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秦安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情况调研

秦安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情况调研

时间:2022-06-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秦安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情况调研秦安县位于秦岭以北,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东与清水县、张川回族自治县接壤,南同麦积区相邻,西靠通渭县,甘谷县,北邻庄浪县、静宁县,地处渭河一级支流葫芦河下游。

秦安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情况调研

秦安县位于秦岭以北,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部,东与清水县、张川回族自治县接壤,南同麦积区相邻,西靠通渭县,甘谷县,北邻庄浪县、静宁县,地处渭河一级支流葫芦河下游。总面积1601.6km2,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属陇东南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海拔在1120-2020m之间,全县黄土分布广泛,土壤侵蚀剧烈,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自然条件严酷。年平均降水量474.4mm,年平均蒸发量1398.9mm,境内最大河流是葫芦河,其主要支流有清水河、显清河、南小河和西小河,葫芦河多年平均径流量3.21亿m3,年均流量9.93m3/s,境内年均水资源总量38700万m3,近年来,葫芦河及其支流都出现断流现象,几近干涸,秦安县水资源变得十分贫乏,况且人多地少,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缓慢,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之一。

一、秦安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现状及管理运行现状

(一)工程现状

秦安县属于缺水少雨的干旱地区,十年九旱,建国60年来,全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同水旱灾害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斗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水利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坚持天然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齐抓、滴水必争”的工作方针,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832处(年报数),其中水库1座,塘坝260座,自流渠32条,电灌站127处,机灌站110处,电井152眼,机井45眼,人畜饮水工程109处,并改工程54处,河堤30.766km,集雨节灌水窖55192眼,人饮水窖51230眼,2000m2以上集雨场2处,万亩以上灌区2处(东坪电灌和西大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处(叶堡、郭嘉、西川、兴国),设计有效灌溉面积11.49万亩。

截止2010年底,秦安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197处,其中水库1座,塘坝5座,自流渠6条,一般中型电灌站1处,小型电灌站39处,机电井145处。1座水库正在除险加固中;5座塘坝经维修可利用;6条自流渠均处于瘫痪状态,急需维修改造;一般中型电灌站东坪电灌工程主体工程改造完成,运行正常;在39处电灌站中有8处带病运行,31处经维修改造、配套更新可恢复运行;145处机电井提灌中有6处正常运行,100处需维修配套,39处需更新改造配套,目前实际有效灌溉面积7.96万亩。

(二)管理与运行现状

长期以来,“重建轻管”一直是制约水利事业长足发展的瓶颈因素,在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管理上尤其突出。主要是由于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工程数量众多,覆盖面广,情况复杂,目前,秦安县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中,工程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县水务局与工程所在村委会签订管护协议,村委会指定专人负责工程日常维修运行,县水务局再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在这种情况下,管理的人不使用,使用的人不参加管理,工程投入、管理、使用主体不明确,造成工程管理上的缺位,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导致大量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老化,不能发挥其应有效益,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

二、秦安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建轻管”,管理体系滞后

水利工程管理是水利事业发展的主要环节,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其后期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就秦安县现阶段的工程管理现状而言,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管理滞后,运行使用率低、能耗大是最突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现有工程效益的最大发挥。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在农闲闲置期间并未及时对其进行维修保养,当灌溉迫在眉睫是才会匆匆进行检修,如果发现较为严重的运行问题,便加班加点进行维修,严重影响了适时灌溉;群众对水利工程设施尚未形成统一的保护意识,水利设施是切实的惠民设施,而我们的有些群众和不法之徒并无两样,有些工程设施还属在建期,便会遭到恶意破坏,被不法之徒偷盗、变卖水利机电设备、输水管道等现象,这些都对我们水利事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水利专业人才稀缺

水利工作者绝大部分是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在工作过程中学到的水利知识来完成工作,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过去的工作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水利工作的要求。要努力创建科学的给水、用水体系,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用水理念,构建节水型社会。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要有新时代的水利建设理念与之相适应。近三年,通过大中专生毕业分配,虽然县水务局新增了22名大学本科、大专学历的应届毕业生,给我们的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大多数新同志专业不对口,实践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水利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农民建设水利工程积极性不高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以来,水利建设部分项目的投劳、投工有所减少,原来水利建设项目的土建部分由群众自筹和投劳、投工完成,现已变为工程补助解决,造成工程建设资金上涨,工程造价成本增高,致使原本可以一次建成的工程,出现隔年建设的情况,使工程不能按时竣工,发挥其应有效益。

(四)工程建设资金来源单一

由于秦安县县域经济并不发达,地方财政收入较少,农民自筹资金的观念和意识不强,所以秦安县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各种来源中,主要以财政资金为主,地方自筹资金相当困难,从而使得许多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问题不得不缩减工程量,降低了工程的应有效益,也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进度。

