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工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工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时间:2022-06-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工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工业化代表了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潮流。据有关部门对全区经济发展的预测,平凉第一产业持续发展的潜力较小且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第三产业受一、二产业的左右,自身突破的难度较大;唯有快速发展第二产业,才具有极大的潜力。

一、工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工业化代表了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潮流。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奇迹是由工业发展加速、工业化进程加快所创造的。回顾过去可以看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历史无不是从农业向工业转变的历史。分析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靠前的国家,都是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沿海和发达地区经济之所以能出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就是依靠工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高速增长来推动,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已是不争的事实。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平凉经济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特别是以煤炭、建材、食品、制革等为主的工业企业集团开始形成,培育出了诸如华亭煤矿、静宁水泥集团公司、百兴集团等一批地方工业小“巨人”,涌现出了一些靠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起家的私营业主。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各种原因,工业化的浪潮已把我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用国际通行的标准来测算,目前全国已整体进入工业化的中级阶段,全省处于初级阶段,而平凉还处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从一般性企业退出之后,一些县(市)面对巨大的转换压力和复杂的市场环境,由于缺乏新的投资主体,既无新投产企业,又无新上项目,在发展工业上感到束手无策,有些领导甚至产生了“工业恐惧症”,不愿谈工业,不想管工业,这是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十五”规划提出,平凉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由目前的32.8∶31.3∶35.9调整为25.9∶37.4∶36.7,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的比重要大幅度提高。说到底,我们所面临的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挑战,就是工业化的挑战,要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重点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我们提出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其目的就是要靠工业立市建市,靠工业富市强市。

1.农业产业化的出路在工业。就平凉而言,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非靠工业推动不可的阶段。这几年,我们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上虽说有创新、有突破,但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产业化还没有形成,特别是税源产业十分薄弱,农民增收的攀升动力严重不足,“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几乎成了平凉农业县的共同特征。究其根源,在于加工企业少、规模小,农产品加工转化的能力有限,对农业的拉动作用不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是龙头企业的带动。我们必须要用现代工业意识取代头脑中传统的农业意识,从区域、县域经济的实际出发,围绕农业办工业,通过公司加农户的办法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促进现代工业对农业资源的开发转化,加速县域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的转变。

2.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在工业。工业是人类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镇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形成的人口集中、生产要素聚集的载体,工业化和城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相伴而生,相互促进。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平凉城镇化水平只有15.4%,远远低于全省24%和全国36%的水平。城镇化水平之所以很低,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工业化问题,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平凉市和华亭县之所以城市有一定规模,主要是两县市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平凉和华亭交界的原土谷堆镇,过去由于几家大型军工厂的存在,一度十分繁华,后来这些工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撤走或倒闭后,土谷堆镇就日见萧条,行政建制也随之撤销了。因此,要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千方百计吸引投资主体,扎扎实实地推进工业化建设步伐,用一批实实在在的工业和三产项目作载体,通过发展工业园区,构建工业体系,来支撑城镇化的发展。如果没有工业化的同步发展,就不可能形成一定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中心,城镇化的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3.财政增收的主体在工业。从经济学上讲,工业不是简单的资源和资金周转,而是直接地创造财富。“无工不富”已成为普遍的共识。据有关部门对全区经济发展的预测,平凉第一产业持续发展的潜力较小且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第三产业受一、二产业的左右,自身突破的难度较大;唯有快速发展第二产业,才具有极大的潜力。“十五”期末,全区财政收入要达到6.55亿元,其中工商税收要占70%以上。由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财政要翻番,工业必须先翻番、快翻番。

4.保持社会全面进步和稳定的关键在工业。随着改革的深入,维护社会稳定的问题已成为改革发展的大局,在城镇突出表现为拖欠企业职工工资、养老保险费及下岗再就业等问题。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化,这些矛盾将会更加突出。要从根本上消除和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只有依靠工业的发展。工业是安置城市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没有工业的发展,没有企业效益的提高,诸多社会问题就难以解决。农村劳动力和劳动时间上的过剩,如果没有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的突破,最终会成为社会问题。所以,要牢固树立工业富区的观念,千方百计发展工业,把工业育大培强,使其真正成为牵动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实现“三增一稳”目标的根本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