据1995年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第二次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湖沼型居民粪检阳性率7.84%,其中洲滩亚型居民感染率22.53%,湖衩亚型居民感染率11.24%,垸内与垸外洲滩亚型居民感染率分别为9.32%及2.49%,普遍较1992年增大2.1%。全区钉螺面积163825公顷,较1992年增加3.2%。1999年感染人数又比1996年增加近70000人。

三、洪涝旱灾频繁且严重,气象灾害多样

洞庭湖湿地既是一块宝地,又是一块险地,尤以洪涝灾害危害频繁且严重。洞庭湖湿地洪涝灾害的发展可分为4个时期。从第一个时期至第四个时期,无论是洪涝发生频率还是特大洪涝发生频率均同步增长,并有日益加剧之势。由此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据1950~1998年统计,年均成灾面积6.89×104公顷,年均直接经济损失22.16×108元(按1998年不变价格计算,以下同)。1954、1996、1998年直接经济损失分别达117×108元、303×108元、197×108元。

洞庭湖湿地区是湖南省4个少雨区之一,多年平均降水量1300mm,加上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因此,洞庭湖湿地区是湖南省气候干旱中心之一,只是因为湿地地表水、地下水资源丰富,多数地区旱情表现并不十分严重。但对湿地中地势较高的区域和分泄长江洪水的四口地区(因泥沙淤积,分洪量不断减少,断流时间越来越长),干旱威胁仍然较大。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旱灾损失为20.93×108元,比50年代的15.75×108元增加33%。又据研究,从11世纪至20世纪洞庭湖湿地区(湘北地区)干旱频次居全省第二,平均每百年有28.7年发生旱灾,且以夏旱、夏秋连旱和春夏连旱为主。湘中区最高为30.2年,湘南区为25.6年,湘西区为19.7年。此外,洞庭湖湿地区气象灾害多样,如低温冷害、冰冻、风灾、雹灾等,危害也相当严重。

四、湿地资源衰退,生态平衡遭破坏

由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特别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使湿地资源衰退,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在水、土、生物资源上都有反映。水资源上的主要表现为水质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土地资源上的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壤污染与酸化、耕地潜育化等现象。洞庭湖湿地的水土流失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洲滩地、临水堤坡随水力冲刷流失;二是垸内土地经雨水冲刷随地表径流汇集于内湖、内渠、低洼地等处。总体而言,1999年与1986年相比,水土流失面积、耕地污染面积、耕地酸化面积分别扩大了20.26%、100.34%、29.44%,只有耕地潜育化面积减少了17.85%。生物资源退化与生态平衡破坏表现为生物多样性减少,数量下降,结构变劣等。这里仅以水生动物为例说明。

洞庭湖是多种珍稀濒危水生动物的栖息地,如中华鲟、白鲟、江豚、白鳍豚、鲥鱼、胭脂鱼、金钱龟等。但目前种群数量迅速减少,有的几近灭绝。如江豚数量由20世纪60年代的70~80头下降到目前的15头左右,中华鲟、白鳍豚接近灭绝,鲥鱼50年代常见,目前也几乎灭绝,鳗鲡的现存量大大减少。汉寿县曾盛产银鱼,1935年年产75t,50~60年代年产6~7t,1989年仅蒋家咀、南湖两地产400kg左右,近年濒临灭绝。从鱼类年捕获量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呈增长趋势。但渔获量的增加主要是过度捕捞、破坏生态的结果,这从捕获鱼类的鱼龄和鱼类组成结构可清楚看出。

渔获物中,鱼龄从70年代3~4龄降到目前的1~2龄,主要经济鱼类个体低龄化、小型化。15种经济鱼类所占比例由1963年的90.0%下降到1981年的80.7%,而其他野杂鱼类比例相应增加。从1963年至1999年,半回游性鱼类所占比例由32.0%下降到10.0%,其中4大家鱼比例由21.0%下降到9.3%,下降了1倍以上,而定居性鱼类比例由63.0%增加到86.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