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西方物流概念的发展历程

西方物流概念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2-05-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继续在美国得到发展和完善,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物流管理学。同时,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公认的物流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物流管理学的理论体系。这样,基本上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接受了这样的物流概念和物流管理学。

1.1.1 西方物流概念的发展历程

物流活动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现象,也就是说,某个环节物流费用的节省,会带来其他环节物流费用的增加,这种现象最早在1844年法国人朱尔斯·杜普伊的论著里就有提及,他用实例指出,在陆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之间进行选择时,水路运输成本较低,但随之而来的库存费用和货物损失会在很大程度上抵消运输费用的节约。[1]

物流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从20世纪初到现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物流的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物流概念的产生阶段。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是物流概念的孕育和产生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范围小,主要是在美国;二是人数少,是几个人提出来的;三是意见不统一。

这一阶段关于物流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市场营销学派关于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的定义。1915年,阿奇·萧(Arch Shaw)在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Some Problems in Market Distribution)一书中研究了市场流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企业的流通活动明确分为创造需求的活动和物流活动,指出“创造需求和实物分拨的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说明存在平衡和相互依赖两种准则”,并且指出“物流(此处原文为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Goods——编者)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这是因为,20世纪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企业将商品销售和实物分拨作为不同的活动分别进行管理已经成为必要。而且阿奇·萧明确指出了对物流各项活动以及物流活动与企业其他活动进行管理的两个重要原则:平衡和相互依赖。也就是说,要根据整体的需要来对各项活动进行统筹管理。1922年,著名市场营销学者弗莱德·克拉克在《市场营销的原则》一书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为了实现商品所有权转移而发生的包含物流在内的各项活动,从而使物流正式成为企业经营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其之后,不少市场营销专家的论述中也论及了Physical Distribution,物流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1935年,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在其编写的《市场营销用语集》中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销售活动中所伴随的物质资料从产地到消费地的种种企业活动,包括服务过程。”总体来说,物流被认为是流通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实现商品流通的支持性功能。人们对流通活动中“商流”和“物流”的不同功能和规律有了基本的认识。

第二种是从军事后勤角度提出的物流(Logistics)概念。早在1905年美军少校琼西·贝克就曾在其所著的《军队和军需品运输》中指出“作战艺术的一个分支——关于军队调度和保障供给的工作称为物流”。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作为同盟国的大后方,为同盟国提供了数量惊人、种类繁多的军用物资。美军在军队中的人员调动,军用物品的装备制造、运输、供应,战前配置与调运,战中补给与养护等军事后勤活动中采用了一系列技术与方法,使得这些后勤活动既能及时保障供给,满足战争需要,又能使得费用最省、用时最少、成本最低,还能安全巧妙地回避敌方进攻。所有这一切都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战争供应过程中,“后勤”(Logistics)理论逐渐建立起来。

应该说,这两个概念的实质内容是不一样的。阿奇·萧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定义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直译应该是“实体分配”,按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应该译成“分销物流”。它实际上就是指把企业的产品怎么样分送到客户手中的活动。而Logistics是“后勤”的意思,主要是指物资的供应保障、运输储存等。这两种不同的概念,之所以都能存续下来,是因为它们分别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响应、应用和发展。也因为这两个概念都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独立运用,二者之间没有发生冲突,没有一个统一的物流学派来进行统一规范,也不需要得到社会广泛一致的公认。因此,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物流概念的产生阶段,是市场营销学和军事后勤孕育了物流学。

第二个阶段: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和现代物流萌芽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中期,可以称为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分销物流学(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发展并占据了统治地位,并且从美国走向了全世界,为世界各国一致公认,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物流概念,形成和发展了物流管理学,因而也促成了物流学派、物流产业和物流领域的出现。

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继续在美国得到发展和完善,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物流管理学。1961年斯马凯伊(Edward W.Smykay)、鲍尔素克斯(Donald J. Bowersox)和莫斯曼(Frank H.Mossman)撰写了《物流管理》,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物流管理的教科书。60年代初期,密歇根州立大学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学分别在大学部和研究生院开设了物流课程。1963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NCPDM)成立,该协会将各方面的物流专家集中起来,提供教育、培训活动,这一组织成为世界第一个物流专业人员组织。

同时,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从美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公认的物流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物流管理学的理论体系

50年代中期,美国的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传到了日本,在日本得到承认、发扬和光大,以后又逐渐传到了欧洲、北美,70年代末又传到了中国。这样,基本上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接受了这样的物流概念和物流管理学。

分销物流学,主要把物流看成是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包括生产加工和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种物流活动的总和。在分销物流学中,主要研究这些物流活动在分销领域的优化问题。在各个物流专业理论和应用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系统理论、运输理论、配送理论、仓储理论、库存理论、包装理论、网点布局理论、信息化理论以及它们的应用技术等。

