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立官产学研协力机制

建立官产学研协力机制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建立官产学研协力机制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增强,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怀着各自的目的从事和参与研发活动。同年,日本政府又成立了由有关局长组成的“促进研究交流协议会”,以加强各省厅间的密切联系,推进产、学、官协作的顺利实施。

第三节 建立官产学研协力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增强,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怀着各自的目的从事和参与研发活动。在通常情况下,政府从经济和社会以及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出发,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组织和实施研究与发展活动;企业则面对新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产品市场的寿命周期不断缩短的趋势,通过一定的资金、人力、能力、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投入设计和安排研发活动;大学和科研院所则以探索自然和社会规律为己任,在揭示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希望把理论探讨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用理论观点去影响实践过程。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每类研发主体都不断意识到,单靠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相关目标的,所以建立官、产、学、研协力机制,既是科技创新的有力手段,也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的一个有效途径,这已取得世界性的共识。

一、日本在产学官协作方面的经验

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创新力量是其全球竞争能力的标志,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建立推动创新的机制,当今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这方面取得了进展。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着手推进产、学、官协作的建设,至今已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不乏可借鉴之处。

1955年,日本政府与财界共同组织成立了民间组织“日本生产性本部”,并在本部内专门设置了产学协作委员会。“本部”领导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由三类人员组成:一是企业首脑,约占45%;二是工会代表,约占20%;三是学者、教授和本部的专职理事,约占35%。“本部”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和内容广泛的活动,大量吸引日本企业界、学术界、劳工界以及政府各类人员,经常对经济发展形势、企业经营动态、企业管理技术等方面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1957年,“本部”为振兴产业组织了“产学协作视察团”赴美国进行考察。1958年,“本部”向文部省提出了“大学毕业后继续实施产学协作教育”等建议。1959年,经济同友会提出设立“产学协作中心”,并主张从经营与技术以外的更广泛的角度研究产学协作问题。1961年8月,经团联和日经联联合制定了“促进产学协作的综合政策”,同年末,日本科学技术振兴财团投资1.7亿日元在东京世田谷区兴建了“产学协作中心”。

“新技术开发事业团”也一直积极开展产、学、官协作活动。该事业团自1961年成立以来,积极收集大学和国立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并从多方面进行调查、评价,选择有价值的成果委托给企业进行开发。他们还积极向企业介绍大学、国立研究机构、个人和特殊法人的专利,以便及时使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1960年,池田内阁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指出:“关于教育培训问题,今后尤为重要的是产学结合问题。为提供足够的教员和指导人员,应大力加强与民间技术人员和熟练的专门人才之间的协作体制,以加强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的联系。”根据这种精神,大学的学部(系)和学科的名称及其结构等也都根据产业界的需要进行了改革。从此,产业与工学结合的学部和学科急剧增加,例如,新设立了北海道产业短大、产业社会学部、产业设计学科、产业教育学科、产业资源工学科等。

1981,日本科技厅和通产省都确立了产、学、官三位一体的以人才流动为中心的科研体制。1982年,学术振兴会成立了“综合研究联络会议”和“研究开发专业委员会”,以促进学术研究与社会的结合。1983年,文部省在学术国际局设置了“研究协作室”,以此作为产学协作的窗口,促进大学与产业界的协作。与此相关联,许多大学都积极设立相应的机构和组织。为使大学与产业界的协作系统化,文部省又于1987年设立了3个国立大学协作研究中心——“富山大学地区共同研究中心”、“神户大学共同研究开发中心”和“熊本大学地区共同研究中心”。同年,日本政府又成立了由有关局长组成的“促进研究交流协议会”,以加强各省厅间的密切联系,推进产、学、官协作的顺利实施。1986年,日本科技厅的“科技政策大纲”中也强调了国立研究机构、民间企业和大学实施协作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协作的具体措施。

