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为桥头堡建设服务

为桥头堡建设服务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教育合作 为桥头堡建设服务王琴景洪市是西双版纳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与缅甸、老挝接壤,紧邻泰国,国境线长112. 39公里。为此,学校成立了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具体实施景洪市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工作。

加强教育合作 为桥头堡建设服务

王琴

景洪市是西双版纳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与缅甸、老挝接壤,紧邻泰国,国境线长112. 39公里。是通向东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距省会昆明600余公里,距磨憨口岸200余公里、打洛口岸134公里,市内有国家级口岸景洪港、西双版纳国际机场和“ 240”边境贸易区,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湄公河由北向南穿城而过,昆洛公路从东往西越境而出,与昆曼公路形成了水、陆、空联运的立体式交通网络,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旅游等资源优势。

一、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教育合作

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推进,景洪市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往日趋增多。语言作为文化载体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向国外推广本国语言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对外教育合作也随之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景洪市顺应形势发展,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坚持“以教育合作为切入点,拓展其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和国家关于汉语国际推广”的战略,积极探索并推进与周边国家地方政府教育院校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在实践中逐步积累了丰富的汉语教学经验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经验,为创建东南亚语种培训基地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我市与周边邻国进一步加深友谊,加强双边交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秉承“教育国际化”的理念,充分发挥“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职能

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于2006年10月被国家批准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和培养东南亚语种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为此,学校成立了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具体实施景洪市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工作。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利用学校师资、设备和区位优势,先后与泰国亚洲学者学院,清莱市第五学校,南邦市第四、第五学校及老挝琅勃拉邦和平中学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办学,并与泰国孔敬府、清莱市、南邦市及老挝琅勃拉邦达成教育合作协议,具体为:《泰国孔敬府捧商业技术学校与中国西双版纳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之间语言、文化交流工程协议》 、《中国云南省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与泰国清莱府清莱市第五中学教育合作协议》 、 《中国云南省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与泰国南邦市第四学校教育合作协议》 、 《中国云南省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与泰国南邦市第五学校教育合作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琅勃拉邦省和平中学教育合作协议》 ,并分别在泰国清莱市第五学校、南邦市第四学校、南邦市第五学校成立中国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汉语培训中心。这些协议的签订以及具体项目的实施,为景洪市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及对外教育合作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利用区位优势,培养泰语专业人才

景洪市作为西双版纳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缅甸、老挝接壤,与泰国相邻,以其区位优势成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前沿阵地。景洪市职业中学利用与泰国相邻这一区位优势,于2004年开办了泰语专业,设置全面的专业基础课程,配置泰语教师参与教学,组织中泰师生共同参与泰语角,并先后成立了泰语学习中心、开办帕亚蓬课堂等国内泰国文化语言学习中心,对景洪市创建良好的泰语学习环境和实现景洪教育国际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与泰国签订的教育合作协议,不断输送专业教师及部分学生出国留学,为我市培养泰语语种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双边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三)通过短期学习交流,扩大国际影响

为进一步增强实力和影响力,寻求更多的对外交流机会,景洪市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化途径,与周边国家开展短期学习交流与合作。每年与外方进行短期互派师生交流学习,互派教师支教,开展语言文化教学,招收老、缅、泰留学生学习汉语及中国文化;开展中、老、泰、缅四国学生汉文化冬、夏令营活动,派送师生到老挝参加友好之旅冬令营等,努力把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建设成为对外汉语培训和实习基地。通过多次的短期学习交流,增强了景洪市职业中学在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力,使景洪市在教育方面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泰国、老挝对汉语人才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高,增强了汉语的国际地位,为促进景洪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旅游等方面的交往与合作做好语言人才储备。

二、依托国际教育合作资源,培养一批能够在桥头堡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人才

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白恩培指出:“我省作为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人才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最紧缺的资源,云南能不能加快发展,关键在人才,希望在人才。”此现象在滇南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景洪显得尤为突出,因此,要切实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深刻认识到,要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才能不断从根本上改变人才建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被动局面,培养一批能够在桥头堡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人才,坚持以用为本,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加强人才的教育引导,努力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就目前的状况看,景洪同东南亚的泰国、老挝在文化合作上仅限于留学生交流的层面,东南亚国家到景洪来学习的多数是中专、大专这个层次的,而且大多数局限在汉语学习方面。所以,在东南亚留学生到景洪留学的问题上,景洪在进一步提高数量的同时,也注重提高留学生培养的层次,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开设更多专业的留学计划,向外籍留学生灌输和传授中国文化,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鼓励东南亚国家的学生到景洪学习的同时,也要积极支持景洪学生到东南亚国家去学习,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艺术表演、设立专门图书馆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合作互动,让双方的学术交流正常地、长期地开展。

景洪目前的外向型人才主要以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所培养的东南亚语言人才为主,而综合性的人才比较缺乏,过去那种只学泰国语言、历史等单一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合目前形势的需要,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养,以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依托景洪当前良好的国际教育合作资源,结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对国际化人才的特别需求,将这些需求变化为机遇和挑战,尤其是要研究几个毗邻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战略发展规划,并按照战略规划打造出一批高质量的教育合作项目,面向东南亚、南亚国家,大力推进教育输出式的交流与合作,力争把我们的学校办到境外去,或者与其他国家的高校合作办我们的境外校区,尽快推进东南亚、南亚国家对我国教育的认同和理解,通过发展教育国际化使我们的教学水平、研究能力、社会贡献以及管理能力不断地现代化。围绕桥头堡建设加强人才培养,按照桥头堡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切实为桥头堡建设提供合格人才,以便更好地为桥头堡建设服务。

