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领导者:既是编剧也是演员
信仰源于古老的启示,而启示是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在这个神秘的启示里,上帝、其他一切古老的神灵和人类文明的英雄们创造和改变着这个宇宙;他们把自己的意志施加给整个世界。而所有这些都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是人类社会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彼此影响和传递的结果,充满了戏剧性。
(马林纳奇,引自Strenski,1992:135)
悬念、冲突和紧张是戏剧的三个基本要素。在企业组织中,这三个要素也是存在的,组织生活也如同一台戏。我们剖析HBR专访中首席执行官的领导才能,第二个途径就是企业及其领导者作为戏剧中的角色的表现。第2章的内容是讲述故事,本章我们运用戏剧揭露领导的美学意义。此外,舞台艺术与源于风俗习惯、原始文化和宗教的故事不同,戏剧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艺术样式。它作为过渡,连接起个体创造力和社会伦理道德两个美学领域,是贯穿本书理论体系的重要章节。
本书所指的“戏剧”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它是典礼仪式和舞台艺术等一切展现在人前的公众活动和艺术形式的总称。企业组织是一个大舞台。领导者在这个大舞台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是编剧也是演员。
研究戏剧史的学者认为戏剧的起源是先人的仪式。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解释是:在先人的集体活动中,有时需要把某一次成功的狩猎或是某一次胜利的战役展现给大家看,有时需要相互传授狩猎和饲养的技巧,有时需要公开表彰和批评某人的表现,而这一切都是戏剧舞台艺术的雏形。对已发生的事情的再现和对力量的崇拜形成先人的公共意志和自我判断的标准。舞台将真实情况放大了,将平凡的人和事神圣化,这也促进了宗教的诞生。
人类学家认为,最开始部落的每一名成员都是要参加仪式活动的,但是后来仪式活动固定在一部分享有崇高威望的人的身上,最后他们发展成为牧师。人类学家还认为,仪式活动不仅逐渐趋向于某一固定的人群,也同时趋向于固定的场所,比如拉思考克斯山洞,墙壁上刻画着大量关于狩猎的图画,都是为了显示仪式的力量。也有遗迹表明,仪式在人员和地点上固定下来需要经过好多年才能形成,仪式有明显的随季节变换的特征,它需要时间才能形成惯性。
时间在另一层意义上也显得十分重要。麦尔奇·埃里亚蒂是一位专门研究原始宗教的人类学家,他认为,我们可以沿着仪式的痕迹上溯到人类出现之初的氏族公社时代,第一个人类社会共同体诞生。学者们发现了在仪式上把已经发生的事情再现出来的过程中,宗教在保存文化元素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些文化元素一代一代地被保存下来直到今天,成为连接今人和祖先的渠道。今天所谓的仪式(包括戏剧等)和几千年前人类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分别。仪式的演进区分出两种人类意识:日常生活和精神实体。卡斯洛称后者为神学意识,我们将在下一章讨论。“仪式重现”并不表示文化是静止不变的。很多文化都是源自氏族时期,但是后来世界上不同的文化沿着各自的道路发展下去。然而,文化中的精华是如何一代一代传递的?文化的发展轨迹如何?研究戏剧有助于对这个谜题的解决。
著名的波兰籍剧作家、神秘主义的信徒佐基·格罗妥斯基(1965,引自奥辛斯基,1998:175)对古代仪式有如下论述,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仪式是如何重现日常生活的:
可能要接触一些与初始相关的东西,但是,我们敢这样说吗——初始?我们对此一无所知。我一直在研究所谓“精神”,我有一个印象:记忆变成真实。人们现在所谓的历史真实是被无数人修改过的群体记忆,而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历史真实。精神力量是一种巨大的潜力。回忆就是这巨大的潜力之一。人依赖它来认知,它又迷惑人的认知。
格罗妥斯基相信,仪式、戏剧意味着神圣,也体现了神圣。奥辛斯基(1998)补充说:戏剧(包括其他再现日常生活的仪式,如宗教膜拜等)能够让我们把遥远的过去或者神圣的时刻亲自经历一遍,唯美地连接了过去和现在。
尽管如此,“仪式再现”也允许后人对角色加以改造,融入自己的性格,变换新的场景,以此来更新对过去的认识,因为毕竟后人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当时的认识有很大的不同。以新的观点表述旧的故事,不同时代的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不同,这取决于客观环境和主观动机两个方面。一个例子就是莎士比亚在《王子复仇记》中讲述的那个日耳曼故事,另一个例子就是在20世纪50年代纽约《西城故事》对莎士比亚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的重新表述。因此,仪式,不论是古代宗教的信仰还是当代的剧院,都同时包含了对过去文化的保存和变化了的新内容。不论这些记忆是通过一个故事讲述者讲述出来(第2章),还是通过一组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出来(本章),都是通过仪式的手段,既包含了过去被保存下来的内容,又有被更新和填充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