1987年,日本开始建设共同研究中心,以国立大学为核心展开多项制度建设,并使产学官协作体制初具规模;1996年,在日本内阁发布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围绕产学官协作进行人员交流、成果转化的战略举措;1997年,文部省在“构建产学协作新体制”报告中,要求大学主动关注产业界的需求、扩充与企业的研究合作、完善大学及地区性设施(建立共同研究中心等)、有效使用研究成果、对公私立大学等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1998年,在《建立专利转让新体制》的报告书中,着重强调推进研究成果的专利化、促进专利成果的流动和有效利用、建设和完善技术转移机构并规划技术转移机构的建设目标;1999年,通过学术审议会咨询明确提出,以产学官协作为中心的“社会贡献”应作为大学学术研究追求的第三个目标,同时还进一步对产学官协作的意义和制度改革提出新的思路;2000年,日本调查研究协作会议又在“建设知识经济时代技术转移体系”的报告中指出,伴随国立大学独立法人化的推进,希望把大学专利的个人所用制度向机构所有制度转换,并对未来技术成果转移体制及其转移机构的利用等提出了改善措施,从而对政府制定和出台《大学的技术成果转移促进法》、改善教师兼职与离职、鼓励私立大学设置产学官协作据点以及减免专利申请费等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1年以后,综合科学技术会议机构相继出台了《研究机构研究成果的处理办法》(2001年12月)、《产学官协作的基本思路与对策》(2002年6月)、《知识产权战略》(2002年12月)。此外,知识产权战略会议机构也于2002年7月发布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同年12月又公布了《知识产权基本法》,从政府目标和法律的高度为实施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提供保障;2003年3月,日本依法设置“知识产权立国战略专门机构”,具体实施国家的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日本大学也开始相应地设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研讨共同研究试验的减免税及教师兼职等相关制度,放宽大学设施、场地使用条件等。继教师得以以兼职身份灵活应用研究成果以及大学获准创办风险企业之后,大学已利用研究成果和人力资源优势创办了一批风险企业。

在日本,大学占有重要的科技创新资源,尤其是部分高水平的大学,不仅拥有大批优秀研究开发人才,同时装备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心。通过产学官协作,大学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巨大潜力被激活,并使大学、企业、政府研究机构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二、佛山官产学研协力机制建设的成就与不足

近年来佛山市官产学研协力机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创造出设立高校科研所驻佛山研究院、高校科研所驻佛山办事处、举办产学研成果洽谈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开办院士活动中心等一系列成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制定了《佛山市高校研究院考核奖励试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推动了本地企业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实施“产学研”合作,大学科技园区初具规模,引进了华中科技大学佛山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佛山研究院、陕西科技大学佛山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佛山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佛山南方材料工程研究院及佛山的四川大学、武汉科技学院、中国科学院广东技术转移中心等高校、院所、高校院所驻佛山办事处20多个,设立了几十家国家级工程中心、省级工程中心。同时,邀请专家参加科技成果推介会、邀请专家调研、邀请专家学者开报告会。目前已经有100多位院士、专家来佛山深入多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与技术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座谈,交流技术发展的方向,指导企业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有力地提高了企业领导及科技人员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管理水平。佛山拥有的一大批国家级、省级的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仪器仪表、机械制造、电子、家电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很快,陶瓷、针织、金属制品等传统产业也开始积极通过高新技术改造得到提升。

但也应看到佛山市官产学研协力机制建设距离产业强市的要求还有差距,需进一步努力,还存在着技术高度不够尤其是核心技术不多、合作主体范围不够广泛、成果转化速度慢、临时性借用外地专家太多而自己的人才不足等问题,还没完全实现公共化与市场化、临时化与法制化、“外脑”与“内脑”、学习与创新的高效结合。

三、佛山官产学研协力机制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

大学有教育、科研和服务于知识经济三项功能,既出科研成果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知识经济以人才为本,以知识为基础,大学既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知识经济的原动力或发动机,而大学科技园的创建恰好满足了大学实现其功能的需要,大学科技园是高技术企业的孵化器,是紧密型产学结合的创新基地。综观世界一流的大学都伴有闻名的科技园。要创新就要实现科技、教育、经济、政策的紧密结合,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政府的紧密结合,即“产、学、官”紧密结合,才能使整个国家的创新活动达到高效状态。在现代社会,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创新体系功能的优化。要实现“产、学、官”的紧密结合,就要寻求“产、学、官”紧密结合的机制和条件。大学科技园能够提供这样的机制和条件,是紧密型“产、学、官”结合的创新基地。国外学者在技术转移的研究中发现一条规律:技术转移与地理距离成反比。地理距离越近成效越高,即所谓技术转移的地理空间效应。大学的技术向企业转移不是简单的技术交易过程,而是企业以引进的技术为起点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后续的智力和技术支持,也需要其他相关的多种学科和技术的集成和支撑。这就需要大学科技人员的介入,而大学科技园非常便于大学科技人员的介入。大学科技园内的企业可优先扫描大学科研,企业可以在大学完成科研之前提前了解大学的科研成果,选择自己需要的技术,提前做出引进技术的决策,并让自己的科技人员超前介入大学科研成果的后期研发活动。大学和企业科技人员的双向介入,使大学的技术能够顺利地转移到企业中去,很快形成产业。大学科技园内的企业有聘用大学优秀毕业生(博士、硕士、学士)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毕业生不仅是企业的技术骨干,也是联结企业与大学的纽带。通过与大学已建立的亲密关系,企业可以及时了解世界科技前沿动态,了解大学的最新思想、最新成果和最新方法,并把它们同市场反馈的信息结合起来,往往能孕育出新的重大创新设想,设立新的创新课题。

