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能源大战略格局中河西地区的能源发展

新能源大战略格局中河西地区的能源发展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省的河西地区具备风电建的良好设条件与优势。河西地区的气候条件好,有利于风力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甘肃省河西地区的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风电设备运输。甘肃省河西地区光电建设的主要任务及其发展目标明确。

(三)甘肃省跨越式发展大战略:新能源大战略格局中河西地区的能源发展

1.甘肃省跨越式发展大战略:新能源大战略格局中河西地区的新能源基地建设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与基础

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员会的研究成果表明:

2007年国家同意开展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前期及建设工作,甘肃省的风、光电产业快速发展,全国最大的敦煌10兆瓦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工程也即将开工建设,四○四的大型核乏料后处理工程,亦在加紧准备阶段。加快河西风、光电等新能源开发,建设核能源燃料供应基地,对我国能源结的构调整,对增加能源供应,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甘肃省的河西地区具备风电建的良好设条件与优势。河西地区西北部区域是甘肃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在150瓦/平方米以上,有效风速时数在6000小时以上,可开发量占全省可开发量的70%以上。与国内其他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相比,河西地区风能资源的开发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具有开发建设大型风电基地的良好条件,开发前景广阔。

河西地区的气候条件好,有利于风力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区域内风力冬春强、夏秋弱;风速年际、年内变化较小,主风向稳定,无台风等破坏性风速;境内干旱少雨,相对湿度较低,不含盐雾,冬季极限低温不超过—29℃,适合风力发电机组全年安全稳定运行。

甘肃省河西地区的风电场厂址面积大,有利于风电场规模开发建设。区域内未利用土地面积大10万平方公里以上,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大都位于广阔平坦的沙漠、戈壁及未利用荒地上,地势平坦开垠,可利用面积大,不占耕地,没有移民安置等问题,适合风电连片开发建设。

甘肃省河西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好,有利于降低风电项目建设成本。区域内地质构造基本稳定,最大冻土深度在2.0米左右;地基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可满足风机基础的建设要求;基础持力层埋置深度较浅,可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甘肃省河西地区的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风电设备运输。兰新铁路、高速公路及312国道贯穿河西走廊,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均可十分便利地由铁路转经公路或由公路直接运至各规划风电场内,沿途无须拓宽加固沿途桥涵、公路,风电设备运输交通便利。

甘肃省河西地区风电新能源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必须充分利用河西酒泉地区的丰富的风能资源,建成全国重要的大型风电基地。河西的酒泉地区,是我国规划建设的第一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目前,酒泉风电基地一期380万千瓦风电场项目已获国家核准,二期已按国家要求进行了安排部署,正在开展500~800万千瓦规划及前期有关工作。规划到2010年,酒泉的风电基地装机容量将达到516万千瓦,到2015年将达到1271万千瓦,到2020年将达到2000万千瓦。

同样,甘肃省河西地区具备良好的光电建设条件和优势。河西地区是甘肃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800~3300小时之间,年太阳能辐射量为5800~6400兆焦/平方米。与国内其他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相比,河西地区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具有日照时间长、辐射量强等优势与特点。并且,资源丰富地区多数为沙漠、戈壁及未利用荒地,地势平坦开阔,可作为“大漠光电工程”实施的重点和理想地区,具有开发建设大型太阳能基地的良好条件,开发前景广阔。

甘肃省河西地区光电建设的主要任务及其发展目标。甘肃省河西地区光电建设的主要任务及其发展目标明确。必须充分利用河西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把河西地区建成全国大型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目前,国内最大的敦煌10兆瓦光伏并网发展示范工程已完成特许权招标工作,开工建设。规划到2010年,河西地区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31万千瓦,到2015年,将达到126万千瓦,到2020年,将达到331万千瓦;到2015年,风光电发电装机占全省发电总装机的比例,由2008年的4%,提高到20%以上,到2020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占到全省发电总装机的25%以上。

2.甘肃省跨越式发展大战略:大力抓好甘肃省新能源大战略格局中的河西地区的新能源设备制造业

以新能源建设规模化带动产业化发展,促进新能源技术的进步,提高我省新能源设备制造能力,带动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规划到2010年,具备生产100万千瓦风电设备的能力;到2015年,具备生产150万千瓦风电设备和30万千瓦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能力;到2020年,具备50万千瓦太阳能电池组件和10万千瓦太阳能热发电设备的能力。

3.甘肃省跨越式发展大战略:新能源大战略格局中的河西地区的配套煤电建设的良好条件及其优势

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员会的研究成果表明:

依托甘肃省河西地区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和百万千瓦级太阳能发电基地及其建设设施,围绕新疆、蒙古国的煤炭资源开发,凭借嘉策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的建设设施,为了使风光电稳定送出,电网安全运行,配套建设大型超超临界空冷燃煤机组,实现风电、光电、火电打捆送出,将甘肃省河西地区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与新能源外送基地。

我是河西地区邻近区域煤炭资源丰富,为我省河西地区新能源基地建设增添外部力量。

案例之一:新疆哈密地区哈密地区的煤炭资源。新疆哈密地区煤炭资源储备量大、品种多、易开采,全地区预测资源量高达5708亿吨,占全新疆煤炭预测资源总量的31.4%,已探明的煤炭资源量约420亿吨。主要分布在山南的吐哈煤田、山北的三塘湖和巴里坤煤田。这里的煤质品种为焦煤、气肥煤、不粘煤、弱粘煤、长烟煤和褐煤,煤炭发热量普遍大于26兆焦/千克。哈密地区现有煤炭生产矿井111处,2008年全地区生产原煤750万吨,其中外调550万吨,外运比例高达70%以上。根据《新疆自治区煤炭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哈密地区煤炭工业及相关产业“十一五”一2020年区域发展规划》及其相关资料显示,哈密地区煤炭产量计划2010年将达到1600万吨,2015年将达到1亿吨,2020年将达到3亿吨。