与此同时,在分销领域各专业物流理论竞相发展的同时,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的作用和价值也逐渐被人们发现和重视,这一时期成为现代物流学的萌芽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后勤”一词在商业中逐渐开始广泛应用,被称为“企业物流”(Business Logistics),意指对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中的物料运行活动进行的综合管理。1965年美国J.A.奥列基博士(Dr.Joseph A.Orlicky)提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概念,MRP技术出现。在MRP发展的基础上,受MRP思想原理的启发,80年代又产生了应用于分销领域的DRP(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技术。在MRP和DRP发展的基础上,为了把二者结合起来运用,90年代又出现了LRP(Logistics Resources Planning)技术和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技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丰田公司创造的准时化生产技术(Just In Time,JIT)以及相应的看板技术是生产领域物流技术的另一朵奇葩。它不仅在生产领域创造了一种革命性的哲学和技术,而且为整个物流管理学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物流思想理论和技术,现在它已被应用到物流的各个领域。企业内部另一个重要的物流领域是设施规划与工厂设计,包括工厂选址、厂区布局、生产线布置、物流搬运系统设计等,它们也都成为物流学强劲应用和发展的领域,形成了物流管理学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

所有这些企业内部物流理论和技术的强劲发展,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分销物流的概念显然不能包含它们,这自然使原来只关注分销物流的人们想到,光使用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已经不太合适了。这种认识反映在197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NCPDM)的物流定义中:物流是以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从产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移动进行计划、实施和统管为目的而将两种或三种以上活动集成。这些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顾客服务、需求预测、流通信息、库存管理、装卸、接受订货、零件供应并提供服务、工厂及仓库选址、采购、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退货业务、搬运和运输、仓库保管等。

到80年代中期,随着物流活动进一步集成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发展,人们改换物流概念的想法更加强烈了,于是就进入了物流概念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现代物流学(Logistics)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到90年代中期,叫做现代物流学(Logistics)阶段。第二阶段物流业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物流已经不仅仅限于分销领域,而已经涉及包括企业物资供应、企业生产、企业分销以及企业废弃物再生等在内的全范围和全领域。原来的分销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已经不适应这种形势,应该扩大概念的内涵,因此人们决定放弃使用Physical Distribution,而采用Logistics作为物流的概念。

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NCPDM)改名为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从此用Logistics正式代替PD概念,并提出了新的物流概念:所谓物流(Logistics),就是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其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有效率或有效益的移动和保管进行计划、实施、统管的过程。这些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顾客服务、搬运及运输、仓库保管、工厂和仓库选址、库存管理、接受订货、流通信息、采购、装卸、零件供应并提供服务、废弃物回收处理、包装、退货业务、需求预测等。

值得指出的是,这个时候的物流概念Logistics虽然和第一阶段的军事后勤学上的物流概念Logistics字面相同,但是意义已经不完全相同了:第一个阶段军事后勤学上的Logistics概念主要是指军队物资供应调度上的物流问题,而新时期的Logistics概念则是在各个专业物流全面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基于企业供、产、销等全范围、全方位的物流问题,无论在广度、深度以及涵盖的领域、档次上都有不可比拟的差别,因此这个阶段的Logistics,不要译为后勤学,更不要译为军事后勤学,而应当译为现代物流学。它是一种适应新时期所有组织(包括军队、学校、事业单位)的集成化、信息化、一体化的物流学概念。

这一时期,企业内部的集成化物流趋势越来越明显。MRPⅡ是把生产管理与生产能力管理、仓储管理、车间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等集成起来;DRP是把分销计划、客户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车辆管理、仓储管理、成本管理等集成起来;LRP是把MRP和DRP集成起来;ERP是把MRPⅡ与人事管理、设备管理、行政办公等系统集成起来,等等。物流外包和第三方物流的产生,进一步导致物流专业化、技术化和集成化,实现了生产和物流的分工合作,提高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个阶段: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进一步加强,Internet及电子商务的兴起,人们开始感觉到,物流(Logistics)的作用在新经济环境中,还应该继续发展扩大。要把物流(Logistics)与供应链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进一步释放物流的能量,企业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竞争优势。仅有现代化物流还不够,必须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将物流与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有机集成,使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乃至用户结合成一个同步反应的系统,即由多个环节组成一个有效供应的“链”,这样才能获得竞争优势。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了围绕核心企业组成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物流成为了供应链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

2004年CLM执委会投票决定再一次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the 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CSCMP)。CSCMP最新的物流定义为:物流是供应链管理过程的一部分,以满足客户需要为目的,对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正反向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使其更加有效率和效益。(原文为:Logistics management is that part of th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cess that plans,implements,and controls the efficient,effective forward and reverse flow and storage of goods,services,and related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point of origin and the point of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meet customers'requirements.——编者)

西方物流概念发展的阶段如表1-1所示。

表1-1 西方物流概念发展的阶段

img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