三、加强秦安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思路

随着秦安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林果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基础,因此加快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大灌溉效益,是保证农民增产、增收,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的理论研究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研究应该从基础做起,从理论上做起,这并不只是政策层面上的研究,如果没有理论做基础,那么水利工程管理事业发展问题的解决是很难找到正确出路的。必须承认过去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而且更要看到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已是当前水利工作者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水利工程管理研究,特别是对建成后的运营和经营管理研究,除了外部环境问题以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问题;二是经营问题。

(二)有效利用秦安县有限的水资源

秦安县灌溉水源主要来自葫芦河、清水河、显清河流域,但是近几年来,葫芦河、清水河流域曾多次出现长期断流现象,秦安县仅有的两处万亩以上灌溉工程其中之一的东坪电灌灌区,其灌溉水源就是来自葫芦河,当葫芦河出现断流,将影响到刘坪、大坪、杨坪等处的适时灌溉,农民减产严重,经济损失也相当大。秦安县水资源分散,除这几条流域外,苏家峡水库、根据当地基本情况建设的水利工程设施,如水窖、集雨场等都是有效解决水源物理题的途径,要充分利用这些有限而且分散的水源,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科学利用,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领域,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能够适应21世纪经济转轨期经济体制要求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新体制,包括法人责任制、规范的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信用档案制度等;在水利工程建成后的运营管理方面,引入水利工程承包责任制和部分企业化管理模式。随着秦安县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建成后的管理也要不断地进行体制和运行经营,机制方面的改革,不断地走向现代化。在21世纪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假如再继续过去的老一套做法,不思进取,水利工程的建设、经营与管理将难以生存。

(四)加大工程运行管理力度

加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力度,首先要解决工程的管护费用,这样,工程在日常运行时才有经费保障。因此,要采取切实措施,为工程积累正常维修养护经费。首先,在征收水费时,每千瓦/时用电量加收0.1~0.15元工程维修养护费,由县水管站统一管理,坚持谁交费、谁使用的原则,不占用,不挪用,不挤用;其次,渠道工程的维修养护实行统一管理,划段养护,实行严格的责任制。总干渠和干支渠道及渠系建筑物由水管站组织养护,斗、农、毛渠的维修养护由用水户协会负责养护。机电设备的养护,在水管站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由工程运行人员完成;第三,当工程发生运行故障,需维修经费时,工程管理者应及时报告水管站,并提出用款申请,由水管站组织专业人员现场勘实后,从自己工程维修养护积累资金中及时拨付,超支部分由工程受益群众自筹解决。

(五)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力度

由于秦安县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特殊县情,农业生产对水利工程的依赖性很强。近年来,秦安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完成了东电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刘坪大坪电力提灌工程等一系列水利工程,但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理维护投入相对不足,目前,秦安县多数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失修严重,用水系数较低。根本的原因主要是体制和机制问题,农村水利设施的所有权是村集体,使用权属部分村民,收益权归所有村民,管理主体不明,使用者不管理,没有使用权和收益权的村民不愿投入,农民没有投入积极性。实行租赁和承包经营的,由于承租和承包户只注重经济收益而忽视投入,水利设施老化失修越来越重。彻底改变这一现状的措施,一是进一步深化水利设施建设、管理、使用、维护的体制和机制改革,把水利设施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收益权有效地统一起来,明确投入主体、管理主体、受益主体,建立长效的管护机制。二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的受益主体是当地的农民,农民理应是投入和建设的主体,但目前农民的收入还普遍较低,加之农村水利设施属于公益性建设项目,不仅具有灌溉功能,还具有生态等其他功能,政府应给予大力的扶持。秦安县要抓住被列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这个良好机遇,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的投入力度,争取建成一处,管好一处,一方受益。

(六)创新改革思路和管理方式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要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明晰产权,坚持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提高改制工作透明度。坚持依法办事,兼顾各方利益的原则,认真扎实搞好改制工作,确保国家水利资产增值,工程所有者增收,农民群众受益。通过改制,充分发挥农民群众投入的主体作用,调动各方兴办水利的积极性。要加强行业管理,水利工程产权改革要服从水利发展总体需要,服从水利行业管理,要在水利工程规划中加强监管,在水利工程运行中加强技术指导。要加强检查、监督力度,在改制过程中,采取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的办法,深入第一线检查、督促,逐工程抓落实,确保工程质量和建设进度。对已改制的水利工程,要跟踪调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制订对策,加快改制步伐,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第一期80后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

赵宏斌:秦安县水务局

张金平:秦安县畜牧兽医局

李冬:甘谷县委党校

指导老师:胡三敦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