案例之二:蒙古国的煤炭资源。蒙古国的那林苏海特煤田,位于蒙古国南戈壁省古尔班特斯县境内,仅仅距离内蒙古策克口岸50公里,距离距我省的酒泉市也才450多公里,现已探明该区域内煤炭的储量约为16.7亿吨,远景储量较大,并且埋藏较浅,适宜于大规模露天开采。该煤田系早、中侏罗纪形成,主要由气煤、1/2中粘煤、弱粘煤、无烟煤构成,属低灰、低硫、中偏低磷、高发热量、高挥发性、弱粘结性、低水分煤炭,适用于化工造气原料及其电厂燃料。目前,庆华集团蒙古马克公司已经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形成年产原煤1000万吨的生产能力,计划到2010年将达到年产原煤2000万吨的生产能力,并最终形成年产原煤3000万吨的生产能力。

案例之三:今后必将形成我省河西地区发达的煤炭运输网络。理由是,随着新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国家加快了新疆煤炭外运通道建设,目前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工程已列入开工计划,预计2013年建成。按照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工程规划,该工程建成后可承接现有兰新线全部客运量,同时对现有兰新线进行改造,形成以煤炭等大宗货物为主的货运专线,规划货物运输能力为3.5亿吨/年。现有兰新线贯穿我省河西地区,配套卸载能力完善,为我省河西地区今后大规模利用新疆煤炭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围绕外蒙古那林苏海特煤田的开发,我省已建成了嘉峪关—内蒙古策克口岸专用铁路,形成了380万吨的运输能力。目前,已开始对嘉—策铁路进行扩能改造,到2010年综合运输能力将提高到780万吨,并规划修建复线,届时运力可达到3000万吨。同时进一步计划建设策克—那林苏海特段铁路专用线和酒航铁路,以解决蒙古国境内煤炭运力不畅的瓶颈,加大蒙古国煤炭输入能力。

4.甘肃省跨越式发展大战略:新能源大战略格局中的河西地区配套煤电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建设目标

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员会的研究成果表明:

在加快八○三电厂上大压小、金昌热电厂、武威热电厂工程建设的同时,根据我省河西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以及电网、环保、地理位置等外部条件,在酒泉、张掖等地建设大型高效空冷机组,到2015年,我省河西地区的新能源基地,将配套火电装机达到943.2万千瓦,到2020年将达到1543.2万千瓦,为河西地区的新能源基地的安全运行送出,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支撑。

案例之一:酒泉市煤电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建设目标。酒泉电厂规划2×60万千瓦超临界空冷机组+4×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机组,2×60万千瓦机组年需用水约380万立方米,由酒泉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及大草滩、鸳鸯池水库地表水联合供给;采用全烟气脱硫、脱销装置和高效静电除尘器等措施,污染物均可达标排放,环保排放指标可利用酒泉市节能减排措施置换出的空间;送出工程规划以750千伏电压线路接入西北750千伏电网。目前,2×60万千瓦机组工程已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工作,计划2013年建成投运,4×100万千瓦机组工程计划在2020年建成投运。瓜州煤电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建设目标。瓜州电厂规划建设2×100+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空冷机组,一期2×100万千瓦机组年需用水约500万立方米,由瓜州县农业节水灌溉置换水与双塔水库水联合供给;采用全烟气脱硫装置和低氮燃烧技术及高效静电除尘器等措施,污染物均可达标排放,环保排放指标利用瓜州县节能减排措施置换出的空间;送出工程规划以750千伏电压线路接入西北750千伏电网。目前,一期2×100万千瓦机组工程已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工作,计划2015年建成投运,二期工程计划2020年建成投运。

案例之二:张掖市煤电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建设目标。张掖电厂规划建设2×60万千瓦超临界空冷机组,依托一期工程建设,年需用水约390万立方米,由张掖市污水处理厂经二级处理后的中水及一期工程排污水净化后供给;采用全烟气脱硫、脱销装置和高效静电除尘器等措施,污染物均可达标排放,环保排放指标可利用一期工程供热改造关停燃煤小锅炉措施置换出的空间;送出工程规划以750千伏电压线路接入西北750千伏电网。目前,工程已完成了可行性研究工作,计划2015年建成投运。

5.甘肃省跨越式发展大战略:新能源大战略格局中以河西地区为主的核能及其核燃料供应体系

甘肃是我国核电站前期工作开展得较早的内陆省份。早在1993年,我们省就开展了全省核电站建设调查工作,初选了临洮县红嘴、瓜州县桥湾、靖远县挑车梁、徽县两铺垭以及四0四等5个厂址;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委托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对上述5个核电站场址进行了现场踏勘和复查,认为初步具备4×100万千瓦机组的建设条件,并编制完成了《甘肃省核电厂规划选址报告》,现在规划阶段,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目前,我省已委托中核集团公司开展全省核电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正在开展初步可行性研究工作。在加快核电前期工作的同时,我省凭借四○四厂的核实力,加大了核电站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计划建设大型核乏料后处理工程。目前已组织完成了核乏料后处理工程厂址查勘报告、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工作,并通过了国家发展改革员会委、国防科工委组织的专家评审。

为了发挥甘肃已有的核工业基础和技术人才优势,推进我国内陆核电厂和核乏料后处理工程建设步伐,满足核能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计划“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四○四厂大型核乏料后处理工程;“十三五”期间,建设2×100万千瓦核电站一期工程,建成甘肃核能和核燃料生产基地,并且逐渐将成为我国重要的甚至最大的核能和核燃料生产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