三、积极拓展对外友好交流,发挥外事工作桥头堡作用

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与泰国、老挝在诸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在友诚的基础上,建立政府互访机制。通过地方政府间的互访,扩大了合作共识,就合作中的重大问题,如教育、旅游、商务等项目进行洽谈与磋商,全力推动重点经贸合作和友好交往项目的落实,以此扩大景洪市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影响力,并逐步向东南亚、南亚其他地区拓展,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了景洪市与友好城市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将景洪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多领域合作推向了新阶段。

(一)不断扩大对外合作交往领域,为景洪市对外开放服务

景洪市坚持贯彻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积极主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友好交往活动,不断推进与周边邻国民间和地方政府间的友好往来。近年来,通过教育、经贸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拓展了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空间,有力促进了我市全方位对外开放,增进了和周边国家的了解、沟通和认识,巩固和发展了与泰国、老挝等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先后与泰国南奔市、清莱市、南邦市以及老挝波乔的敦朋县签订了友好城市关系协议,结为友好市县,目前已与泰国、老挝这两个国家建立了4对友好市、县关系。自签订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以来,我市与友好市县间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友好往来关系,并分别利用各自的节庆活动进行了多次互访活动,以友好城市关系为纽带,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二)利用各种外事时机,为开展合作与交流牵线搭桥

近年来,我市通过举办“泼水节”、“边交会”、 “西南经济区市长联席会”等一系列较有影响的大型活动,邀请各类团组来访,抓住各种时机,千方百计为与周边国家开展合作与交流牵线搭桥。针对来访团组特点,精心组织在同行业、同种类、同学科之间对口交流,为双方开展相关领域合作建立了直接通道。在外事出访过程中,我们把主动寻找合作商机,搞好经贸对接和交流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围绕大项目努力寻求合作对象,充分发挥景洪市对外开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与周边各国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坚定不移地走出去、引进来,做好借力发展的文章,使外事工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发挥得更充分、更灵活、更务实。

(三)利用外事渠道开展外宣,扩大我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把对外宣传景洪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全力整合各层面、各渠道的外宣途径和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对外宣传的合力,宣传景洪、推介景洪。把对外交往活动与宣传我市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有重点、有针对性安排参观考察,充分利用会见会谈机会,重点推介和宣传我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旅游、民族文化和橡胶、生物资源等优势产业。随着景洪市国际知名度的提高,来景洪市观光旅游、采访的外国记者大量涌入,从而更好地宣传景洪。

四、如何充分发挥景洪市在桥头堡建设中的作用

务实推进多双边国际区域合作是下一步工作重点,以桥头堡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为契机,充分发挥景洪市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积极探索景洪市与老北部省区(县)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1)与老北和缅北相比较,景洪市在种养殖业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而且外向合作交流潜力有待充分发挥,应高度重视,争取在与周边的农经合作中有景洪一席之地。农业、科技等部门应加大横向联动力度,整合资源配置,积极推动农科“走出去”战略,通过合作共建农业种养植殖示范园(基地) ,充分展示我方农科技术力量优势及影响力。

(2)认真研究“罂粟替代项目”名称更名的问题。近年来,老挝北部省份、缅甸北部省区官员对我方援助实施的“替代项目”的称谓多次表示不满或不理解,为在农业合作项目方面有益协调与沟通,建议对“罂粟替代项目”提法进行更改,如更名为“农业经济合作开发项目”等。

(3)以培养次区域合作基础人才为切入点,积极支持教育互派支教合作项目,通过师生互派、文化艺术互动以及农科交流培训等达到不断拓展交流面的目的。

(4)认真研究和建立“促进走出去合作发展基金”,为教育、文化、商旅等对外合作交流提供支持和鼓励。

(二)提高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水平,加大外向型人才培养力度

(1)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快推动教育“走出去”、 “请进来”。积极引进周边国家先进的、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优质国外教育资源,大力开展与周边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推动学校发挥优势,大展特色,灵活多样地参与到“走出去”战略中。鼓励社会资本和各类社会办学力量以多种形式走出去,与周边国家的政府及民间办学力量相结合,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路子,针对周边国家人才需求,设置一批特色专业,努力适应“走出去”战略的需要。

(2)积极争取有关对外项目及相关政策,扩大对外交流范围。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要在上级相关政府部门和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才能顺利开展,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的对外教育政策开展工作,重点拓展与东南亚、南亚国家教育机构交流与合作的领域,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市教育在全国和周边国家的知名度,为景洪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3)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项目内容的不断深化和推进,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在实施对外教育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的作用,继续履行与老缅泰国家的合作项目,进一步落实所达成的协议内容,加大汉语国际化推广工作力度;积极研究和探索适合留学生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加大对外汉语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培养一批适应周边国家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师;建立和完善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汉语人才、应用型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培训基地。缓解人才制约瓶颈,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国际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建设桥头堡主阵地提供强大的智力和技术支持。

总之,随着与东南亚水、陆、空通道的改善,景洪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在经贸、科技、旅游、教育、文化及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日趋增多,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民间交流等活动中已形成良好的交往氛围,具有地缘、人缘、交往便利等优势。在大外交、大合作、大稳定的前提下,积极拓展农科、文化、边贸、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将有利于灵活发挥边境前沿的各种优势,有利于促进和改善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睦邻友好,推动双方互通有无,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真正发挥景洪在桥头堡建设中的前沿阵地作用。

(王琴,女,汉族,景洪市外事口岸办公室科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