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农业子战略

大农业子战略

时间:2022-06-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大农业子战略区域经济战略中的大农业是指农、林、牧、渔、茶、中药材、土特产等这些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第一产业,其主要劳动对象是动植物,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具有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和地区性等特点。制定大农业发展战略要根据宏观大农业子战略和区域总体战略对区域农业的要求来确定。

三、大农业子战略

区域经济战略中的大农业是指农、林、牧、渔、茶、中药材、土特产等这些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第一产业,其主要劳动对象是动植物,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具有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和地区性等特点。当然,现代农业也正在逐步走出传统农业在辽阔土地上广种薄收的模式,工厂化生产正日益成为可行的重要途径,而且工业、商业也与土地资源有着较大的联系,至少区位是极为重要的。尽管如此,说农业是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是一种对土地依赖性极强,甚至是最强的产业,还是恰当的。区域经济战略中的大农业发展战略,是指导区域未来大农业发展的根本纲领。

如果说工业是大多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农业也不例外。对众多区域来说,农业的发展问题依然是重要的,对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同样不可低估的意义。这不仅对于以农业为基础产业的农业性的区域是这样,就是对于以工业、商业服务业为重要产业的区域也是如此,而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农业的发展对社会政治的稳定还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在制定区域经济战略时必须对农业给予足够的重视,一部分区域还应把农业放在经济发展的主要位置,注意制定好区域经济战略中的大农业子战略。

制定大农业发展战略要根据宏观大农业子战略和区域总体战略对区域农业的要求来确定。如果宏观大农业子战略要求本地是一个出口茶叶基地,那么制定区域大农业子战略时,大力开发茶叶基地、发展茶叶生产加工则必须作为目标之一确立和完成。如果区域总体发展战略要求区域农业的根本任务是为城市提供蔬菜副食品,那么制定大农业子战略时,就不得投入农业的主力发展粮食生产,“菜篮子工程”才是农业的重点。

农业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要,甚至影响着政治、社会的稳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但并不是每一个区域都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对不同的区域农业的位置是应有区别的。深圳市在1985年制定发展战略时就有“重农说”,该观点力主深圳依托宝安和珠江三角洲,面向香港和东南亚,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以现代农业作为深圳经济的主旋律。当然,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对深圳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但把深圳经济仅仅局限在出口创汇农业之中就束缚了深圳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难以完成中央决策开发深圳特区的特殊任务。这种观点自然未被采纳,最后确定了以工为主的发展战略,农业,特别是出口创汇农业被受到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大力发展,但它并不是深圳经济的主干。二十多年来深圳发展的实践说明,深圳未以农业为主导型产业的战略是正确的。这里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有的区域农业要排在次后位置,农业不一定是这个区域的主导产业,这并不等于对农业就可以忽视;相反,不论是以农业为主的农业产区,还是以工业、商业、科技文化为主的非农业产区,对农业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保持与整个区域经济、科技、社会相协调地发展。

在区域经济战略的大农业子战略中,要制定区域农业发展的目标,寻求农业发展的模式,确立农业发展的重点、步骤及对策。区域不同,大农业发展的目标、模式、对策等就会有差别。深圳农业应大力向香港和东南亚提供蔬菜、海鲜产品。这就必须要采用现代科技加集约化经营的模式。大别山区的湖北黄冈发展农业必须要以对山区土特产、中药材、茶叶、林木资源的开发、采集、加工为途径,若照搬深圳那样搞集约化、资金密集型农业显然是不恰当的。

各区域不仅大农业发展的模式、对策不同,而且大农业内的各具体行业的发展也会有差异。比如,内蒙古要以畜牧业为重;两湖地区的湖南、湖北,特别是湖区内的地区要以淡水养殖、水禽产品等居先;特大、大、中城市的农业重点是“菜篮子”;农业产区就应大力发展粮、棉、油;山区则要重点开发林、特资源。

发展农业要走科技兴农的道路,用现代科技武装、改造传统农业,使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成为我们发展农业的新路子,再不能沿袭传统农业广种薄收、低产自给的老模式了。要科技兴农,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用教育为农业注入科技的生力军。因此,农、科、教相结合的模式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模式。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发展农业在手段和政策上也要有新的突破,过去发展农业常采用的行政办法要有所变革。这当然不是不要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只是这种调控要与农民的利益相协调,要与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相一致,不要以伤害一部分农民的利益为代价,农民因执行政府某些指令而造成的利益损失由政府进行补偿。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要遵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探索管理农业的新机制,探索发展农业的新路子、新途径。比如,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办农副产品的批发零售中心,搞活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大力发展名特优农业,形成比较优势,创造比较效益等。值得欣喜的是,2005年,国家免除了农业税,2006年,国家又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这对整个农业、农村以及农民是一大福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