目前,佛山本地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刚达到招收本科生水平,文理科都比较单薄,本科专业不足30个,已建立的狮山大学科技园进驻学校不多。所以,建议在现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基础上,整合本地教育资源,引进国内外高级人才和管理机制,做大、做强佛山的大学,同时以独资、合资、合作、分校、虚拟、研究院、设办事处等多种形式,加大引进北大、清华、武汉大学、哈工大、西安交大、中山大学和哈佛、剑桥、早稻田、汉城等国内外名牌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力度,以充实提高大学科技园的实力。

(二)建设官产学研协力的网络

官产学研协力的网络也称虚拟研发组织,是将虚拟组织的概念渗透于研发活动所形成的一种新的组织模式。由不同主体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围绕特定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共享各自的某些核心资源和竞争优势,及时把所需的各种研究资源和必要的组织功能联合在一个“柔性研究所”中,建立起一个较为紧密的跨越时空的合作联盟,共同开展某种技术或某项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它的宗旨是以最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的原则,以组织的相互渗透、智慧的集成、团队与个人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合作主体的研发水平,增强各类主体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力。虚拟研发组织是建立在信息化和网络化之上的组织结构。对企业来说,参与虚拟研发组织可以获得比内部实验室更高的成本收益和更多种类的知识源泉。与传统的研发组织相比,虚拟研发组织具有很强的、其他组织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特征:①组织结构柔性化。传统研发组织的组织结构一般较为稳定,多为金字塔型,它的信息与决策的传输路线长,环节多,速度慢,对环境反应迟钝;虚拟研发组织采用的是分权管理、扁平形的、组织机构层次少的网络型结构,减少了中间层次,缩短了信息通道,加快了决策速度,利于信息的横向交流,使信息利用更及时、更充分。②信息网络化。传统的研发组织在进行技术合作时,往往通过电话、书信进行联络,速度慢、效率低;虚拟研发组织是建立在信息化与网络化基础上的,依赖于信息网络的研发模式,它通过Intranet实现各成员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通过Extranet实现各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互联网实现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从而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保证了合作各方能充分自由地进行合作。③研发活动并行化。传统研发组织在进行研究开发时,采用的是顺序工作方式,逐级进行。在虚拟研究组织里,各中心成员的研发活动充分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并行作业,缩短了开发时间,从而能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遇。这种独特的作业方式,既提高了虚拟企业的生产效率,又减少了市场风险。如虚拟研发组织的参与成员在研究开发的同时,还要关注其他合作伙伴的情况,并经常与他们就各种新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这就避免了盲目性,规避了许多风险。④组织弹性化。传统的研究开发组织的组成与解散的程序很繁琐,有不少人力障碍;虚拟研发组织是动态联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组成不同的组织,并且任务完成后可以立即解散,有新的任务时,可以重新再组,显示出动态规模的可调性和对外界反应的灵敏性。尤其是在佛山大学科技园区没有完善之前,这种网络机制作为过渡是十分适合的。

图12-1 佛山市官产学研协力中心作用机制示意图

(三)建立佛山官产学研协力中心

作为官产学研协作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官产学研协力中心有利于实现佛山技术创新官产学研协作的长期计划性、主体协调性、功能系统性。

建立佛山官产学研协力中心是政府行为,佛山官产学研协力中心是一个政府部门设置,其机构职能、权限的设立和人员的配备都要符合实际需要和精简高效的原则。

佛山官产学研协力中心应具备十大职能:一是制定、调整和推行佛山官产学研协力计划;二是跟踪、研究国内外和本地官产学研协力的动态;三是为政府进行官产学研协力决策提供参考方案;四是为企业提供相关的信息与咨询并可接受委托培训;五是协调佛山官产学研协作中的政府各相关部门关系;六是审批设立高校科研所驻佛山研究院、办事处和技术转移中心、工程中心;七是举办产学研成果洽谈会和邀请专家学者开报告会;八是建立并掌握官产学研人才网络;九是监督、考核和奖励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十是对外代表佛山市参与国内外有关产学研协作活动。

参考文献:

①陆立军等编:《中国工业园区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1月。

②殷醒民著:《中国工业与技术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③杨建文、周冯琦等著:《产业经济学》,学林出版社,2003年2月。

④林平凡、陈诗仁:《企业集群竞争力》,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⑤郭克莎等著:《新时期工业发展战略与政策》,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⑥厉无畏、王振主编:《中国产业发展前沿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⑦梁琦著:《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5月。

⑧石培华、秦如培等编著:《新经济时代的财富区域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注释】

[1]http://news.xinhuanet.com,新华网(2003年9月16日)。

[2]2004年3月19日梁绍棠同志在“全市提高工业园区建设质量和水平现场会”上的讲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