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建立佛山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

建立佛山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要进一步提高园区竞争力,当前亟须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的制度供给。因此,建立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首先应成为佛山市政府行为。

第一节 建立佛山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工业园区热潮的涌起,全国出现近7000个大大小小的各类工业园区,在这些园区当中,国家级的仅占6%,省一级的占26.6%,省级以下的高达67.4%[1],省级以下各类开发园区存在着土地占用过多、过乱的现象。“园区热”负面影响逐渐被暴露出来,出现工业园区建设圈地热,缺乏竞争力的园区过多、过滥和部分操作过程中的腐败现象,已严重背离了设立园区的初衷,并带来了土地腐败、土地违法和损害农民利益问题。因此,国务院加大了园区整顿力度,及时清理园区用地问题,2004年全国各类园区核减了4813个,占原总数的70.1%;规划面积压缩了2.49万平方公里,占原面积的64.5%;园区圈而未用的土地退还农民复耕26.17万公顷。根据全国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部署,广东省对开发园区统一清理整顿,共撤销开发园区397个,全省开发区数量从原来的499个减为现在的102个,减幅达八成;规划用地面积从原来的33.99万公顷减为10.17万公顷,减幅达七成。撤销的较大工业园区中仅佛山就有28家,佛山工业园区经过1年多的整合,由原来近100个园区目前已整合到36个[2],基本上保留国家级、省级以及部分市级的园区。

由中央到地方大规模地进行这种园区整合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大多数人没能以科学发展观认识园区竞争力问题,盲目追求经济规模,想以工业园区数量增多做大GDP,而不重视以园区集约化发展提高效率,甚至还有的人将工业园区作为一种政绩和形象工程。更重要的是,没能建立起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使现有的工业园区按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原则,努力提高土地效率,增强园区竞争力。

因此,佛山要建设产业强市战略,增强佛山工业园区竞争力,首当其冲的是要建立对工业园区竞争力以科学的评价系统做出客观判断,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整合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机制。为此,我们仅就政府制度供给的经济学视角拟提出几点建议。

二、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世界上大到区域集团、国家,小到个体企业,没有任何经济主体能够回避激烈市场竞争的挑战,以致出现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城市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问题。而工业园区因其主体由政府、科研院校、中介服务机构和基本主体企业集群构成,且受国家宏观调控,高度体现产业政策,集中代表区位所系的城市竞争力,所以工业园区竞争力层次介于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之间,在兼有上述四种竞争力部分内容与性质的基础上形成工业园区竞争力的特殊性,已成为竞争力问题研究必须面对的最紧迫课题。

工业园区竞争力是体现政府制度安排、侧重产业发展、集中代表区域及城市综合竞争优势的企业集群系统的生产率,本质上是与竞争对手的比较生产力,而一个能够高效客观地比较判断其生产力在竞争之中优劣的有机系统,则是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

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由机制系统、客体系统和主体系统等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机制系统包括所涉及的政府、企业和相关部门电子化基础设施硬件系统和相关的IT网络设计、制度、模型、指标等软件系统;客体系统主要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系统;主体系统有学术团体、院校和科研机构,不排除咨询公司、经济分析事务所、银行和企业等市场性主体,但主要应是非营利行为主体即政府及其所设专业部门。

三、建立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首先应成为佛山市政府行为

目前,佛山工业园区战略的蓝图构架和六大园区的基本建设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由于一些园区之间功能定位不明晰,导致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的现象,离产业强市的要求,及与兄弟省市先进的工业园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如何提升佛山市工业园区的竞争力,首要的问题是通过建立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对各类园区进行客观而科学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由政府给予相应的制度供给,使园区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健康、持续地发展,从而增强佛山工业园区的产业竞争力。

建立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首先应成为佛山市政府行为,尤其政府在佛山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主体系统中要成为主导者,其原因主要有四点: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侧重于制度供给、监督调控和管理服务,在改革中制度供给是第一位。为建设广东第三大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佛山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产业强市的工业园区战略,并制定了整体规划和具体措施。要进一步提高园区竞争力,当前亟须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的制度供给。诚然,在工业园区的规划方面可以请有关单位或科研院所、大学的专家,甚至于向国内外公开招标,这样的设计过程中可能包含了一些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系统的具体内容,但这种公开招标的结果,即使排除一些功利性因素,也大都出于专业本身的角度论证和设计,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全面整体、长远宏观的政府思维大有不同,更不应当也不可能代替政府职能的制度供给,而且园区设计或专家言论上的评价往往是限于一时静态的,而政府在工业园区纵深发展的宏观指导监督调控过程中,需要有经常、公正、高效的评价机制做出客观判断,进而才能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建立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首先应成为佛山市政府行为。

(2)社科机构、大专院校、学术团体、专家学者、教师学生,所做工业园区竞争力研究对于上述机制的建设是有益也是必要的,但往往从无功利的做学问初衷开始,而以论文发表、专著出版等功利性成果告终,当然也向政府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但至于采纳与否,有效与否,则很少长期进行调查研究,更谈不上反馈调整,所以不能替代政府成为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的主导。市场性主体对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主要出于赚钱的经济利益方面思考,企业尤其是外商投资企业入园可行性论证的园区竞争力评价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解决园区环保和当地就业而是追求低成本大市场高效益为主,每个园区或园内企业往往高频率地评点优越之处,出于企业广告效应无可非议,但不是全面评价,银行则出于信贷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性原则”,主要对工业园区竞争力中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感兴趣。应当说,非政府主体对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侧面,但都离不开也不能取代政府制度供给的主导作用。

(3)随着工业园区战略的实施和各工业园区的建立,工业园区的指导、监督、管理和服务会成为政府的一项日常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是一个有力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的结果可作为监督指导、问题诊断、实绩判别和工作决策的依据,以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为主导,可使政府的工业园区管理工作更好地实现制度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4)由于各国工业园区类别和区情不同,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在国外也没有统一理论和专门的模型,在国内对此的学术研究也刚刚起步。佛山要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问题尤其重要,而现阶段最缺乏的就是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基础上的针对性的制度供给,由佛山市政府主导建立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具有开创性的现实意义。

四、建立佛山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的几点建议

(1)首先要把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机制建设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议程,组织进行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系统的科研攻关,形成工业园区工作咨询、指导、园区设立、整顿及企业入园审批的事前论证和运作评价、工业园区竞争力问题诊断、与国内外先进园区对比等一系列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工作的制度化。

(2)在借鉴国内外先进园区做法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和佛山市的实际,尤其是总结佛山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创立既有工业园区普遍性又具有佛山工业园区特色的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模型。经过实践检验提高完善后,设计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系统工作软件并申请专利,不仅为佛山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工作提供高新科技工具,而且在全国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中起到率先示范作用。

(3)关于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模型可由指标综合系统支持,具体可由招商环境竞争力指标分系统、产品市场竞争力指标分系统、经济规模竞争力指标分系统、整体创新竞争力指标分系统、社会生态竞争力指标分系统等5大部分构成,即模型评价的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是5个分系统竞争力的集合。招商环境竞争力指标分系统包括园区区位、人力资源、区域交通、数字信息、市场容量、企业群落、生产供给、社会人文、政策服务、生活居住等10个子系统;产品市场竞争力指标分系统包括园区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比较优势指数(RCA)、产业内贸易指数(IIT)、贸易条件指数、集中度指数、贸易依存度、出口竞合度、出口产品结构、净出口率、反倾销胜诉率等10个子系统;经济规模竞争力指标分系统包括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年出口总额、年利润总额、投资总额、入园企业总数、实际引入外资总额、经济增长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出新价值率等10个子系统;整体创新竞争力指标分系统包括研究生学历从业人员比重、中高级职称从业人员比重、留学归国人员增长率、研发人员比重、R&D投入占总投资比重、研发人员人均研发费用、专利数、核心技术自有率、技术性收入占技工贸总收入比重、产学研联合攻关成功率等10个子系统;社会生态竞争力指标分系统包括国际知名度、社区人员就业岗位创出贡献率、上缴利税总额、GDP增长贡献率、产业关联度、圈占土地等资源实际利用率、ISO9000产品质量认证企业比重、ISO14000环保认证企业合格率、绿色产品出口率、循环经济型企业比重等10个子系统。关于5个系统10大指标的权重问题,要组织专家学者科学论证和精确计算,通过统一指标、统一公式,计算每个园区竞争力之后进行比较,可看出具体园区的制度缺位,进而政府可提供相应的政策环境,并以此再提高园区环境竞争力。

(4)在组织机构方面可成立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中心,或由工业园区总管会、经贸局等政府相关部门负责,总之要有专业人才和专门机构主抓,即首先不能产生主导上的空位。同时结合电子政府和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设立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平台,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形成工业园区竞争力评价网络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